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唐诗三首 课件(共10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唐诗三首 课件(共10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2 08:51:4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107张PPT)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纷繁复杂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悠远的意境、精彩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三首古诗。




24 唐诗三首
教学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必备知识
03
字词清单
04
课文分析
05
课堂小结
06
课后习题
07
拓展延伸
01
24 石壕吏
1.了解与诗人有关的文学常识,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
2.赏析诗中名句,体会诗人心怀劳苦人民的情怀。
3.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学习目标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因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诗风沉郁顿挫)。
走近作者
必备知识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围攻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
创作背景
必备知识
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石壕吏》是杜甫投宿石壕村,对所遇吏卒深夜捉人一事的实录。
邺( )城 戍( ) 老妪( )
幽咽( )

文言知识积累
重点字
·
shù

·
·
字形易错。
字音易错。

1. 老翁逾墙走


2. 听妇前致词


文言知识积累
古今异义
·
古义:跑,逃跑;
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古义:对……说话;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哀悼之类的话。
·
·
1. 听妇前致词( )
2. 有吏夜捉人( )
文言知识积累
词类活用
·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时解决。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越过;翻过
1
投宿
逃跑
初读课文
疏通诗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译文: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前来抓人。老翁翻墙逃跑,老妇出门查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多么
2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译文:差役吼叫得多么凶恶!老妇哭得多么悲伤!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防守
最近
3
走上前去说话
捎信回来
还在吃奶的孙子
停止,结束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译文:只听见老妇上前对差役说:“我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生命已经结束!家里实在没有能打仗的男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离开
完整的衣服
请你们允许我
译文:因为有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但是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无法出来见人。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你连夜归营,赶快去投向河阳的兵役,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饭。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4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夜深
消失,停止
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前行的道路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老翁告别。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值得学习的写作技法?
写作技法
思想感情
预习思考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导思
1
关键词:忧国忧民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课文初读感知
读法指导
朗读《石壕吏》要降低声音,放慢语速,自然流露情感。
课文初读感知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①):故事的开端,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地点 —— 暮,石壕村
事件、人物 ——吏夜捉人,吏、老翁和老妇
开端
第二部分(②③):故事的发展、高潮,写“致词”的内容:老妇人自述,展示了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不幸遭遇。
课文初读感知
第三部分(④):故事的结局,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结局 —— 独与老翁别 —— 凄惨
差役 —— 怒
老妇 —— 苦
发展、
高潮
对比
服役惨景——二男战死
家中困境——媳无完裙
课文细读品味
1.“老翁逾墙走”说明了当时怎样的情况?
“逾墙走”写差役夜里抓壮丁,百姓惶恐不安的情景,营造了紧张的气氛。
课文细读品味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对比手法,一方如狼似虎,一方凄苦可怜,鲜明地表现了阶级压迫的严重。
课文细读品味
3.老妪最后的请求说明了什么?
老妇人一再诉说家境的凄惨却并未赢得差役们的同情。她为了保护家人,只好自己站出来应役。从中可体会到老妇人心中是多么悲苦、无助、无奈以及差役是多么无情、残暴。
课文细读品味
4.赏析“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的“独”字。
“独”字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老翁一家又有一人因为战争而做出牺牲。“独”字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以及对时局、国家的忧虑。
1.虚实交映,构思巧妙。
本诗明写老妇,暗写差役。从诗题来看,本诗的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但作者在用“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概括了矛盾双方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横、凶暴,却在老妇“致词”的内容和结局中暗示出来。仔细品味便会发现老妇说的一番话虽一贯而下没有间断,其实却是有问而答,藏问于答的。诗歌虚实交映,蕴含丰富,构思巧妙。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2.语言简练,准确生动。
如“有吏夜捉人”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役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役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静来搞突然袭击。差役是多么凶残啊!
归纳总结
全诗通过叙述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的故事,既歌颂了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又含蓄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石壕吏
开端——有吏夜捉人
高潮——听妇前致词
结局——独与老翁别
三子亡二子
有孙母未去
请从吏夜归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吏——奴
妇——哭
发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了解与诗人有关的文学常识,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
2.体会诗歌在句式、用韵方面的特点,品味诗中对环境的精彩描写。
3.感受诗人身遭苦难却希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培养爱国爱民的优秀品质。
学习目标
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杜甫曾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好景不长,到了八月,一场大风把杜甫苦心经营的草堂吹破,茅草被卷走,大雨又至,草堂漏雨如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中度过了一个痛苦的不眠之夜。命运多蹇、衰老贫困的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
必备知识
文学常识
必备知识
歌行体
歌行体的特点:
(1)篇幅可短可长。
(2)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3)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
(4)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
怒号( ) 挂罥( ) 塘坳( )
布衾( ) 庇( ) 突兀( )
三重( )
háo
文言知识积累
重点字
·
juàn
ào
qīn


·
·
·
·
·
字音易错。
字音易错。
chóng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文言知识积累
·
见, 同“现”,出现。
通假字
文言知识积累
一词多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忍能对面为盗贼( )
1.为
·
·
介词,被
动词,做
安得广厦千万间( )
风雨不动安如山( )
2.安
·
·
疑问代词,怎么
形容词,安稳
文言知识积累
犹得备晨炊(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3.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
自经丧乱少睡眠( )
4.自
·
·
·
·
动词,能够
动词,得到
代词,自己
介词,从,自从
妇啼一何苦(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5.何
·
·
形容词,多么
代词,什么
秋天漠漠向昏黑( )
文言知识积累
古今异义
·
古义:接近;今义:方向。
1. 娇儿恶卧踏里裂
( )
2. 风雨不动安如山
( )
文言知识积累
词类活用
·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裂。
名词用作动词,风吹雨打。
·
·
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时解决。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挂住
1
大声吼叫
多层茅草
水势低的地方
初读课文
疏通诗意
译文:八月秋深,狂风怒吼,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转沉到池塘水中。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狠心如此
2
毫无顾忌
拄着拐杖
喝止不住
译文: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我唇焦口燥也喝止不住,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一会儿
3
战乱,指安史之乱
接近
睡相不好

雨点
到天亮
译文:一会儿,风停了,空中的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盖了多年的布被,又硬又冷,像铁似的,孩子睡相不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好,把被里蹬破了。茅屋漏雨,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可是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的雨点仍旧下个不停。自从历经安史之乱后,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哪里
4
遮蔽
贫寒的士人
安稳
高耸的样子
译文: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房子,广泛地遮蔽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安稳如山。唉!什么时候眼前才能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破败,我受冻而死,也是心满意足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出
了诗人怎样的品质和情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品质情怀
思想感情
写作技法
预习思考问题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值得学习的写作技法?
2
导思
1
导思
3
关键词:忧国忧民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课文初读感知
读法指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第一节要读出秋风的威力;第二节要读出诗人因“老无力”而遭受南村群童欺侮的无奈;第三节要读出诗人的悲惨愁苦;第四节中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悲壮,掷地有声。
课文初读感知
层次结构
第一节:描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抒发诗人的焦灼和无奈之情。
第二节: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
第三节:写秋雨不断,屋漏床湿,长夜无眠,令人愁苦。
第四节:写诗人具有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课文细读品味
1.“飞”“渡”“洒”“挂罥”“飘转”等动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动词“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等描绘出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交代了茅草被风吹走后的几种去向,使诗人无奈、焦灼、苦痛的心情溢于言表。
课文细读品味
2.“俄顷风定云墨色……长夜沾湿何由彻”这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诗写傍晚秋雨来临之前的景色,渲染了凄苦的氛围,衬托了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
课文细读品味
3.尾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尾句中诗人推己及人,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崇高的思想境界以及了解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诗人的大声疾呼,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情感的流露。
[重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如何体现出诗人的高尚品格的?
诗人的茅屋几乎被秋风和顽童摧毁,又遇上了连绵不断的秋雨,屋漏床湿,被冷似铁,全家人无法安眠,处境十分悲惨。“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有“吾庐独破”,而且有“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诗人的博大胸襟和高尚品格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课文全篇探究
1.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秋风破屋,卷走茅草,表现了诗人的焦灼和无奈之情。第二、三节以叙述为主,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但此时诗人却由个人的艰难处境联想到天下寒士类似的处境,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即第四节。全诗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2.语言朴素,句式多变。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亲切感人。此外,诗的句式也错落有致,多有变化,充分表达了诗歌的主旨。
归纳总结
这首诗从秋风吹破茅屋开篇,叙述了屋漏难眠、彻夜寒雨的悲惨困境,然后由己及人,想到战乱中的贫寒士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狂风破屋:深秋风号→风卷茅飞→不可复得
群童抱茅:公然抱茅→无力阻止→倚杖叹息
长夜沾湿:风定天黑→布衾不暖→床头屋漏→长夜难眠
期盼广厦:大庇天下寒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卖炭翁
1.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文学常识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2.学习文章中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对比手法。
3.感受诗人对以卖炭翁为典型代表的广大劳苦人民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
学习目标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曾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并序)》等。
走近作者
必备知识
本诗选自《白居易集》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诗人写这首诗,就是为了抨击这样的黑暗现实。
创作背景
必备知识
伐薪( ) 两鬓( ) 冰辙( )
敕( ) 叱( ) 绫( )
xīn
文言知识积累
重点字
·
bìn
zhé
chì
chì
líng
·
·
·
·
·
系向牛头充炭直( )
文言知识积累
·
直,同“值”,价钱
通假字
省略句
宫使驱将惜不得
( )
文言知识积累
文言句式
省略了宾语。“惜不得”应是“惜之不得”
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时解决。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木柴
1
灰白
谋求
希望
初读课文
疏通诗意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灰白,十个手指也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好价格,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天亮
轧着冰冻的车辙
困倦,疲乏
译文: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的道路中歇息。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皇帝的命令
2
轻快的样子
握,持

同“值”,价格
吆喝
太监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那两个轻快地骑着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掉转车头,吆喝着把牛牵向宫中。一车炭,很多斤,太监差役们硬要拉走,老翁百般吝惜,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一车炭的价钱了。
《卖炭翁》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社会现实
思想感情
写作技法
预习思考问题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值得学习的写作技法?
2
导思
1
导思
3
关键词:忧国忧民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课文初读感知
读法指导
《卖炭翁》要用缓慢、低沉的语气读第一节;要用稍快、较重的语气读第二节。
课文初读感知
层次结构
第一节:写卖炭翁的生活情况和他一早就赶着炭车进城卖炭。
第二节:写卖炭翁炭车被抢的经过。
课文细读品味
1.怎样理解卖炭翁的矛盾心理?
衣服单薄应该盼天气暖和,但卖炭翁却为了炭价高一点而“愿天寒”,这种矛盾心理,写出了他的无奈和艰难,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课文细读品味
2.“晓驾炭车辗冰辙。”中“辗”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辗”字既写出了天气寒冷,又写出了炭车之重,从而突出了卖炭翁的艰辛,同时又表现了卖炭翁满怀希望。
课文细读品味
3.“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翩翩”指轻快的样子。这里表现出宫使的趾高气扬,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悲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课文细读品味
4.分析结尾两句的作用。
结尾两句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引起读者思考:卖炭翁今后该怎么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宦官肆意掠夺的恶行的鞭挞。含蓄有力,引人深思。
[重点] 举例说明《卖炭翁》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上有何特色。
《卖炭翁》在表现手法上,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如,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之心。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课文全篇探究
1.描写生动,多用反衬。
全诗运用了外貌、心理、动作等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卖炭翁和宫使不同的形象。同时多处运用反衬手法,使得作品具有更深刻的思想性。如:“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2.叙事详尽,层次清晰。
本诗仅用一百三十五个字,就塑造了命运悲惨的卖炭翁和横行霸道的宫使的形象,完整地叙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未果的故事,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归纳总结
本诗通过对卖炭翁的贫困艰辛和宫使公开掠夺行径的描绘,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及其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卖炭翁
宫使
外貌——“翩翩”
行为——“把”“称”“回”“叱”“牵”
对统治者的愤懑
外貌——面灰鬓白
心理——矛盾复杂
卖炭翁
行动——运炭艰辛
结果——“千余斤”“半匹”“一丈”
对劳动者的同情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教材习题讲解
1.《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但具体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试结合作品分析这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教材习题讲解
《石壕吏》直接讲述底层劳动人民的故事,诗人自己并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一方面,这个故事本身已经足以令人动容,任何直接的议论和抒情都显得多余;另一方面,诗人对这件事情的情感是复杂的、矛盾的,他高度赞扬人民的牺牲精神,而牺牲的具体方式(战争所迫,差役所胁)又是他难以接受的,甚至是需要控诉的,这种复杂的感情也难以直接表达,而蕴含在叙述之中则更能令人回味和深思。
教材习题讲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诗人自己在一场暴风雨中的经历,但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自身境遇不幸的描述上,而是能够推己及人,从个人遭际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从而体现出一种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使得诗歌具有了非常深广的社会历史意义;而且诗人也并不是抽象地议论和抒情,而是借助“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真挚而感人的呼告。如果不借助结尾议论和抒情的升华,诗歌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都要大打折扣。
教材习题讲解
2. 《卖炭翁》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的?
揭露了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底层人民在这种掠夺之下生活困苦不堪又无力反抗的黑暗社会现实。诗人对卖炭翁是满怀同情的,而对宦官及其爪牙则充满了憎恶。但这一切情感并未采取直抒性的表达,而是蕴含在诗歌的叙述和描写以及强烈的对比之中。
教材习题讲解
一方面极写卖炭翁生活之困苦、心理之矛盾、烧炭运炭之艰辛,一方面又将宦官及其爪牙的飞扬跋扈、颐指气使、蛮横无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还有结尾处“一车炭,千余斤”之重与“半尺红纱一丈绫”之轻的强烈对比。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都蕴含在其中了。
教材习题讲解
3.这三首诗中有不少精彩之处,如《石壕吏》的巧妙构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画等。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石壕吏》全诗句句叙事,无抒情语、议论语,作者巧妙地通过叙事抒发了情感,发出了议论,爱憎分明。作者在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矛盾双方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凶悍、残暴却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
教材习题讲解
诗人善于剪裁,叙事藏有深意。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役,既而含蓄地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属于自然环境描写,用恶劣的天气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出作者生活环境之艰苦,心情之愁苦。
教材习题讲解
《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是对卖炭翁的外貌描写,通过这些描写逼真地刻画了卖炭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了卖炭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翩翩”指轻快的样子。这里表现出宫使的趾高气扬,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悲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教材习题讲解
4.背诵这三首诗。
背诵略。
教材习题讲解
5.任选一首诗,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改写成一则小故事。
示例一:《卖炭翁》改写
终南山中一老翁在佝偻着身子砍柴,在茫茫大雪里他显得那么小,那么弱。他一边砍柴一边想:今年的雪这样大,那这炭应当比去年贵吧!他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继续砍柴。山下有一个茅草棚,老人费力地将一车木柴拉进去。生火,烧炭。火光下的老人显得那么瘦小。火光把老人的脸照得通红,他想离火近一点儿让自己暖和些,却又被浓烟熏得睁不开眼。
教材习题讲解
在一个寒冷的清晨,老人赶着牛拉着一车炭进城卖炭。他实在太累了,便在南门外的泥地里坐下来休息。这时,一个穿黄衣的人和一个穿白衫的人从远处骑马而来。“老头儿,走,这车炭归我们了!”老人号哭着:“大人,使不得啊,使不得,我这车炭……”“嘿,哭什么呀,这个给你。”那个穿黄衣的人轻巧地一挥手,穿白衫的人就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系在了牛头上。“大人,我这一车炭……”“怎么?还嫌少?”老人跌倒在地,老泪纵横,却无能为力。
太阳升起来了,一人一牛渐渐地走远了,最后消失在雪地里。
教材习题讲解
示例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日落时分,一股强劲无情的秋风卷走了我屋顶上的几层茅草。
我走出屋,看见茅草飘到了树上、池塘里……一想到辛苦搭成的茅屋被破坏成这样,我便感到心痛万分。一群孩子突然从南村跑来,他们不顾我的阻拦,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了竹林中。我喊得自己唇焦口燥也无济于事。我望着漏了的屋顶,止不住地叹息。
教材习题讲解
一会儿风便停了,天渐渐黑了下来。蜡烛烧得只剩下一点点,火苗被风吹得摇曳不定。我坐在床边,凝视着盖了多年的被子,它早已冷得像铁一样,孩子睡相不好,硬是把被里蹬破了。
我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眼睛一直盯着屋内像麻线一样密集的雨点。这屋子因漏雨连一块干的地方都没有了。我回想起自己曾经的悲惨遭遇,更是伤心不已。
教材习题讲解
全家人整天挨饿受冻,担惊受怕,这日子可怎么过啊!自从战乱以来,我就很少能睡好觉,今晚又将是个不眠之夜,这又湿又冷的环境让我如何挨到天亮!妻子劝我早些休息,我在心中叫苦,我也想啊,但一闭上眼,百姓们悲惨的生活场景便浮现在眼前,我不得不为国家的命运而担忧啊!
教材习题讲解
想着想着,我仿佛看见了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矗立在眼前,看到了贫寒的士人露出了笑脸。如果真的能得到千万间大屋,庇护贫寒的士人,即使我的屋子破漏、自己被冻死也心甘情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