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1 23:2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关注人物:王戎,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神彩秀彻。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
关注出处:《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关注内容: 本文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于此文,也叫“道边苦李”。
关注词语: 课文中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如,“诸”是“众”的意思,“竞”指“争着”,“必”是“一定”的意思。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差别比较大。如,“走”在文言文中常指“奔跑”。
关注插图: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了因结满果子而低垂的李树枝,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李树多子折枝”的意思。
【教学目标】
1. 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 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故事,激趣导入(3min)8:33
1.看图猜故事,发现故事主人公的共同点(7岁孩童,聪明机智)
2.引出本课的教学情境——我与古人交朋友之讲好故事,做中华典籍传承人。以此留下悬念——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新的古人朋友,至于是谁先留个悬念不公布。
二、检查字词,初识王戎(6min)8:40
1.李子园里认识字词摘李子(坚持学生的预习)
2.引出课题,简要讲解课题中的“道旁李”“不取”,最后引出新朋友王戎
3.看王戎自我介绍的视频,教师讲授王戎的“戎”字书写
4.再读课题,说一说课题的意思,进行简单预测
三、掌握方法,学习文言文(15min)8:55
1.诵读文言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与韵味
2.回顾旧知,获取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锦囊,使用锦囊与同桌一起自学文言文。
3.提出四个问题,检测学生的文言学习情况。
问题1:王戎在几岁时和谁一起游玩?(答案: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以此讲解“尝”“诸”的意思。
问题2:在游玩过程中,王戎与诸小儿看到了什么?他们的反应有何不同?(答案: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以此讲解多音字“折”(超链接)以及古今异义字“走”(超链接)(读出节奏和韵味)。
问题3:“唯戎不动”中王戎真的没有在动吗?他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以此讲解“必”字的妙用体现王戎的自信!
问题4:你如何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句话?
4.最后朗读一遍文言文,讲解代词——之
四、做典籍传承人,讲解故事(10min)9:05
1.介绍这个故事出自于《世说新语》并介绍这本书。引出“典籍里的中国”这个综艺节目,鼓励大家争做典籍传承人,讲述书中的故事。
2.出示成为典籍传承人,讲好故事的要求。
3.根据学习单,梳理故事六要素,简要梳理一下故事大意
4.发挥想象思考如何把故事讲的更有趣,根据《王戎不取道旁李》连环画开始尝试讲故事。
五、激趣小辩论,说王戎印象(4min)9:10
1.让学生思考如果李子是甜的取还是不取?(非己之利,纤毫勿占,非己之益,分寸不取,不义之财,君子不取。)
2.学生说一说王戎给自己的印象(教师引出卷首语,王戎乃俊杰也)
六、小结升华,作业布置(2min)9:12
作业超市:
1.必购作业
完成生字书写
背诵文言文,上传阅读平台
2.选购作业
向家人讲一讲这个故事
阅读《世说新语》其他故事,分享给同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