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灯笼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灯笼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2 09:02:0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6张PPT)
导入
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的张灯结彩,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让我们走近吴伯箫的散文名篇《灯笼》,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的情怀。
4 灯 笼
教学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必备知识
03
字词清单
04
课文分析
05
课堂小结
06
课后习题
07
拓展延伸
01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把握文章的线索及作用,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认识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必备知识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他的散文常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引申出深刻的内涵。代表作主要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等。
本文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略有改动。吴伯箫是一位进步作家,以天下为己任。五四运动期间参加罢课、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后来赴延安参加革命。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华战争,吴伯箫当时创作了许多散文,《灯笼》是其中之一,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情怀和时代担当。
创作背景
必备知识
灯笼,是过去常见的一种照明工具,也是节日喜庆的象征。“灯笼”在文中是中心话题,寄托着作者对早年生活和故乡亲人的怀念,以及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担当;同时又起线索作用,串联文中各个材料。
文题解读
必备知识
1. 争讼( ):因争论而诉讼。
2. 领域( ):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
3. 斡( )旋:调停,调解。
4. 静穆( ):安静庄严。
5. 思慕( ):思念(自己敬仰的人)。
6. 怅惘( ):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sòng
必考字词梳理
读读写写
字音易错,注意声母。




wǎng
字形易错,注意写法。
字形、字音易错。
7. 锵( )然: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
8. 褪( )色:布匹、衣服等的颜色逐渐变淡。
9. 燎( )原:(大火)延烧原野。
10. 熙( )熙然:指一副快乐满足又舒适的样子。
11. 暖融融:状态词,暖烘烘。
12. 马前卒( ):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13.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qiāng
必考字词梳理
字形易错,注意偏旁。
tuì
liáo


字形易错,注意写法。
字音易错,注意声母。
( )(恐吓)
( )(吓唬)

xià
多音字
必考字词梳理

( )(悄悄)
( )(悄然)
qiāo
qiǎo

形近字
必考字词梳理
磷( )(磷火)
粼( )(粼粼)
嶙( )(嶙峋)
lín
lín
lín
骠( )(骠勇)
缥( )(缥缈)
剽( )(剽窃)
piào
piāo
piāo
慕( )(羡慕)
暮( )(日暮)
幕( )(幕布)



裴( )(姓裴)
斐( )(斐然)
Péi
fěi
口诀记忆法:心里羡慕谓之“慕”;太阳下
山谓之“暮”;盖的布绸谓之“幕”。
·
·
·
词 恐吓 威吓
同 都是动词,都有“吓唬”的意思。 异 强调使对方有所畏惧产生顾虑而屈服,多用于对人进行威胁,也可用于动物。 强调用威势相威胁, 只用于对人进行威胁。
例 ①面对敌人的恐吓,他毫不畏惧。 ②经理经常威吓小王,说要开除他。
近义词辨析
必考字词梳理
作者回忆了与灯笼相关的哪些情节?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给人亲切
真实的感觉,试举例分析。
内容
语言
结构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旨
预习思考问题
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
来组织材料的?
2
导思
1
导思
3
导思
4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关键词:
喜爱灯笼、保家卫国
课文初读感知
读法指导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朗读时,前面要用优雅的语调,结尾要用高昂的语调,读出渴望报国的那种情怀。如第一段,要注意语速的变化,不宜过快,快了便显得飘忽,“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要连读,读出那种喜欢的口吻,段末“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要读出深情。
课文初读感知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开篇说“火”,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第二部分(2— 11 ):文章主体,说“灯笼”。
第三部分(12 ):结尾说“火”,显现主旨。
课文细读品味
1.第①段的情景描写有何作用?
第①段写了小孩子喜欢火、亮光的情景,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课文细读品味
2.村头挂红灯有什么作用?
有行好的意思;使孤行客黑夜摸路,“四面虚惊”时得到慰藉,表现了家乡人的淳朴、善良。
课文细读品味
3.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含义?
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进士第的官衔灯还在,而朱门已经褪色,形成对比,突出岁月的沧桑,世事的变迁;实际上写族姊家早已衰败。
课文细读品味
4.第 段“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有何含义?
引用典故,借李愬、蒙恬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表明了自己愿做“那灯笼下的马前卒”。作者由此跳出了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课文细读品味
5.结合文意,分析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作者热情赞颂古代将领英勇杀敌的气概,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大家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家园。
1.[重点]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作者喜爱灯笼的过程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灯笼使作者联想到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课文全篇探究
2.[重点] 课文是怎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试举例分析。
课文将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融于一体,都服从于情感表达的需要,自然而然地交错进行,创造了散文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如,第1 段开头说:“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这是议论。接下来说“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这是叙述。这种先议后叙,就是叙与议的结合。
课文全篇探究
课文全篇探究
第2 段叙述“我”由灯笼联想到的人和事,末了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这是议论,既总结了这一段的内容,又表明了脑海中相关记忆之丰富,表达了一种怀念的情感。
第3 段最后说:“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这是议论,“静穆”写出了环境氛围,“思慕”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1.结构严谨。
这篇文章由小孩子喜欢火、亮光自然过渡到灯笼,又由灯笼联想到亲人的关爱等内容,然后通过对宫灯的想象,体会到了深长的历史况味,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作者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由个人情感的抒发,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2.引用典故。
“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辛弃疾的词,表达的是杀敌卫国、抵御外侮的主题。作者说 “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鲜明地表达了他渴望抗敌卫国的感情。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功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他的爱国热情。
归纳总结
3.以小见大。
“灯笼”是作者早年乡村生活中的一个微小事物,作者正是借助这样一个微小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的。本文以小见大,体现为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抒壮烈之情,才是作者的真正的写作主旨。
归纳总结
4.叙议结合。
本文不论是从叙到议,还是从议到叙,都是自然融洽地过渡转换的,丝毫不见生硬的拼凑。本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给了读者更多的形象感。
归纳总结
5.语言典雅。
本文以书面语表达为主,而且语言运用非常娴熟,如“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非常文雅,有韵味,有意境。
归纳总结
这篇散文以“灯笼”为题,记叙了作者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情景,表现了中国旧时代所特有的农村风俗,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同时,追忆历史,着想现实,表达了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抒写了家国情怀。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灯笼
开篇说“火”,为写“灯笼”做铺垫(1)
关于灯笼的回忆与联想(2—11)
结尾说“火”——团结抗战,保家卫国(12)
灯笼缘深——欣喜怀念
灯迎祖父——长幼情笃
挑灯就读——母子情深
乡俗还愿——慰藉路人
元宵赶灯——青春飞扬
族姊远嫁——岁月沧桑
纱灯描红——雅致单纯
献帝宫灯——历史况味
挑灯看剑——杀敌卫国
喜爱灯笼
家国情怀
积累拓展
灯 笼
在我国,灯笼文化源远流长。《南史》记载有“壁上挂葛灯笼”句。葛,就是用棉线或麻线织成的纺织品。
关于灯笼的起源,较普遍的一个说法是,东汉时期皇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
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之后这种佛教的庆典就逐渐变成了民俗。 到了唐代,官民都很重视灯节,民间有张灯结彩、观灯出游的习俗,灯市也开始出现。及至宋代,多种灯笼样式涌现。而在清代,无论是住所还是寺庙都有独特的灯景。
灯笼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吉瑞祥和的象征。
有关“灯笼”的诗文妙句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唐·张萧远《观灯》)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唐·孟浩然《同张将蓟门观灯》)
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
(唐·章碣《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
(唐·羊士谔《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