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1 21:2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展开想象,理解词意,感悟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3.结合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想开去,体会作者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想象画面,理解诗意,感悟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想开去,体会作者闲居乡村的喜悦和内心的宁静。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内容,回顾方法
1.回顾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查工具书 结合注释 借助资料 联系生活 想象画面
(二)解题意,知作者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题目是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意思是夜晚行走在黄沙道上。从题目我们知道了时间、地点、事件。)
2.师生交流资料,加深对作者及此词的了解。
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所作。辛弃疾有两个最突出的标签——爱国诗人、豪放派诗人。他一直怀着收复失地、报效祖国的志向。然而,现实是他大多数时间闲居农村,无法实现报国之志。他认为“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还把自己的庄园取名为“稼轩”。他欣赏乡村的闲适宁静,更期待农民丰收、生活富足。
(三)读古词,品节奏
1.请一位同学朗读文本,其他同学评价这位同学(读音是否正确、节奏是否正确)。
2.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què],清风/半夜/鸣蝉[chán]。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xiàn]
3.全班齐读。
(四)明词意,悟词情
1.默读整首词,请借助注释、插图及其他资料,还可以和同桌交流,弄懂整首词的意思。
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2.自读上阕,展开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边读边圈出相关词语。
3.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怎样?
(喜悦、舒畅、幸福、惬意)追问学生作者为何会感到幸福?
4.观看图片,并带着这份喜悦的心情齐读上阕。
5.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从下阕中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我想到了作者不慌不忙走在黄沙道中,欣赏着清幽的夜色,感觉到十分自在舒服,在走到土地庙的时候,原本以为茅店不见了,突然在拐弯处又看到了,心中顿觉十分惊喜。)
6.“旧时茅店”说明作者很熟悉路线了,怎么还会有“忽见”这样的感觉呢?
7.观看图片,并带着这份喜悦的心情齐读下阕。
(五)对比阅读,诵背诗词
1.同是写月夜的景色,同是明月,《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寂寞、惆怅的思乡之情,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字里行间表达的是一种欣喜的感情。二者所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
2.播放背景音乐,全班一齐背诵《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背出它们蕴含的不同的感情。
(六)课堂回顾,总结学法
四、板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景:以动衬静(迷人)热爱大自然
情:说丰年(喜悦)关心农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