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海口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1 20:22:02

文档简介

海口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 年 6 月,我国科学家在 Nature 子刊发表论文揭示适当多吃橘和橙类水果有延长寿命的潜在机制,澄迈福橙和琼中绿橙是我省重要经济作物和特产。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
琼中年均湿度 84%,能满足绿橙对水分需求,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易与水结合
澄迈福橙果肉细胞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硒、铁、钙、镁等
琼中绿橙果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后,得到 4 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澄迈福橙味清香甜,含糖量高达 14%,糖类进入人体后与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样多
2.2023 年 9 月 5 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出警告,提醒医生需密切关注创伤弧菌等致命性食肉细菌。人体被“食肉细菌”感染后短时间内就会发展为中毒 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可通过两种途径 感染,一是身体上有伤口,导致其趁虚而入;二是生吃贝类后被感染。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
创伤弧菌是营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创伤弧菌能独立生存,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创伤弧菌有细胞壁、细胞膜且遗传物质是 DNA,属于真核生物
皮肤或口腔有伤口者应避免下海游泳,海鲜务必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细胞自噬能快速提供燃料供应能量,或者提供材料来更新细胞组分,因此在细胞面 对饥饿时,它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细胞自噬过程中溶酶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 色。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受损的线粒体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溶酶体中水解酶的合成与加工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一般会减弱
人工破坏溶酶体的膜可加速细胞的自噬作用过程
核孔复合物(NPC)结构是细胞核的重要结构,近日施一公团队解析了来自非洲爪 蟾 NPC 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电镜观察到 NPC“附着”并稳定融合在与细胞核膜高度弯曲的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附着 NPC 的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可以与内质网膜相联系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 NPC 数量较少,因此代谢较弱
非洲爪蟾 NPC 只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NPC 对于细胞核与细胞质间蛋白质、DNA 等大分子的进出具有选择作用,并且消耗能量
能行使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被称为兼职蛋白。例如真核细胞中的组蛋白既能将DNA 包装成核小体,形成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也能改变 DNA 分子上的基因表达, 从而产生表观遗传;组蛋白的 H3-H4 四聚体还能作为一种还原酶,将胞内铜离子从有毒的二价态还原为安全的一价态。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兼职蛋白行使不同的功能时其活性部位的空间结构相同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高度螺旋化有利于基因的表达
组蛋白变性后其空间构象破坏,不能与双缩脲发生紫色反应D.H3-H4 四聚体能够降低铜离子还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科学史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科学家们在探索道路上敢于创新的科学 精神、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值得学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细胞学说的提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②希尔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光照下可以释放氧气
③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果蝇眼色基因在 X 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④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可在释放的 O2 中检测到放射性
⑤萨姆纳用丙酮作溶剂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并证明其是蛋白质
⑥罗伯特森用电镜拍摄的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亚显微照片是物理模型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④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 A、B 两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其重量变化,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甲浓度条件下,A 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变大
乙浓度条件下,B 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变小
由图可知,实验前 B 植物成熟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 A 植物
五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丙<戊<甲<丁<乙
在高原缺氧环境中雄性动物的生育力明显下降。科研人员发现,缺氧环境下小鼠精细胞的 Caspase-3 基因被激活,细胞凋亡因子 Bcl-2 的表达水平降低、Bax 的表达水平升高,引发细胞启动氧化应激反应,产生大量过氧化物,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化应激反应容易产生自由基,损伤 DNA 分子的结构
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降低,引起细胞衰老
高原动物的生育力低可能与精细胞数量减少和活力降低有关D.Caspase-3、Bcl-2 和 Bax 基因都能促进小鼠精细胞凋亡
下列生物学原理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用黑藻做质壁分离实验叶绿体会干扰实验观察,因此不能用用黑藻叶肉细胞观察
②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
③包扎伤口时,选用松软的创可贴,是为了让伤口处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④若给植株提供 ,一段时间后周围空气中会检测出
⑤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培养时间延长耗尽 溶液中的葡萄糖
A.2 项 B.3 项 C.4 项 D.5 项
某种鸟类的羽色有灰色、黄色、黑色三种,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D1、D2、D3 控制。现有几个纯合品系的杂交结果如下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基因 D1、D2、D3 的显隐性关系为 D1>D2>D3
正常情况下,若实验 I 中 F1 雌雄交配,F2 灰色个体中纯合子占 1/3
实验Ⅱ中灰色∶黑色=2∶1,可能与杂合子只有 1/2 的存活率有关
实验Ⅲ中黄色∶黑色=5∶1,可能与含基因 D3 的卵细胞有 1/4 不育有关
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两病独立遗传,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且基因不位于 Y 染色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病
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若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Ⅲ3 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8/9
П4 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2/3
某植物的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将纯合的白花品系甲和纯合的红花品系乙杂交得 F1,F1 开红花,让 F1 与甲杂交得 F2,F2 中红花∶白花=1∶7。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F2 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 1/7
该花色的遗传至少受 3 对等位基因控制
若让 F1 自交得子代,子代中红花基因型的种类数比白花的多
若让 F1 自交得子代,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 7/37
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 A、a 控制,为了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及基因 A、a 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 X 染色体上(不考虑 XY 同源区段及致死现象),某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若后代只有一种表型,则不能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
一对表型不同的果蝇杂交,若后代雌、雄个体的表型及比例都相同,则基因 A、a 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选用表型不同的雌雄果蝇正反交可确定基因 A、a 是在常染色体还是仅位于 X 染色体
纯合的直毛雌果蝇和非直毛雄果蝇杂交,若后代都为直毛,则可判断基因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
下列有关两对等位基因相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AaBb:Aabb: aabb:aaBb=4:1: 4:1,说明 A 与 B 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
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1:1:1: 1,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若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1:3,则其自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 15:1
若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自交,子代表型比例为 5:3:3:1,则其产生的 AB 雄配子致死
某小组通过 PCR(假设引物长度为 8 个碱基短于实际长度)获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 片段,并用限制酶进行酶切(下图),再用所得片段成功构建了基因表达载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其中一个引物序列为 5'-TGCGCAGT-3'
步骤①所用的酶是 SpeI 和 CfoI
用步骤①的酶对载体进行酶切,至少获得了 2 个片段
酶切片段和载体连接时,可使用 E.coli 连接酶或 T4 连接酶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16.(10 分)水分和氮肥是农业生产中的核心要素,合理施肥利用水氮互作效应既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又能减少氮肥的浪费。利用不同水分和氮肥条件处理燕麦,试验处理后第 8
天开始每天相同时间测量燕麦叶片的相应数据,连续测量 60 天并计算平均值如下图。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水分利用率指农田蒸散消耗单位重量水所制造的干物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分和氮肥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 (填“光反应”、“暗反应”或“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除此以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还有
等。(写出两项即可)
高氮处理条件下,与充分灌溉相比,中度水分胁迫燕麦平均净光合速率基本不变, 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按照本实验的研究结果,选用 的水肥条件,最有利于提高燕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苜蓿(豆科植物)-小麦轮作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减少小麦种植时对化学氮肥的依赖。农业生产中,可采用同时增水和施氮肥显著提高苜蓿-小麦轮作中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请设计实验验证以上结论,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其他实验条件适宜, 光合作用速率测量方法不做要求)
17.(11 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的垂花是雄花序,侧生的穗是雌花序。已知玉米中有若干基因可以把玉米的性别由雌雄同株转变为雌株或雄株,例如基因 b 在纯合时,侧生雌花序无法发育,成为雄株;基因 t 在纯合时,顶生的垂花成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而产生卵细胞(b、t 的等位基因分别为 B 和 T,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基因型为 bbtt 的植株表型可以用图中 (填“1”“2”或“3”)表示,利用该植株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具体实验操作流程是
将纯合的雌雄同株玉米和纯合的雄株玉米按 1:1 进行间行种植,将所得到的 F1 随机交配,F2 的表型及比例为
让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 的雌株杂交,后代植株中雌雄比例为1:1,这样就在玉米中建立起一个新的性别决定系统,植株的性别由 Tt 的分离决定,t/T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成为“性染色体”。利用分子技术将一抗虫基因插入到上述雄株的一条染色体上,通过将抗虫雄株与雌株(bbtt)杂交,若 则证明抗虫基因插入到 “性染色体”上。
18.(12 分)下图 1 表示某基因型为 AaBB 的高等雌性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图 2 表示该动物体内相关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 3 是某精细胞的形成过程图, 该过程中发生一次异常。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中 E 细胞的名称是 ,图 1 中 F 细胞的分裂时期处于图 2 中 (填
数字)阶段,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 2 中的 (填数字)阶段,F 细胞中存在等位基因 B 和 b 的原因可能是 ,若只考虑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 Aa 控制。杂交后代出现 3:1 的分离比的原因是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如图 3 所示,其等位基因 A,a 分别被标记为红色、黄色;等位基因 B、b 分别被标记为蓝色、绿色。图中Ⅰ细胞和Ⅲ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则Ⅲ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荧光点颜色有
图 3 中 ABb 的精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异常(无基因突变),产生染色体异常精细胞的原因
每一种生物在繁衍过程中,既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又表现出遗传的多样性。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个方面分别概括遗传多样性的原因
19.(13 分)鹌鹑(性别决定为 ZW 型)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鸟类,一只雌性鹌鹑一年可产蛋 300 枚左右。鹌鹑的羽毛颜色受 H/h、B/b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b 位于 Z 染色体上, 且与色素的合成有关,缺乏 B 基因则因不能合成色素而表现为白羽。H/h 控制色素的颜色, H 基因控制合成栗色色素,h 基因控制合成黑色色素。某兴趣小组选用纯合黑羽(♂)和纯合白羽年(♀)鹌鹑杂交,得到的 F1 全为不完全黑羽,且雌雄比为 1:1,F1 个体相互交配,得到 F2,表型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表型
栗羽
不完全黑羽
黑羽
白羽
性别








数量
30
16
58
31
27
14
0
58
总计
46
89
41
58
)(1)H/h 基因位于 (填“常”、“Z”或“W”)染色体上。F2 中 B/b 的基因型有 种。(2)F1 雄性鹌鹑的基因型为 F2 栗羽鹌鹑中纯合子占 。
(3)甲同学认为用纯合黑羽鹌鹑(♀)和纯合白羽鹌鹑(♂)进行反交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一致。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4)乙同学想鉴定 F2 代中的一只白羽鹌鹑的基因型,请在上述鹌鹑群体中选择合适个体帮他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和结果分析:
实验思路: 结果分析:
20.(9 分)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 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 1 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育种工作者还利用番茄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现过程②的原理是 ,从④到⑤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原因是
过程②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 (细胞器)存在, 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若番茄细胞内有 m 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 n 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最多含 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 倍体植株。
如果形成 c 细胞的 a、b 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 f 的处理方法是 处理。
若杂种植株在有丝分裂在过程中,仅保留番茄的染色体而马铃薯的染色体会不断丢失,采用特异性引物对番茄和马铃薯基因组 DNA 进行 PCR 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 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图 3 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 4 棵再生植株 1~4 进行 PCR 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 1~4 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 。答案
1.A2.C 3.B4.A5.D 6.A7.B8.D 9.B10.D 11.D12.C13.C14.A15.B
16.(10分)(1) 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照强度、温度、CO2的浓度等(2分)
(2)与充分灌溉相比,中度水分胁迫虽然气孔导度低,CO2供应不足,但水分利用率高(2分)
(3) 轻度水分胁迫,中氮处理 (4)实验思路:在苜蓿-小麦轮作系统中,取若干长势良好且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麦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甲组为对照组,不做处理;乙组增水,丙组施氮肥,丁组增水+施氮肥。适宜条件下种植,测量并记录各组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4分)
17.(11分)(1) 3 在该植株的雌花序成熟前,对雌花序进行套袋,待雌花序成熟后,将花粉撒在雌花序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2分)
(2)雌雄同株:雄株=15:1 (2分)
(3) bbTt bbtt
抗虫雄株:不抗虫雌株=1:1(2分)或不抗虫雄株:抗虫雌株=1:1(2分)
(12分)(1)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 ③ ① 基因突变 F1产生含有显性(A)和隐性(a)基因的两种等比例的雄配子以及两种等比例的雌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2分) (2)红、蓝、绿 (3)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的后期,B 与b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了同一极(2分)
(4)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随机结合 减数分裂I前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 减数分裂I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3分)
19.(13分)1.(1) 常 4 (2) HhZBZb 2/3(2分)
(3) 不同意 纯合黑羽(♀)和纯合白羽(♂)B/b基因型的分别为ZBW和ZbZb,得到的F1中雌性鹌鹑全为白羽,与正交实验的F1表型不一致(2分)
(4) 实验思路:选亲本中黑羽雄性个体与该白羽个体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表型及比例(2分)结果分析:若后代全为黑羽,则该白羽鹌鹑基因型为hhZbW;
若全为不完全黑羽,则该白羽鹌鹑的基因型为HHZbW;
若后代表型为黑羽:不完全黑羽=1:1,则该白羽鹌鹑的基因型为HhZbW。
实验思路:选F1中不完全黑羽雄性个体与该白羽个体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表型及比例。
结果分析:若后代为黑羽:不完全黑羽:白羽=1:1:2,则该白羽鹌鹑基因型为hhZbW;若为栗羽:不完全黑羽:白羽=1:1:2,则该白羽鹌鹑的基因型为HHZbW;若后代表型为栗羽:黑羽:不完全黑羽:白羽=1:1:2:4,则该白羽鹌鹑的基因型为HhZbW。
20.(9分)(1)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试管苗所需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2分)
(2)叶绿体 (3) 2m+2n 单 (4)用低温或秋水仙素
(5)1、2、4(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