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巴南区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2 00:4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市巴南区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长征,是由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伟大历程。但是,这一伟大壮举,一开始并没有被称为“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撤出位于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当时,中央计划是转移至湖南西北部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并未预料到要万里转战到西北。因此,在中共中央等机关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将这次大规模的战略行动,称为“突围”“长途行军”“反攻”“西征”等,并没有称为“长征”。
1935年2月,红军总政治部在贵州发布的《告工农劳苦群众书》中,提到,“我工农红军从江西转移作战地区,长征到川贵边地域”。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使用“长征”一词的文献。
9月,中央政治局在俄界会议上通过《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决定》中有中央红军“突围后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的提法,这是中央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的表述。
12月,毛泽东同志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长征的重大意义作了详细阐述:“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此后一段时间,毛泽东同志在讲话和文章中,又多次提及“党中央和红军主力”的“长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件所提及的“长征”,此时指的都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到陕北的战略转移。随着时间推移,党内对长征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在对哪些红军队伍参加长征的认识上,逐渐由专指中央红军的长征扩展到包括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在内的长征。
(摘编自李东方《对党的文献中“长征”概念演变情况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用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从湘江战役到四渡赤水,到强渡大渡河,到突破腊子口……纵观长征中的系列战斗历程,无不体现了红军将士英勇战斗、敢打敢冲、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忘我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打响之前,指战员纷纷请战,掀起了“争当突击手,飞夺泸定桥”的请战热潮。杨成武将军回忆当年的场景:“二连连长廖大珠刷地站了起来,说:‘一连过乌江立了功,成了渡江模范连,我们要向一连学习,争取当夺取泸定桥的英雄连……’‘夺桥任务非给我们三连不可!’三连连长王友才,没等廖大珠说完,也霍地站了起来……”正是红军战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励着红军战士前赴后继。
中国共产党曾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在重大问题上,必须执行共产国际的一切决定。这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的发展道路,导致党内部分领导人将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教条化,照搬照抄,给中国革命带来挫折。由于电台损坏,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中国共产党开始自己解决问题。在193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独立自主地批判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其后的扎西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和《经验教训决议大纲》,并对领导层的人事做了调整,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率领下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成功之道。
长征途中,红军面临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有国民党军队的围堵。在这种艰险的境地下,只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才能保证长征的胜利。长征之初,红军各路部队自觉以大局为重,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主动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兄弟部队。在明知留下就意味着九死一生的情况下,陈毅、瞿秋白、何叔衡、陈潭秋等人坚决服从命令,留在苏区根据地坚持斗争。在长征期间,党和军队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都胸怀全局,淡泊名利,甚至主动让贤,以革命大局为重,紧密团结全党全军。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以“救国救民”旗帜唤醒劳苦大众。长征路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衷心的支持和拥护。1935年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一路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进入冕宁县境,在彝海边,红军总参谋长兼先遣队司令刘伯承按照彝族传统习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为兄弟,并向他们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革命道理。彝海结盟为红军顺利通过彝民区继续北上、最终取得长征胜利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王炳林《长征精神的内涵》、王相坤《深刻把握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
材料三: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大约54%的人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只有4%的人超过40岁。在江西信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25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只有29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的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几次落泪,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
(摘编自盛玉雷《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1934年长征初期,中共中央没有制定转战西北的计划,只是准备转移到湖南西北部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B.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长征”一词在中央红军长征4个月左右时才被第一次使用在党和军队的相关文件中。
C. 工农红军向西北进军的目的就是抗击日本侵略者,长征虽然艰难,但是锻炼了革命队伍,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 长征开始时,中央革命根据地军队并未全部撤走,仍然有一批人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些人面临的斗争局面是极其恶劣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工农红军是受形势所迫才进行战略转移的,当时王明等错误指挥导致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了。
B. 中央红军的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途中先后发生了四渡赤水河、湘江战役、强渡大渡河、突破腊子口等著名战役。
C. 在飞夺泸定桥战役中,一连首先立了战功,二连、三连不甘示弱,纷纷主动请缨,反映了当时红军高昂的战斗热情。
D. 长征队伍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超过半数的人不到25岁,如洪超、陈树湘,这些年轻人胸怀理想,把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3. 下列选项中,对“长征”的表述单指中央红军长征的一项是( )
A. 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抗日救国宣言》)指出:“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曾经派遣了自己的红军主力,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尽艰难困苦北上抗日。”
B. 1935年12月,毛泽东和周恩来致电彭德怀等红军将领,提出“表现积极的分子……均应广泛地吸收入党,尤其是陕甘支队及二十五军经过长征斗争的指战员,应更宽广地吸收入党”。
C. 杨尚昆1936年8月在《全国主力红军大会合》一文,指出“三个方面军,为了要北上抗日,都进行了万里长征,由东而西,由南而北,纵横驰骋、所向无敌”。
D. 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长征的历史作了如下叙述:“第一方面军不得不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而转战到陕北……第四方面军也先后经过长征转战到陕北。”
4. 我们应如何弘扬长征精神?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5. 长征精神的内涵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II(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吴召儿
孙犁
我们机关搬到三将台,是个秋天,枣儿正红,芦苇正吐花。我们来了一群人,不管牛棚马圈全住上,当天就劈柴做饭,上山唱歌,一下就和老乡生活在一块儿了。
我组织民校妇女识字班,课程第一是唱歌,歌唱会了,剩下的时间就碰球。山沟的青年妇女们,碰起球来,真是热烈,整个村子被欢笑声浮了起来。
一天,我翻着点名册,随便叫了个名字:“吴召儿!”
我听见嗤的一声笑了。抬头一看,在人群末尾,靠着一根白杨木柱子,站起一个女孩。她正在背后掩藏一件什么东西,好像是颗假手榴弹,坐在一处的女孩子们望着她笑。她红着脸转过身来,笑着问我:“念书吗?”
“对!你念念头一段,声音大点儿。大家注意听!”
她端正地立起来,两手捧着书,低下头去,就念开了,书念得非常熟快动听。就是她这认真的念书态度和动听的声音,不知怎的一下就印进了我的记忆。下课回来,走过那条小河,我听到了:只有在阜平才能听见的那激动的水流的声响,听到在这山草衰白柿叶霜红的山地,还没有飞走的一只黄鹂的叫唤。
十一月“反扫荡”。我当了一个小组长,我们的向导老不来。我跑到村长家里去找,村长散披着黑羊皮袄,见我就笑着说:“男的分配完了,给你找了一个女的!”
“女的就女的吧,只能这样了,在哪里呀?”我说。
一个女孩子跑出来,穿着一件红棉袄,一个新鲜的白色挂包,斜在她的腰里,装着三颗手榴弹。
“真是,”村长也在抱怨,“这是‘反扫荡’呀,又不是到区里验操,也要换换衣裳!红的目标大呀!”
“尽是夜间活动,红不红怕什么呀,我没有别的衣服,就是这一件。”女孩子笑着,“走吧,同志!”说着就跑下坡去。
在路上、地走得很快,我跑上前去问她:“我们先到哪里?”
“先到神仙山!”她回过头来一笑,这时我才认出她就是那个吴召儿。
“到了神仙山,我有亲戚。”她说,“我姑姑住在山上,她家的倭瓜又大又甜。今天晚上,我们到了,我叫她给你们熬着吃个饱吧!”
天黑的时候,我们才到了神仙山的脚下。她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头上望着我们笑,像是在这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
北斗星转下山去,我们才到了她的姑姑家。
“这都是我们的同志。”吴召儿大声对她姑姑说,“快给他们点火做饭吧!”老婆子拿了一根麻秸,在灯上取着火,就往锅里添水。吴召儿和她姑姑有说不完的话。
“你爹给你买的新袄?”姑姑问。
“他哪里有钱?是我给部队上纳鞋底换的。”
第二天,我们在这高山顶上休息了一天。
以后每天黎明,吴召儿就把我唤醒,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顶上去放哨。山顶不好爬,又危险,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山顶上有一块一丈见方的平石,长年承受雨水,被冲洗得光亮又滑润。我们坐在那平石上,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
这一夜下起大雨来,雨下得那样暴。在这样高的山上,我们觉得不是在下雨,倒像是沉落在波浪滔天的海洋里。风狂吹着,那块大平石也像要被风吹走。
吴召儿紧拉着我爬到大石的下面,不知道是人还是野兽在那里铺好了一层软软的白草。听到四下里山洪暴发的声音,雨水像瀑布一样,从平石上流下,我们像钻进了水帘洞。
清早一放晴,我们就看见从邓家店起,一路的村庄,都在着火冒烟。我们看见敌人像一条虫,在山脊梁上往这里爬行。一路不断响枪,那是各村伏在山沟里的游击组。吴召儿说:“今年,敌人不敢走山沟了,怕游击队。可是走山梁,你就算保险了?兔崽子们!”
敌人的目标,显然是在这个山上。吴召儿把身上的手榴弹全拉开弦,跳起来说:“你去集合人,我去截兔崽子们。”她在那乱石堆中,跳上跳下奔着敌人的来路跑去。
我喊:“红棉袄不行啊!”
“我要伪装起来!”吴召儿笑着,一转眼的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样一来,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聪明的、热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
她登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
当我们集合起来,从后山上跑下,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山下那条激荡的大河的时候,听到丁吴召儿在山前连续投击的手榴弹爆炸的声音。
不知她现在怎样了。我能断定,她的生活和历史会在我们这一代生活里放光的。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我”组织民校妇女识字、唱歌、碰球,既表现了共产党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对群众的文化教育,更表现出融洽的军民鱼水之情。
B. “我听到了只有在阜平……一只黄鹂的叫唤”表明吴召儿认真的念书态度和动听的读书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C. 吴召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十一月“反扫荡”中,村长安排她做“我们”小组的向导时,“我”欣然接受了。
D. 小说结尾给“我”,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无尽牵挂,但“我”坚信革命志士以及广大群众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会被永远铭记。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吴召儿出场时在背后掩藏像假手榴弹的东西,这为后文写她勇敢杀敌埋下了伏笔。
B. 小说写“我”与吴召儿第二次见面时,她穿着红棉袄,挎着白挂包,包里装着三颗手榴弹,运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一个英姿飒爽、时刻准备战斗的女战士形象。
C. 小说对“村长”和“姑姑”这两个次要人物的描写着墨不多,但动作、语言等相关描写均富有个性,其行为也从侧面表现了老百姓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战的支持。
D. 小说画线部分描写了雨之“暴”,风之“狂”,突显了山顶环境的恶劣,为下文表现吴召儿不怕暴雨、不畏困难的形象作了铺垫。
8. 小说中多次描写“红棉袄”,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孙犁的“荷花淀派”作品,一般都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气息,此篇也不例外。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①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选自《孟子·离娄上》,有删改)
材料二:
由其道,功名之不可得逃,犹表之与影,若呼之与响。善钓者,出鱼乎十仞之下,饵香也;善弋者,下鸟乎百仞之上,弓良也;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缶醯②黄,蜹③聚之,有酸;徒水则必不可。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以茹④鱼去蝇,蝇愈至,不可禁,以致之之道去之也。桀、纣以去之之道致之也,罚虽重,刑虽严,何益?大寒既至,民暖是利;大热在上,民清是走。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欲为天子,民之所走,不可不察。今之世,至寒矣,至热矣,而民无走者,取则行钧也。欲为天子,所以示民,不可不异也。行不异乱,虽信令,民犹无走。民无走,则王者废矣,暴君幸矣,民绝望矣。故当今之世,有仁人在焉,不可而不此务;有贤主,不可而不此事。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能尽害天下之民,而不能得贤名之。关龙逢、王子比干能以要领之死争其上之过,而不能与之贤名。名固不可以相分,必由其理。
(选自《吕氏春秋·功名》,有删改)
[注]①揆:尺度,准则。②醯:醋。③螨:同“蚋”,蚊类。④茹:腐臭。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可谓智乎A是以惟B仁者宜C在高位D不仁E而在高位F是播其恶H于众也。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高必因丘陵”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两句中的“因”字词义不同。
B. “朝不信道”与“任重而道远”(《〈论语〉十二章》)两句中的“道”字词义不同。
C. “强令之笑不乐”与“自胜者强”(《〈老子〉四章》)两句中的“强”字词义相同。
D. 桀、纣,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王,纣是商朝最后一位君王,相传桀、纣都是暴君。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国家如果在上的没有行为准则,在下的不守法规制度,官员触犯义理,百姓触犯刑律,那么这个国家可能就会难以生存。
B. 因钓饵香美,鱼从十仞深的水下被钓出来;因弓好,鸟从百仞高的空中被射下来;而君主能使四方各族归顺的原因是恩德崇厚。
C. 桀、纣企图用惩罚和刑法这些暴政来求得太平安定的局面,结果却适得其反,这跟用臭鱼驱除苍蝇而苍蝇越来越多的道理相似。
D. 面对到了极点的寒冷和炎热,百姓却没有躲避的地方,这说明天下君主没有做好抗灾的准备,所以贤明的君主应该关心百姓疾苦。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
14. 两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5—16题。
出嘉峪关①感赋四首(其一)②
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③媲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注:①嘉峪关:位于甘肃,是明长城西端第一重关。②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被革职问罪、充军伊犁,次年十月抵达嘉峪关,③天山:祁连山的别称。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严关百尺界天西”一句,一个“界”字指出嘉峪关作为通向西北关隘的险要位置,“百尺”交代嘉峪关的高耸威严。
B. 颔联诗人回首来路,由远及近地写出嘉峪关楼阁、树木相连,它雄视关中大地,有压低陇山云烟的气势。
C. 颈联写诗人登上高楼放眼河西大地,积雪皑皑的祁连群山挺向天外,辽阔无垠的大漠戈壁迎面扑来,使人感到迷茫。
D. 尾联作者将崤函和嘉峪关放在一起比较,充分抒发出作者初次出塞,雄关眺览时的强烈感受,重在贬抑崤函突出雄关。
16. 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 , ”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3)杜甫在《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回忆往事,用诗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联系起来,从“谁主沉浮”的设问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再到“到中流击水”的壮志,鲜明地彰显出诗人少年时期__①__,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正是需要这样胸怀崇高理想千千万万个的热血青年负责起主宰大地的重任。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把诗人心忧天下和人民的生活处于__②__之中的情景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展现了人民无法做江山主人的悲哀,在字里行间,充分显露出诗人要改造旧天地,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胸怀。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在心中始终流动着奔涌的鲜血,旨在报国,作为一个青年,能够把祖国放在心中,以天下为己任,在文中展现得__③__。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合适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下列有关修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均用了比拟的手法。
B. “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呦!”都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C. “百合花”“红烛”“云雀”这些意象在文中都具有象征意,百合花象征着纯洁的情感,红烛象征诗人对祖国的赤诚,云雀象征欢乐、光明、美丽。
D. 《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二)语言文字运用II(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写道,思乡往往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而我的乡思落脚点却不是河湾、小树和苍苔, 。
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晚曦殆尽,乡野渐渐被黑幔吞噬,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一盏再一盏,全亮了。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直到整个村落安然眠睡,高枕无忧。一盏灯火赫然醒来,在狗吠中也赫然有了起床声,赫然有了开门声,一个村落苏醒了,透过门窗的灯火穿过黑色热烈地奔向远方,于是一盏又一盏灯火醒来,一个村落醒来了。透过门窗的万家灯火穿过黑色依旧奔向远方,一个接连着一个,大大小小左邻右舍的村落齐刷刷地全醒了。
村落与村落似乎很近,近得只要有一盏有意无意的灯火,整个乡村便都在注目; ,远得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千折百回,才能完结一段心事,收获一次喜悦。在我的乡思里,不断演绎着一幕幕播种和传颂乡情的美丽记忆。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为:“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另一村落,一盏再一盏,全亮了。”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2. 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宛转的鸟鸣声让我们感知自然的美好;母亲的唠叨,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琅琅的书声传递着知识的力量;湘江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透着毛泽东的心怀天下的万丈豪情……
生活中,历史深处,各种声音不时响在耳边,回荡在内心深处,
请以“这声音,激励我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具体的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语文参考答案
1 2 3 6 7 10 11 12 15 20
C A A C C ADF C D D B
1. C.“工农红军向西北进军的目的就是抗击日本侵略者”说法错误。抗击日本侵略者是工农红军向西北进军的目的之一,但不能说“工农红军向西北进军的目的就是抗击日本侵略者”。
2. B.“途中先后发生了四渡赤水河、湘江战役、强渡大渡河、突破腊子口等著名战役”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从湘江战役到四渡赤水,到强渡大渡河,到突破腊子口”,可知湘江战役发生在四渡赤水河之前。
C.“在飞夺泸定桥战役中,一连首先立了战功”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第二段“一连过乌江立了功,成了渡江模范连,我们要向一连学习,争取当夺取泸定桥的英雄连……”可知,一连是在过乌江立了功。
D.“超过半数的人不到25岁,如洪超、陈树湘”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三第二段“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25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只有29岁”可知,洪超、陈树湘都达到或超过25岁。
3. A.根据“曾经派遣了自己的红军主力,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可知,这是单指中央红军的长征。
B.明确提到了“陕甘支队及二十五军”,可知“长征”不是单指中央红军长征。
C.提到了“三个方面军……都进行了万里长征”,可知“长征”不是单指中央红军长征。
D.提到“第四方面军也先后经过长征转战到陕北”,可知“长征”不是单指中央红军长征。
4. ①重走长征路,在身体力行中,感受革命先辈创业艰难,深刻领会长征精神,传承长征精神。
②采用直播等现代的形式挖掘长征中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传播长征故事和长征精神。
5. ①坚定革命信念理想的精神;
②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
③结合中国实际,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精神;
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⑤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6. C.“欣然接受”错,“女的就女的吧,只能这样了”表明“我”的无奈。
7. C.“从侧面表现了老百姓对党领导的抗战的支持”错,外貌、语言等相关描写属于正面描写,应是“从正面表现了老百姓对党领导的抗战的支持”。
8. ①烘托吴召儿活泼、率真、机智、勇敢的人物形象;②给色调单一的景致增添耀眼、靓丽的色彩,体现了作者写作的浪漫主义风格。③助推故事情节的发展。
9. ①乐观主义精神方面:虽然当时物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大家却“上山唱歌”,快乐地生活战斗,由此,可看出他们坚定的信仰、丰富的内心、乐观的精神。②浪漫主义气息方面:选材上,写战争,却选取一位年轻、活泼的女性为主人公,给血与火的战争增添了浪漫气息;写景上,逼真、明丽,情景相生,极富画面感;语言上,清新、质朴、优美、生动,抒情意味浓厚。
10. 句意:能说是明智吗?因此只有仁人可以处在统治的地位。不仁的人如果处在统治的地位,这就会在民众中散布他的罪恶。
“乎”为句末语气词,所以应在“乎”后面断开,即在A处断开;
两个“在”的宾语分别为“高位”,所以分别在“位”后面断开,即在DF处分别断开。
“是……也”是判断句,中间不断开。
11. A.正确。“凭借/趁机”;句意:建高台一定要凭借丘陵。/趁机在座位上击杀沛公。
B.正确。“道义/路途”;句意:朝廷不相信道义。/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遥远。
C.“词义相同”错误。“强制/强大”意: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大。
D.正确。
12. D.“这说明天下君主没有做好抗灾的准备,所以贤明的君主应该关心百姓疾苦”理解错误,根据原文“今之世,至寒矣,至热矣,而民无走者,取则行钧也。欲为天子,所以示民,不可不异也”可知,可见这里的“寒”“热”是打比方的说法,不是真的需要抗灾。此处要说明的是好的君主做法应与暴君有区别,百姓才会归附。
13. (1)已经用尽了心思,又接着(推行)不忍心别人(受苦)的仁政,仁爱就覆盖天下了。
(2)君主贤明那么豪杰就会归依他。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强使人们归依,而是致力(创造)使人们归依的条件。
14. 都反映了民本(仁爱、仁政)思想。材料一认为君王治理国家要凭借前代圣王之道,推行仁政,关爱百姓;材料二劝谏君主要重视人心向背,致力创造使人们归依的条件。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圣人既已用尽了目力,又接着用规、矩、准、绳,来制作方的、圆的、平的、直的东西,这些东西用都用不完;既已用尽了耳力,又接着用六律来校正五音,这些音阶也就运用无穷;已经用尽了心思,又接着(推行)不忍心别人(受苦)的仁政,仁爱就覆盖天下了。所以说:建高台一定要凭借丘陵,挖深池一定要凭借沼泽,治理国家不凭借前代圣王之道,能说是明智吗?因此只有仁人可以处在统治的地位。不仁的人如果处在统治的地位,这就会在民众中散布他的罪恶。在上的没有道义准则,在下的不守法令制度,朝廷不相信道义,工匠不相信尺度,君子触犯义理,小人触犯刑法,而国家还能生存的,那是侥幸。
材料二:
遵循一定的途径猎取功名,功名就无法逃脱,正像日影无法摆脱测日影用的标杆,回声必然伴随呼声一样。善于钓鱼的人能把鱼从十仞深的水下钓出来,这是钓饵香美的缘故;善于射猎的人能把鸟从百仞高的空中射下来,这是弓好的缘故;善于做君主的人能够使四方各族归顺他,这是恩德崇厚的缘故。水泉很深,鱼鳖就会游向那里;树木繁盛,飞鸟就会飞向那里;百草茂密,禽兽就会奔向那里;君主贤明那么豪杰就会归依他。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强使人们归依,而是致力(创造)使人们归依的条件。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强制出来的哭不悲哀;强制命令这种做法只可以成就虚名,而不能成就大业。瓦器中的醋黄了,蚊子之流就聚在那里了,那是因为有酸味;如果只是水,就一定招不来它们。用猫招引老鼠,用冰招引苍蝇,纵然做法再巧妙,也达不到目的。用臭鱼驱除苍蝇,苍蝇会越来越多,不可禁止,这是用招引它们的方法去驱除它们的缘故。桀、纣企图用破坏太平安定的暴政求得太平安定的局面,惩罚即使再重,刑法即使再严,又有什么益处?严寒到了,人民就追求温暖;酷暑临头,人民就奔向清凉之地。因此,人民没有固定的居处,他们总是聚集在可以看到利益的地方,离开那些没有利益的地方。想要做天子的,对于人民奔走的原因不可不仔细察辨。如今的人世,寒冷到极点了,炎热到极点了,而人民之所以不奔向谁,是由于天下君主所作所为都是同样的坏啊!所以,想做天子的人,他显示给人民的不可不与此有区别。如果君主的言行与暴乱之君没有什么不同,那么即使下命令,人民也不会趋附他。如果人民不趋附谁,那么,成就王业的人就不会出现了,暴君就庆幸了,人民就绝望了。所以,在今天的世上如果有仁义之人在,不可不勉力从事这件事;如果有贤明的君主在,不可不致力于这件事。贤明的名声与不肖的名声全由自己的言行而定,不能由别人给予,这就像命运不可更改,美恶不可移易一样。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能遍害天下的人,却不能为自己博得一个好名声。关龙逢、王子比干能以死谏诤其君的过错,却不能给他们争得好名声。名声本来就不能由别人给予,它只能(靠人们)遵循一定的途径获得。
15. D.“重在贬抑崤函突出雄关”错误,由原文“回看只见一丸泥”,写回头东望,放眼下看,自然产生“只见一丸泥”的感觉,此处是通过崤函对比衬托嘉峪关的雄伟。
16. ①慷慨豪迈之情。前三联借景抒情,通过描绘雄伟壮阔、气势磅礴的嘉峪关,寄寓着作者慷慨的豪情。②从容博大的胸襟。尾联将嘉峪关和函谷关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作者阔大的胸襟。③对祖国河山的一片赤子之情,结合背景,诗人虽然被革职充军,但并来有天涯飘沦、自怜自艾之感,而是借助壮美的境界,体现了一位激情满怀的诗人对祖国关山的赤子深情。
17.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8. 峥嵘岁月 水深火热 淋漓尽致
19.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胸怀崇高理想的热血青年肩负起主宰大地的重任。
20. B.“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运用的是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没有生命的“东西”拟人化,让其拥有了人的行为“沉睡”;“黑暗”拟人化后也有了“怀里”。“毁灭,毁灭,毁灭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
21. “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运用反复手法,从点到面,富有动态感,生动形象,更能充分表达作者对故乡灯火次第亮起来的喜悦之情,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2. ①而是无数个乡村的灯火 ②却又好像很远
23. 例文:
这声音,激励我成长
咔咔咔,咔咔咔,从秋到冬,从春到夏,每到夜晚,在天地趋于沉寂的时候,我家的厢房里中总会响起这种急促、有节奏的声音,像行军进行曲。那是妈妈在踩踏缝纫机,缝制保温袋。
为了补贴家用,妈妈揽了加工保温袋的活。白天,她外出干农活,务工;到了晚上,就利用“休息时间”,把剪制好的无纺布、保温棉缝合到一起。
每天吃过晚饭,当别人家享受着天伦之乐时,妈妈收拾完碗筷,就跑进厢房,开始了咔咔咔、咔咔咔的演奏。在这背景乐中写作业的我,格外努力。
但是青春期的孩子,也需要陪伴啊,尤其是到了心里有坎时。
进入高中,我这个从农村考进县城最好高中的学生,感受到了压力:作为曾经之星的我,被班里更璀璨的明星遮掩住了光芒。他们大多城里长大,阳光开朗,不仅成绩好,而且多才艺,与他们相比,我不仅成绩没优势,而且,显得特别的“土”——木讷,除了做题,什么都不会。
学期结束,放假回家,吃过晚饭,妈妈收拾了碗筷,又直接去了厢房,开始了咔咔咔的劳作。
淤积了一个学期的沮丧、愤懑,一下子变成怒火,冲上了脑门。我怒气冲冲地走向西厢房,一脚踢开门。
妈妈被这突如其来的踹门声吓了一跳,抬起头,愣在哪里,愕然地看着我。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过来,问我:“怎么了?”
“天天就知道干活、干活、干活,还知道什么?”我粗暴地怒吼。
“怎么了?”她茫然的看着我。
“怎么了,怎么了,就知道问怎么了,还知道什么?从小到大,管过我吗?陪过我吗?给我报过兴趣班、辅导班吗?问过我心里想什么吗?”
她被我的连珠炮般的怒吼吓住了,泪珠流了出来,流过脸庞,滴落在缝纫机的手背上。我看到,她的手背是肿的,手指上长着冻疮。我们的房子,只在堂屋里有取暖炉。妈妈为了干活不干扰我,一直都去厢房里干活。在寒冷的冬天,那没有取暖设备的低矮的厢房里,冷如冰窖。
妈妈站起来,揽住我的胳膊,说:“孩子,在学校里受什么委屈了?”我感觉到她抱着我胳膊的手在颤抖,心一下子软了下来。
妈妈啜泣着继续说:“妈妈没文化,咱们家条件也不好,妈妈除了多干点活儿,给你积攒学费、生活费,也不懂得怎么关心你,是妈妈的错。你有什么烦心事儿?给妈妈说说。”
这时,妈妈颤抖的手,颤抖的声音,已经把我震醒了。
作为子女,要向父母索取多少才算是多呢?妈妈为了我的成长,已经尽其所能、竭其所有了。她没给我报辅导班吗?那咔咔声里的辛勤劳作不是以身示范的最好辅导吗?她没给我陪伴吗?那咔咔声里的默默奉献不是最好的陪伴和激励吗?
等我平静下来,妈妈陪我回到卧室,默默坐在我的床边,等我入睡。
在似睡似醒之间,我又听到了那行军乐,咔咔咔,咔咔咔……
这声音,将激励着我成长。
审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题干要求以“这声音,激励我成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既给定了题目,也规定了文体。在“这声音,激励我成长”中,“这声音”指的是某种声音、某句话,“激励”强调的是这一种声音对自己所产生的正面作用,它能激发自己的斗志、潜能,能鼓励自己进取、奋斗;“激励我成长”则是强调这一声音给我带来的激励作用于自己的成长历程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自己的心智的成熟、人生境界的提升。
所提供的材料,给学生展示了“声音”的外延,帮助考生打开思路。根据这则材料可知,“这声音”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可以是亲朋好友的叮嘱、告诫、提醒、鼓励,可以是读书声,可以是历史人物的名言警句……总之,“这声音”是给自己带来触动、启发、警醒的声音,能让自己因听闻它而改变、奋发、进步,从而让自己实现成长。
写作时,要采取第一人称,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来构思。首先明确“这声音”是哪种声音,比如,可写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声音。然后,可以详略结合、波澜起伏地叙述自己与这声音之间的发生的关系。如,没接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之前的浑浑噩噩的学习状态、接触这句话时带来的被震撼的感受、深刻领悟这句话的内涵之后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发生的变化。在叙写过程中,可以捕捉细微的心理感受,通过心理细节描写来表现个体心灵所受到的触动、人生境界所实现的改变。在叙述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加入议论、抒情,以升华主旨。
立意:
1.外出求学前,来自于奶奶的殷殷叮嘱,让我在学习的道路上积极进取。
2.耳边萦绕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歌声,激发出我的家国情怀。
3.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诗句,激励我善养自己的浩然正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