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1 17:33:51

文档简介

民勤县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
(时间:75分钟 总分 100分)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30 小题,每题 2分,共计 6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读图完成 1-
3 题。
太阳
1.“天宫一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2.“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图中字母所示的某天体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及其所在的天
体系统分别是
A.c、地月系 B.d、太阳 C.b、河外星系 D.c、银河系
3.图中所示信息反映了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A.自转方向都一致 B.公转方向都一致
C.公转轨道都为正圆形 D.公转轨道面完全重合
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 2020 年的某一天,美国一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系过后,电网会
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
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灾难仅仅源于太
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下面 5-7 小题。
4.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个强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A.太阳爆炸 B.太阳辐射增强 C.太阳耀斑爆发 D.核裂变反应
5.该“喷嚏”的影响不包括
A.信鸽丢失 B.长波通讯中断 C.指南针失灵 D.极地出现极光
在亚洲国际户外用品展上,某企业的一款太阳能烧烤炉(如下图)吸引了众人围观。它是人类利
用太阳能的新方式。右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据此完成 6-8 题。
第 1 页 共 7 页
{#{QQABYQaQogAgAhAAARgCAQGICgMQkAGCAIoGgEAIIAAAABNABAA=}#}
6.假如在我国部分城市销售该太阳能烧烤炉,仅太阳辐射能的分布考虑,销量最好的可能是
A.重庆 B.台北 C.兰州 D.郑州
7.成都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郑州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更高 B.阴雨天多 C.海拔更低 D.风力更大
8.关于太阳辐射能的利用,说法合理的是
A.人类开发的石油资源与太阳辐射有关 B.人类建设的风电站与太阳辐射无关
C.太阳能清洁且能量较集中,利于开发 D.地球上所有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辐射
我国新疆某地区利用地震波特有的物理传播属性寻找地下含水层,为石油工业区的建设寻找可
用生活、生产水源。下图示意地震波在该地区
某地点地下传播速度的变化。据此完成 9-10
题。
9.图中所表示的地震波
A. 甲波表示地震波的横波
B. 乙波只能在固态介质中传播
C. 甲波传播速度快于乙波
D. 两波均能传播物质和能量
10.地下含水层可能存在的深度是
A. 100m B. 150m
C. 290m D. 400m
下图为云南省元阳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 11-12 题。
11.图中包含的地球圈层有
A. 水圈、生物圈
B.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 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12.图中各圈层
A. 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B. 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 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第 2 页 共 7 页
{#{QQABYQaQogAgAhAAARgCAQGICgMQkAGCAIoGgEAIIAAAABNABAA=}#}
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 13-14 题。
13.A~G 地层中,形成最早的是
A. A B. B C. D D. G
14.下列关于化石和岩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地层都有化石分布 B.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
C. 结构简单的化石一定在地层深处 D. 种类相同的化石一定在同一地层里
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
蜂窝状石孔。2022 年 10月 2 日晚,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
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据此完成 15-17 小题。
15.“石老人”与海蚀崖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变近 B.逐渐变远
C.先变远,后变近 D.先变近,后变远
16.“石老人”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
A.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 B.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
C.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 D.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
17.造成“石老人”坍塌的原因可能是
①常年风化 ②地壳运动 ③风雨侵袭 ④海水侵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 3 页 共 7 页
{#{QQABYQaQogAgAhAAARgCAQGICgMQkAGCAIoGgEAIIAAAABNABAA=}#}
读图,回答 18-20 题。
18.图示地貌依次为
A.喀斯特地貌、风蚀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
B.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蚀地貌
C.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蚀地貌
D.风蚀地貌、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
19.丙地貌的突出特点是
A.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粗
B.地势较陡,组成物质颗粒较粗
C.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
D.地势较陡,组成物质颗粒较细
20.丁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
A.寒冷地区 B.湿润地区 C.炎热地区 D.干旱地区
河流会对其流经的河谷不断侵蚀和堆积,使河谷形态发生变化。下图示意河流不同时期地貌。
完成 21-23 题。
21.下列对图甲和图乙所示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为河流发育初期,图乙为河流发育中后期,均主要位于河流下游
B.图甲为河流发育中后期,图乙为河流发育初期,均主要位于河流上游
C.图甲为河流发育初期,主要位于河流下游;图乙为河流发育中后期,主要位于河流上游
第 4 页 共 7 页
{#{QQABYQaQogAgAhAAARgCAQGICgMQkAGCAIoGgEAIIAAAABNABAA=}#}
D.图甲为河流发育中后期,主要位于河流下游;图乙为河流发育初期,主要位于河流上游
22.图甲和图乙所示河流地貌
A.均以下蚀为主 B.图甲以下蚀为主,图乙以侧蚀为主
C.均以侧蚀为主 D.图甲以侧蚀为主,图乙以下蚀为主
23.图甲河段可能会形成
A.瀑布 B.冲积平原 C.峡谷 D.冲积扇
读某区“喀斯特地貌”剖面示意图,完成 24-25 题。
24.该类型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B.土壤肥沃且深厚
C.气候湿热 D.地表径流多且水量大
25.图中各部位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北京时间 2023 年 10月 26日 11时 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遥十七运载火
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 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
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 10月 26日 19 时 34 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
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距地约 400 千米)。图 1为中国空间
站在轨运行实景图,图 2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 26-27 题。
26.在轨运行的中国空间站位于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
27.返回舱返回过程中,穿越的地球外部圈层主要是
A.水圈 B.生物圈 C.大气圈 D.岩石圈
2022 年 7月 24 日 14时 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 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海南文昌航
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 495 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
功。完成 28-30 题。
28.长征五号 B 遥三运火箭进入预定轨道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气温变化可能是
A.递增→递减→递增 B.递减→递增→递减
第 5 页 共 7 页
{#{QQABYQaQogAgAhAAARgCAQGICgMQkAGCAIoGgEAIIAAAABNABAA=}#}
C.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D.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29.长征五号 B 遥三运火箭发射地文昌对流层的厚度最接近
A.4—6km B.8—9km C.10—12km D.17—18km
30.长征五号 B 遥三运火箭穿过的各大气层的特征是
A.对流层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 B.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平流层中可看到大雁南飞 D.平流层存在若干电离层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共计 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1.阅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六种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1)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甲处地貌主要为 ;乙处地貌主要为 。(填六
种地貌景观图中的序号)。
(2)六种地貌景观图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属于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填序号)。
(3)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图⑥地貌相关示意图,据此描述该地貌景观的沉积物从扇
顶(一般为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到扇缘(冲积扇的扇体边界)的分布特点。
第 6 页 共 7 页
{#{QQABYQaQogAgAhAAARgCAQGICgMQkAGCAIoGgEAIIAAAABNABAA=}#}
32.地表每时每刻都受到外力作用的雕塑,风力、流水等外力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下图
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景观。16 分
(1)写出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推测图示景观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
(3)说出该景观的地貌类型名称并简述其形成过
程。
(4)说出该景观的迎风坡与背风坡坡度的差异。
33.挪威位于欧洲西部,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山国,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多冰川,冰川在
流动过程中侵蚀海岸形成槽谷,冰退以后,槽谷被海水侵入,成为狭长的海湾,西海岸多峡湾地貌,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下图 1
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分
布状况,图 2 示意该半岛西海岸
峡湾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三个阶
段。10分
(1)斯堪的纳维亚西海岸峡湾
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
侵蚀,往往形成 谷(U
形或者 V 形);图 2 中,峡湾地
貌 形 成 的 先 后 顺 序 依 次
是 。
(2)峡湾地貌的景观特征有海
岸线________(填“曲折”或
“平直”)、两侧岸壁________
(填“陡峭”或“平缓”)、谷底
较 _________ ( 填 “ 宽 ” 或
“窄”)、海水深度大。
第 7 页 共 7 页
{#{QQABYQaQogAgAhAAARgCAQGICgMQkAGCAIoGgEAIIAAAABNABAA=}#}高一地理月考答案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B C B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B B C B C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B C D D C C D B
一、 综合题 (本题共计3小题共计40分。)
31.14分
(1)① ③(每空2分,4分)
(2)①②④ ③⑤⑥(每空2分,4分)
(3)从冲积扇的扇顶至扇缘,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或沉积物颗粒变小或沉积物颗粒变细);沉积物厚度由厚变薄(或沉积物厚度变薄或沉积物厚度变小)。(6分)
32.16分
(1)风力的搬运和沉积作用。(4分)
(2)气候干旱,风力强劲,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4分)
(3)类型名称:风力的堆积地貌(沙丘)。(2分)
形成过程:干旱地区,在风力携带大量沙粒运行的过程中,当风速减小或遇到阻碍时,搬运能力减弱,沙粒逐渐沉积形成沙丘。(4分)
(4)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2分)
32.10分
(1)U形 ②①③(每空2分)
(2)曲折 陡峭 宽(每空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