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月考作文分论点再赏:
下面哪些例子属于分论点
例1:
分论点一:我们出生在五星红旗下,美好安稳的活着
分论点二:我们在春风的沐浴下中成长
例2:
分论点一:理想是成功的基石
分论点二:理想是引领我们前进的动力
分论点三:理想是成功的保障
例3:
分论点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
分论点二:新时代,新目标,新追求
例4:
分论点一:有理想是梦想奋斗的前提
分论点二:有理想可以为我们指明人生的道路
分论点三:因为有理想可以创造辉煌的人生
月考作文分论点再赏:
下面哪些例子属于分论点
作文系列训练指导之
拟写议论文的分论点
教学目标
把握论点的特点
学习拟写并列式分论点。
议论文三 要 素
论点
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
(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
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据
论证
论点的特点:议论文的论点必须做到鲜明、正确
1.鲜明,就是要明确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必须态度明朗,观点明确,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2.正确,是指观点要符合客观实际、合乎情理,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1、并列式
2、层进式
3、对比式
4、总分式
议论文本论部分的结构(重点第一种):
议论文的结构: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 分论点①: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分论点②: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分论点③: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温馨提示:
1、分论点句子的格式最好一致,不宜过多,两三个即可。
2、分论点可放前面,每段的开头一句,或者单独成段;分论点也可放后面,段末的最后一句,或者单独成段。
议论文的结构: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 分论点①: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分论点②: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分论点③: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并列
1.阐释含义法—想想“是什么”(……是……)
2.追问原因法—想想“为什么”(……能够……)
3.追问结果法—想想“会怎样”(……利于……)
4.追问措施法—想想“怎么办”(……需要……)
拟写并列式分论点的角度
作用:帮我们打开思路,
在深度与广度上推进。
【例题】 (节选自李秦卫《人生需要“顶住”》)
中心论点: 人生需要“顶住”
“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
“顶住”是毅力,坚忍不拔;
“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
①:阐释含义法—是什么
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是一种什么表现)
以“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为中心论点,从“为什么”角度展开构思 :
②:追问原因法—为什么
分论点1: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分论点2: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分论点3: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重要性、意义、作用)
以“要恰如其分进行语言表达”为中心论点,从“会怎样”角度展开构思
③追问结果法—会怎样
①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②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③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工作的沟通。
追问对象,涉及谁
以“直面挫折”为中心论点,从“怎么办”角度展开构思 :
分论点1:直面挫折,就需要勾践“卧薪尝胆,败而不屈”的坚毅。
分论点2:直面挫折,就需要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
分论点3: 直面挫折,就需要桑提亚哥“人不能被打败”的精神。
④追问措施法—怎么办
主要是回答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怎么做:方法、途径)
例1:《拼搏》
论点一:拼搏创造奇迹;
论点二:拼搏铸就成功;
论点三:拼搏源于崇高的信念。
并列结构运用中的错例分析
点评:分论点分类标准不一致(分不开)前两个分论点是从拼搏的作用角度来谈的,且”创造奇迹“和“铸就成功”存在杂糅(创造奇迹了,也应该成功了)。第三个是从拼搏的来源方面来谈的,分类标准错乱。
点评:分论点设置角度不一致,句式差别太大,影响了文章的美观。
对策:从同一个方向用造句法(用话题核心词造句)回答问题。
在句式的构造上,做到句式大致相同力求齐整,
形式上要一目了然。
例2:《淡淡的爱》
论点一:淡淡的爱,是对孩子自立能力培养的一种策略;
论点二:淡淡的爱,是对孩子自信心的一种心灵抚慰;
论点三:淡淡的爱,可以创造奇迹。
追问结果,
会怎样
思考练习
请以“热爱劳动”为话题,从以上四个角度分别拟写分论点
①劳动可以带来衣食,使人免除饥寒。
②劳动可以强健身体,使人延长寿命。
③劳动可以磨砺品性,使人远离怠惰。
①劳动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
②劳动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需要。
③劳动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需要。
追问原因,
为什么
①热爱劳动是一种生活习惯。
②热爱劳动是一种优良品德。
③热爱劳动是一种人生追求。
追问性质,
是什么
①在家中为个人生活而劳动。
②在学校为集体发展而劳动。
③在社会为国家建设而劳动。
追问办法,
怎么做
1.扣得住——分而不离
(扣住中心,扣住题目,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
2.分得开——分而“多彩”
(多角度、多方面,并列的分论点不宜杂糅、彼此包含)
3.排得顺——分而有序
(并列也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如个人-国家-社会)
【小结】
以“微笑”为话题从四个角度设分论点
课后作业
从“是什么”的角度
微笑是一束花,能给人温馨的芳香。
微笑是一缕光,能驱散心中的黑暗。
微笑是一盏灯,能给人指明成功方向。
从“为什么”的角度确立
因为微笑,成就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因为微笑,铸就了心灵的自信与乐观。
因为微笑,构建了社会的和谐与融洽。
从“怎么办”的角度设分论点
面露微笑,需要一颗视山头为石头的心灵。
面露微笑,需要一种视和谐为上帝的气度。
面露微笑,需要一种视名利如浮云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