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怀柔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2 00:3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怀柔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题(共8小题,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商贾(gǔ) 遒劲(jìng) 夹袄(jiá) 一椽破屋(chuán)
B.茎秆(jīng) 混沌 (dùn) 霓裳(cháng) 戛然而止(jiá)
C.幽咽(yàn) 渌水(lù) 吐哺(pǔ) 弄巧成拙(zhuō)
D.荫庇(yìn) 石罅(xià) 姚鼐(nài) 呕哑嘲哳(zh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张皇 青冥 轻拢慢捻 格物致知
B.浮躁 安祥 妖童媛女 专心至志
C.磕绊 彷徨 訇然中开 历尽沧桑
D.慷慨 坍圮 雕栏玉砌 转轴拨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红。
B.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院长下达的创收指标的压力,医生为此而“摧眉折腰”的事例其实并不新鲜。
C.《百合花》对新媳妇的描写也是绝妙,“瞟”“夺”“瞪”“嚷”等一系列动词,行云流水般地将新媳妇的动作描写出来。
D.这位名演员穿上唐装后,立即成了追星族们心中的风云人物,人们纷纷效仿起来。
4.下列各项句子,按顺序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②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③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④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⑤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⑥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A. ①⑤③②④⑥ B. ①②④③⑤⑥
C. ①⑤④②③⑥ D. ①②③⑤④⑥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了与 “小李杜”区别,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C.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诗歌创作多以歌咏田园风光为主,风格是瑰丽浪漫而又意境深远。
D.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营造出萧瑟凄凉而雄浑悲壮的意境,渲染了诗人登高望远时内心悲凉孤独,传递出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B.《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自己能找到明君良主。
C.《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D.《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古代,“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B.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阴则与之相反。“泰山之阳”的“阳”即指泰山的南面。
C.“壬戌之秋”中的“壬戌” 为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其中“壬” 为地支,“戌”为天干。
D.“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国古代有“引类譬谕”的的传统,如以香草喻忠臣,美人喻君主,丑恶事物喻奸佞小人。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虽然采用了词的形式,但反映的是现代的生活和思想情感,所以它属于现代诗歌。
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富有现实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堪称绝世名作。
C.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曹操的《短歌行》体现了建安风骨,表现出建功立业、慷慨悲壮的诗歌风格。
D.唐诗在诗歌体例上有很大的成就。一方面继承和完善了汉魏以来的五言、七言古体诗歌,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等;另一方面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即近体诗,如《登高》《鹿柴》等。
二、非连续性长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9-12小题。(13分)
材料一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全书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
苏轼的《东坡志林》有这样一条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至少从北宋起,在“说三国事”中已经形成“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并引起大众共鸣。
罗贯中顺应大众的心理,继承了这种基本倾向;同时又超越以往的通俗文艺,尊重历史,博采史料,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奸雄”曹操。罗贯中以大开大阖的笔触,艺术化地展现了曹操在汉末群雄中脱颖而出,逐步战胜众多对手的豪迈历程,又不时地揭露曹操奸诈的作风、残忍的性情。而在曹操与刘备、诸葛亮的对比中,则更多地鞭笞和嘲笑其恶德劣行。这样的曹操形象,以历史真实为基础,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
在除灭董卓之乱的斗争中,曹操的性格第一次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当董卓擅行废立,残杀大臣,甚至悍然害死何太后和汉少帝,随意屠戮百姓时,众大臣惶恐无计,只能聚在一起掩面而哭;曹操却与众不同,反而“抚掌大笑”,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这气魄,这胆略,众大臣只能自愧不如。
当董卓的猛将华雄击败孙坚,并连斩联军几员大将,众诸侯“皆失色”时,关羽自告奋勇愿斩华雄,袁绍、袁术都以位取人,瞧不起关羽,曹操却积极支持关羽出战。关羽一举斩了华雄,袁术仍欲以势压人,曹操却说:“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两相对照,曹操的慧眼识人可谓鹤唳鸡群。
当然,罗贯中也不断揭露着曹操丑恶的一面。为报父仇而攻打徐州,竟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对于忠于汉室,反对自己的大臣,毫不留情地挥起屠刀;甚至辅佐他最得力的首席谋士荀彧,仅仅因为不赞成他封魏公,便被逼服毒而亡;至于“借头欺众”“梦中杀人”等阴谋诡计,更是花样百出,令人怵目惊心……毛宗岗称他为“奸绝”,实在并不过分。
这一连串情节,大起大落,一波三折,表现了曹操性格的各个侧面。是的,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机智与奸诈杂糅,豪爽与残忍并存;时而厚遇英雄,时而摧残人才;杀人时心如铁石,杀人后又常常挤出几滴懊悔的眼泪;昨天蛮横无理地杀人,今天又假惺惺地予以厚葬。这种翻云覆雨的手段,充分表现了曹操惊人的权术:做了亏心事却从不认错,企图以“厚葬”来抹掉自己手上的血迹,在自欺欺人中求得心灵的平静。
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不仅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艺术演绎,而且集中涵盖了千百个封建统治者的复杂品性,因而具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难找到像曹操这样集真伪、善恶、美丑为一体的封建政治家形象,这样的“圆的人物”,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世界名著之林的艺术典型,具有永恒的审美意义。
(取材于沈伯俊《再论曹操形象》)
9. “材料一”中出现的下列词语,音形义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颦蹙(cù) 阴谋诡计 大开大阖:形容文思跌荡,十分放得开
B. 蛮横(héng) 屠戮百姓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C. 擅行(shàn) 惶恐无计 怵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D. 鞭笞(chì) 鹤唳鸡群 翻云覆雨:形容本领很大
10. 对于“材料一”第三段说的“历史真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三国演义》在塑造曹操形象时“尊重历史,博采史料”
B. 《三国演义》顺应了北宋之前广大民众“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C. 《三国演义》既表现了曹操英武豪迈,又揭露其奸诈残忍
D. 《三国演义》并没有刻意地去掩饰曹操的诸多恶德劣行
材料二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世代累积型作品,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有着深远、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渊源。
三国之后,历代史家和统治者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采取了“拥刘”或“拥曹”的不同态度。但实质上,这种“拥刘”与“拥曹”之争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而已。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下台,建立曹魏王朝后,继起的司马氏集团如法炮制,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政变,逐步削弱曹魏势力,最后推翻曹魏统治,建立了西晋王朝。因为司马集团是以同样的方式获得政权的,所以它必须奉曹魏为正统,将自己定格为曹魏的继承者,故陈寿的《三国志》将曹魏树为正统。东晋是一个偏安的政权,情况有点类似于蜀汉,于是,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提出,蜀汉才是正统。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不是正常的政权过渡,所以欧阳修在《正统论》中,认为曹魏是正统。南宋偏安,又有点类似固守四川的蜀汉,于是朱熹提出蜀汉是正统。明清的统治者,在理论上无法接受这种权臣架空、威逼皇帝并取而代之的模式,于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争论以后,终于将曹操和司马懿父子归入篡逆的奸臣。永乐年间的《春秋大全》,更是正式地将曹操归入“乱臣贼子”行列。
而民间,从两晋南北朝开始,“拥刘反曹”倾向就日趋鲜明。尤其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因此,偏处西南一隅的蜀汉被当作汉族政权的象征,而盘踞中原的曹魏则被视为汉族政权的篡夺者。同时,民间的“拥刘反曹”情结还反映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对明君贤相的渴望。宋元时期,社会民众饱受压迫摧残。他们无力改变现实,于是将对生活的理想寄托在掌握国家政权的国君和文臣武将身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蜀汉君臣的贤明、仁义正好符合民众渴望明君贤相的理想,而曹操的奸诈、残忍正是他们所厌恶和恐惧的。于是,蜀汉君臣成为民间理想君臣的代名词,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美化;而曹操则成为百姓眼中残民害民的君主代表,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丑化。
元明之际,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罗贯中正是在元末动乱的社会环境中,在民间浓重的“拥刘反曹”氛围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将“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熔铸于《三国演义》的创作中。他将大部分艺术心血都倾注在了刘蜀集团的那些“虎贲之士”身上,而曹操作为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却是“腹隐机谋”,他的智慧加上他的善用人才,使他在三国这个纷争的社会里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但所有的英雄业绩一旦和他在道德伦理上的丑行结合起来,就顿时黯然失色了。
(取材于赵凤杰《<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11. 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对统治者来说,无论“拥刘”还是“拥曹”,都是为了巩固自己政权的舆论需要。
B. 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不断丑化曹操,是广大民众“拥刘反曹”情结助推结果。
C. 经过数百年的争论,曹操终于被归入“乱臣贼子”之列,这说明历史自有公论。
D. 罗贯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来源于他所处的时代,也与其所属阶层有关。
12. 请根据材料二,简析《三国演义》及民间“贬曹”的原因。(4分)
三、古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小题。(17分)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13.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 阻:阻止
B. 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 引:拉,牵引
C. 白时卧庐山,辟僚佐 辟:征召
D. 璘败,累系浔阳狱 系:联系,关联
1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白长笑而去 B.以所业投贺知章
顺流而东也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C.曾救其死罪 D.力士耻之
方其破荆州 扣舷而歌之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白的出生带有传奇色彩,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 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后经贺知章的推荐,被任命为供奉翰林。
C. 无论是“力士脱靴”,还是“乘醉骑驴”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 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当李白受牵连下狱时,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16. 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
②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17-22小题(12分)
夜登白帝城楼怀少陵先生①
陆游
拾遗白发有谁怜?零落歌诗遍两川。
人立飞楼今已矣,浪翻孤月尚依然。
升沉自古无穷事,愚智同归有限年。
此意凄凉谁共语?夜阑鸥鹭起沙边。
【注】①1169年12月,陆游被任命为夔州通判。在此之前,陆游因坚决支持北伐,受主和派排挤,已赋闲在家四年。任职夔州期间,陆游曾多次拜谒杜甫生前所到之地。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首联交代了杜甫晚年流落巴蜀时的生活状况,其中“有谁怜”的发问引人
深思。
B.颔联“浪翻孤月”描写的是诗人登城所见之景,诗人触景生情,抒发了物是人非
之感。
C.颈联诗人纵览古今人事变迁,慨叹仕途得失进退,认为最终无论智愚,都将选择
归隐。
D.尾联中“凄凉”一词含意丰富,既是诗人现实心情的反映,同时暗指杜甫当年的境遇。
18.下列诗句中“孤月”的形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杂曲
歌辞·胡渭州》)
B.高秋过生日,真气兹一周。观心比孤月,视世皆浮沤。(苏辙《张公生日》)
C.孤月有情来海峤,双鱼无信到天涯。此生那得常飘泊,归卧东溪弄钓车。(陆游
《客思》)
D. 天际浮云生白发,林间孤月坐黄昏。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王守仁
《夜宿宣风馆》)
19.本诗以景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请结合全诗,分析“夜阑鸥鹭起沙边”所抒发的情感。(6分)
2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2分)
①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诗人韶光易逝、人生迟暮的感伤,意境阔大悲凉。
②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发出慨叹,表达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与傲岸不屈的精神品格。
④曹操《短歌行》中“ , ” 把人才比喻为明月,表达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⑤苏轼《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寄蜉蝣于天地, ”;面对永无穷尽的浩翰长江,苏轼用“ ,羡长江之无穷。”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
⑥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从远景镜头描绘村庄的平静、朦胧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21—25题。
草原八月末
①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一望无际的碧草如毡如毯,上面盛开着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花,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是何等地迷人。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在城里办完事,主人说:“怕这时坝上已经转冷,没有多少看头了。”我想总不能枉来一次,还是驱车上了草原。
②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
③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看着这些,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④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不像是人世之物了。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不时抬起头看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⑤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黄绿、雪白、黛绿这三种层次。
⑥在这个大浅盘的最低处是一片水,当地叫泡子,其实就是一个小湖。当年康熙帝的舅父曾带兵在此与阴谋勾结沙俄叛国的噶尔丹部决一死战,并为国捐躯。因此这地名就叫将军泡子。水极清,也像凝固了一样,连倒影的云朵也纹丝不动。对岸有石山,鲜红色,说是将士的血凝成。历史的活剧已成隔世渺茫的传说。我遥望对岸的红山,水中的白云,觉得这泡子是一块凝入了历史影子的透明琥珀,或一块凝有三叶虫的化石。往昔岁月的深沉和眼前大自然的纯真使我陶醉。历史只有在静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谁会在车水马龙的街市发思古之幽情 这空旷、静谧、水草连天、蓝天无垠的草原,教人真想长啸一声念天地之悠悠,想大呼一声魂兮归来。教人灵犀一点想到光阴的飞逝,想到天地人间的久长。
⑦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纯真难。感谢上帝的安排,阴差阳错,我们在花已尽、雪未落、草原这位小姐换装的一刹那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正如观众在剧场里欣赏舞台上浓妆长袖的美人是一种美,画家在画室里欣赏裸立于窗前晨曦中的模特又是一种美。两种都是艺术美,但后者是一种更纯更深的展示着灵性的美。这种美不可多得也无法搬上舞台,它不但要有上帝特造的极少数的标准的模特,还要有特定的环境和时刻,更重要的还要有能生美感共鸣的欣赏者。这几者一刹那的交汇,才可能迸发出如电光石火般震颤人心的美。
⑧大凡看景只看人为的热闹,是初级;抛开人的热闹看自然之景,是中级;又能抛开浮在自然景上的迷眼繁花而看出个味和理来,如读小说分开故事读里面的美学、哲学,这才是高级。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便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⑨呜呼!草原八月末。大矣!净矣!静矣!真矣!山水原来也和人一样会一见钟情,如诗一样耐人寻味。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将要翻过山口时又停下来伫立良久。明年这时还能再来吗?我的草原。
(取材于梁衡同题散文)
2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落英:花 B.亭亭玉立:高耸直立的样子
C.蓝天无垠:边界 D.一见钟情:衷心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以细腻的笔触具体描写出眼前草原的开阔、静谧、干净。
B.文章第③段“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一句形象写出了开阔草原给人的神奇感受。
C.文中写当年康熙皇帝舅父血战叛军,为国捐躯,意在表现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D.文章的结尾,作者把八月末的草原称之为“我的草原”,表达了对草原浓浓的深情。
23.文章第①段用了三个“总”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6分)
24.作者写“将军泡子”的来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25.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的理解。(6分)
六、本大题共1题,50分
26.作文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不可避免地都要经历“风雨”。对此,有人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渴望风雨的到来;有人说,是家人朋友陪我走过了一场场人生的风雨,我感激他们;还有人说,直面风雨,不管结果如何,这种经历本就是一种财富……是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无论什么样的的风雨,都无法阻挡成长的脚步。
请以“风雨中,我大步向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健康,人物形象鲜明,叙事合理,感情真挚自然;有描写、有细节。
答案
C 2.B 3.D 4.A 5.C 6.B 7.C 8.B 9.D 10.B 11.C
12.(1)《三国演义》的“贬曹”倾向既是作者罗贯中自身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的反映,也是他对广大民众“尊刘贬曹”心理顺应的结果。
(2)民间的“贬曹”倾向源于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对明君贤相的渴望,而奸诈残忍的曹操则成为百姓眼中残民害民的君主代表。
13.D 14.C 15.D
16.
(1)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相互欢乐,还在玄宗面前推荐了李白。
(2)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
C 18.B
19.诗句抒发了诗人心事无人倾诉的孤独之情,饱含着对自己不受重用的伤感与无奈;这种孤独也是杜甫当年命运的缩影,表达了诗人对杜甫壮志难酬的理解与同情。
21.(3分)【考查词语、成语中重点字的字义】 D(一见钟情:专注、集中)
22.(3分) C 【C “写当年康熙皇帝舅父血战叛军”“意在表现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理解错误;】
23.(6分)
用“朋友们总说”,想象出草原上鲜花盛开,表达了作者对七八月草原美景的神往之情;“我总赶不上”,表达了自己觉得看不到草原最美季节的失望之情;“总不能”一句,表达了作者失望之余又不忍放弃草原美景的无奈之情。【评分标准:对一点得1分,对两点2分;对三点3分】【考查结合文意,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文章开头这样写,欲扬先抑;为下文突出八月末无花草原的另一种大美、真美做铺垫。
【评分标准:2分,每点1分】【考查对表达效果的赏析。】
24.(4分)【考查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重点段落的作用。】
内容上:突出草原历史的凝重和岁月的深沉;为纯净美丽的自然美景增添了历史人文色彩,丰富文章内容。结构上:从描绘草原景色过渡到抒写个人感怀;巧妙将景、情、理融为一体。【评分标准:4分,每点2分,每点内每层1分。】
25.(6分)【考查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
划线句表达了作者对八月末的草原的由衷赞美。“大、净、静、真”表现了草原开阔、干净、静谧,富有历史人文色彩的特点。作者在感叹中诠释了自然美的韵律能够与人心律共振的道理。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就生下了他,因而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相互欢乐,还在玄宗面前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每当玄宗要授官给李白时,杨贵妃总要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
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让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我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
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