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I卷1至3页,第II卷3至4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22小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下图为某地连续两天的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示意图,该地前后两天太阳辐射强度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为( )
A.地势高低 B.天气状况
C.纬度高低 D.昼夜长短
2.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人类活动
C.海平面升降 D.全球变暖
3.影响世界大洋表层水温变化规律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 B.洋流
C.海陆分布 D.风力大小
4.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影响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A.生物 B.气候
C.成土母质 D.人类活动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副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cūn)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实际上,画中的“乌鸦”是什么,它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
A.太阳耀斑;色球层
B.太阳黑子;光球层
C.日珥;色球层
D.日冕物质抛射;日冕层
6.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引起高层大气出现云雨天气
2019年10月5日2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轨道高度:630千米),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图,完成下面小题。
7.高分十号卫星升空过程中( )
A.依次经过臭氧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B.经过C层时,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C.经过A层时,有若干电离层
D.太阳辐射越来越强
8.B层气温( )
A.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是因为臭氧吸收紫外线
B.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是因为二氧化碳吸收紫外线
C.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是因为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D.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是因为臭氧浓度降低
唐松草生长在海拔500~1800m的草原、山地林边草坡或林中,草茎粗壮,高60~80cm,叶子是复叶,会在夏季迅速开花,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温度过低时就会进入冬眠状态。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多唐松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唐松草为适应内蒙古草原环境应具有的特征是( )
A.叶片粗大 B.花期长
C.根系长 D.植株高
10.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内蒙古草原地区唐松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植株增高 B.叶片变大
C.根系扎根更深 D.地下部分缩小
现代智能温室,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监测各类环境参数,利用嵌入式系统实现对温室的自动控水、控肥、控温等,从而获得植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左图为湖北某地玻璃温室的照片,右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冬春季节温室内温度高的原因是( )
A.温室内空气吸收来自①的能量多
B.来自环节②的辐射难以释放到温室外
C.温室外部的空气通过③还给地面多
D.温室内空气④释放到温室外多
12.拍摄照片时,发现当地农民准备给温室覆盖黑色尼龙网。其拍摄照片可能的月份及覆盖黑色尼龙网的主要目的是( )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夜间温度过低
C.12月-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构建地理模型,更能加深对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理解。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如果上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引起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气压状况:A>D>B>C
C.昼夜温差A>B D.A地晴朗,B地阴雨
14.如果上图表示我国东南沿海的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海洋,B为陆地 B.城市化进程加快能使②减少
C.人工降雨能使①增加 D.修建水利工程改变的环节是④
植被和环境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的植被不同,在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中,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关于森林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加剧水土流失 B.利于涵养水源
C.降低大气湿度 D.增大风沙侵蚀
16.下列气候与植被对应中,正确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 B.亚热带季风气候——针叶林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D.地中海气候——常绿阔叶林
下图为四类典型地貌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b C d
17.图中所示地貌景观中,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a和b B.c和d
C.a和d D.b和c
18.形成图b所示地貌景观的最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19.有关四类典型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a主要冰川堆积而成 B.b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
C.c主要是冰川侵蚀而成 D.d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之间,钱塘江大潮都会如期而至。图为长江与钱塘江入海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钱塘江大潮属于( )
A.波浪 B.风暴潮
C.潮汐 D.洋流
21.与长江入海口相比,杭州湾形成的天文大潮更为壮观的主要因素是( )
A.盛行风 B.天体引潮力
C.陆地轮廓 D.地球内能
22.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稻田灌溉 ②候潮进港 ③滩涂养殖 ④潮汐发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2至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教学质量过程性检测与诊断
(地理学科)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4小题,共56分。
二、解答题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大气圈是地球外部圈层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与人类关系密切。左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部分),右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
(1)(8分)白天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的现象与右图中 (填序号及其代表的环节名称)有关;中国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与右图中 (填序号及其代表的作用名称)较强有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空气成分是 ,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小右图中的 (填序号)。
(2)(2分)左图中,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臭氧层主要位于_ 层(填序号)。
材料二:“嫦娥五号”探测器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运回的航天器。其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样返回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作。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到-183℃。
(3)(6分)据此简要分析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24.图示意水循环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2分)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D C 。
(2)(4分)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G,改变该环节水量空间分布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该措施涉及的工程中与天津有关的是 (填写一项工程名称)。
(3)(4分)在其他要素相同情况下,与裸地相比,森林地区雨后的E环节 G环节 。(填“较强”或“较弱”)
(4)(4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哪些(至少写出两方面)
25.下图为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温度、密度曲线,回答下面小题(16分)
(1)(6分)图中各曲线代表的是A B C 。
(2)(4分)影响图中A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和 。
(3)(6分)波斯湾(见下图)是世界盐度较高的海域之一,主要原因有哪些 (至少写出3点)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最主要的入湖径流是库赛河,该河上游流速较快,湖滨杂草湿地广布。湖区多风沙活动,冬季湖冰较厚,冰上多布有砂砾。某科考队对湖床沉积物进行局部采样研究,发现湖床沉积物中发育有粗细颗粒相间分布的连续、规则纹层,细颗粒层具有流水搬运沉积特征,而粗颗粒层不具此特征。
材料二:库赛湖的地理位置及该湖泊中M点的湖底沉积物剖面图(下图)
(1)(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图中M点湖底粗颗粒沉积物来源的主要作用是 (填“流水作用”或“风力作用”,沉积物沉入湖底的季节是 。
(2)(6分)推测图中N点附近的地貌类型名称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地貌名称:
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