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巴南区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1 20:0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巴南区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测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福建昙石山文化遗址地处闽江下游地区,该遗址发现大量海蚬、牡蛎、龟等类型的贝壳,有的地方堆积厚达3米多。遗址中出土的凹石与北方内陆的砾石相似,但凹石是一种贝类食物加工工具。此外,还出土少量农业工具,如石锛、石刀。由此可知,县石山文化( )
A. 属于旧石器时代 B. 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
C. 与中原文化迥异 D. 在生产领域出现专业分工
2. 秦朝的文书制度的实施方式非常严格和规范。例如:在撰写文书时,官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结构进行撰写。在谏、疏等文书中,官员必须对君主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和劝告,但是也必须注意措辞,不能过于直言,更不能有任何的攻击性言辞。这样,官员的言辞和行为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由此可见,文书制度的实施( )
A. 有利于保障君主决策的科学性 B. 增强了政府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C. 导致了政府行政运行的保守性 D. 明确了君主和臣子的权利义务
3. 唐代科举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重,长期以来以明经出身者,大多只被授予州县职位中较低的官职。唐文宗曾直言不讳地说,明经入仕者“只念经疏,何异鹦鹉能言”。这说明,唐代科举( )
A. 仍带有“量能授官”观念 B. 只对进士出身授予高官
C. 存在分层分类考试现象 D.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4. 某学者指出,在宋代的文学观念上,随着文人价值思考的内转和“诗言志”传统诗教的瓦解,文人在诗文创作中抒发自身命运的感慨,以消解现实的苦忧;传统载道劝谏的文艺模式被抒情而发的文学气质所取代,使文学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并且带来了这个时代文学风气文学风格的变化。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 )
A. 社会风气崇尚自由 B.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
C. 文学创作走向自觉 D. 程朱理学思想日渐衰落
5. 传统观点认为,明清时期中国的学术思想殊少突破。但有学者提出,阳明学的兴起、汉宋之争等现象的背后,是明清学术思想民间化、多元化及专业化趋势的发展,这些趋势使明清学术走向与前代有了根本区别。这表明明清时期( )
A. 学术思想成果更加辉煌 B. 阳明心学推动学术转向
C. 文化高压政策有所放松 D. 学术思想活力依然存在
6. 下图为近代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部分条款。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第六款前据当年二月二十八日大清两广总督劳崇光,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兹大清大皇帝定即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大君主并历后嗣,并归英属香港界内,以期该港埠面管辖所及庶保无事。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北京条约》
7. 李鸿章说:“此次……实获两个好的结果:第一,欧洲陆海军之战术方法,并非应有白人所独有,黄人亦能用之,并证明可收到实效。其二,贵国之长足进步,使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得益匪浅。”对李鸿章所评述事件理解准确的是( )
A. 镇压太平天国引起权力结构变动 B. 洋务运动富国强兵实效显著
C. 甲午战争失败激起民族救亡热情 D. 八国联军侵华促进民族觉醒
8. 民国之初,仿效西方,社会各阶层成员积极进行政治活动,试图以此夺取或控制政权,干预国家政治利益的分配。一时间,“集会结社,犹为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迈百”。无论就政党之数目抑或政党之社会影响而论,其势头不可谓不盛。这一现象源于( )
A. 革命运动调动了各个阶级参政积极性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政治近代化要求
C. 民族危机下各阶级争取自身政治权益
D. 近代以来中西文明交流与融合的产物
9. 五四运动时期,有识之士指出:中国是“万国的市场”,没有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机会,“温情主义”的改良完全是幻想,“共和政治为少数资本阶级所把持”也行不通,要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采取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其意在强调( )
A. 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性 B. 转变探索道路的必要性
C. 改良道路破产的必然性 D. 开展国共合作的合理性
10. 1936年,红四方面军到达四川后,根据朱德的提议,举行了“五一”运动会。大会比赛项目除球赛、跳高、跳远外,还进行了跨越障碍、刺杀、投弹、骑兵表演等项目。这次运动会的召开( )
A. 锻炼了井冈山军民的应战能力 B. 适应了民主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
C. 旨在庆祝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D. 鼓舞了红军开赴敌后战场的士气
11.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对于百团大战和太平洋战争报道的相关统计。该差异反映出( )
报纸 百团大战 太平洋战争
篇数 使用“我军”等第一人称次数 篇数 使用“我军”等第一人称次数
《新华日报》 110 208 65 30
《中央日报》 71 2 69 48
A. 意识形态影响媒体报道立场 B. 共产党注重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国共合作深受国际形势影响 D. 国民党抗战消极寄希望于外部援助
12. 中共中央收到蒋介石的三封电报后,于1945年8月23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并明确声明:我们愿意与中国国民党以(及)其他民主党派,努力求得协议,以期各项紧急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并长期团结一致,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积极推动工作重心转移 B. 坚持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C. 致力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D. 坚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13. 1962年,经过果断的关停并转,我国企业数由1959年的31.8万个减少到的19.7万个,减少了38%,同时,中央还对保留下来的企业进行了整顿。从1961年初起的两年半中,国家共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4300多万。这些做法( )
A. 提高了生产效率 B. 促进了经济恢复
C. 压缩了工业生产 D. 增强了企业活力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建交国总数增加到181个,建立了110对伙伴关系.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我国签署合作文件,成功主办了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峰会,创设了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这展现了我国( )
A. 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B. 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 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进程 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15. 下表为l980—2015年中国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联系事件的数量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中国( )
1980年(件) 1990年(件) 2000年(件) 2010年(件) 2015年(件)
发达国家 2 687 2 075 14 406 85806 194 046
发展中国家 2 003 2754 15 688 58870 157 160
不发达国家 541 602 2185 10 574 27 959
合计 5 231 5 431 32279 155 260 379 216
A. 双边外交活动成就较突出 B. 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实际主导者
C. 积极拓展国际活动的空间 D. 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表史料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社会情况。
材料二 针对一条鞭法,襄阳李公曰:“以各项银差并力差工食合为一处,计银若干数,然后照丁高下,粮多寡,以此银派征之。征毕,则分此以为银差起解,及为官觅力差人之工食也。百姓完此外,无一事矣。法仍宜民哉……”而黄宗羲则说:“有明两税丁口而外,有力差,有银差……一条鞭法……是银力两差并入于两税也。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仍复纷然,其后又安之。谓:‘条鞭,两税也,杂役,值年之差也。’岂知其为后出之差乎?使银差力差之名不去,何至是杂役耶!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
——摘编自梁方仲《明代一条鞭法的论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中后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襄阳李公、黄宗羲对明代中后期税制改革的看法。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中国出现大量农业家庭将自有之相当比例的农产品售出,并依靠市场交易取得日常消费品。跨区域的大额贸易也开始包括了主食作物,与其他单位价格较低的项目,如棉花、谷物、豆类、植物油、林业产品、动物产品与肥料。曾经是帝国稻米主要生产区域的长江下游三角洲,现在忽然因为栽种棉花导致粮食作物短缺,因而开启了其他区域出口导向之商业化稻作的大门。大量来自新世界墨西哥,经由菲律宾藉朝贡贸易输入中国的白银,使晚明时期帝国逐渐转变为银本位制,且“一条鞭法”等税赋改革所形成的财务政策在康熙朝达到高峰,其主要特征是以白银来估算并征收田赋。
——摘编自卜正民、罗威廉《哈佛中国史·大清》
材料二 史料1
史料 2
(1)根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时期商业贸易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两则史料,自拟一个研究课题,并说明两则史料对该课题的研究价值。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国耻地理教育
1930年 历史学家贾逸君编写了《中国国耻地理》一书,对日本在华租借地、割让地以及满洲问题大书特写,希望国人“共谋挽救之策”。
1931年 教育部通令各级学校每周“专讲”日本侵华历史数小时,重视“本国历史地理”,增强学生救国雪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1933年 中华书局出版的《小学地理课本教学法》要求儿童制作“割让地图”“租借地表”,鼓励学生拟定“收回割让租借地的计划书”。
1936年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拍摄国难教育卡通片《五十六痛史》,片中通过地图对国土沦陷后的严峻形势进行了直观形象展示。
1937年 北平民众教育馆则在明耻楼展示中华国耻地图,同时对“国耻时间、起因及损失”加以略述,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摘编自熊斌《近代中国的国耻地理教育》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30年代国耻地理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耻地理教育加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30年代国耻地理教育的历史意义。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大事年表(1978—2001年)
1978年 12月的一天,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 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12月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80年 4月,四川广汉向阳公社决定率先改社建乡。 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1984年 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990年 4月,中国政府宣布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1至2月邓小平南巡,发表南方谈话。 10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001年 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材料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根据所学知识,整体把握材料信息,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加以阐述。(要求:线索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历史参考答案
1—5:BBACD 6—10:DCBBB 11—15:ABBCC
1.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该遗址发现大量海蚬、牡蛎、龟等类型的贝壳,有的地方堆积厚达3米多。遗址中出土的凹石与北方内陆的砾石相似,但凹石是一种贝类食物加工工具。此外,还出土少量农业工具,如石锛、石刀。”并结合所学可知,福建昙石山文化遗址属于海岸贝丘遗址,该地出土了大量的海生贝壳等,这说明该地居民的生活与海洋联系较为密切,体现了海洋文化的特征,B项正确;福建昙石山文化年代距今5000—4300年,此时中国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原文化和闽江下游地区文化的对比,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生产领域出现专业分工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2.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材料强调的是文书制度对官员行政行为的规范,文书中官员必须对君主的不当行为进行适当的批评和规劝,这体现了政府对官员的管理和控制能力的加强,即增强了政府的管理和控制能力,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规范官员的言辞和行为,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并非体现其对皇帝决策的影响,并且该制度无法保障君主决策的科学性,排除A项;文书制度的实施并不一定导致政府运行的保守性,在规范运行下,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不符,材料未涉及君主和臣子的权利义务,排除D项。故选B项。
3.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科举中明经和进士两科出身者的职位有着显著差异,说明科举仍然是根据才能进行选官的一种方式,具有“量能授官”的特点,A项正确;只对进士出身授予高官说法绝对,再说材料中的信息是明经出身者大多被授予州县职位中较低的官职,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分层考试,排除C项;隋唐的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而材料主要涉及唐代科举明经和进士两科出身者的职位的显著差异,排除D项。故选A项。
4.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传统载道劝谏的文艺模式被抒情而发的文学气质所取代,使文学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可知,宋代文学不在以传统的“诗言志”为特点,而是强调抒发自身情感,使文学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表明文学创作走向自觉,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自由,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宋代文学特点出现的原因,排除B项;宋代程朱理学日渐兴起并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5.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材料“阳明学的兴起、汉宋之争等现象的背后,是明清学术思想民间化、多元化及专业化趋势的发展”体现的是明清时期虽然君主专制走向强化,但是民间学术思想仍然具有活力,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学术思想的活力,非学术思想成果,排除A项;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并未推动学术转向,排除B项;明清时期思想专制并未放松,排除C项。故选D项。
6.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D项正确;《南京条约》在1842年鸦片战争后签订,排除A项;《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排除B项;《辛丑条约》是1901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排除C项。故选D项。
7. 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本质题,时空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根据材料“欧洲陆海军之战术方法,并非应有白人所独有,黄人亦能用之……贵国之长足进步,使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得益匪浅”及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相关信息,李鸿章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太平天国运动对清王朝权力结构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清廷开办洋务,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至1901年,清王朝战败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清王朝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8.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民国建立之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要求建立近代民主政权和制度,所以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发展主要是出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政治近代化的要求,B项正确;“调动了各个阶级”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各阶级争取自身政治权益并不是根源,排除C项;这一现象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并非是由于中西文明交流与融合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B项。
9.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根据“‘温情主义’的改良完全是幻想,……必须‘采取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可得出材料强调不论是改良主义,还是民主共和,在中国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真正救中国,因此材料主旨强调必须要改变过去的道路,转变新的探索道路,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救亡道路的选择,而不是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选择新道路,而非旧道路破产,排除C项;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0.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6年中国四川。根据材料可知,“五一”运动会除常规的比赛项目外,还进行了跨越障碍、刺杀、投弹、骑兵表演等项目,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红军的作战能力,适应了民主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地点是四川,井冈山在江西,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时红军长征还未结束,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此时还未开辟敌后战场,排除D项。故选B项。
11.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对于百团大战和太平洋战争报道的相关统计”可知,在使用代指中国军队的“我军”这个第一称报道百团大战和太平洋战争的次数上,中共更偏重于百团大战,国民党更偏重于太平洋战争,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中共更强调国内各阶层团结和坚持抗战、国民党更强调国际反法斯同盟(统一战线),这也说明意识形态影响了媒体报道的立场,A项正确;共产党注重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深受国际形势影响,以及国民党抗战消极寄希望于外部援助,都与媒体报道的差异关联度不大,排除B项、C项和D项。故选A项。
12.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45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45年8月23日”“我们愿意与中国国民党以(及)其他民主党派,努力求得协议,以期各项紧急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并长期团结一致,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及所学可知,题干体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斗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工作重心的转移问题,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为重庆谈判做准备,并不是致力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3.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2年(中国)。根据材料“我国企业数由1959年的31.8万个减少到的19.7万个,减少了3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国家关停一些企业数,职工人数也在减少,这有利于经济的恢复,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排除A项;此时企业的减少是为了恢复经济,并不是压缩工业生产,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对企业管理的放松,无法增强企业活力,排除D项。故选B项。
14.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根据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建交国总数增加到181个,建立了110对伙伴关系。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我国签署合作文件,成功主办了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峰会,创设了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可知,我国谋求积极的外交关系,参与国际组织,并为国际问题积极贡献中国智慧,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进程 ,C项正确;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并非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排除A项;我国并非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B项;材料中的外交活动并非以联合国为范围开展,排除D项。故选C项。
15.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交往都在不断增加,这说明了中国积极拓展国际活动空间,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中国开展的是多边外交还是双边外交,排除A项;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实际主导者,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与材料时间不吻合,排除D项。故选C项。
16. (1)社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地方官府横行不法;宦官专权;科举生员免税漏税严重。(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官场腐败日益严重。
(2)看法:
襄阳李公:肯定一条鞭法,认为一条鞭法条目简单,征输便利,对百姓有利。
黄宗羲:批评一条鞭法,认为地方官借机加赋,致使一条鞭法加重百姓负担,对当时的益处小,对后世危害大。
17. (1)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区域间长途、大额贸易发展迅速;海外贸易推动白银货币化;工商业城镇的发展;商帮的形成并发展;钱庄和资本性借贷的发展。
(2)课题示例:明清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围绕明清商业,言之有理亦可)
价值:两则史料均为一手史料,价值较高。史料1对研究明代南京商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史料2为研究清代广东刺绣业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典型个例。
18. (1)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政府与民间相结合;教育对象不断扩大。
原因: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国民政府推动;各界爱国人士的倡导。
(2)意义: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捍卫领土完整、洗雪百年屈辱提供了精神动力。
19. 示例一线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的改革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阐述:从1978年起,安徽、四川的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推行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1983年,中央决定在农村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从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示例二线索:我国的对外开放始于经济特区的设立,逐渐形成全面的对外开放格局。
阐述: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以后,相继开辟长江三角洲等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逐渐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使其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经过几十年的对外开放,形成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对外开放使我国在引进外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线索如我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外交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等亦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