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1 16:41:36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2月月考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2第1一4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强调统治者要重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墨子认为粮食的生产和储备关系到国家的存

在,孙子主张粮食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他们思想的共同点是
p
A.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
B.都主张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普遍对民生问题进行关注
D.认为农业生产应为战争服务

2.“土豆变成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就和它们在安第斯山区的角色一样。
…在土豆种植国,常常发生的饥荒几乎消失了,一条长达2000英里的种植带从西边的爱尔

兰一直延伸到了东边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由此可知,土豆的种植椎广
A.推动了欧亚作物在美洲传播
B.维持了欧洲庄园经济的地位
C,解决了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
D.改变了欧洲国家的粮食结构
3.杰里·本特利在《简明新全球史》一书中指出,1500年,亚欧大陆从黑死病的折磨中复苏,人
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达到5.45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人口的增加大部分要
归功于由全球交流带来的饮食营养的改善。材料反映了
A.工业革命推动人口增加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全球贸易体系有序发展
D.物种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4.1979年至2013年,我国化肥用量由1千多万吨增加到近6千万吨。目前,我国农作物的亩
均化肥用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提出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这
说明我国
A.农用化肥使用步发达国家后尘
B.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后来居上
C.注重兼顾农业科技和食物安全
D.大力提倡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24321B
5,如图1、图2分别为东汉水排和唐代筒车。它们的发明反映了中国古代
图1
图2
A.农业技术不断提高
B.经营方式突破传统
C.水利工程趋向完善
D.生产动力有所改进
6.在18世纪的英国手工工场里,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成许多细小、单一操作的工
序。如每织1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生产1枚小小的胸针,则需要18道工序。这表明
A.工业生产操作日趋复杂化
B.手工工场专业化程度提高
C.提高生产效率变得非常紧迫
D.实现机器大生产已为时不远
7.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
联第一艘载人飞船飞人太空,1969年美国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号”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这表明
A.航天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中心
B.中国航天科技水平遥遥领先
C.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
D.发达国家才能发展航天技术
8.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虽然尚处于初期探索应用阶段,但它们在疫情分析、图
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A.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B.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
C.现代科技是控制疫病传播的关键
D.科技推动医疗机构职能的转变
9,下图为明代正德年间的白釉矾红彩阿拉伯文、波斯文盘。这反映出当时
A,制瓷技术取得突破
B.朝廷外贸获利丰厚
C.海上丝路发展空前兴盛
D.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0.有学者对古巴比伦时期的租赁契约进行梳理后发现,其基本模式主要包括对房屋的描述(房
主、面积等),房屋租赁的双方当事人、租期、租金、证人、契约签订的时间等契约条款。这些
契约
A.适应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B.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推动了金属货币的流通
D.实现了社会的持续稳定
【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24321B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2月月考·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三位思想家的理论中都涉及到了粮食,都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
并不是共同点,而且没有体现出抑商,排除B项:重视粮食不等于普遍关注民生,排除C项;D项仅仅与孙子
主张相符,排除D项。
2.D根据材料可知,土豆成为欧洲大部分地区不可或的食物,种植土豆的国家儿乎不会发生饥荒,说明土
豆的种植缓解了世纪的粮食问题,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粮食结构,D项正确;推动欧亚作物在美
洲传播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排除A项:维持了欧洲庄园经济的地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解决了世
界的粮食安全问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3.D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间的物种交换和人口的迁移,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物种的交流,提
高了人们的饮食和营养,推动人口的增加,D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排除A项: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项:全球贸易体系是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排除C项。
4.C根据材料,我国提出在保证农作物产量的同时,降低化肥施用量,所以体现了注重兼顾衣业科技和食物安
全,C项正确:根据材料“农作物的亩均化肥用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知世界上部分国家化肥施用量低,
但不知发达国家的化肥使用情况,不能得出中国农用化肥使用步发达国家后尘,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出了
目标,不能体现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后来居上,排除B项:根据材料提出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没有涉及大
力提倡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排除D项。
5,D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中的水排属于水力鼓风装置,筒车属于水利灌溉工具,说明的是生
产动力的变化,D项正确:水排不属于农业方面的成就,属于治金业方面的成就,排除A项;经营方式突破传
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且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水排属于水力鼓风装置,非水利灌溉,排除C项。
6.D由材料“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成许多细小,单一操作的工序。如每织1尺布,平均需要14道
工序:生产1枚小小的胸针,则需要18道工序”可知,生产的工序多,生产劳动的技术性相对被降低,操作变
得简单化,降低了操作难度的简单劳动使得机器可以胜任更多的生产岗位,机器生产应运而生,D项正确:材
料涉及的是分工的复杂,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专业化程度是否提高,排除B项:分工的复杂不代表生产效
率不高,排除C项。
7.C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苏联,美国和中国等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竞争激烈,推动了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C
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航天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中心,排除A项:当时航天科技水平逼逼领先的是美苏两国,
排除B项:中国不是发达国家,也发展了航天技术,排除D项。
8.B依据材料“但它们在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新冠疫情所产生的问题作出了贡献,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B项正确:信息技术
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排除A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医疗机构的转变,排除
D项。
9.D明代正德年间烧制出刻有阿拉伯文、波斯文的盘子,反映出当时中国与阿拉伯和波斯之间存在经济文化
的交流,D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反映出制瓷技术突破,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获利丰厚,排除B项:仅凭
材料无法得出海上丝路兴盛排除C项。
10.A由材料信息可以分析出,契约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平等,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
无法体现社会阶层的分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金属货币的流通,排除C项:契约有利于社会稳定,但不
能确保实现社会持续稳定,排除D项。
11.B根据材料可知,先施公司学习了西方先进的营销方式,遵循了市场经济的规律,体现了诚信经营,是一种
先进的经营模式,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项正确;明码标价和灵活定价并不矛盾,排除A项;这一新型
营销方式与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关系不大,排除C项: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诚信经营,并非这一经营方便使
其得到民众认可,排除D项。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321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