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单元训练卷(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单元训练卷(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1 14:2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单元训练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羟基氢原子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水 ②乙醇 ③苯酚 ④碳酸.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水解 ⑥氧化 ⑦中和(  )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3.某有机物的结构为 ,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能发生酯化反应
C.能跟NaOH溶液反应
D.能发生水解反应
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疗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0O5
B.青蒿素难溶于水,能溶于NaOH溶液
C.青蒿素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内
D.青蒿素可能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CH2=CH2+HClCH3CH2Cl
④CH3CH3+Cl2 CH3CH2Cl+HCl
⑤+CH2=CH2
A.①② B.③⑤ C.②③ D.①④
6.现代家居装饰材料中普遍存在甲醛、苯及苯的同系物等有毒物质,下面各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及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
A. 醛类
B. 酚类﹣OH
C. 醛类
D.CH3COOCH3羧酸类
7.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CH3-CH=CH-CH3可表示为 ,有一种有机物X键线式为 下列关于有机物X的叙述错误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C8H8O3
B.有机物Y足X的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能与NaHC03溶液反应、且有三个取代基,则Y的结构有8种
C.X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D.X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并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8.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CH3OH B.
C.CH3Br D.
9.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Ⅰ为萃取,分液,萃取剂也可以用选用
B.苯酚钠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
C.操作Ⅱ中得到的苯,可在操作Ⅰ中循环使用
D.操作Ⅲ中要用蒸馏方法分离出苯酚
10.分子式为C4H8O2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有(  )
A.2种 B.4种 C.5种 D.6种
11.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解释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A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所得气体通入酸性 溶液中 溶液褪色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气体中只含有乙烯
B 溴乙烷与 溶液共热后,滴加 溶液 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未水解
C 向甲苯中滴入适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溶液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甲苯萃取溴所致
D 将灼热的铜丝伸入乙醇中 铜丝立刻变为亮红色 乙醇发生了取代反应
A.A B.B C.C D.D
12.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醇在铜催化和加热条件下生成的产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2-氯丁烷(CH3CHClCH2CH3)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得到三种烯烃。
C.有机物 的同分异构体中,其中属于酯且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D.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中含有 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12种
13.下列根据实验事实所得推论正确的是(  )
A.苯和溴水不反应,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说明羟基对苯环有影响
B.甲烷、苯均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而甲苯能被酸性溶液氧化成苯甲酸,说明甲基对苯环的性质有影响
C.乙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醇钠,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说明羟基影响了苯环
D.苯不能与溴水反应,环己烯能与溴水反应,说明环状结构对碳碳双键的性质有影响
14.下列实验过程中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
A.油状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B.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C.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D.点燃甲烷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
15.对如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不是同分异构体
B.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
C.均能与溴水反应
D.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
16.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备1,2﹣二溴乙烷,下列方案中合理的是(  )
A.CH3CH2Cl CH3CH2OH CH2=CH2 CH2BrCH2Br
B.CH3CH2Cl CH2BrCH2Br
C.CH3CH2Cl CH2=CH2 CH3CH2Br CH2BrCH2Br
D.CH3CH2Cl CH2=CH2 CH2BrCH2Br
二、综合题
17.两种有机物A、B分子式均为C11H12O5,A或B在稀H2SO4中加热均能生成C和D.
已知:①A、B、C、D能与NaHCO3反应;
②只有A、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发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③H能使溴水褪色且不含有甲基.
④F能发生银镜反应.
D能发生如下变化:
(1)H→I的反应类型   ;D中官能团名称:   ;
(2)C的分子式   ;
(3)G的结构简式:   ;
(4)B在NaOH溶液中共热,1molB可以消耗NaOH   mol;
(5)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
18.化合物G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由丙酮合成G的路线如下:
(1)写出化合物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2)反应②的类型为   .
(3)反应①还会得到另一产物H,其分子式为C8H14O2,写出H的结构简式   .
(4)反应⑦生成的G会部分转化为另一产物I,Ⅰ为链状结构,分子式为C10H18O4,写出Ⅰ的结构简式:   
(5)一分子G消去一分子水可得物质J,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J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
(6)以CH3OH、CH≡CH为原料合成聚丙烯醇 ,写出合成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流程图示例如下:CH2=CH2 CH3CH2Br CH3CH2OH.
19.有机物F是一种治疗关节炎止痛药,合成F的一种传统法路线如图:
(1)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C→D的反应可分为两步,其反应类型为   、   .
(3)写出比F少5个碳原子的同系物X的结构简式:   (写一种);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苯环上只有1个取代基 ③属于酯类物质
(4)写出E转化为F和无机盐的化学方程式:   .
(5)已知:
①② (R、R′表示烃基)
合成F的一种改良法是以2﹣甲基﹣1﹣丙醇[(CH3)2CHCH2OH)]、苯、乙酸酐[(CH3CO)2O]为原料来合成,写出有关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H2C=CH2 CH3CH2Br CH3CH2OH.
20.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都来自酯的混合物.如图,图1是乙烯等为原料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   .
(2)乙烯与水反应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   .
(3)A与C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
(4)实验室可用图2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①在试管a中加好相关试剂后,还需要加入2﹣3块的碎瓷片,其作用是   .
②试管b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生成的乙酸乙酯在该溶液的   (填“上”或“下”)层,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该产品所需的主要仪器是   .试管b中的导管口应在液面上方而不伸入到液面以下,其原因是   .
21.A、B的结构简式如下:
(1)A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
(2)A、B能否与NaOH溶液反应:A   (填“能”或“不能”,下同),B   。
(3)A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得到B,其反应类型是   。
(4)A、B各1
mol分别加入足量溴水,完全反应后消耗单质溴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mol、   mol。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水中水分子存在少量的电离,
乙醇属于非电解质,不能电离;
碳酸、苯酚都能电离出部分氢离子,显酸性,酸性:碳酸>苯酚,
则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乙醇<水<苯酚<碳酸;
故选D.
【分析】根据物质羟基上氢原子是否容易电离,越易电离,则氢原子越活泼,显酸性的物质酸性越强,羟基上的氢原子越活泼,据此分析.
2.【答案】D
【解析】【解答】酯基、醇羟基和羧基都能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和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连接醇羟基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所以醇羟基能发生消去反应;羧基和醇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醇羟基、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和醇羟基,所以能发生缩聚反应;含有羧基,所以能发生中和反应,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反应类型及官能团的结构特征。有机物中官能团的性质决定有机物的性质,根据有机物中含有官能团的种类、结构特征分析解答。
3.【答案】D
【解析】【解答】A.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所以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符合题意;
B.该有机物含有羧基和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送酯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有机物含有羧基,能跟NaOH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物质无酯基,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符合题意。
【分析】该题考查官能团及官能团发生的反应,涉及到的官能团有:①碳碳双键: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高锰酸钾褪色、燃烧);②羧基:酯化反应、酸的通性、与活泼金属钠的反应、跟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反应(强酸制弱酸)等;③醇羟基:与活泼金属钠的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燃烧、催化氧化);④酯基(本题没有酯基官能团):水解反应
4.【答案】A
【解析】【解答】A.由结构简式知道,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A符合题意;
B.含有酯基,难溶于水,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B不符合题意的;
C.该分子中具有甲烷结构的C原子,根据甲烷结构知该分子中所有C原子不共面,C选不符合题意;
D.含有过氧键,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计算分子式时要注意键线的个数,剩余的用H补齐;
B、酯基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
C、分子中存在四面体结构,所以不可能所有原子共面;
D、-O-O-的存在,使其具有氧化性;
5.【答案】D
【解析】【解答】①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为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①符合题意;
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属于氧化反应,②不符题意;
③CH2=CH2+HClCH3CH2Cl属于加成反应,③不符题意;
④CH3CH3+Cl2 CH3CH2Cl+HCl属于取代反应,④符合题意;
⑤+CH2=CH2属于乙烯的加成反应,⑤不符题意;
综上所述可知,只有①④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D。
【分析】①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
② 乙醇和氧气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③ 碳碳双键断裂形成单键为加成反应;
④ 烷烃和氯气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⑤ 苯和乙烯的反应为加成反应。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A、 为甲醛,官能团为醛基,即 ,故A正确;
B、当﹣OH直接连在苯环上时为酚类,当﹣OH连在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时为醇,故 为醇类,官能团为﹣OH,故B错误;
C、当 连在O上时为酯基,即 的官能团为酯基﹣COO﹣,不是醛基,故C错误;
D、官能团﹣COO﹣为酯基,不是羧基,羧基为﹣COOH,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 为甲醛,官能团为醛基;
B、当﹣OH直接连在苯环上时为酚类;
C、当 连在O上时为酯基;
D、官能团﹣COO﹣为酯基.
7.【答案】B
【解析】【解答】A.由结构简式可以知道有机物分子式为C8H8O3,A不符合题意;
B.有机物Y分子式C8H8O3,能与碳酸氮钠溶液反应且含有苯环,环上含有1个COOH、1个-CH3、1个–OH,共计有10种,B符合题意;
C.分子结构含有-CH3,为四面体构型,所以X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C不符合题意;
D.X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能够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导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醇羟基能够发生取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有机物X键线式分析;进而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判断含有的官能团和结构特点,分析其具有的性质、原子的共平面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等即可
8.【答案】D
【解析】【解答】A.甲醇只有一个碳原子,无法发生消去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该物质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溴甲烷只有一个碳原子,无法发生消去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该物质中与溴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氯代物或者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但是与卤素原子或者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9.【答案】D
【解析】【解答】A.操作Ⅰ为用苯萃取废水中的苯酚,进行分液得到苯酚的苯溶液,萃取剂也可以用选用 ,A项不符合题意;
B.苯酚钠属于钠盐,钠盐易溶于水,所以苯酚钠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B项不符合题意;
C.操作Ⅱ中得到的苯,可继续萃取废水中的苯酚,可以循环使用,C项不符合题意;
D.操作Ⅲ中用分液方法分离出苯酚,因为只含有苯酚一种有机溶剂,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整个实验过程为,用苯萃取废水中的苯酚,进行分液得到苯酚的苯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苯酚钠,苯与苯酚钠溶液不互溶,再进行分液操作,得到苯与苯酚钠溶液,苯可以循环利用,苯酚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得到苯酚,经过分液操作进行分离得到苯酚。
10.【答案】D
【解析】【解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可以是羧酸也可以是酯类,分子式为C4H8O2的羧酸为C3H7COOH,-C3H7有2种,即羧酸有2种;分子式为C4H8O2的酯可以是:C2H5COOCH3、CH3COOC2H5、HCOOC3H7,-C3H7有2种,则HCOOC3H7有2种,羧酸和酯共有6种,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可能是酯类,也可能是羧酸来确定物质的种类。
11.【答案】C
【解析】【解答】A.乙醇具有挥发性,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发生消去反应时,制得的乙烯气体中混有乙醇蒸汽,乙烯和乙醇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说明气体中只含有乙烯,故A不符合题意;
B.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后,应加入足量稀硝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酸性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否则氢氧化钠溶液会干扰溴离子的检验,则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滴加硝酸银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不能说明溴乙烷未水解,故B不符合题意;
C.甲苯和溴水之间不会发生取代反应,只有在铁做催化剂时,甲苯才和纯液溴发生取代反应,溴在甲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甲苯能够萃取溴水中的溴,甲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故C符合题意;
D.将灼热的铜丝伸入乙醇中,乙醇和氧化铜共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和铜,使铜丝立刻变为亮红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乙醇具有挥发性,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溶液中存在NaOH的干扰,需要先加稀硝酸酸化;
C.Br2在甲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大;
D.乙醇被灼热的铜丝(CuO)氧化成乙醛;
12.【答案】A
【解析】【解答】A.甲醇在铜催化和加热条件下生成HCHO,甲醛不存在同分异构体,A符合题意;
B.2-氯丁烷(CH3CHClCH2CH3)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只能得到1-丁烯和2-丁烯两种烯烃,B不符合题意;
C.有机物 的同分异构体中,其中属于酯且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分别是 (邻、间、对)三种,C不符合题意;
D.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中含有 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若为饱和一元羧酸,烷基为-C4H9,-C4H9异构体有:-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CH3,-C(CH3)3,因此含有4种同分异构体;若为酯,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为饱和一元酯,甲酸和丁醇酯化,丁醇有4种;乙酸和丙醇酯化,丙醇有2种;丙酸和乙醇酯化,丙酸有1种;丁酸和甲醇酯化,丁酸有2种;因此属于酯的共4+2+1+2=9种,因此符合条件的C5H10O2的同分异构体共13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求解即可;
B、氯代烃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的原理进行作答;
C、根据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求解即可;
D、根据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求解即可。
13.【答案】A
【解析】【解答】A.苯和溴水不反应,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羟基使使苯环上羟基的邻位和对位活化了,说明羟基对苯环有影响,A符合题意;
B.苯环影响了甲基的性质,使甲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羧基,B不符合题意;
C.苯环上的羟基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苯环影响了羟基,C不符合题意;
D.苯不能与溴水反应是因为苯环上的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大键,而不是碳碳双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B.苯环使甲基活性增强,能被酸辛高锰酸钾氧化;
C.苯环使羟基更活泼;
D.苯不含碳碳双键,环己烯含有碳碳双键。
14.【答案】A
【解析】【解答】解:A.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符合题意;
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B不符合题意;
C.苯滴入溴水中是萃取过程,不属于化学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点燃甲烷属于氧化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取代反应是指化合物或有机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试剂中同类型的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15.【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二者分子式相同,都是C10H14O,且二者结构不同,所以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可能相同,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可能是7,故B错误;
C.左边物质含有酚羟基,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右边物质中的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醛基能和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羧基,故C正确;
D.红外光谱区分化学键或原子团,核磁共振氢谱区分氢原子种类及不同种类氢原子个数,氢原子种类不同,所以可以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是同分异构体;
B.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不一定相同;
C.酚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醛基能被溴氧化;
D.红外光谱区分化学键或原子团,核磁共振氢谱区分氢原子种类及不同种类氢原子个数.
1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反应步骤多,产率低,故A错误;
B.不能保证CH3CH2Cl和Br2发生取代反应时只生成1,2二溴乙烷,生成物太复杂,不易分离,故B错误;
C.反应步骤多,产率低,且不能保证CH3CH2Br和Br2发生取代反应时只生成1,2二溴乙烷,故C错误;
D.氯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原理正确,不存在其它副产物,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反应步骤不是最少;
B.不能保证CH3CH2Cl和Br2发生取代反应时只生成1,2二溴乙烷;
C.不能保证CH3CH2Cl和Br2发生取代反应时只生成1,2二溴乙烷;
D.反应步骤少,有可行性.
17.【答案】(1)缩聚反应;羟基、羧基
(2)C7H6O3
(3)
(4)3
(5) 或
【解析】【解答】解:A、B、C、D能与NaHCO3反应,均含有﹣COOH,H能使溴水褪色且不含有甲基,由D、H分子式可知D分子内脱去1分子水生成H,则H为CH2=CHCH2COOH,D为HOCH2CH2CH2COOH,H发生加聚反应生成I为 ,由D与F的分子式可知D分子去掉2个H原子生成F,F能发生银镜反应,应含有醛基,则F为OHCCH2CH2COOH,由D、E分子式可知D发生缩聚反应生成E,则E为 ,由D、G的分子式可知,2分子D发生酯化反应,脱去2分子水形成环酯,则G为 .A在稀硫酸中生成C和D,因为D的分子式为C4H8O3,故C中含有苯环,且有7个碳原子,由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可知C中苯环上有羟基,能与NaHCO3反应可知C中含有羧基,由苯环上有两种氢原子可知羧基在苯环上位于羟基的对位,故C为 ,则A为 ,B在稀H2SO4中加热也能生成C和D,由C、D的结构简式及B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能与NaHCO3反应,可得出B的结构简式为 .(1)H→I的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D为HOCH2CH2CH2COOH,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故答案为:缩聚反应;羟基、羧基;(2)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 ,分子式为:C7H6O3,故答案为:C7H6O3;(3)G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4)B的结构简式为 ,1molB含有1mol羧基,水解得到1mol羧基、1mol酚羟基,则1molB最多消耗3molNaOH,故答案为:3;(5)D→E的化学方程式为: 或 ,故答案为: 或
【分析】A、B、C、D能与NaHCO3反应,均含有﹣COOH,H能使溴水褪色且不含有甲基,由D、H分子式可知D分子内脱去1分子水生成H,则H为CH2=CHCH2COOH,D为HOCH2CH2CH2COOH,H发生加聚反应生成I为 ,由D与F的分子式可知D分子去掉2个H原子生成F,F能发生银镜反应,应含有醛基,则F为OHCCH2CH2COOH,由D、E分子式可知D发生缩聚反应生成E,则E为 ,由D、G的分子式可知,2分子D发生酯化反应,脱去2分子水形成环酯,则G为 .A在稀硫酸中生成C和D,因为D的分子式为C4H8O3,故C中含有苯环,且有7个碳原子,由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可知C中苯环上有羟基,能与NaHCO3反应可知C中含有羧基,由苯环上有两种氢原子可知羧基在苯环上位于羟基的对位,故C为 ,则A为 ,B在稀H2SO4中加热也能生成C和D,由C、D的结构简式及B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能与NaHCO3反应,可得出B的结构简式为 ,据此解答.
18.【答案】(1)酯基、羟基
(2)加成反应
(3)
(4)
(5)
(6)
【解析】【解答】解:(1)据G的结构简式可知,G中含有酯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故答案为:酯基、羟基;(2)反应②是碳碳三键与氢气加成反应生成碳碳双键,故答案为:加成反应;(3)得到另一产物的其分子式为C8H14O2,则其发生的是2mol丙酮与乙炔的加成反应,H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4)Ⅰ为链状结构,分子式为C10H18O4,由G生成I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苯环和酚羟基;②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说明2个酚羟基在苯环的对位,苯环上还有4个甲基,J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6)以CH3OH、CH≡CH为原料合成聚丙烯醇 ,结合反应①可知,需将甲醇氧化为甲醛,再与乙炔反应生成CH≡CCH2OH,与氢气加成产物加聚可得 ,其合成路线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1)据G的结构简式判断其所含官能团;(2)据A和B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②是碳碳三键与氢气加成反应生成碳碳双键;(3)反应①是丙酮与乙炔在羰基上的加成反应,若得到另一产物的其分子式为C8H14O2,则其发生的是2mol丙酮与乙炔的加成反应;(4)据I的分子式和F的结构简式分析I的结构简式;(5)据G的结构简式和所给条件判断J的结构简式;(6)以CH3OH、CH≡CH为原料合成聚丙烯醇 ,结合反应①可知,需将甲醇氧化为甲醛,再与乙炔反应生成CH≡CCH2OH,与氢气加成产物加聚可得 .
19.【答案】(1)羰基
(2)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3);3
(4)
(5)
【解析】【解答】解:(1)B的结构简式为 ,其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故答案为:羰基;(2)C→D的﹣CHO变为﹣CH=NOH,可以看成醛基的碳氧双键先与H2NOH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NOH)CH(OH),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NOH,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消去反应;(3)F为 ,比其少5个碳原子的同系物X的结构简式为一个苯环和2个碳原子,其中一个碳形成一个羧基,则结构简式为 或者 的邻、间、对三种;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则含有苯环②苯环上只有1个取代基;③属于酯类物质,则含有酯基;所以符合条件的有 共3种,
故答案为: ;3;(4)E转化为F和无机盐发生的为水解反应,则氮的化合价不变仍然为﹣3价,所以产物为铵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根据F和原料可知,F中苯环右边增加的基团应来自乙酸酐(根据流程A到B)再经过信息②得到,苯环左边来自2﹣甲基﹣1﹣丙醇[(CH3)2CHCH2OH)],需先变成卤代烃,根据信息①合成,所以流程为: ;故答案为: ;
【分析】(1)根据B的结构简式,其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2)C→D的﹣CHO变为﹣CH=NOH,可以看成醛基的碳氧双键先与H2NOH发生加成反应,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3)F为 ,比其少5个碳原子的同系物X的结构简式为一个苯环和2个碳原子,其中一个碳形成一个羧基,则结构简式为 或者 的邻、间、对三种;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则含有苯环②苯环上只有1个取代基;③属于酯类物质,则含有酯基;所以符合条件的有 ;(4)根据发生的为水解反应,则氮的化合价不变仍然为﹣3价,所以产物为铵盐,据此书写;(5)分析F和原料可知,F中苯环右边增加的基团应来自乙酸酐(根据流程A到B)再经过信息②得到,苯环左边来自2﹣甲基﹣1﹣丙醇,需先变成卤代烃,根据信息①合成;
20.【答案】(1)CH3CHO
(2)加成反应
(3)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酯化(或取代)反应
(4)防止暴沸;上;分液漏斗(烧杯等);防止倒吸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CH3CH2OH,A发生催化氧化生成B为CH3CHO,A与C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为CH3COOH,(1)B的结构简式为CH3CHO,故答案为:CH3CHO; (2)乙烯与水反应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3)A与C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反应类型为酯化(或取代)反应,故答案为: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酯化(或取代)反应;(4)①在试管a中加好相关试剂后,还需要加入2﹣3块的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暴沸,故答案为:防止暴沸;②试管b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生成的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则乙酸乙酯在该溶液的上层,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该产品所需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等).试管b中的导管口应在液面上方而不伸入到液面以下,其原因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上;分液漏斗(烧杯等);防止倒吸.
【分析】由图可知,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CH3CH2OH,A发生催化氧化生成B为CH3CHO,A与C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为CH3COOH,以此分析(1)(3);(4)①加入2﹣3块的碎瓷片,防止液体加热沸腾;②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且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密度小,不溶于水,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导管口应在液面上可防止倒吸.
21.【答案】(1)羟基、碳碳双键
(2)不能;能
(3)消去反应
(4)1;2
【解析】【解答】(1)A中含有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和醇羟基;(2)卤代烃、酚、羧酸、酯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A中不含卤原子、酚羟基、羧基、酯基,所以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B中含有的酚羟基能和NaOH反应,故答案为不能;能;(3)A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可以得到B,故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4)A中只有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B中苯环上酚羟基邻位上的氢原子和溴发生取代反应,所以A能与1mol溴反应,B能和2mol溴发生取代反应,故答案为1;2。
【分析】(1)熟记常见官能团的书写;
(2)注意酚显酸性而醇不显酸性;
(3)醇的消去反应反应条件是浓硫酸、加热以及与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并且这个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含有氢原子;
(4)根据乙烯和苯酚的化学性质可知,A物质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物质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OH的邻、对位发生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