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抗战精神》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史料解读,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
2、立足唯物史观,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
3、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1、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
结合材料,概括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
材料 帝国陆海军已攻克广东(州)、武汉三镇,平定中国重要地区。国民政府仅为一地方政权而已。然而,如该政府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 --1938年11月3日《声明》
日本政府,本年曾一再声明,决定始终一贯地以武力扫荡抗日的国民政府。同时,和中国同感忧虑、具有卓识的人士合作,为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当此之时,政府向国内外阐明同新生的中国调整关系的总方针,以求彻底了解帝国的真意。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相互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 --1938年12月22日《声明》
——摘自《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
对中共: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对占领区:加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2、中国各方的行动
结合材料,指出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后,中国各方的行动。
国民党:①国民党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叛国。
②顽固派掀起反共浪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中共:坚持抗战,掀起大生产运动,打破日、伪军封锁。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3、表现
结合材料,指出全民族坚持抗战的表现。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3、表现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相关史事:少数民族积极抗战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民族团结一致,投入抗战。东北地区的满族、朝鲜族等积极投身各种抗日团体和抗日义勇军。东北、华北等地的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先后成立了蒙边骑兵、蒙汉同盟军、蒙汉抗日游击队等,对日开展武装斗争。西藏宗教领袖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和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通电全国,声讨日本侵略罪行。新疆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各族人民掀起了大规模募捐活动,支援抗日前线。壮族、苗族、瑶族、仫佬族、京族、黎族、布依族、水族、高山族、畲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也都通过各种方式参加了抗日斗争。
卢沟桥事变后,马本斋联合同村青年,在家乡河北献县组织回民义勇队,共同宣誓:“为国为民,雪耻报仇,死而无怨。”他们拿起武器,抗击日军入侵,令日、伪军闻风丧胆。后来,这支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成为中共领导下的一支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力量。
二、中共七大
结合视频,梳理中共七大召开的相关史实。
1、时间
3、内容
4、意义
2、地点
二、中共七大
1、时间
3、内容
4、意义
2、地点
1945年4月
陕西延安
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经验;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④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如何夺取抗战的胜利?
胜利后走什么道路?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朱德作军事讲话
二、中共七大
材料 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由欧洲形式变为亚洲形式……毛泽东是中国人,他分析中国的问题,指导中国人民在斗争中走向胜利。他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阐释中国的历史与实际问题。他是第一个成功地进行了这一工作的人。
——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毛泽东思想》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井冈山革命道路);
②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③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材料研读
结合材料,认识毛泽东思想。
材料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①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大旗。
②中国共产党倡导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制定了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③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坚持了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抗战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
⑤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材料研读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
三、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1、战略反攻
①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
②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三、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1、战略反攻
③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枚原子弹。
④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⑤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人民日本进行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三、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2、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和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中、美、苏、英等国代表参加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三、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2、日本投降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正式向代表中华民国政府的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冈村宁次双手捧接投降书,签上“冈村宁次”四个字,然后盖章,抗日战争及二战至此结束。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于台北市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图为会场内情形。
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主官陈仪接受日军降书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原因
结合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②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③外部条件: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材料一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提出和实施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
——摘编自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2、意义
结合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材料一 从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到日本签署投降书
材料三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军队部署兵力分布
材料二 随着联合国宪章正式出台,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复兴之路》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2、原因
结合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③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3、抗战精神
全民族坚持抗战
中流砥柱
中共七大(明方向)
抗日战争胜利
促进民族觉醒;
提高国际地位。
课堂小结
决定性因素
课堂自测
1.日本学者古川隆久认为,对于古代中国,日本人喜欢并尊敬“过去的中国”;1895年后日本流行“现在的中国”不再值得尊敬的观念;1945年以后,日本人意识到分割“过去与现在”的二重中国观是错误的。日本人的中国观变化反映出( )
A.战争引发思想观念的变化 B.中日双边关系发展具有曲折性
C.思想观念变化催生了战争 D.国家形象立足于国家综合实力
2.李华同学制作的《图说抗日战争》卡片上展示了如下照片。这组老照片共同反映了( )
A.中国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
B.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
C.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
B
课堂自测
3.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此次大会( )
A.为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准备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
课堂自测
4.卢沟桥事变后的8个月内,日军四次追加临时军费共74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参加一战和侵占中国东北四次战费总和的1.6倍。1938年直接军费为59.6亿日元,占国家总支出的76.8%。据此,可从一个侧面推知( )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
B.日本全面侵华遭到中国人民顽强抵抗
C.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是侵华的主要国家
D.侵华战争导致日本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B
课堂自测
5.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如图四幅图片,由此推测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正面战场抗战
B.敌后战场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解放战争
6.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C
A
课堂自测
5.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如图四幅图片,由此推测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正面战场抗战
B.敌后战场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解放战争
6.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课堂自测
7.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下列四图最能体现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
A.局部抗战
B.分散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自发抗战
8.腾冲是著名的侨乡,抗日战争时期,腾冲旅缅华侨成立了“全缅华侨救国总会”,广泛动员组织抗日活动,极大地动员爱国侨胞投入抗日活动,这表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 )
A.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结果
B.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的结果
C.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的结果
D.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结果
C
D
课堂自测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七七事变”爆发之前,中国共产党看到日本灭亡中国之心,从民族存亡的全局出发,率先提出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主张。抗战初期在“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喧嚣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分析中日双方基本情况,指明中国的抗战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目前,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比较简明的表达是四个字:中流砥柱。
——摘编自李庚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及对形成抗战精神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七七事变前提出了哪一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主张是如何实现的?
国共两党联合抗日;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课堂自测
材料二:民族危亡的时刻,全国各界人民纷纷投入到火热的抗日斗争中,工人积极生产,保证抗战物资需要……同时农民还是农副产品的生产者,为维持战时经济,坚持持久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支援抗战,华侨积极捐款捐物,还掀起了回国服务、参军参战的热潮。
——摘编自王文泉、刘天路著《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的作用。
课堂自测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以列强调停不免引起第三国干涉为由,坚持中日直接谈判。的确,日本接二连三的胜利和侵入中国东北,早已引起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警觉和担心。英、俄、美都试图劝阻日本停止对华作战,均未成功。因为日本一直力图尽可能占领更多中国土地和谋取战后媾和的最大利益。
——据施兴和《近代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中英、俄、美对华问题的主张及其根本目的。
主张日本停止对华作战;维护在华的根本利益。
课堂自测
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最终使英、美等大国意识到中国的巨大实力。1942年1月,中国同美、英、苏一起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大国地位首次得到确认。与此同时,1943年中国与英美分别签署新约,废除了英美在华的诸多不平等特权,此后各国纷纷效法,归还侵占中国许久的主权和领土,中国逐步实现国家领土完整。
——据《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修筑民族的复兴之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地位提高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两场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
(2)同美、英、苏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废除了一些英美在华的不平等特权,中国收回了一些主权和领土。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显示出了巨大的实力;中国是二战中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等。
(3)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本国的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