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2 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 专练(PDF版学生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2 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 专练(PDF版学生版+解析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2 09:2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讲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
目录
一、考点过关练…
篇目1:《关雎》...
1
篇目2《蒹葭》.......
2
篇目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篇目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篇目5:《卖炭翁》...
5
二、真题实战练.·
6
三、重难创新练
11
考点过关练
篇目1:《关雎》
1.(2023广西·广西大学附属中学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莱,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莱,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莱,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选自《诗经》中“国风”,是一首描写君子追求淑女的精歌,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爱情和婚姻
大胆的追求。
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相向和鸣的雎鸠来象征淑女与君子的美好爱情。
C.“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描写害相思之苦的男子结婚时的热闹场面,表现他实现了寤寐求之的愿望。
D.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形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增强诗歌的节奏感,起到了深化意境,渲染
气氛的艺术效果。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极为生动地刻画了男主人公的形象。其中连用两个“悠哉”,
试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篇目2:《蒹葭》
2.(2023下·黑龙江绥化·八年级统考期末)赏析《蒹葭》按要求回答问题。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完在水中央。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纸。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篇都写了兼葭茂盛,这是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篇目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2023河北衡水衡水桃城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问题。
(甲)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甲诗题日是:一,体裁是五言律诗,韵脚是:
(2)甲诗划线句在朗诵时语调应该一些,读出送别中别有的情怀,乙划线句运用修辞手法,
生动新奇,既写了山水之美,又暗含送别之愁,令人拍案叫绝。
4.(2023下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文后的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阏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峡口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①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