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 九年级出师表知识梳理
1. 古今异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_____ 今义:指四季中的秋季
(2)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 _____ 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3)引喻失义
古义: __________ 今义:正义,意义
(4)晓畅【F】军事
古义: __________ 今义:通顺精通,熟练时扩大适宜,恰当(5)未尝不叹息痛恨【F】于桓、灵也
古义:__________ 今义:极端憎恨
(6)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质量低劣、下流
(7)猥自枉屈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卑鄙下流
(8)由是感激【F】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由衷地感谢感动振奋痛心遗憾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辱,有降低身份之意2.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此皆良实【F】 原意为:善良诚实,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原意为:邪恶,在句中的意思为: _____________ 。
③优劣得所 原意为:好坏,
在句中的意思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攘除奸凶【F】 原意为:奸邪凶顽,
在句中的意思为: _____________ 。奸邪凶顽的人善良诚实的人邪恶的事情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2)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有所广益【F】
原意为:宽广有益,
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
②恢弘志士之气
原意为:宽阔,广大,
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扩大增多发扬扩大(3)名词用作动词
①临表涕【F】零 原意为:眼泪,
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
②以光先帝遗德 原意为:光线,
在句中的意思为: _____________ 。
③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原意为:草,在句中的意思为: __________________ 。流泪发扬光大长草(暗指荒凉)(4)动词用作名词
恐托付【F】不效
原意为:委托别人照料或办理,
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托付的事情3. 一词多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
深追先帝遗【F】诏___________________
恐托付不效【F】 ________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F】 ________
性行淑均 ________
行【F】阵和睦 __________________
(1)遗(2)效(3)行古代军队的编制给予指死去的人留下的完成任务品德而中道【F】崩殂 ________
以咨诹善道________
先帝称之曰能【F】 ___________
能【F】使行阵和睦___________
有所广益【F】 ___________
至于斟酌损益___________
兴【F】复汉室___________
若无兴德之言___________(4)道(5)能(6)益(7)兴发扬路途道理有本领能够增多兴办、增加振兴4. 重点实词
见A计划书5. 文言虚词
(1)欲报之于陛下也 ____________
(2)以光先帝遗德 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计日而待也 ______________
(4)盖追先帝之殊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_________________连词,译为“可是”“但是”“然而”介词,“向”“用来”,表示目的表示修饰关系句首语气词,表示整句是解释原因;结构助词,的代词,……的人6.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提示:“也”表判断语气。
译文:这确实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提示:“也”表判断语气。
译文:亲近贤能的大臣,疏远见识浅陋、人格卑鄙的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2)省略句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提示:承前省略主语“臣”,有时是承后省略。
译文:(我)只希望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追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达。(3)倒装句
①欲报之于陛下也。
提示:除了省略主语,还是个倒装句,“于陛下”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译文:(我)想要在陛下身上报答啊。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提示:除了省略宾语,还是个倒装句,“是以”即“以是”的倒装。
译文:因此先帝选拔(他们)出来给予陛下。7. 关键句子翻译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011沈阳)(2)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2013黄冈)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陛下(使用)。全部来询问他们,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才能高和才能差一点的人都能得到妥善安排。(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012甘南,2009绵阳)(4)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2012营口)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哀叹惋惜痛心遗憾的。(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014山西)(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014新疆,2012长沙,2010西双版纳,2009河源)(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011铜仁)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亲自耕种田地。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要求在诸侯中闻名显达。在兵败之时委臣以重任,在危难之际奉旨执行命令。8. 划分朗读节奏
(1)苟 全 性 命 于 乱 世,不 求 闻 达 于 诸 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2)恢 弘 志 士 之 气,不 宜 妄 自 菲 薄。(3)若 有 作 奸 犯 科 及 为 忠 善 者,宜 付 有 司 论 其 刑 赏9. 成语积累
妄自菲薄 作奸犯科 三顾茅庐
不毛之地 计日可待
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亲贤远佞;因为1、只有亲佞远贤,才能做到广开言路、赏罚分明。2、直接导致后汉灭亡。(1)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课后练习)
变式提问: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什么?(2014新疆)10. 文意理解
(2)文章中诸葛亮对后主提出了“亲贤远佞”的用人建议,在现实生活中,这条建议对你做人有什么启示?(2012十堰)示例: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亲贤远佞,择其善者而从之,保持独立的人格。(3)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2011重庆)邹忌采用了以事设喻、委婉规劝的方法,诸葛亮采用了直言劝谏的方法。
启示:①说话时要看对象;②要讲究说话的方式。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