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期末练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教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16题)
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
B.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C.都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测温度前都应该用力甩几下
2、在冷却食物时用0 ℃的冰比用0 ℃的水好,这是因为 ( )
A.冰比水的温度低,因为冰是冷的
B.同样多的水和冰冷却物体时,吸收一样多的热,所以效果相同
C.冰有熔化成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
D.水结成冰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3、小红将一杯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图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
4、夏天,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此过程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凝固 B.熔化 C.汽化 D.液化
5、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烘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下列实例中利用液化放热原理的是( )
A.液化石油气 B.仙人掌针状叶
C.纸锅烧水 D.蒸汽熨斗
7、夏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不一会儿,她发现瓶壁上出现了小水珠,下列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日出雾散
C.寒冷冬天,冰冻衣服变干
D.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气”
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墙壁上会“流汗” B.夏天,地上洒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C.秋天,花叶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树枝上结的雾凇
9、用体温计正确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10、去年冬天,常州的气温最低达–8 ℃,正确的读法是( )
A.摄氏负8度 B.负摄氏8度
C.负8摄氏度 D.零下8度
1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 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12、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升华 C.熔化 D.汽化
13、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A.65℃ B.74℃ C.66℃ D.78℃
14、现有一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75 ℃;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 ℃。现在把该温度计放在教室墙上,示数为26 ℃,教室的实际气温是
A.40 ℃ B.30 ℃ C.21 ℃ D.18.7 ℃
15、下列事例中是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将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 B.用扫帚摊开篮球场的积水
C.在通风处晾衣服 D.利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
16、在雨、露、雾和霜这些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 )
A.雨 B.露 C.雾 D.霜
二、填空题。
17、在一些国家通用的温度标准为“华氏温标”,是波兰物理学家华伦海特于1724年创立的。与我们熟悉的“摄氏温标”不同的是,他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义为0华氏度,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义为32华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义为212华氏度,中间作180等分,每一份代表1华氏度,用符号下表示。根据以上信息,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关系式应为______,且在______℃时,华氏温度恰好与摄氏温度数值相同。
18、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__;
(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__。
19、小丽同学看了从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 ℃时锅内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只有当醋全部 后,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才会升高。
20、如图所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蒸气遇冷
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就是一种 现象。 (填“物态变化”名称)
2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原理制成的。一支温度计刻度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将这支温度计插入0℃的冰水中,温度计的示数为8℃;插入100℃的沸水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6℃。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0℃时,实际温度是_____;当示数为_____℃ 时,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2、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块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 (填一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 热量(选填:“吸收”、“放出”)。
23、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7中图线a所示。若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且其他条件不变,对于以下三种情况,实验中记录了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为b、c、d,则b曲线对应 情况,c曲线对应 情况,d曲线对应_______情况。(均选填“甲”“乙”或“丙”)
甲:仅增加水的质量
乙:仅增大液面上方气压
丙:既增加水的质量,又减小液面上方气压
三、实验题。
24、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
(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
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__ __(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
②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上的酒精不作处理,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__ __(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__ __(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
(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__ __(填“变大”或“变小”),这是由于酒精蒸发__ __(填“吸热”或“放热”)造成的。
25、密闭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紫红色的碘蒸气弥漫于玻璃泡内的空间.
(1)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小明的猜想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判断的依据是 .(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4 ℃)
(2)把玻璃泡从开水中取出,一段时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填物态变化).
第三章 物态变化 期末练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教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16题)
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
B.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C.都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测温度前都应该用力甩几下
【答案】B
2、在冷却食物时用0 ℃的冰比用0 ℃的水好,这是因为 ( )
A.冰比水的温度低,因为冰是冷的
B.同样多的水和冰冷却物体时,吸收一样多的热,所以效果相同
C.冰有熔化成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
D.水结成冰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答案】C
3、小红将一杯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图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
【答案】D
4、夏天,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此过程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凝固 B.熔化 C.汽化 D.液化
【答案】B
5、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烘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6、下列实例中利用液化放热原理的是( )
A.液化石油气 B.仙人掌针状叶
C.纸锅烧水 D.蒸汽熨斗
【答案】D
7、夏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不一会儿,她发现瓶壁上出现了小水珠,下列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日出雾散
C.寒冷冬天,冰冻衣服变干
D.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气”
【答案】D
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墙壁上会“流汗” B.夏天,地上洒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C.秋天,花叶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树枝上结的雾凇
【答案】D
9、用体温计正确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答案】C
10、去年冬天,常州的气温最低达–8 ℃,正确的读法是( )
A.摄氏负8度 B.负摄氏8度
C.负8摄氏度 D.零下8度
【答案】C
1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 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答案】D
12、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升华 C.熔化 D.汽化
【答案】B
13、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A.65℃ B.74℃ C.66℃ D.78℃
【答案】C
14、现有一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75 ℃;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 ℃。现在把该温度计放在教室墙上,示数为26 ℃,教室的实际气温是
A.40 ℃ B.30 ℃ C.21 ℃ D.18.7 ℃
【答案】B
15、下列事例中是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将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 B.用扫帚摊开篮球场的积水
C.在通风处晾衣服 D.利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
【答案】A
16、在雨、露、雾和霜这些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 )
A.雨 B.露 C.雾 D.霜
【答案】D
二、填空题。
17、在一些国家通用的温度标准为“华氏温标”,是波兰物理学家华伦海特于1724年创立的。与我们熟悉的“摄氏温标”不同的是,他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义为0华氏度,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义为32华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义为212华氏度,中间作180等分,每一份代表1华氏度,用符号下表示。根据以上信息,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关系式应为______,且在______℃时,华氏温度恰好与摄氏温度数值相同。
【答案】 -40
18、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__;
(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__。
【答案】熔化 凝固
19、小丽同学看了从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 ℃时锅内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只有当醋全部 后,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才会升高。
【答案】60 不会 汽化
20、如图所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蒸气遇冷
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就是一种 现象。 (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凝华;升华
2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原理制成的。一支温度计刻度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将这支温度计插入0℃的冰水中,温度计的示数为8℃;插入100℃的沸水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6℃。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0℃时,实际温度是_____;当示数为_____℃ 时,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热胀冷缩 25°C 66.7°C
22、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块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 (填一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 热量(选填:“吸收”、“放出”)。
【答案】熔化;吸收。
23、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7中图线a所示。若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且其他条件不变,对于以下三种情况,实验中记录了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为b、c、d,则b曲线对应 情况,c曲线对应 情况,d曲线对应_______情况。(均选填“甲”“乙”或“丙”)
甲:仅增加水的质量
乙:仅增大液面上方气压
丙:既增加水的质量,又减小液面上方气压
【答案】乙 甲 丙
三、实验题。
24、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
(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
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__ __(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
②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上的酒精不作处理,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__ __(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__ __(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
(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__ __(填“变大”或“变小”),这是由于酒精蒸发__ __(填“吸热”或“放热”)造成的。
【答案】(1)等量 (2)液体表面积 A (3)变小 吸热
25、密闭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紫红色的碘蒸气弥漫于玻璃泡内的空间.
(1)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小明的猜想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判断的依据是 .(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4 ℃)
(2)把玻璃泡从开水中取出,一段时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填物态变化).
【答案】错误 温度没有达到碘的熔点 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