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人应当坚持正义
课题 人应当坚持正义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人应当坚持正义》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苏格拉底通过对话和朋友格黎东辩明“正当”“道义”的内涵,最终说服格黎东放弃劝服自己越狱的故事。 阅读这篇文章时,要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苏格拉底提问中运用的类比论证手法,学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增强说服力的语言技巧,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学 情 分 析 学生升入高中后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但鲜少学习对话体文章,并且对长句型的理论性文章不易把握,难以理清论述思路,学习兴趣有待提高;同时对“正义”“道义”等理念内涵的理解局限于抽象表面,有待具体深入地联系实际。
教 学 目 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清语言中蕴含的逻辑结构,赏析说理语言风格的简明扼要。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文章主要论证观点,理解苏格拉底追求真理与正义的思想内核。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苏格拉底的论辩巧思,感受对话体的体裁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学习苏格拉底追求真理,捍卫正义的精神品质。
重点 概括全文大意,理清论证思路,掌握层进式论证结构。
难点 理解“正义”理念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教学准备 教具:一体机、课件 学具: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2023年电视剧《狂飙》播出,并火速出圈。在一众人物群像中,主角安欣尤其让人感动。 他终日游走在黑白之间,既要费尽精力打击黑恶势力,又要坚守自己不被黑暗吞噬。 当面对生命的威胁,安欣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维护正义,哪怕这条路很少有人会选,他也义无反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有一位智者也面临着正义和生命的选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看他是如何做出选择的吧~ 以现实热点电视剧《狂飙》中安欣的选择作为导入,吸引学生兴趣,同时也为课文学习埋下铺垫。
新课教学 活动一: 初读课文,梳理核心。 1.略读课文,标出重要字词。 ①拳拳服膺:拳拳,紧握不舍意,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 ②恫吓:恐吓,威胁。 ③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可用来形容人、事、思想、行动、品质等。 2.熟读课文中苏格拉底的第一段话,找出相应的句子回答以下问题: ①对于格黎东的劝说,苏格拉底持什么样的态度? 原文:“亲爱的格黎东啊,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那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不合,那就越关心越难从命了。” 【概括】恕难从命的拒绝态度。 ②死到临头,苏格拉底为何还会是这样的态度? 原文: “因为我不但现在奉行,而且一贯遵守的原则就是听从道理。” “我不能由于遇到灾难就把自己所讲过的道理抛开。” 【概括】苏格拉底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所认定的道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遵守。除非能够“说出更强的道理”,否则他是肯定不会让步的。 ③那他接下来的打算是什么? 原文:“我希望和你一道弄明白,在我现在的情况下,格黎东啊,我们说的那个道理究竟是变了,还是仍然有效,究竟是应当放弃,还是必须遵从。” 【概括】这是本篇文章讨论的核心问题。尽管苏格拉底拒绝了格黎东的逃狱建议,但他还想借此机会使格黎东改变原来的想法,于是和格黎东开始探讨:越狱逃跑的行为是否正当?我们是该越狱逃跑还是从容赴死捍卫自己的信仰和正义? 只要我们能成功找出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案,说出“更强的道理”,那么苏格拉底就能听从格黎东的建议,为此做出让步。 课文中的逻辑思路大多隐藏在对话中,第一段对话尤其重要,因此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梳理出讨论的核心问题。 小组讨论的方式丰富了课堂模式,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同时按照苏格拉底论证过程层层推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 不断询问能否在此驳倒苏格拉底,其实也在引导学生以辩论者的身份体会苏格拉底论证的逻辑严丝合缝和方法精心巧妙。
活动二: 细读课文,层层推导。 细读课文,分小组讨论,能否在苏格拉底论证过程中找到破绽,进而说服他?请各小组根据文中论证顺序依次发言。 ①首先,苏格拉底认为“你的判断不应该为那种局面所左右”,“我们不必尊重人的一切意见。有些意见要重视,有些就没有必要。” 提问1:苏格拉底为什么会以此作为论证的出发点? 答:是为驳倒格黎东前面劝其逃走给出的三个理由而说。先来看这三个理由的指向性: 即使是他自己甘心伏法,不知情的外人却会责怪他的朋友未尽心尽力解救他——不逃狱朋友背上骂名; 雅典之外的很多地方都很欢迎苏格拉底的到来——逃狱后不必担心自身不容于世; 甘愿服刑的做法满足了仇人,伤害了朋友,遗弃了子女——不逃狱对家人、朋友伤害颇深。 这三个理由归结起来都是以苏格拉底朋友的角度给出的意见,而罔顾了法律和道理。现在,苏格拉底侧面回应了这三个理由,即我的判断不能被环境左右,我不必尊重一切人的意见。 提问2:格黎东对此的意见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你们认可吗?有把握在这个地方驳倒苏格拉底吗? 答:格黎东对此表示认同。人生在世,听从所有人的意见会让我们的心灵产生负担,进而影响我们的判断。既然在这一处我们无法反驳,那么我们继续往后看,听一下第二小组的找出来的论证部分。 ②接着,苏格拉底进一步论证了应该重视的是“好意见”,而应该忽略的是“坏意见”。 提问1:在这一段他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呢? 答:举例论证。以一个从事体育锻炼的人为例,他只需要听医生或教练的专业意见,对于一般人的看法不必理会。如果他不听专业意见,身体会因此遭到损害。 提问2:格黎东认同这个说法吗?同学们,你们呢? 答:格黎东对此无异议。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为了确保安全,我们健身必须在专业的教练指导下进行,我们学习会有相关老师教授知识。我们只需要听专业领域内的意见即可。有请第三组讲解下面一段。 ③由前面的身体受到损害说到正义和不正义,丑和美,好和坏上,论证了如果不听从内行的话,“就会损伤我们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这是比身体的损伤还要严重的。 提问1:这一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呢? 答:类比论证。由“一个从事体力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需要听从医生或教练的专业意见这一事例推及到在正义和非正义、好和坏这些事情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内行人而非外行人的意见。 提问2: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可以在这里反驳苏格拉底呢?为什么不能呢?只是因为他举了例子吗? 答:其实这里有一个很值得借鉴的论证技巧,即如何让你的观点易于被人理解进而为人所接受。 我们都知道,正义和非正义的问题对人们来说是抽象而深奥的,要论证这样抽象的道理是很难的,因此苏格拉底举了“一个从事体力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的事例,这个事例对人们而言是生活中常见的人和事,比较熟悉。事例中的人需要听从医生或教练的意见也是毫无疑问的。由此及彼,正义和非正义这个问题也应当听从内行人的意见而非外行人的意见。苏格拉底通过这一类比,使自己的观点容易被理解进而被接受。 提问3:苏格拉底通过类比论证,最终得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呢?有请第四组。 ④苏格拉底最终得出:我们不能听从众人的说法,哪怕他们有权置我们于死命。但是,“我们应当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 提问1:什么才叫“活得好”?它和“活着”是对立的吗? 答:“活得好”是指活得正派,活得体面。“活着”只看重生命的留存,却不重视尊严、人格、理想、正义这些精神上的获得。 苏格拉底选择了“活得好”而非“活着”,也就进一步表明了拒绝格黎东逃狱的原因:他不但有自己所遵循的道理和正义,并且还愿意为此放弃生命。 论证进行到这一步,其实苏格拉底的观点已经得出了,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接着讲下去呢?我们来听听第五组是怎么理解的吧。 ⑤在第36段中,苏格拉底采用假设的提问方式思考每一种情况下有无可能做不正当的事情,然后一一否定每一种可能。 提问1:苏格拉底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那就无论如何不能做不正当的事了。” 提问2:思考他这样借助提问说明观点的原因。 答:苏格拉底运用排比逐层发问,说明“做不正当的事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做此事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是邪恶的”的观点,即使是“以坏报坏”也不可以。进而保证自己的结论在每种情况下都能成立,以此来打消格黎东的异议。 【小结】通过对以上论证过程的大致梳理,我们可以小结全文的谈话思路。 (1)提出问题:在死亡面前是否应当坚持正义? (2)类比证明:以身体被毁类比正义被毁,说明坚持正义的重要性。 (3)得出结论:坚持正义,放弃越狱。
活动三:演读课文,感受技巧 【互动】邀请一位同学扮演格黎东,一位同学扮演苏格拉底,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演读。 读完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为什么苏格拉底最后能赢得这场辩论的胜利?为什么事先理由充足的格黎东最后反而无言辩驳了呢? 【引导】从本文来看,苏格拉底和格黎东各自的发言有什么特点? 答:苏格拉底多是提问,格黎东多是回答。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苏格拉底的辩论技巧: (1)偏重于自己主动发问,并且不轻易让对方提出问题。 (2)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3)发问的语气很谦和,语言很委婉。 (4)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对方进入自己的逻辑轨道,最后才得以使对方放弃自己原来的观点。 【延伸】这样的对话方式后来也被称为是“苏格拉底式对话”,也叫“产婆术”,这是一种采用对谈方式,以辨明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法。 一般包括三个步骤: 反讽。苏格拉底通常从所讨论的问题出发,针对听者的回答不断地提出反问,使听者发现自己认识上的矛盾,进而否定自己所肯定过的错误意见和观点。 助产。在这一环节中,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充当“智慧的接生者”,以暗示性的语言和作相关事例的方式,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听者积极思考归纳通过对讨论所涉及的具体现象、具体事物,引导听者找出他们的共性、本质,即由特殊上升到一般 定义。将所讨论的具体现象,具体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出关于他们的一种普遍性认识,并清晰地表达出来。 【概括】课文中的论证脉络其实也是按照以上三个步骤来的,面对格黎东的劝说,苏格拉底不急于直接反驳,而是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使得听者肯定必须遵循一贯的道理、正义;接着,再进行助产,以“一个从事体力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类比论证,表明只需要听从内行人的意见,以及道义甚于身体的重要性;最后他引导格黎东下了定义,“无论如何都不能做不正当的事。” 【小结】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对我们在使用语言上有很多启示,在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在聊天过程中尝试借鉴这种对话方式。 通过情景演读的方式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苏格拉底的辩论技巧和沟通魅力。
活动四:拓展阅读,理解“正义” 思考:虽然委托失败了,我们最后没能劝回苏格拉底。他舍生取义的行为固然令人感动,但也有人认为,既然这个罪名是被人诬陷的,苏格拉底不应该潦草赴死。而应该越狱逃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觉得呢?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例1:我认为应该尊重苏格拉底自己的选择。他在课文中直言真理和正义被毁造成的损失比身体被毁造成的损失要大得多,因此他宁愿选择正当地“活得好”,也不愿选择不正当地“活着”,对于毕生追求真理和正义的苏格拉底而言,越狱逃跑意味着以不义对不义,这是对真理和正义的损害。 例2:苏格拉底应该越狱逃跑。他本来就是无罪的,那些莫须有的罪名都是强加给他的。越狱之后,他能有时间和精力将先进的思想传播给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接受他的观点,进而能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持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圆圈正义与安提戈涅(节选) 罗翔 在现实中,无论我们用任何仪器都无法画出一个真正完美的圆,但“圆”这个概念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把“圆”看成一种关于正义的隐喻,那么每一个画“圈”的决定都是一种与正义有关的追求。 一般说来,至少有三种勾画“圆圈”的态度。 第一种人随意乱画,如画个四边形,然后称之为“圆”。如果居上者如此为之,可能是为了测试下属的忠诚,如赵高的指鹿为马;如果居下者也学着如此为之,那自然是唯领导马首是瞻,信奉领导的看法就是“根本大法”。只要国王愿意,即便他没有穿衣服,那也是最美的新装。 第二种人很用心地手绘圆圈,但无奈所画之圆就是不太规则。他们中的一部分会灰心丧气,甚至干脆放弃画圆。这些人会觉得世上本无圆,庸人自扰之——既然我们所做的一切离正义那么遥远,那么根本就没有正义。理想破灭之后的虚无会让这些人以犬儒讥诮的心态来看待一切,也就慢慢转变为第一种人。 第三种人用先进的仪器画圆,如使用圆规。当画出一个合格的圆,他们会非常开心。但慢慢地他们开始陶醉于自己所画的圆,他们觉得这个圆太完美了,当不可一世的自恋充满他们的心思意念,他们也就会将自己所画的圆定义为“圆”的标准。如果有人提醒他们,其实还有更完美的圆,他们会把这种意见当成对自己的挑战,因为他们俨然已经是真理的代表。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自恋。 如果把理想中完美的“圆”比作正义的应然状态(应该如此),那么现实中所有的不那么完美的“圆”就可以看成正义的实然状态(实际如此)。 应然正义和实然正义是法律永恒的主题。当我们说法律要追求公平和正义时,这种正义是应然的还是实然的呢?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之一,所讲的故事就集中体现了应然正义和实然正义的冲突和张力。 故事发生在忒拜,克瑞翁在俄狄浦斯垮台之后取得了王位,俄狄浦斯的一个儿子波吕涅克斯背叛城邦,勾结外邦进攻忒拜而战死。克瑞翁将波吕涅克斯暴尸荒野,并下令:谁埋葬波吕涅克斯就处以极刑。波吕涅克斯的妹妹安提戈涅以遵循“天道”(对家人的爱)为由埋葬了哥哥,于是被克瑞翁下令处死。与此同时,克瑞翁遇到了一个占卜者,说他冒犯了诸神。克瑞翁后悔赶去救安提戈涅时,为时已晚,安提戈涅已被处死。克瑞翁的儿子是安提戈涅的未婚夫,得知恋人死讯后自杀身亡,克瑞翁的妻子听说儿子已死,怒责克瑞翁后也随之自杀。克瑞翁成为孤家寡人,这才认识到是自己一手酿成了悲剧。 “哎,你认识到什么是正义,但是已经晚了。” 剧中安提戈涅在对抗克瑞翁时有一段常常被法学家所引用的台词—— 克瑞翁质问道: “如果我忠于王位的职责,我就不正义吗?” 安提戈涅回答说: “你并不正义,你践踏了天道。” “上天制定的不成文律条永恒不变,它的存在不限于今日和昨日,而是永久的,也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并不认为你的命令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于你,一个凡人,竟敢僭越上天不成文的且永恒不衰的法。不是今天,也非昨天,它们永远存在,没有人知道它们在时间上的起源!” 虽然关于《安提戈涅》的隐喻有很多种说法,但我更愿意接受自然法学派的基本立场。应然正义一如客观存在的“圆”,它是法律永远的追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当法律朝着应然的正义前行,我们有服从的义务,这就是边沁所说的“严格的服从,自由的批判”。但如果法律严重背离应然的正义,那么边沁的说法就不再成立——恶法非法。无论权力意志多么强大,长方形也永远不是圆。 当我们真正意识到,正义如同圆圈一般是客观存在的概念,那么我们就能跳出前文所说的三种画圈心态。 既然正义如完美的圆一般并非人之主观设计,而是客观自在的,因此我们对正义会心存敬畏。 身居高位者会知道权力有其边界,不会以黑为白,以恶为善,也不会自居真理的代表,自高到认为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在人间建立天堂;下级官吏也不会唯唯诺诺,有坚守初心的道德勇气,可以抵制执行不正义的命令,即便身不由己,也可以“把枪口抬高一厘米”。 至于普罗大众,我们会尊重权力的拥有者,即便我们发出批评,也是本着最大的善意,希望他们能够秉公行义,不负民众所托。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当我们尽心竭力,正义仍然遥遥无期,我们也依然心存盼望。我们一时会感到灰心,但我们永远不会绝望,因为正义即使眼不能见,但却从来没有离开 正义在前方,是我们永远前行的方向。 问题1:这篇文章在论述正义相关观点时,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类比论证;举例论证; 问题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正义”的理解。 第四部分的拓展环节中,首先设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们针对苏格拉底最终的选择展开讨论,为下面理解“正义”做铺垫。 之所以选取这篇文章,是因为:课文中的“正义”偏向于一个客观抽象的概念,不易理解,这篇文章则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现实生活中的正义,刚好为文章做了补充。同时,其所用到的类比论证和举例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刚好可以让学生对其产生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正义”的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义感。
课堂小结 学完《人应当坚持正义》这篇文章,不仅教会了我们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方法,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学者对正义的坚持,这种坚持也为我们在往后的人生中照亮了方向:即使在沉溺与坠落的时刻,我们也要记住,更要去相信纯粹与正义。 总结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中汲取人生营养,奋发向上。
作业布置 课后阅读《柏拉图对话集·苏格拉底申辩篇(伦理的)》部分,小组讨论并归纳出苏格拉底申辩的主要思路,以及用到的论证方法。 进一步检验通过本课对理论性文章的学习效果,能更完整地把握苏格拉底的论辩逻辑。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