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请同学们快速阅览课文,勾画关键历史信息,并试析以下问题:
1、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革命党人进行了怎样的抗争?
2、北洋军阀的统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这些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3、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
社会生活出现了哪些新气象?
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背景、主要阵地、人物、
内容、影响?
北洋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时间
人物
地点
南京临时政府:1912.1.1——1912.3
北洋(北京)政府:1912.3——1928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中华民国
袁世凯专制独裁:1912.3—1916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1916—1928
历史解释:“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是产生于清末的军事政治集团。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袁世凯在天津小站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政治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正式形成,到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和归附南京国民政府结束。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标要求:
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目录
一、政治日渐沉沦——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二、社会日见曙光——经济社会的新气象
三、思想日益觉醒——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
1912.3.10
袁北京就职
1913.3历史纵横
宋教仁案
1913.11
解散国民党
1914.5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为总统制
1914底
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1915.5
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1915.12
称帝,年号“洪宪”,将民国改为帝国
1916.3
取消帝制,6月病逝
袁
世
凯
复
辟
路
革命党共和路
1913“二次革命”
1915护国战争
组织中华革命党
思考: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政治特点
专制独裁、列强干涉、相对统一
一、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按照时间线厘清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的过程以及民主抗争的具体史实。
①二次革命(1913年)
②护国战争(1915年)122页第二段
A.背景:
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②袁世凯的称帝行径,激起了革命党人和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B.过程:
a.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
b.云南起义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C.结果: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6月6日忧愤而死。
这次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保卫民主共和的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二)革命党人的反袁斗争:从二次革命到护国战争
--直接原因:宋教仁案115页历史纵横最后一句
袁世凯短暂的皇帝梦说明了什么?
1.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2.民主共和的观念广泛传播。
(三)北洋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年)
1、军阀割据的形成
(1)背景:
袁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难以产生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
(2)概况:
派系 首领 控制区域 靠山
直系 冯国璋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英美
皖系 段祺瑞 皖、浙、闽、鲁、陕各省 日本
奉系 张作霖 东北三省 日本
各军阀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军阀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
(3)影响:
(4)特点:
军阀混战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学习聚焦)
实质: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的工具
2、府院之争--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典型事件
(1)概况: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重新召开国会。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
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英美扶植)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日本扶植)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黎元洪
段祺瑞
(2)实质:
美日在华利益之争
(3)结果:
张勋复辟
①原因: 张勋复辟帝制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但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②经过: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③结果: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1918年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护法运动失败。
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辞大元帅职通电》
①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②过程: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
③影响:①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②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3.护法运动
4.北洋军阀时期的对外关系:参加一战
孙中山看透了西南军阀名为护法、实为争夺地盘的面目,认识到依靠军阀不可能达到护法救国的目的。
材料: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孙中山开始了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他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思考】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都以失败告终,说明了什么问题?
焦点: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实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的斗争。
说明:说明资产阶级因为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时代呼唤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道路。
思维拓展:
(1)原因
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③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最主要)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发展此起彼伏
(2)表现
①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
②以纺织业和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③以荣氏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
二 、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
(3)影响
①民族工业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②推动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促使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和党的成立奠定经济和阶级基础。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重工业基础薄弱
外国资本仍超过民族资本
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地域分布不平衡分布在沿海地区
(4)特点
根据下列图片,分析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什么特征?
跟着老师一起梳理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并分析发展原因
I
A
G
C
D
B
F
E
H
J
K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初步发展
获得新生
时间
夹缝产生
短暂春天
迅速萧条
日益萎缩
陷入绝境
消亡
二 、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剪发辫,易服饰
改称谓,废跪拜
禁缠足,倡女权
2、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改良服饰
阅读教材p118最后一段自主梳理民国初年有哪些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对辛亥革命失败的痛苦反思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1、根据教材结合所学思考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有哪些?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
国民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
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
三、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2.概况
兴起 标志 指导思想 主要 代表人物 主要
阵地
1915.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民主
科学
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
《新青年》北京大学
性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的一场反封建斗争
3.新文化运动内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政治革命)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思想革命)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文学革命)
要拥护那德先生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919年1月
材料二:《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从而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
4、小组探究:根据材料评价新文化运动
材料三: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传统的贞节观念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怀疑,有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常常聚着一簇簇人,她们争得面红耳赤,热火朝天,后来由争论变为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一:据统计,截止1920年全国报刊杂志有一千多种,甚至“每隔两三天就有一种新刊物问世”。 当时,创办一新报刊相当容易,几个大学教授凑在一起,拿出月薪的很小部分就可以创办一个刊物。
材料四:钱玄同和刘半农主张用英语或者法语代替汉语;吴虞提出应该把旧书籍都丢到茅房里;鲁迅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者无意的骗子,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
积极:
(1)推动全国报刊业的发展。
(2)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更为广泛和深刻。
(3)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局限:
(1)没有同工农群众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倾向。
(3)沉重打击了儒家思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的阶段特征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政治
经济
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复辟,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政局动荡;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革命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没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文化
“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及民主科学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印象北洋
一个黑暗中孕育光明的时代
一个混乱中艰难前行的时代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过程: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19课背诵:
1.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
2.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原因、影响及特点。
3.新文化运动背景、内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