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一)《拿来主义》是鲁迅杂文的经典。体现了作者犀利的眼光和尖锐的思想。其对文化汲取和创新等诸方面的思想及严谨清晰的分析方法,既能针对现实问题发声,又能透过具体现象,就事论理,具有不凡的超越性,很值得认真研习;为学生面对现实(当然也包括阅读和写作活动)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提供方向性的思想支援。
(二)作者在提出如何实行拿来主义时,大量使用比喻。这是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诠释他的主张,而非“证明”他的观点。换句话说,就是把他所主张的做法,讲清楚、说明白而已。当然,杂文这样具有文艺特性的论说文体中,这样的比喻方法,也能为文章增添趣味性、可读性,因而也就增强了说服力。
(三)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是“学习之道”。与前一篇《反对党八股》主要谈学风不一样,《拿来主义》讨论的是“大学习”,即传统及外来文化继承、吸收和创新的问题,这是一篇大文章,且它与本单元其他篇章在可比性上相类的要素不多,宜单篇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研习文章是怎样针对现实现象,申述理由,提出观点,并表明做法的;破与立是怎样前后照应的;其观点的所显示的文化观,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启迪;
研讨比喻论证的手法及其具体的作用,领会鲁迅杂文的行文风格,并由此体会其文风文气。
教学重难点
研习文章是怎样针对现实现象,申述理由,提出观点,并表明做法的;破与立是怎样前后照应的;其观点的所显示的文化观,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启迪;
研讨比喻论证的手法及其具体的作用,领会鲁迅杂文的行文风格,并由此体会其文风文气。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五四”及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几句口号比较著名——“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现在,网络上人们也对传统的、外来的东西,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判断,怎样选择?鲁迅先生在近90年前写过的《拿来主义》,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二)朗读全文。
(三)理清全文思路
1.什么是拿来主义?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请具体解释这三个短语的含义。
“运用脑髓”指主动思考,“放出眼光”指要有辨别能力,“自己来拿”指主动去拿。这才是“拿来主义”的内涵。
2.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
(1)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所以”意味着什么?暗示前面部分就存在着提出拿来主义这一观点的依据。
(2)请在原文中找出阐述“拿来主义”产生原因的几个相关概念。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为什么不说是抛给主义?】
(3)深入研习以上三个概念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先研究闭关主义。
提问:
①鲁迅开篇就说,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你觉得课文注释的“指清政府奉行的闭关自守政策”是否诠释了鲁迅的原意?
②“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这个“许”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③“给枪炮打破了大门”,能否表达为“自鸦片战争以来”,或者“给列强打开了大门”?
④“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什么”一词可以删去吗?
概括:
闭关主义:闭关锁国,被动挨打,被迫应对;手足无措,自信无存,定力全无;对自身的定位认识不清,对自己及所处的周围的世界没有清醒思考。
再研究送去主义。
第一组问题:
①为什么要先提出,别的不说,就说学艺上的东西?
②深入挖掘“送”
先送古董,为什么要提到不知道后事如何?
后送古画和新画,为什么要写“几张”?
写了古画以后,为什么还要写到新画,是写出我们古今画作的丰富吗?
“一路挂过去”,能够改成“展览”吗?
“发扬国光”这个目的,为什么要特别强调?
③深入辨析物与人
从古董——古画新画——梅兰芳,作者说是显出一点进步,你觉得应该如何理解这个进步呢?
这三者是否处在同一逻辑层次上?(后面照应的句子及分号、逗号)
④两类物件与人送去以后,都写了结果或目的,如“但不知”句等,你觉得这些句子传达了什么信息?
“但不知”句表明送去主义者的目的,不在于送这件事的最终结果,而在于送的过程,送所产生的效应;“国光”“传道”云云,凭空吹嘘,自欺欺人,夸大自己的作用,对自己的虚弱、落后、单薄完全没有清醒、理智、客观的认知,都与“运用脑髓”对照着写,为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张本。
第二组问题:
①“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是坏事情”,此句意在表明什么?
②作者引用尼采来类比,要强调什么?
送去主义的心态:打肿脸充胖子,不考虑自己的实际底子,只考虑死要面子,为塑“丰富”“大度”的形象,而妄想施恩于“全世界”。根子还是在于不思考、不清醒、犯糊涂。仍然紧扣着“运用脑髓”,反着写。
第三组问题:
①几百年之后等句,表达什么意思?
②磕头贺喜,讨残羹冷炙做奖赏,其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境遇?
送去主义:
表现——虚张声势,献媚讨好;
实质——自恋膨胀,拒绝思考;
结果——走向枯竭,乞讨度日;
三研究送来(主义)。
第一组问题:
①从具体语境看,鲁迅这里所说的“抛来”与“抛给”的区别在哪里?
送来(主义):“抛给”即施舍,存有恶意。
②为什么说不想举出实例?
第二组问题:
①送来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如果分类的话,应该怎么分?
②这些东西牵涉或者覆盖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哪些方面?
经济、军事、生活、文化:全方位的侵入和渗透。
对方精心谋划,特意选择,不坏好意(鸦片、废枪炮等),绝非出于我们的主动,我们是被动的接受他人的规范和入侵,我们无由选择。
送来主义:施舍,是有目的的、恶意的定向输出。
闭关主义导致国门被打破,
送去主义必将致使亡国灭种,
送来主义造成全面入侵的恐怖。
因此:提出拿来主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3.研习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如果说,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论证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那么后半部分所阐述的则是该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1)该怎样实行拿来主义?后本部分有一句很要紧的话,是哪一句?这句话起到什么作用?
他占有,挑选。承上启下之纽带。同时,又是上下两段的意义小结。上一段主要是写“占有”,下一段则是写“挑选”。
(2)分析前一段:
第一组问题:
①青年前加上“穷”,宅子前加上“大”,要强调什么?
②“且不问他是骗来的”等句子,要表明什么意思?
主动地、勇敢地、沉着、勇猛而不自私地去占有,关键是占有;不论条件,不设前提。
第二组问题:
①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三类人物的表现和心态。
“孱头”比喻没有足够的勇气继承、不够勇猛沉着地借鉴的逃避主义者,拍、徘徊、不敢等词语,反映其内心的虚弱无力或孱弱不堪,因而名之曰 “孱头”。
“昏蛋”比喻不动脑筋、简单粗暴,对大宅子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勃然大怒,一把火烧光,不会运用脑髓,不做沉着思考,且有显示“自己清白”的自私考量。“昏”者,昏聩颟顸,不明事理,令人不堪,也表示了作者的鄙夷之情,故而名之曰“昏蛋”。
“废物”比喻全盘接受的投降主义者。动因:羡慕,渴慕已久,而今终成现实;心理:欣然接受,喜不自胜;连路也走得歪歪扭扭,一副猴急相、馋老相,那是按捺不止的喜悦,大吸鸦片,即一头扎进迷魂阵中,逍遥陶醉之状立现。“更是”一词,显示作者的鄙视和轻蔑。
②段末云:“‘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这样”所指为上述三类人在“占有”之事上的种种表现,充分暴露了头脑简单、作风粗暴、内心虚弱、不做思考,自私做作的特性。实际上,为进一步阐述拿来主义的内涵张本。“‘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也是承上启下。
(3)分析本部分后一段
本段重点写“挑选”。
第一组问题:
①鱼翅,即精华。为什么要强调“抛在路上”而不是丢到垃圾箱?为什么又要特地写上“朋友们”和“萝卜白菜”,又为什么还要写不要宴大宾?
抛路上,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只有路上,人们才容易看到,以最大限度地显示其平民化、革命化;朋友们共享,其实就是要走普罗大众共享之路,而非高高踞身于象牙之塔;“萝卜白菜”也是讲艺术要走平常、平淡之路,民间化、通俗化,是下里巴人;至于宴大宾,即不为少数人所特享或专享。
②鸦片,精华与糟粕并存,就看你怎么选择、怎样用。为什么当众摔,而且选择茅厕?明确写到去处是药房,作用是治病,作风是不搞噱头和玄虚,为什么写得这样具体?
依然反对表演性地继承遗产,反对所谓的彻底革命的那副德性(或嘴脸);点明地方和作用,说明这个选择是精准的、清醒的、恰当的。鸦片是毒品,但是如果从医学的角度看,它又是一种麻醉药品,“废物”把鸦片当食品或生活必需品消遣,而拿来主义者把它当做药品,且不借此装神弄鬼。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此之谓也。
③烟枪和烟灯,涉及形式层面的内容。对国粹的无情批评,是鲁迅的一贯立场。形式与别国不同,背着周游世界,此种人等心里充满吸引他人眼球的自信——这是鲁迅顺便对国粹论者的一击。批评了那种认为只要是民族的、地域的,独一无二的,就是国粹,就是具有自带光环的价值的糊涂思想——所谓红肿之处,艳若桃花。这是如开头一段所说的不自知、不清醒、不思考的结果。至于进博物馆,其意为不要再使用,即退出使用领域,作为历史标本,仅供人了解最多是追思而已。
④一群姨太太,那是指文化中腐朽部分,应该彻底毁灭。
第二组问题:
①如果给“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这四项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怎样分?
几个维度:
鲁迅文中的分类,其依据是不同的处理方法,即使用、存放、毁灭;
也可以分为“鱼翅”“鸦片”“姨太太”为一类,主要指内容,“烟枪烟灯”为另一类之形式。
②关于这两段中的比喻论证。
教材学习提示中说,“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来证明观点,阐述自己的主张”。你觉得本部分的比喻,是用来证明观点了吗,还是仅仅为阐述作者主张而已?
比喻是一种修辞,移用到议论类文本中,其证明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它的主要作用是把作者的主张、观点讲得更加形象具体,使读者更易于接受,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因此,它最主要的功能,在议论类文体中,是诠释、阐述,主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鼓动力,而非论证力。
当然,杂文作为一种文艺性的政论文体,比喻的方法使用得比较广泛和频繁,也自有其道理。
图片
4.文章总结部分研读
提问:
①本段各句照应了上文哪些段落和句子?
②为什么鲁迅这里提出了新人和新文艺的问题?他认为要创新的根本条件是什么?这方面也给我们在创新话题上以怎样的启迪?
5.全文总结:
(1)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2)比喻论证及类比论证的作用和局限;
(3)鲁迅杂文的准确、犀利、形象、幽默的语言风格;
(4)鲁迅在剖析事理、提出观点时的思想方法;
(5)鲁迅关于文化及其创新的思想原点。
6.课后思考:
(1)全文共10个自然段,请问,在从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又到送来(主义),再到拿来主义的行文过程中,为什么要插入第2、第5两段?
(2)课本92页注释②⑦是否还有可以完善之处?后一个问题,建议结合《谁在没落》一文思考。
学习本文以后,请拓展阅读鲁迅的《推》《踢》两篇杂文。
附录
谁在没落 鲁迅
五月二十八日的《大晚报》告诉了我们一件文艺上的重要的新闻:
“我国美术名家刘海粟、徐悲鸿等,近在苏俄莫斯科举行中国书画展览会,深得彼邦人士极力赞美,揄扬我国之书画名作,切合苏俄正在盛行之象征主义作品。爰苏俄艺术界向分写实与象征两派,现写实主义已渐没落,而象征主义则经朝野一致提倡,引成欣欣向荣之概。自彼邦艺术家见我国之书画作品深合象征派后,即忆及中国戏剧亦必采取象征主义。因拟……邀中国戏曲名家梅兰芳等前往奏艺。此事已由俄方与中国驻俄大使馆接洽,同时苏俄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亦奉到训令,与我方商洽此事。……”
这是一个喜讯,值得我们高兴的。但我们当欣喜于“发扬国光”之后,还应该沉静一下,想到以下的事实──
一,倘说:中国画和印象主义有一脉相通,那倒还说得下去的,现在以为“切合苏俄正在盛行之象征主义”,却未免近于梦话。半枝紫藤,一株松树,一个老虎,几匹麻雀,有些确乎是不像真的,但那是因为画不像的缘故,何尝“象征”着别的什么呢?
二,苏俄的象征主义的没落,在十月革命时,以后便崛起了构成主义,而此后又渐为写实主义所排去。所以倘说:构成主义已渐没落,而写实主义“引成欣欣向荣之概”,那是说得下去的。不然,便是梦话。苏俄文艺界上,象征主义的作品有些什么呀?
三,脸谱和手势,是代数,何尝是象征。它除了白鼻梁表丑脚,花脸表强人,执鞭表骑马,推手表开门之外,那里还有什么说不出,做不出的深意义?
欧洲离我们也真远,我们对于那边的文艺情形也真的不大分明,但是,现在二十世纪已经度过了三分之一,粗浅的事是知道一点的了,这样的新闻倒令人觉得是“象征主义作品”,它象征着他们的艺术的消亡。 五月三十日
推 鲁迅
两三月前,报上好像登过一条新闻,说有一个卖报的孩子,踏上电车的踏脚去取报钱,误踹住了一个下来的客人的衣角,那人大怒,用力一推,孩子跌入车下,电车又刚刚走动,一时停不住,把孩子碾死了。
推倒孩子的人,却早已不知所往。但衣角会被踹住,可见穿的是长衫,即使不是“高等华人”,总该是属于上等的。
我们在上海路上走,时常会遇见两种横冲直撞,对于对面或前面的行人,决不稍让的人物。一种是不用两手,却只将直直的长脚,如入无人之境似的踏过来,倘不让开,他就会踏在你的肚子或肩膀上。这是洋大人,都是“高等”的,没有华人那样上下的区别。一种就是弯上他两条臂膊,手掌向外,像蝎子的两个钳一样,一路推过去,不管被推的人是跌在泥塘或火坑里。这就是我们的同胞,然而“上等”的,他坐电车,要坐二等所改的三等车,他看报,要看专登黑幕的小报,他坐着看得咽唾沫,但一走动,又是推。
上车,进门,买票,寄信,他推;出门,下车,避祸,逃难,他又推。推得女人孩子都踉踉跄跄,跌倒了,他就从活人上踏过,跌死了,他就从死尸上踏过,走出外面,用舌头舔舔自己的厚嘴唇,什么也不觉得。旧历端午,在一家戏场里,因为一句失火的谣言,就又是推,把十多个力量未足的少年踏死了。死尸摆在空地上,据说去看的又有万余人,人山人海,又是推。
推了的结果,是嘻开嘴巴,说道:“阿唷,好白相来希呀!”
住在上海,想不遇到推与踏,是不能的,而且这推与踏也还要廓大开去。要推倒一切下等华人中的幼弱者,要踏倒一切下等华人。这时就只剩了高等华人颂祝着——
“阿唷,真好白相来希呀。为保全文化起见,是虽然牺牲任何物质,也不应该顾惜的——这些物质有什么重要性呢!”
六月八日
图片
踢 鲁迅
两月以前,曾经说过“推”,这回却又来了 “踢”。
本月九日《申报》载六日晚间,有漆匠刘明山,杨阿坤,顾洪生三人在法租界黄浦滩太古码头纳凉,适另有数人在左近聚赌,由巡逻警察上前驱逐,而刘,顾两人,竟被俄捕弄到水里去,刘明山竟淹死了。由俄捕说,自然是 “自行失足落水” 的。但据顾洪生供,却道:“我与刘,杨三人,同至太古码头乘凉,刘坐铁凳下地板下,……我立在旁边,……俄捕来先踢刘一脚,刘已立起要避开,又被踢一脚,以致跌入浦中,我要拉救,已经不及,乃转身拉住俄捕,亦被用手一推,我亦跌下浦中,经人救起的。”推事问:“为什么要踢他 ”答曰:“不知。”
“推”还要抬一抬手,对付下等人是犯不着如此费事的,于是乎有“踢”。而上海也真有“踢”的专家,有印度巡捕,有安南巡捕,现在还添了白俄巡捕,他们将沙皇时代对犹太人的手段,到我们这里来施展了。我们也真是善于“忍辱负重”的人民,只要不“落浦”,就大抵用一句滑稽化的话道:“吃了一只外国火腿”,一笑了之。
苗民大败之后,都往山里跑,这是我们的先帝轩辕氏赶他的。南宋败残之余,就往海边跑,这据说也是我们的先帝成吉思汗赶他的,赶到临了,就是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进海里去。我们中国人,原是古来就要“自行失足落水” 的。
有些慷慨家说,世界上只有水和空气给与穷人。此说其实是不确的,穷人在实际上,那里能够得到和大家一样的水和空气。即使在码头上乘乘凉,也会无端被“踢”,送掉性命的: 落浦。要救朋友,或拉住凶手罢,“也被用手一推”: 也落浦。如果大家来相帮,那就有“反帝”的嫌疑了,“反帝”原未为中国所禁止的,然而要豫防 “反动分子乘机捣乱”,所以结果还是免不了“踢”和 “推”,也就是终于是落浦。
时代在进步,轮船飞机,随处皆是,假使南宋末代皇帝而生在今日,是决不至于落海的了,他可以跑到外国去,而小百姓以 “落浦”代之。
这理由虽然简单,却也复杂,故漆匠顾洪生曰:“不知。”八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