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2012)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2012)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12 09:1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 北师大版(2012)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在中,,,高,则的长是( )
A. B. C.或 D.或
2.如图,已知中,,,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上,且,之间的距离为1,,之间的距离为3,则的长是( )
A.5 B.9 C.13 D.17
3.如图,中,,,.分别以、、为边在的同侧作正方形、、,四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则等于( )

A.18 B.20 C.22 D.24
4.在中,斜边,则的值为( )
A.15 B.25 C.50 D.无法计算
5.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其中,,则的值为( )
A.15 B.225 C.63 D.225或63
6.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设这根芦苇的长度为x尺,则可列方程( )
A. B. C. D.
7.如图,有一个绳索拉直的木马秋千,绳索的长度为米,若将它沿水平方向向前推进米(即米),且绳索保持拉直的状态,则此时木马上升的高度为( )
A.米 B.米 C.米 D.米
8.如图,在中,于,则的长是( )
A.10 B. C. D.
9.《九章算术》是古代东方数学代表作,汇集了我国历代学者的劳动和智慧,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应用数学的“算经之首”.其中记录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这个问题的大意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边长为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则这根芦苇的长度为( )
A.10尺 B.12尺 C.13尺 D.14尺
10.如图,分别以的三边为直径向外作半圆,斜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11.如图,将一根长为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高为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则h的最小值是 .
12.如图①,用一个平面截长方体,得到如图②的几何体,它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被称为“堑堵”.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2,3,则图①中截面的面积为 .
13.如图,在中,,过点作,点在点右侧,且,连接,则的值为 .
1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叫做“垂美”四边形.如图,“垂美”四边形,对角线、交于点O.若,,则的值为 .
15.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2,其面积标记为,以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的值为 .
16.如图,在四边形中,,,,,E是上的一点.若沿折叠,使B,D两点重合,则的面积为 .
评卷人得分
三、问答题
1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顶点为格点.
(1)求的长;
(2)求的面积S;
(3)求边上的高h.
评卷人得分
四、应用题
18.如图,一艘轮船先从A地出发行驶到B地,又从B地行驶到C地,B地在A地南偏西的方向,距离A地80海里,C地在B地北偏西的方向,距离B地100海里.

(1)表示出B地相对于C地的位置;
(2)求A,C两地之间的距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分当高在的内部时当高在的外部时,然后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及分类讨论思想.
【详解】当高在的内部时,如图,
∵边上的高,,
∴,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
∴;
当高在的外部时,如图,
∵边上的高,
∴,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
综上所述,的长为或,
故选:.
2.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全等与性质等知识点.作于D,作于E,再证明,因此可得,再结合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作于D,作于E,

∵,
∴,
又∵,
∴,
又∵,
∴,
∴,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故选:A.
3.A
【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勾股定理.过F作于D,先证明得到,再证明,得到,进一步证明,,则可证明,由此求解即可.
【详解】解:过F作于D,连接,

∴,
∴,
∴,
又∵,,
∴,
∴,
同理可证,
∴.

由可得:,
∴,
∵,即,且,,
∴,又,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
∴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又∵,
∴,
∴,
同理可得,
∴,
∵,
∴,


故选:A.
4.C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先由勾股定理求得,即可求得的值.
【详解】解:∵在中,斜边,
∴,
∴,
故选:C.
5.D
【分析】此题考查勾股定理,关键是分12是直角边和斜边两种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分12是直角边和斜边两种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详解】解:当是直角边时,的值,
当是斜边时,的值,
故选:D.
6.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由芦苇长为尺,可得水深为尺,再利用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建立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如图,
设芦苇长为尺,则水深为尺,
由题意得,,
故选:C.
7.A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过点作于点,得到,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的长,由此得到答案.
【详解】如图,过点作于点,
则,四边形为矩形,
米,
米,
米,
米,
此时木马上升的高度为米,
故选:.
8.D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根据“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求出,再用等面积法即可求出.
【详解】解:∵,
∴,
∵,
∴,
∴,
即,
解得:,
故选:D.
9.C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设这根芦苇的长度为尺,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设这根芦苇的长度为尺,
由题意知,尺,尺,尺,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
这根芦苇的长度为尺,
故选:C.
10.A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的形式.
利用勾股定理和圆的面积公式解答.
【详解】解:根据题意知: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选:A.
11.
【分析】此题将勾股定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了同学们的观察力和由具体到抽象的推理能力,有一定难度.
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详解】解:当筷子与杯底垂直时最大,最大.
当筷子与杯底及杯高构成直角三角形时最小,
如图所示:
此时,,
故.
故的最小值是.
故答案为:.
12.
【分析】本题考查了用一个平面截几何体的截面面积,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找到截面的形状.
截面是一个矩形,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就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就可以求出矩形的面积.
【详解】解:图①中的截面即矩形的面积,
∵为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得:,
∴面积为:.
故答案为:.
13.22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作,交延长线于E点,连接,得到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再证明,得到,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作,交延长线于E点,连接,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
∴,
∴,,
∴,
∴在中,
故答案为:22.
14.52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由题意可得,即可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
∴,
∴,
故答案为:.
15.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面积以及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类,根据面积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求出面积标记为的正方形的边长,得到,同理求出,得到规律,根据规律解答.
【详解】解: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即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斜边的倍,
∵正方形的边长为2,

∴面积标记为的正方形边长为,
则,
面积标记为的正方形边长为,
则,
面积标记为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则,
……,

则的值为:,
故答案为:.
16.
【分析】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设,由折叠的性质得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得,于是得到的面积.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设,由折叠的性质得到,
∵,
∴,
即,
解得:,
∴,
∴的面积
故答案为:.
17.(1);;
(2)
(3)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面积计算,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1)由勾股定理可求出答案;
(2)根据可求出答案;
(3)过点作于点,由三角形的面积可求出答案.
【详解】(1)由图可知:,

故答案为;;;.
(2)如图,
(3)过点作于点,
边上的高为.
18.(1)B地在C地南偏东的方向,距离C地100海里
(2)海里
【分析】本题考查了方向角,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结合图形观察即可求解;
(2)判断,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1)解:如图,

∵C地在B地北偏西的方向,距离B地100海里
∴B地在C地南偏东的方向,距离C地100海里;
(2)解:根据题意,得,
∴海里,
即A,C两地之间的距离海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