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那一定会很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那一定会很好》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2 09:2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难点: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无私奉献的品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童话伴随我们成长,伴随我们长大。今天让我们继续在童话的王国里遨游吧。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今天继续学习本单元的第二篇童话。
2.齐读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二、检测生字词
1.出示字词:手推车 根茎叶 拆下来 旧木料
缩成一团 努力生长 吱吱嘎嘎
(重点指导读好茎、拆、缩、努)
2.放在儿歌里还能读吗?
小小种子缩进泥,努力成树钻出地。
茎深叶茂心愿起,变身推车随它意。
吱吱嘎嘎想休息,旧车摇身变座椅,
挺直腰背很吃力,拆坐地板铺满地。
童话故事多神奇。
3.放在课文里还能读吗?试一试,相信一定会很好。
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
“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三、初读课文,明确要求
1.师引读学生读全文,注意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四、探究历程
1.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自学要求:
(1)读:默读课文,画出关键词
(2)选:任选一张学习卡片
(3)填:提炼关键词填卡片
(4)讲:看着卡片讲讲这段历程
2.完成学习单
(1)学习单一:种子----( )---( )----( )--木地板
(2)学习单二
3.讲历程
出示以下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讲历程,要求讲清楚
4.根据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发现
师引导读思维导图,问:你发现都有哪些变化?谁帮助了它?还发现什么变了?什么始终不变?
出示句子:那一定会很好
这句话出现过几次?引导读,体会童话的反复特点。
5.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觉得是一个什么样的历程?指名学生答,追问:为什么是这样的历程?
6.师小结:一粒种子是那么渺小,它努力使自己变成一颗大树,它为了服务别人,牺牲的却是自己。希望我们每位小朋友也能像大树一样,外表美,心灵更美,给大家带来方便,带来欢乐。
五、主题拓展
阅读童话《奔跑的豌豆》,说说豌豆的变化历程。
六、作业布置:把《那一定会很好》这个故事将给爸爸妈妈听。
七、板书设计:
9那一定会很好
一粒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快乐成长 奉献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