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4.19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杂交水稻之父”是( )。
A.袁隆平 B.钱学森 C.钱三强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 )。
A.遗传现象 B.变异现象 C.环境现象
3.不能体现猴子家族遗传特征的是( )。
A.外形 B.毛色 C.胖瘦
4.关于遗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属于遗传现象
B.生物所有的特征都会遗传给下一代
C.科学家利用遗传,保留了杂交水稻的优良基因
5.生物遗传现象是孟德尔研究( )杂交实验时提出的。
A.豌豆 B.黄豆 C.水稻
6.金鱼和康乃馨的品种繁多,这是由( )引起的。
A.遗传 B.可遗传变异 C.不可遗传变异
二、填空题
7.生物中除了具有遗传现象,还具有 现象,生物体的亲代与后代之间,以及后代的 之间,或多或少会存在着一些 。
8.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 ;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有些差异,这种现象叫 。
9.生物中除了具有遗传现象,还具有 现象。
10.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没有 ,就没有物种的延续;有了 ,生命世界才能够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
11.生物通过遗传、变异,总是发展着、进化着,总之规律是 、 。
12.不仅人类有遗传现象, 和 也有遗传现象。
三、判断题
13.黄兔妈妈和花兔爸爸生的兔宝宝一定是黄色的。( )
14.“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一种变异现象。( )
15.遗传使生物物种延续,变异使生物物种丰富多彩,同时使生物物种得以进化,避免退化。( )
16.杂交水稻是人类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的原理研发而成的。( )
17.克隆羊是遗传的结果。( )
四、简答题
18.请你说说遗传和变异对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作用。
19.哪些事例可以说明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改善着人类生活?
20.说一说你还知道动物的哪些遗传和变异现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可见A符合题意。
2.A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属于遗传现象。
3.C
【详解】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人类许多外貌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如、酒窝、头发的颜色、肤色、耳垂的形状等。所以外形、毛色能体现猴子家族遗传,胖瘦不能体现猴子家族遗传。
4.C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子代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差异,叫做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属于变异现象;由于变异,并不是生物所有的特征都会遗传给下一代;科学家利用遗传,保留了杂交水稻的优良基因。
5.B
【详解】孟德尔,奥地利生物学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现象,解释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6.B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子代和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变异。根据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金鱼和康乃馨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因为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引起的变异现象,所以B符合题意。
7. 变异 个体 差异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中除了具有遗传现象,还具有变异现象,生物体的亲代与后代之间,以及后代的个体之间,或多或少会存在着一些差异。
8. 遗传 变异
【详解】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有些差异,这种现象叫变异。
9.变异
【详解】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中除了具有遗传现象,还具有变异现象。
10. 遗传 变异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说,没有遗传,就没有生物的延续,有了变异,生命世界才能够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生物都有遗传但不一定会变异。
11. 低级到高级 简单到复杂
【解析】略
12. 动物 植物
【详解】略
13.×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由于变异,所以黄兔妈妈和花兔爸爸生的兔宝宝不一定是黄色的,也有可能是其他颜色。
14.√
【详解】生物的性状指生物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特征,形态结构特征如植物颜色、高度、形状(叶的羽状,掌状等),生理特征如沙漠植物的根比较发达,热带植物的叶片比较大,阴生植物的叶片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南则为枳。”这是一种变异现象,是生理特性发生变异。
15.√
【详解】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存在的现象,二者同时存在。遗传使后代保持了稳定性;变异为生物产生出新的性状,导致物种的变化和发展。
16.√
【详解】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所以杂交水稻是人类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的原理研发而成的。题干正确。
17.×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克隆羊是变异的结果。
18.在自然界中,遗传是基础,使生命得以延续;变异是前提,促使生物进化。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生物。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把人、其他动物或植物所拥有的与各自父母一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在自然界中,遗传是基础,使生命得以延续;变异是前提,促使生物进化。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生物。
19.答: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中的优势,不断改善着人类生活,正因为植物的遗传现象,才呈现出植物的多样性。比如使用杂交技术育种的高产抗倒伏小麦以及不同品种的玉米、蔬菜、水果、观赏植物等,改善了人类生活。
【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说,没有遗传,就没有生物的延续,有了变异,生命世界才能够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生物都有遗传但不一定会变异。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植物也是生物,也有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中的优势,不断改善着人类生活,正因为植物的遗传现象,才呈现出植物的多样性。比如使用杂交技术育种的高产抗倒伏小麦以及不同品种的玉米、蔬菜、水果、观赏植物等,改善了人类生活。
20.答:1.遗传现象。
(1)身体特征遗传。
小燕子跟妈妈一样拥有短而扁的嘴,尖而长的翅膀,像剪刀一样的尾巴,背部、颈部及尾部,呈黑色,腹部呈白色。
小北极熊跟妈妈一样拥有雪白的毛,长而稠密,鼻子和爪子是黑色的,还有厚厚的脚掌。
(2)生理及行为特征遗传。
公鸡打鸣、母鸡下蛋;狡兔三窟;小猫捉老鼠;小狗汪汪叫等。
2.变异现象。
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变异。
动物的遗传现象大多属于可遗传变异,如金鱼的各种形态,白狗与黑狗的后代出现斑点狗,斑点狗的后代中还有斑点狗出现。不可遗传变异如印度白孔雀(基因突变)、脱毛的公鸡(病理变化)等。
【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说,没有遗传,就没有生物的延续,有了变异,生命世界才能够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生物都有遗传但不一定会变异。
【详解】遗传与变异现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变异现象如如金鱼的各种形态,白狗与黑狗的后代出现斑点狗,斑点狗的后代中还有斑点狗出现。不可遗传变异如印度白孔雀(基因突变)、脱毛的公鸡(病理变化)等;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遗传现象如公鸡打鸣、母鸡下蛋;狡兔三窟;小猫捉老鼠;小狗汪汪叫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