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课件(共2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课件(共2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2 00:2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联读
——心归异处 同具风流——

壹 知人论世
学习任务:顾往昔,知诗人,探新知
龟虽寿
曹操[东汉末年]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酒
陶渊明[东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jīn
yōu
duō




贰 诵读体悟
学习任务:听朗读,入诗境,初感知
wèi
k i

yàn
shēng
rào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听朗读
入诗境
初感知
y n

m

yìn
fán
zhuō
diān
fèi
ài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行”是乐曲的意思。因汉魏以前的乐府诗题为“歌”和“行”的颇多而得名,其章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亦称古诗、古风。
补充乐府的别称:歌、行、吟、引、曲、谣、辞等。
长歌、短歌是指曲调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长歌已激烈”),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短歌微吟不能长”)
文体知识
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政治措施: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才
军事功绩: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
文学成就:“建安风骨”的领袖
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作者简介
田园诗派、隐逸诗人
陶渊明,开创田园诗一派,又称田园诗人,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唐代山水田园诗奠定了基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皈依,陶渊明是中国百世田园之主,隐逸诗人之宗。
诗 歌 体 裁 题 材 节奏 韵律 诗人 身份 时代
背景
《短歌行》
《归园田居》
四言古诗(乐府诗)
五言古诗
抒情诗
田园诗
短促激越
(适合抒发慷慨悲壮之情)
舒缓
平淡(适合抒发闲适恬淡之情)
家庭环境:
朝廷侯爵
根基深厚
自身:权臣将军
家庭环境:
家道中落
恬淡慕德
自身:文人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指陈时政建功立业
社会动荡
门阀鼎盛
老庄兴起
玄学清淡
活动任务一:初读诗歌,心灵与心灵碰撞
活动设计:小组内合作探究,选一人记录探究结果,一人发言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
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叁 研读文本
学习任务:抓住诗眼 品味诗歌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
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叁 研读文本
学习任务:抓住诗眼 品味诗歌
为何而“忧”?
如何解“忧”?
解“忧”
为何而忧 如何解忧




活动任务二:细析诗歌、思想与思想融合
活动设计:小组内合作探究,选一人记录探究结果,一人发言
按照原文“忧”的体现,完成下列表格
为何而忧 如何解忧
第一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人生苦短
第二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渴望贤才
第三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忧贤才难得
第四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忧功业未成,望统一天下
以酒解忧
礼遇贤才
思念贤才
召唤贤才
以周公自勉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
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抓住诗眼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后感觉?
诗眼
原文诗句 思想情感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后如何
活动任务三:细析诗歌、心灵与心灵的交汇
活动设计:小组内合作探究,选一人记录探究结果,一人发言
层次
层次 原文诗句 思想情感
第一层: 为何而归 从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二层: 归向何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描写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第三层: 归后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抒发回归田园后的欣喜之情。
诗 歌 诗 眼 诗人
形象
《短歌行》
《归园田居》


胸怀天下,渴望建功立业,求贤若渴。开启并繁荣建安文学者。
厌恶官场,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热爱田园生活。隐逸诗人。
归纳比较: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
魏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战乱,百姓流离失所。
面对混乱的社会,
曹操发出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感慨,他选择积极入世,救百姓于水火。
面对黑暗污浊的官场,“背绳墨以追曲、缅规矩而改错”的社会,
陶渊明选择了出世,选择归隐田园,坚守本心。
思考:如果你生活在这样混乱的时期,你会如何选择?
当今时代,你是保持了何种人生态度呢?
你认为应该保持哪种人生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