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次根式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章 二次根式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5-05 09:2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章 《二次根式》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及其应用.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概念复习
(1)如果x2 = a,那么a的平方根表示为 .
一个正数有 个平方根,它们的关系是 ;0的平方根是 ;负数
平方根.
一个非负数a的 叫算术平方根,表示为 .0的算术平方根为 .
2.课前练习
(1)4的平方根为 ,4的算术平方根为 ;12的平方根为 ,2的算术平方根为 .
(2)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 面积为S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
(3)已知反比例函数,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
(4)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 = 3,BC = 1,∠C = 90°,那么AB边的长是__________.
二、教材解读
很明显、、、,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其中,a可以是一个数,也可以是一个代数式.
二次根式的特征:①有二次根号;②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即a≥0.若a<0时,我们称无意义. ③结果是非负数,即都≥0. (双重非负性)
即时练习1: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
,,,,,,,,(x≥0,y≤0).
是二次根式的有:
(2)要修建一个面积为6.28平方米的圆形喷水池,它的半径为 .
(3)甲射击6次,各次击中的环数如下:8、7、9、9、7、8,那么甲这次射击的标准差S =_________.
例1,当x是多少时,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这个代数式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二次根式,第二部分是分式. 代数式要有意义,则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且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解: 由题意得:且,
解之得:且.
即:当且时,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例2,已知+=0,求x - y的值.
分析:因为二次根式的结果都是非负数,而题中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为0,故两个根式的值都必须为0,结果才等于是0. 于是把二次根式的问题转化为方程的问题.
解:由题意得:,,
解之得:,
当时,,则;
当时,,则.
即时练习2:
(1)x取何值时,下列各二次根式有意义?
①; ②;  
 ③; ④ ;
(2)在式子中,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
(3)若有意义,则a的值为___________.
变式:已知y =++5,求的值.
(4)若+ HYPERLINK "http://" EMBED Equation.DSMT4 = 0,求a2012+b2012的值.
三、当堂反思小结
二次根式的特征:①从形式上看,应含有 ;②被开方数a的取值范围是 ;
③运算结果的取值是范围 . (双重非负性)
本课时达标检测
一、基础巩固
1.已知,则x为( ).
A. x>-3 B. x<-3 C.x = -3 D. x的值不能确定
2.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 B. C. D. x
3. 下列式子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4.写出使下列二次根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1); (2);
(3); (4).
5.当x = 时,代数式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 .
6. 某工厂要制作一批体积为1m3的产品包装盒,其高为0.2m,按设计需要,底面应做成正方形,试问底面边长应是多少?
二、知识拓展
7.当x取 值时, HYPERLINK "http://" EMBED Equation.DSMT4 +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8. 若,则 = .
9.已知y=+,则= _____________.
三、能力提升
10.若+有意义,则= .
11.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1)x2 – 9 = x2 - ( )2 =
(2) x2 - 3 = x2 - ( ) 2 = (x+ _____) (x - _____)
(3)x4 – 16 = ( ) 2 - ( ) 2 =
12. 已知a、b为实数,且+2 HYPERLINK "http://" EMBED Equation.DSMT4 = b+4,求、的值.
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性质
【学习目标】理解二次根式的两个性质:(;,并化简二次根式.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性质=,并运用于化简中.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二次根式的特征有哪些? .
2.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二、教材解读
1.二次根式的性质1
计算: = ; = ; = ;
由上述练习可得二次根式的性质1:
(≥0); 反之,当≥0时,.
例1,计算:(1)(3)2; (2); (3).
解:(1)(3)2 = 9()2 = 9×5 = 45;
(2) = .
(3) = .
即时练习1:
(1)计算: ; ; ;
; ; .
(2)计算:① ; ② ; ③ .
2. 二次根式的性质2
探究一: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计算.
; ; ; ; .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 .
探究二: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计算.
; ; ; .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 .
由以上两次探究,可得二次根式的性质2:=或.
例2:当时,化简:- ( http: / / / ).
解:∵,∴,
由,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可以得:
,,.即:.
∴原式 = (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去根号得绝对值)
= (去绝对值,若绝对值内小于零则去掉绝对值时变为相反数)
=
即时练习2:
(1) ;= ;-= ; ().
(2)化简下列各式:
①= ; ②= ; ③= ;
④= (x<- 2); ⑤ .
(3)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化简 .
(4)若a、b为实数,且,求代数式的值.
三、反思小结
二次根式的两个重要性质是:
本课时达标检测
一、基础巩固
1.计算 : = ; = ; = ;
 = ; ( http: / / / )= .
2. 先化简再求值:当= 9时,求a + ( http: / / / )的值,甲乙两人的解答如下:
甲的解答为:原式 = +=+(1-)= 1;
乙的解答为:原式 = +=+(-1)= 2-1 = 17.
两种解答中,_______的解答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
3.已知2< x <3,化简: .
二、知识拓展
4. 若是一个正整数,则正整数m的最小值是________.
5.填空:(1)-=_________;(2)= ;
(3)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则 ____________.
6. 若-3≤≤2时,试化简 ++ ( http: / / / ).
7. 边长为a的正方形桌面,正中间有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方孔.若沿图中虚线锯开,可以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桌面.你会拼吗?试求出新的正方形边长.
三、能力提升
8.把的根号外的适当变形后移入根号内,得( ).
A. B. C. D.
9. 已知-1<x<1,化简:-.(注意分段讨论)
第3~4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
【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或=·(a≥0,b≥0),并把二次根式化为
最简.
【学习重点】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二次根式的性质: (; =
2.先计算,再比较两式的大小.
(1)×= ,= ,故× .
(2) × = , = ,故× .
(3) × =_______, =_______,故× .
二、教材解读
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通过学习准备中的计算,我们发现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律:
·=(a≥0,b≥0).(即: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积的算术平方根)
特别提示一:其中的a、 b都必须是正数.
错误应用:. 应怎样计算?
特别提示二:两个二次根式之间是乘法关系.
错误应用:.应怎样计算?
错误应用:.应怎样计算?
例1,计算:
(1)×; (2)×; (3)×; (4)×;
解:(1)×; (2)× ;
(3)× ; (4)×= .
解题反思:对于被开方数是小数、分数、带分数的二次根式运算,运用乘法法则可以简化运算.
即时练习1:
(1)指出下列计算中的错误:×=××=2×=2.
你的计算是:
(2)计算:
①×; ②2×3; ③·; ④·· .
2.积的算术平方根在化简中的应用
对于等式·=,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即:
=·(注意:a≥0,b≥0).(即: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各因式算术平方根的积.)
推广形式:如果,则.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我们在运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以及方差的计算时,我们经常会得到形如、这样的结果,如果还要作进一步的运算,如×,会产生大数,运算量较大.能不能有更好的计算方法呢?
例2,化简:(1);  (2); (3); (4).
解:(1)=;
(2);
(3);
(4).
解题反思:①以上计算实际上是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使得结果变为较简单的形式,如果进一步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会减小运算量. ②化解形如的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可能有多种分解形式,记住一条原则:先分解出能开方的因数.
即时练习2:计算或化简.
(1); (2); (3); (4); (5).
3.最简二次根式
当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分母,并且被开方数中所有因数(或因式)幂的指数都小于2,这样的二次根式称为最简二次根式.
例3,计算:(1)×; (2)×; (3).
解:(1)×;
(2)×;
(3)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二运用了平方差公式,将被开方数进行分解,避免了大数的运算,很好的方法!)
解题反思:
①当我们运算熟练后,化简二次根式的有些步骤就可以省略了.如= 2.
②当二次根式相乘后,有时还需要对二次根式进一步进行化简,结果要为最简二次根式.
如.
即时练习3:计算或化简.
(1); (2)×; (3)3×2;
例4,化简:(1); (2); (3);
解:(1)=;
(2)=;
(3)=.
解题反思:二次根式的化简,可以先乘后化简,也可以先化简后乘,方法多样.
特别应注意的是:哪些数和字母能开方出来,哪些不能,能开出多少,还剩多少.开方后一定要检查一遍,是否漏写数或字母.
即时练习4:化简.
(1); (2); (3).
三、反思小结
1.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是:
·= 或= (a≥0,b≥0).
2.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一般都要化为 .
3.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你总结了哪些注意事项?
本课时达标检测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 ).
A. B. C. D.
2.下列各等式成立的是( ).
A.4×2= 8 B.5×4= 20
C.4×3= 7 D.5×4= 20
3.二次根式的计算结果是 .
4.计算或化简:
(1); (2); (3);
(4)6×(-2); (5); (6).
二、知识拓展
5. 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边长分别为cm和cm,那么此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
.
6.下列各式的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2)×(-4)=8;;
D.
7.计算:
(1); (2); (3);
(4); (4); (4).
三、能力提升
8.若,求的值.
第5课时 二次根式的除法
【学习目标】理解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能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
算及化简.
【学习重点】 掌握和应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知识回顾:
(1)二次根式的性质:= .
(2)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 (a≥0,b≥0).
(3)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a≥0,b≥0).
(4)最简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不含 ,被开方数(或式)中所有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 .
2.计算: (1)3×(-4); (2);
二、教材解读
1.算一算,比较大小,找规律:
(1)=_______,==_______ ,∴ ;
(2)=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 ==_______ ,∴ ;
2.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一般地,有: ,其中a≥0,b>0. (两个二次根式相除,可以先把被开方数相除.)
上述公式逆用也成立.
商的算术平方根:,(a≥0,b>0).(商的二次根式,等于二次根式的商)
例1,计算或化简:
(1); (2); (3); (4).
解:(1)=; (2)=;
(3)=, 对比运算:=.
(4).
解题反思: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都可以帮助我们化简二次根式. 根据需要可以把根号合在一起算,也可以把根号分开来算.方法多样,要灵活运用.
即时练习1:
(1)计算:=______ ; =_______ ; = _______ ; = ;
(2)计算.张林同学是这样算的:,他的做法对吗?
(3)计算:① ; ② ; ③ ; ④
3.分母有理化
在计算时,小强是这样计算的:=;
小英这是样计算的:=.
小华认为小英的结果不对,你觉得呢?
在二次根式的计算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小英那样的问题,即分母中出现了根式. 这时一般要进一步化简,去掉分母中的根式,这个过程我们称为分母有理化.
例2,化简:(1); (2); (3) .
解:(1)=;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乘一个不为0的数,分式的值不变)
(2)=,(原来小英的计算也是对的,不过步骤还差一点点!)
(3) =.
(利用了平方差公式,去掉分母的根号)
解题反思:对于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含根号的要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且二次根式中有分母,或者分母中有二次根式的,还要进一步分母有理化.
即时练习2:
(1)计算:=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化简:①; ② ; ③.
(3) 已知x、y都是实数,且,求的值.
三、反思小结
1.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有时需要把二个根号合在一个根号中来算,有时需要把一个根式分成两个根号来算,其目的都是为了化简二次根式.
2.化简二次根式达到的要求:
(1)凡根式都是最简二次根式;
(2)分母中有根号或根号内有分母的都要分母有理化.
本课时达标检测
一、基础巩固
1.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 D.
2.计算或化简:
(1); (2); (3); (4)-3;
(5) ; (6) ; (7); (8).
3.某液晶显示屏的对角线长为36cm,其长与宽之比为4:3,求该液晶显示器的面积.
二、知识拓展
4.计算:(1); (2); (3).
5.如果,,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和.
三、能力提升
6.化简二次根式的结果是 .
7.计算:(1); (2)(a>0,b>0).
8.求(……+)()的值.
第6课时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1.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 2.能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学习重点】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什么是同类项?
2.计算:(1)2x - 3x+5x ; (2)2x2 - 3x2+5x2; (3).
二、教材解读
1.同类二次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注意:判断一组式子是否为同类二次根式,只需看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的被开方数是否相同,与最简二次式前面的因式及符号无关.
如、、是同类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
例1,判定下列各组式子是否为同类二次根式.
(1); (2).
解:(1),
∴是同类二次根式.
(2),
∴是同类二次根式.
即时练习1:
(1)试观察下列各组式子,哪些是同类二次根式:
① ; ② ; ③; ④.
⑤与; ⑥与; ⑦与.
(2)下列各数:其中:
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有: ;
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有: ;
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有: .
2.二次根式的加减
同类二次根式可以合并同类项,利用这个特征,我们可以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运算.
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方法:把根号外系数或字母相加减,根指数和被开方数不变.
注意: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 典型错误:.
例2,计算:
(1); (2); (3).
解:(1)=;
(2)= = ;
(3)=.
即时练习2:计算.
(1)2+3 ; (2)2-3+5; (3);
(4)+; (5)3-9+3.
三、当堂反思小结
1.判断是否同类二次根式时,一定要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再判断.
2.二次根式的加减分三个步骤:
①化——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②找——找出同类二次根式;
③合——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不是同类二次根式的不能合并.
本课时达标测试
一、基础巩固
1.下列二次根式中:①;②;③;④,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2.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与 B.与 C.与 D.与
3.计算:
(1); (2);
(3); (4)+2+3.
二、知识拓展
4.计算:
(1); (2);
(3); (4).
三、能力提升
5.已知最简根式 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则满足条件的 a,b的值( ).
A.不存在 B.有一组 C.有二组 D.多于二组
6. 如图所示,面积为48cm2的正方形的四个角是面积为3cm2的小正方形,现将这四个角剪掉,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求:
(1)这个长方体的高和底面边长分别是多少?
(2)这个纸盒的容积是多少?
第7课时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熟练应用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法法、乘法公式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二次根式的两个重要运算性质是: ,
(2)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 .
(3)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 .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方法:先把各个二次根式 ,再将 合并.
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根式都要求化成 ,根号内有分母或分母中有根号的要求结果要 .
2.计算:
(1) ; (2)(2x2y+3xy2)÷xy;
(3)(2x+3y)(2x -3y); (4)(2x+1)2 +(2x-1)2.
二、教材解读
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整式运算中的x、y、z是一种字母,它的意义十分广泛,可以代表所有一切,当然也可以代表二次根式,所以,整式中的运算规律也适用于二次根式.
例1,计算:
(1)(+)× ; (2)(+6)(3-);
(3); (4).
解:(1)(+)×=;
(2)(+6)(3-)=;
(3)=;(平方差公式同样适用)
(4)=
(完全平方公式也适用)
即时练习1:计算.
(1)(4-3)÷2; (2); (3).
(4)··; (5)(+2)(-2);
2.综合应用
例2,如果最简二次根式 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求m、n 的值.
解:由同次二次根式的定义,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根指数相同,故得:
得:,解之得: .
即时练习2:
已知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试写出三个a的可能值.
(提示:,m是不为0的任何有理数)
例3,化简:.
分析:我们学习了二次根式,那么所有的正数(包括0)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数的平方,
如3 =()2,5 =()2,而
,反之, ,
∴ =-1.
即时练习3:
化简:.
本课时达标测试
一、基础巩固
1.计算:
(1) ; (2)()×; (3);
(4); (5);
二、知识拓展
2.计算:
(1) ; (2)(a>0,b>0)
3.已知,求的值.
4. 若最简二次根式 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求m、n的值.
三、能力提升
5.计算: . 6.化简:.
7.如图所示的Rt△ABC中,∠B=90°,点P从点B开始沿BA边
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点A移动;同时,点Q也从点B开始沿BC边以
2厘米/秒的速度向点C移动.问:几秒后PBQ的面积为35平方厘米?
PQ的距离是多少厘米?(结果用最简二次根式表示)
A
A
7题图
P
Q
C
B
(7题图)
PAGE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