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14-15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14-15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5-05 07:5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测试
地 理 试 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认真核对与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题卷或答题卷的指定区域外作答,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卷收回,考生自己保管好试题卷,评讲时带来。
第I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B.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其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4.利用此项技术可(  )
A.分析水灾损失      B.获得森林分布信息
C.分析矿产种类 D.确定矿产储量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下图)。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回答5—6题。
5、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①水资源短缺 ②土地荒漠化 ③旱涝灾害 ④水土流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6、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用水 ②乱砍滥伐 ③过度放牧 ④上游拦截河水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提高生态质量 ③提高农民收入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9-10题。
9.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10.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最可能是( )
A.河南省 B.陕西省 C.河北省 D.内蒙古
12.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与土壤 B.政策和劳动力 C.市场和交通 D.工业化与城市化
读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完成13~14题。
13.日本把产业转移到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接近原料地 ②劳动力廉价 ③政府政策 ④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1951—1994年,日本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是欧美,其主要原因是欧美(  )
A.技术进步 B.交通便利
C.资金充足 D.市场广阔
右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乏 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消费量小 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6.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在区际协调方面的对策可行的是(  )。
A.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 B.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C.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 D.加大东西部之间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
“洪水一片,枯水几条线”,是对洞庭湖现状的真实写照。据此回答17- 18 题。
17.造成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①泥沙淤积 ②蒸发加强 ③围湖造田 ④降水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洞庭湖区耕地不足,人地关系矛盾尖锐,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② 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
③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 ④ 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右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19--21题。
19、下列地点位于南半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造成①地日照时数少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因为①地
?A.纬度较高 ????B.纬度较低???C.海拔较高 ?? ?D.多阴雨天气
21、6月22日①②两地同时日出。9月23日当①地日落时,②地的地方时为
?A.15:00?? B.16:30?? C.19:30?? D.2l:00
武汉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示为夏至和冬至的太阳光线)。据此回答22~23题。?
22.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3.为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设计最为合理遮阳板的是
A.a B.b C.c D.d

2006年11月3日备受国际地质科学界关注的世界第一口白垩纪大陆科学钻井“松科1井”完成科学钻井,深度5 000米。其是研究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完成24~25题。
24.此科研井的深度在什么层(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25.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B.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C.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 D.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 ,共计50分)
26.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及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
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2分)
(2)造成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首要因素是什么?分析原因。(5分)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表现主要有 。(2分)
27.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读图14、图15和图16,回答下列各题。(15分)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4分)
(2)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3)说出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4分)
(4)六盘水煤矿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改变区域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分布,引发区域工程型缺水;大量煤矸石等废石弃置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山还会自燃发生火灾等。请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4分)
28.读“我国某年成品油产量和市场缺口预测资料及我国油气资源供应体系的三个战略安全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根据资料分析,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Ⅲ安全区中,资源前景最好的地区和制度风险最大的地区分别是什么地区。(4分)
(3)除拓宽国际能源渠道外,我国为解决能源问题,还可采取哪些措施?(5分)
29.2012年6月15日,中国首个总部经济共享服务中心在上海浦东成立,落户浦东的企业总部将通过此平台享有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等14项试点改革措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数据显示,2012年的前5个月,浦东新区新引进国内外总部26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3家,央企、民企总部和区域总部1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浦东形成投资总额1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 500亿元人民币,年税收1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规模,且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按照浦东新区的计划,“十二五”期间,浦东还计划每年新增总部企业40家,5年合计新增200家左右,较“十一五”期间增长100%。
材料二 上海已成为我国内地“总部经济” 外资企业落户最多的城市。
截至2006年底
到2010年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154家
200家
外资投资性公司
150家
180家
外资研发中心
196家
230家
上海“总部经济”外资企业总数
500家
610家
材料三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的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状态。
(1)上海“总部经济”外资企业的主要形式中________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2分)
(2)上海成为我国内地“总部经济”企业落户最多的城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根据“总部经济”理论,欠发达地区如能跻身“总部经济”功能链的制造基地环节,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产生哪些重要而积极的影响?(4分)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测试
地 理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DBABD CDCBD ADDDD ACBDD CDBAD
26【答案】 (1)干旱 (2分)(2)气候干旱。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1’,多大风且地表多疏松沉积物,风力作用显著1’;气候干旱,植被稀少1’,土壤发育差1’。(5分)(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3分)。(4)土地退化和植被覆盖减少(2分)
27.(1)矿产资源、水资源、水力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4分)
(2)B C D (3分)
(3)自然因素:① 降水(强度);②地形坡度;③土质条件;④植被状况。(4分)
(4)回填采空区;保护好表土层,进行复垦和再种植;营造矿区防护林带,绿化美化矿区环境;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4分)
28:(1)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均;大多呈现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能源供应紧张(4分)
(2)中东 非洲(4分)
(3)①加强资源勘探,提高后备储量和产量;②积极开发新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③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产业;⑤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5分)
29.(1)外资研发中心(2分)
(2)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交通运输网络发达;人才密集,科教发达;现代化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具有政策优势.(4点即可) (4分)
(3)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就业;提升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服务管理水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