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6.1《赤壁赋》审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6.1《赤壁赋》审美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2 00:3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赤壁赋》审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与文章写作背景,学习并积累重点字词。
2.引导学生感知文章音乐美、画面美、意蕴美,理趣美,提升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知文章音乐美、画面美、意蕴美,理趣美,提升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法学法】
美读法 联想和想象法 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被贬黄州的苏轼不仅失去了荣华富贵,而且被投入了孤苦无依之境。这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参悟生命。正是这一时期,他创作出了大量的名篇,《赤壁赋》就是他此时的佳作,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苏轼其人以及这篇散文的内容、主旨都有了相对全面的理解与把握。这节课我们从审美的角度再进一步感知这篇散文的魅力!领略其画面美、意蕴美与理趣美!
【审美鉴赏】
一、赏画面美
1.借助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第一段写景的内容。
参考:在一个风清月白的夜晚,苏子与他的客人在赤壁泛舟游玩。微风缓缓吹来,水面没有兴起丝毫波澜,这时月亮从东山升起,徘徊在斗、牛两个星宿之间。白茫茫的水气笼罩着江面,水天一色。诗人任凭一片苇叶般的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身在其中的诗人仿佛驾着风飞翔一般飞向无际的远方,飘飘然的感觉像长出翅膀,飞升到了仙境。
教师引导赏析:
诗人在文章的第一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描绘了清风、明月、秋江、秋夜、秋色。文章开篇就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读到这里,我们仿佛能够看到初秋时节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诗人和他的朋友一起泛舟闲游赤壁的惬意画面。接着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微风缓缓吹来,水面一片平静,风力微小到水面波澜不兴,眼前的景色的平静跟作者闲适惬意的心境也是相符的。
在这样的美景之下,诗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他劝客人饮酒,而且吟唱起了一首跟月亮有关的诗。此时的泛舟的苏轼抬头望见了“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极目远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是当时诗人看到的自然景象,但是“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喜爱这月,于是这月便有了人的情感。白茫茫的水气笼罩着江面,水天一色。在这阔大又浩渺的环境当中诗人诗人任凭一片苇叶般的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产生了一种幻觉,仿佛此时泛舟的自己像驾着风飞翔一般飞向无际的远方,飘飘然的感觉像长出翅膀,飞升到了仙境。
小结:
诗人通过对江、月的生动描绘,让我们也仿佛置身于如画美景中。他“浩浩乎”、“飘飘然”的感觉都让我们感觉到这景色的绝美,诗人也因山水的映衬变得更加自由洒脱。
二、究意蕴美
1.苏子两次所歌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①第一次歌: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翻译:多么皎洁的月光, 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写的是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自己的心上人。我们通过描述知道他的心上人是一位美人。)
②第二次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作者为何一再吟唱“美人”,有何深层意蕴?
参考:“美人”这个意象在《诗经》和《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是“君王”和“自己”与“美好的理想”的象征。苏轼在这里也是比喻,有的学者认为比喻宋神宗,有的学者认为比喻建功立业的理想,都说得通,我更认同前一种说法。作者反复吟唱“美人”说明虽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苏轼在黄州期间,一向欣赏苏轼才华的宋神宗在佞臣的怂恿之下匆匆对西夏用兵,最终大败而归,苏轼对宋神宗的牵挂就在这里体现出来。
苏东坡生存的年代恰好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这时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一生忠君,却被贬他乡,壮志难酬。
3.文中是怎样描述“萧声”的?请找出相关句子,并思考其深层意蕴。
参考:①箫声本就音色悲凉。“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忆秦娥·箫声咽》
②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比喻 正面描写)
箫声像怨恨,像思慕,像哭泣,像倾诉,声音婉转悠扬,如同没有断绝的细丝在空中飘转回荡。
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夸张 想象 侧面描写 衬托)
教师引导赏析:
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潜蛟是潜藏在深谷中的蛟龙,因为受困而无法腾飞,只能暂时压抑着。潜蛟听到箫声,内心震动,就想要舞动起来。嫠妇可以理解为寡妇,那呜呜的箫声拨动了女子痛苦敏感的心弦,让她想起伤心往事,于是泪如雨下。这里作者想表现的仅仅是音乐强大的感染力吗,有没有深层意蕴呢?苏轼是不是借音乐来表达自己的不得志呢?诗人没有明说,而是转笔借“潜蛟”和“嫠妇”来表现,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被贬黄州,不能报国的人生境况,此时的苏轼不就像是被困在深谷中的蛟龙,不正像舟中凄凉孤单的寡妇吗?
小结:
文学语言常常蕴含着超越表层含义的深刻意蕴,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学作品更是具有意蕴美,正是意蕴美令文学作品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能够迅速领会作品的表层含义,然而深层意蕴是不容易看出来的,它隐层在文字背后。但文学作品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香草美人”意象,我们可以按图索骥,从而识其庐山真面目。
三、品理趣美
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了参禅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上节课我们看到被贬黄州的苏轼面对眼前美妙的山水扣舷而歌,暂时得到了欢乐,他有没有像青原行思禅师一样在这山水之中悟到理趣呢,让我们继续品读。
1.请认真阅读第四段,试分析苏子想借水、月说明什么道理。(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赏析:
这一段具有理趣与思辨之美,需要大家认真阅读文本,理性思考其中奥义。苏子通过水与月的变与不变角度来举例说理。从变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即使一瞬间的工夫也不曾停止,就像永远奔流的河水,就如随时圆缺的月亮。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一样,事物永是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都是不变的,就如河流不断奔腾,最终却没有流走;亦如月亮圆缺变化,最终却还是那个月亮。山川永在、日月永恒,他们万古长久远是我们的常识,但是人怎么会不变呢?人个体的生命相对于山川日月是短暂的,但相比于蜉蝣、蝼蚁、蟪蛄要长久的多。人类代代相承,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也是延绵不断的,生生不息的,所以苏子便得出了“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的结论。他赞成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身处逆境也能随缘自适,豁达洒脱。
接着,他又从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说明,那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江山无穷,风月长存。这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可供我们尽情享受,这反映了他顺应自然的处世思想,实际上是老庄思想的体现。这种成熟理性又辩证的思考让客人忘怀得失,超然物外。
小结:
苏子描绘的景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水月美景;传达的情是因水月而生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喜与悲;悟的理是借水月传达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物与我皆无尽”的人生哲理。人生总会有荆棘坎坷,希望你们面对逆境的时候能努力像苏轼一般随缘自适,旷达洒脱。
【课堂总结】
《赤壁赋》是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反复品读。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是无穷的,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很大原因是其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我们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要有审美意识,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品、悟来欣赏其画面美,品味其意蕴美,感悟其理趣美。在发现美、鉴赏美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美,切实提升自身的审美修养。
【课外延伸】
用审美的方法审视《兰亭集序》,感受美的艺术,接受美的熏陶,陶冶美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