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2023年语文模拟卷二(选拔卷)(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2023年语文模拟卷二(选拔卷)(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2 12:0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小升初语文模拟卷二(选拔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shū jí( )是人类进步的jiē tī( )。 读书最忌讳hú lún tūn zǎo( ),不求甚解。qián xīn( )阅读,可以让我们lǐng luè( )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可以让我们感受书中人物的duō zī duō cǎi( )。读书也可以让我们wén sī xiōng yǒng( ),写的文章bié chū xīn cái( )。
二、选择题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苦刑(xín) 宪兵(xiàn) 侦探(zhēn) 鸿毛(hóng)
B.和弄(hè) 威胁(xié) 碗筷(kuài) 鱼饵(ěr)
C.收敛(liǎn) 抽噎(yē) 瞻仰(zhān) 青稞(kē)
D.搪瓷碗(táng) 娱乐场(yú) 追悼会(dào) 奄奄一息(yān)
3.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万象更新 诚心诚意 日蔻 严骏
B.无独有偶 焉知非福 笨础 悬崖
C.翻箱倒拒 不可思议 惊异 局势
D.无济于事 聚精会神 齿轮 唯恐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因风飞过蔷薇(凭借) B.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
C.终日不成章(文章) D.但爱鲈鱼美(只)
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如果你是一颗小草,就请冲破土壤,给人们带去一抹绿色。
B.因为没有工具,所以干什么都困难重重。
C.音乐不但能给人美的享受,而且能陶治人的情操。
D.作物因为能生长,所以土壤里含有水分和养料。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六一活动就要到了,我翻箱倒柜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我的口琴。
B.进出校门要测量体温,对同学们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C.春节将到,千家万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D.测试成绩今天就要公布了,小张如坐针毡,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
三、填空题
7.根据积累填空。
(1)《学弈》中,两个人学下棋,学习效果不同,是因为“虽与之俱学, ”。
(2)迢迢牵牛星, 。这句诗和 传统节日有关。请你再写一句和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 , 。
(3)语文是诗,诗里有“昔我往矣, ”的不舍;语文是画,画里有“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风光;语文是歌,歌里有“谁道人生无再少? ”的豪气;语文是情,这情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的关切。
(4)“我渴望自由,但是我深深地知道—— !”(叶挺)《囚歌》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
(5)对偶句是指一对字数相同、词性相对、结构相同的短语或句子。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对偶句是: , 。
四、语言表达
8.学校开展“共读一本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练习。
(1)请你给这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2)作为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你来指导一下三年级的弟弟妹妹,下面四组班级书架归类合适吗?说明理由。
第一组:科普类——《十万个为什么》《看看我的地球》
第二组:人物传记——《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三组:诗歌类——《繁星·春水》《小学生必背古诗》
第四组:童话类——《小王子》《田螺姑娘》
(3)选择你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同学,制作成读书资料卡。
书名: 作者:
喜欢的人物:
喜欢的理由:(结合具体事例来说)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不记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9.短文选择 (作者)的《 》。
10.“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 。
11.画横线句子,抓住母亲的 、 、 进行描写,突出了母亲 复杂的心情,也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 。
12.对“一派荒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不仅是对“我”所处环境的描写,还是“我”的内心感受。
B.妈妈没有带“我”出去玩,心里感到很难受。
C.“我”闭上眼睛,什么都看不见,所以才有这种感受。
D.作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描写融合,抒发感情。
课外阅读。
时光的气味
苏沧桑
①时光有时是一种气味,循着它,一路闻过去,会闻到某一年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某一秒。
②于我,2015年惊心动魄的那一秒,带着桂花的气味。当时,我们在老家玉环楚门的桂花树下摆了张桌子,父亲母亲、姑姑小舅妈小姨妈,还有抽空回来看他们的我,一起喝茶聊天。离母亲七十三岁的生日和重阳节还有三四天。
③那一秒,桂花树漏下了一缕很亮的阳光,照在母亲左脸颊花白的鬓发间。突然,一颗铜钱大的黑痣映入眼帘!我感到心脏停跳了一秒后,咚咚咚失了节奏。
④我说,妈!这颗痣什么时候有的?我怎么从来没看到过?
⑤四周静了下来,只有我的声音飘忽着,听起来有点远。
⑥母亲说,没事没事,以前有的。
⑦怎么这么大?这么黑?去医院看过吗?
⑧没有,不用,有点破了,我用孢子粉涂了,过两天就好了。
⑨深夜,我百度了一下“黑痣”,恐惧像洪水浸漫了我。难道充溢着桂花香的那一秒,那么美好的一秒,是母亲和我们的分水岭?是我苦乐人生的分界线?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我无法想象没有母亲的家,没有母亲的人生,尽管我快到知天命的年龄。
⑩手机相册里,绽放着母亲一个个笑脸。我一幅幅翻看着,心里一直有个声音说,不不不,不会的!
那几日,我照常和父母说笑,出去采风,晒照片和视频给他们看。父亲说,拍照没意思,多拍点视频,留着将来看。我说对对对,拍视频,鼻子却酸了起来。这句平常的话,我都听不得了。实在忍不住了,问父亲要不要强拉着母亲去医院检查?父亲说,我们都这把岁数了,哪怕真是那什么,也没关系啦,高寿啦。
父亲,我从小最敬畏却最懂我的父亲,早已看穿了我独自沉在谷底的心。他伸出手,把我捞了上来。
时光在几天后的另一秒,变成了红薯粉圆子的味道。我下楼来,母亲手里正做着圆子,她歪了歪头,侧过脸给我看,说,你看,掉了!
一个淡褐色的疤痕,替代了那颗烙在我心里的黑痣!
她说,昨晚洗澡脱衣服不小心扯了一下,扯掉了。我说没事的吧?大概是孢子粉涂多了,看上去那么黑。
她似乎从来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她亦没有看出我这几天的恐惧煎熬,因此,她都没想到昨晚就该告诉我的。
那一秒,我在心里跪下了……感谢老天。接下来的日子,过节似的,姑姑姨妈舅妈和我同学邻居轮番来玩,每天将笑声填满了整个院子。到了我回杭的日子,我说,你们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太累了。
母亲说,有什么累的,多开心,巴不得天天这么累!
父亲说,你走了,她们也都忙,不会天天来的,家里就冷清了。
后来,那一秒,一直刻在我心里很久。时光往往会安排一个一闪而过的时机,让你表达你的感恩,让你把感恩付诸行动,在心里对天地万物、父母师友说一声谢谢。有时,时光以某种方式警醒你,比如母亲的黑痣……但时光更多时候是无声无息、无色无味的,过去后,便来不及了。
13.文章主要写了两种“时光的气味”,一是 ,二是 。
14.画出作者发现母亲脸颊上长了一颗黑痣后心情的变化,先是 ,接着是 ,最后 ,表达了对 。
15.连线。
知天命 七十岁
豆蔻年华 六十岁
古稀之年 十三四岁(女子)
花甲 五十岁
16.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 和 两种修辞手法。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17.“后来,那一秒,一直刻在我心里很久”。“那一秒”指 ,给了我怎样的警醒?
18.成长路上你一定也有许多要感谢感恩的人,你最想感谢的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试着写下来。
六、书面表达
19.作文。
题目: 让生活更美好
要求:①先补充题目,横线上可以填“读书”“锻炼”“旅行”“梦想”“坚持”“守信”等。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感情真实。③字数不低于4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书籍 阶梯 囫囵吞枣 潜心 领略 多姿多彩 文思汹涌 别出心裁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囫囵吞枣、潜心、领略”容易写错。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苦刑(xín) ——xíng
B.和弄(hè)—— huò
D.奄奄一息(yān)——yǎn。
故选C。
3.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
A.日蔻——日寇,严骏——严峻;
B.笨础——笨拙;
C.翻箱倒拒——翻箱倒柜;
故选D。
4.C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中词语的理解。
C.此句出自《迢迢牵牛星》。“终日不成章”:意思是一整天也织不出漂亮的花纹。终日:一整天;章:指布匹的意思。
故选C。
5.D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正确运用。
D.句子表示因果关系,“作物能生长”是结果,“土壤里含有水分和养料”是原因。关联词使用不恰当,可使用关联词语“之所以……是因为”。如:作物之所以能生长,是因为土壤里含有水分和养料。
故选D。
6.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
A.翻箱倒柜: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
B.司空见惯: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
C.千家万户:指众多人家。
D.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读句子可知“测试成绩今天就要公布了,小张如坐针毡”,心里纠结应该感觉是时间过得很慢,所以用“白驹过隙”不恰当。
故选D。
7. 弗若之矣 皎皎河汉女 七夕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杨柳依依 天街小雨润如酥 门前流水尚能西 西出阳关无故人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司马迁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名言警句、古诗句的理解默写。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是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出自《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讲的是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和七夕节有关。
中国传统节日还有: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清明节。
和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出自《小雅·采薇》。
出自韩愈的《早春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出自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注意“躯、哪、爬”容易写错。
出自课文《为人民服务》,注意“重、泰、鸿”容易写错。
(5)本题考查古诗句的理解默写。
对偶句是指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对偶句是: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梅子对麦花,金黄对雪白,杏子对菜花,肥对稀。
8. 读书让我羽翼丰满,学习让我展翅高飞! 第四组归类不合适,《田螺姑娘》属于民间故事,不是童话故事。 《西游记》 吴承恩 孙悟空 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僧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帮助唐僧取得真经。在白虎岭,白骨精分别变成村姑、妇人、老父,欲骗唐憎,但都被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最终将白骨精打死。猪八戒趁机进谗言,唐僧不辨真伪,逐走孙悟空。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还担心师傅被妖怪骗走,但苦于师傅不认,只好留在花果山。后来在黑松林,唐僧又遇难,孙悟空得知二话不说,驾着祥云前去降伏妖魔,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可见孙悟空是一个忠贞不屈、心怀宽广、坚持正义的人。
【详解】本题考查综合实践
(1)为读书节设计宣传语,就是围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热爱读书,设计宣传语,语言简洁,简洁明白。如:
与书同行,爱上阅读。
(2)帮书籍归类,一般按内容来分,可分为:童话类,科学类,小说类,散文诗歌等。
《小王子》是童话故事,《田螺姑娘》则是民间故事。不属于一类型。因此第四组归类不合适。
(3)制作读书卡,帮助学生梳理整本书的内容。说说自己喜欢的人物的理由,就是结合故事中人物的事迹,概括人物的特点表达对人物的赞赏之情。
如:书名:《鲁滨逊漂流记》。作者:丹尼尔·笛福。
喜欢的人物:鲁滨逊
喜欢的理由:这本书记叙的是一个英国青年鲁滨孙从小喜欢航海,一次他越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危险,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难,唯有他一人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自己一人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以非同寻常的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苦困苦,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
9. 史铁生 那个星期天 10. 比喻 “我”等待时的寂寞与难挨 11. 动作 语言 神态 因没有遵守承诺愧疚 关心和爱 12.C
【解析】9.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出自课文《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是史铁生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部分。
10.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常用得到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句中把母亲洗衣服的声音,比作无休止的时光脚步,因为“我”期待母亲能带“我”出去玩,心里着急,表达“我”等待的难挨和寂寞。
11.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文中划线句子中,“甩、拉”是表示动作描写,“惊惶”是神态描写,“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是语言描写。根据短文内容得知,母亲看到“我”在哭,既心疼又愧疚,没有兑现承诺带“我”出去玩,也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
12.本题考查理解字词意思。
C.“一派荒凉”是“我”的希望落空后内心的感受,不是因为闭上眼什么都看不见,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3. 桂花的气味 红薯粉圆子的味道 14. 紧张 心酸 如释重负 母亲健康的挂念 15. 16. 比喻 反问 形象地写出了“我”对母亲健康的担忧,对失去母亲的恐惧,表现了母亲在“我”人生中至关重要及“我”对母亲的挚爱 17. 我桂花树下,我发现母亲长出一颗黑痣,误以为妈妈得了重病 那一秒,也让我警醒:要懂得感恩,要把感恩付诸行动,孝顺要趁早。不要等“子欲养而亲不在”而抱憾一生。 18.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老师,我想对老师说:“老师,谢谢您,是您教育我如何做人,是您给我照亮了前行的路。”
【解析】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短文第②段句子“2015年惊心动魄的那一秒,带着桂花的气味”,和第 段句子“时光在几天后的另一秒,变成了红薯粉圆子的味道。”得知,“时光的气味”是指桂花的气味和红薯粉圆子的味道。
14.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阅读短文第⑩自然段句子“我一幅幅翻看着,心里一直有个声音说,不不不,不会的!”可知,当“我”查到母亲有可能是重病,“我”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体现作者心理的紧张、害怕的心理。第 自然段句子“我说对对对,拍视频,鼻子却酸了起来。”可知,父亲让“我”多拍几张妈妈的照片,“我”想到母亲即将离开,心里难过酸楚。第 自然段句子“那一秒,我在心里跪下了……感谢老天。”当“我”得知母亲的黑痣只是孢子粉时,“我”的担心终于放下了。根据内容概括心理活动:紧张——心酸——如释重负,从而看出我对母亲的担心和牵挂。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指八十岁。
鲐背之年指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16.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恐惧像洪水浸漫了我”是比喻的手法,把恐惧比作洪水,形象地的写出了“我”害怕母亲得重病;“难道充溢着桂花香的那一秒,那么美好的一秒,是母亲和我们的分水岭?是我苦乐人生的分界线?”是反问的手法,写出了“我”害怕失去母亲,体现了“我”对母亲的担心与关爱。
17.本题考查对课文关键词语的理解。
结合文中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后来,那一秒,一直刻在我心里很久”。结合前文第③自然段句子“那一秒,桂花树漏下了一缕很亮的阳光,照在母亲左脸颊花白的鬓发间。突然,一颗铜钱大的黑痣映入眼帘!我感到心脏停跳了一秒后,咚咚咚失了节奏。”得知,“那一秒”是指“我”我发现母亲长出一颗黑痣,误以为妈妈得了重病。读短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感悟,知道虽然后来“我”知道了真相,虚惊一场,但那一秒还是在“我”心里刻了很久。“时光往往会安排一个一闪而过的时机,让你表达你的感恩,让你把感恩付诸行动,在心里对天地万物、父母师友说一声谢谢。”也就是那一秒在警醒我,母亲会老,会生病,会有一天离开我们。所以我们要懂得感恩,而且要付诸行动。孝顺要趁早。
18.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
短文最后一段,揭示主题,警示人们要懂得感恩,感恩要趁早,要付诸行动。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成长路上该感谢的人有很多,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邻居,也或者是路上的陌生人……,将感谢的话语写出来即可。例如:我最想感谢的一个人是妈妈,妈妈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令我感动,我想说:“妈妈,谢谢您,我爱您!”
19.例文:
读书让生活更美好
我最爱看书,而且还能学以致用。我觉得是读书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我喜欢的书籍非常广泛,有四大古典名著、自然传奇、百科全书、儿童小说、寓言故事等等。我最喜欢的是《荒野求生》系列丛书,并从里面学到了很多求生技能。
有一次,我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爬嵩山。我们像一群小野马似的一路狂奔,把大人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山里刚下完雨,没有其他游客,我们很快跑到了一个岔路口,毫不犹豫地选了一条路接着向前冲。
我心中暗自思考:万一大人们选择了另外一条路,那我们岂不是在崇山峻岭之中走散了?那他们该多么着急呀!怎么办?
突然,我想起了《荒野求生》中的一些知识,于是迅速就地取材,用树枝摆了一个大大的箭头,指向我们前去的方向。刚要离开,我又想起书中还提到:第一个标记必须醒目,确保经过的人一定能够发现它并读懂它。
我灵机一动,在箭头的旁边放上了我还没吃完的零食袋,这样大人们走到这个岔路口的时候,一定能发现是我们有意留下的标记。看着地上自己的“作品”,我满意地笑了。
在接下来的爬山过程中,每经过一个岔路口,我就摆上一个大大的箭头。小伙伴们都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并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我的设计中来!
我们爬山的劲头越来越足,兴趣也越来越浓,平淡无奇的爬山运动迅速升级为一场荒野大冒险游戏,我们一路欢声笑语。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在一个平台休息玩耍的时候,大人们才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他们争先恐后地问:“是谁设计的标记?”当得知是我的“杰作”之后,大人们全都惊讶地望着我,好像我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似的,纷纷问我如何知道的这些知识。我得意地说:“这是我从《荒野求生》中学来的。”此时的我自豪极了!
看,是不是读书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了呢?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习作要求写“ 让生活更美好”,可以是“微笑、诚信、梦想、运动、锻炼”等,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话题,最好找到与众不同的切入点。试着回想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不仅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如当下的心情,以及心情的变化也要写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文章结尾把自己感悟总结出来。
写作时语句要通顺、流畅,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进行描写,事例写具体,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感悟要突出主题。
开头:开门见山,写出什么让生活更美好。
中间:写清楚为什么会让生活变得很美好。
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感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