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春天的踪迹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寻觅春天的踪迹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05 09:0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春天的赞歌—— 寻觅春天的踪迹
活动目标
1、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深入认识大自然的物候特征,培养热爱春天的情感。

2、在观赏、赞美春天的活动过程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初步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春赏觅 春1、在大自然中寻觅春天的踪迹2、在文学、艺术中寻找春天的踪迹小组合作实力比拼GoBack春之日志、图片春之节气、农谚在自然中觅春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你知道第一句中点出的六个节气吗?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1)春之成语(3)春之诗、词、画文学、艺术中觅春(2)春之文章、歌曲
1、解释下列成语指春天就要过去了。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春意阑珊:春风雨露:满园春色2、根据意义猜成语形容初春的寒冷。春寒料峭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画意诗情的春天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悟 颂春个人风采展现令人陶醉的景色美;生机勃发的生命力;
珍惜时间的紧迫感;
寄托理想的新希望;……《春天的故事》创作背景:
1979年春天,邓小平在深圳勾画出了一幅改革开放的蓝图,“圈”即深圳及以它为代表的经济特区。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诗篇”是指1992年邓小平的视察南方讲话。
小平同志的两次南巡都是在春天。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而改革开放则是中国的春天,使中国从十年浩劫、百废待兴进入到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时代。因此这里的“春天”便有了自然与人相结合的双重意味。BACK作文指导: ◆作文题目(任选一题,或题目自拟):
《我心目中的春天》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要求:有真情实感 ,写出自己的观察、感受;不少于五百字。 ◆写法指导: 1、要写得具体。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景物,以一定的顺序,细细描绘,让人触之可感,读之有味。 2、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哪怕是同一个景物,不同的人亦有不同的感受,全在于自己的观察与审美。 3、要尽量写得生动。要使你描写的景物能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一幅美妙的图画。 4、写文章还要注意条理。东一锤,西一棒,会让人不知所云。所以,对描写的顺序要进行合理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