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秋第六单元《百分数》同步练习(含解析)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3年秋第六单元《百分数》同步练习(含解析)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12 08:1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年秋学期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单元练习8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明去年体重增加了10%,今年他加强体育锻炼,体重减轻了10%,与前年相比,他的体重( )。
A.轻了 B.重了 C.一样重 D.不确定
2.一杯含糖率为5%的糖水,重80克。在这杯糖水中加入20克糖,这时,这杯糖水的含糖率是( )。
A.20% B.24% C.25% D.30%
3.甲、乙两数的比是4∶5,乙数比甲数多( )。
A.20% B.80% C.25% D.30%
4.某移动公司的手机市话原收费标准每分钟降低了m元后,再次下调了25%,现在的收费标准是每分钟n元,则原收费标准每分钟( )。
A.(n-m)元 B.(n+m)元
C.(n+m)元 D.(n+m)元
5.乐乐看《上下五千年》,第一周看了全书的,第二周看了全书的25%,第一周比第二周多看了105页,这本书共有( )页。
A.1260 B.1420 C.1520 D.1620
二、填空题
6.60%改写成分数是( );改写成百分数是( )。
7.16∶( )==( )÷5=( )%=0.8。
8.500位同学进行达标检测,达标人数占98%,不达标的同学有( )人。
9.商店运进桔子120筐,梨的筐数和桔子的筐数的比是5∶3,桔子占梨的( )%,桔子比梨少( )%。
10.小明第一天看了一本故事书总页数的20%,第二天看了15页,这时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这本故事书一共( )页。
三、判断题
11.35%读作百分之三十五。( )
12.两根都是1米长的钢管,第一根截去米,第二根截去全长的25%。则两根钢管剩下的部分一定一样长。( )
13.小明看一本10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35%,第二天应从第45页看起。( )
四、计算题
14.直接写出得数。
4.2+0.85= 18×40= 36×= 32×0.25= 1.7-0.25-75%=
5.2÷10%= = 910÷70= 8.9×11-8.9= =
15.简便计算。
(1)23.56-(3.56+2.9) (2)0.6×0.36+×64% (3)1.25×2.5×160
五、解答题
16.学校种植草坪用去1200元,比原计划节省300元,节省了百分之多少?
17.有一款毛衣,现在的售价是120元,比原价便宜40%,原价是多少元?(先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18.学校购买图书200本,其中的40%分给六年级,剩下的图书按照3∶5分给四年级和五年级。四、五年级各分得多少本?
参考答案:
1.A
【分析】把小明前年的体重看作单位“1”,小明去年的体重就是前年体重的(1+10%),用乘法可以求出小明去年的体重;把小明去年的体重看作单位“1”,小明今年的体重是去年体重的(1-10%),用小明去年的体重乘(1-10%)即可算出小明今年的体重。与前年的体重比较大小即可得解。
【详解】1×(1+10%)×(1-10%)
=1×(1+0.1)×(1-0.1)
=1×1.1×0.9
=0.99
0.99<1
即与前年相比,他的体重轻了。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在理解情景问题的基础上找到“整体”也就是常说的单位“1”的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最后列式计算完成题目。
2.B
【分析】原来糖水质量×含糖率=原来糖的质量,(原来糖的质量+加入的糖的质量)÷(原来糖水质量+加入的糖的质量)×100%=现在糖水的含糖率,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80×5%+20)÷(80+20)×100%
=(4+20)÷100×100%
=24÷100×100%
=0.24×100%
=24%
这时,这杯糖水的含糖率是24%。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理解百分率的意义,掌握百分率的求法。
3.C
【分析】甲、乙两数的比是4∶5,可以将甲数看作4,乙数看作5,甲乙两数的差÷甲数=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据此分析。
【详解】(5-4)÷4
=1÷4
=0.25
=25%
甲、乙两数的比是4∶5,乙数比甲数多25%。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此类问题一般用表示单位“1”的量作除数。
4.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每分钟降低了m元后的价格单位“1”,再次下调了25%,则现在的收费标准是降低m元后收费标准的(1-25%),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n÷(1-25%)即可求出降低m元后的收费标准,再加上m即可求出原来的收费标准。据此解答。
【详解】n÷(1-25%)+m
=n÷75%+m
=n÷+m
=n×+m
=(n+m)元
原收费标准每分钟(n+m)元。
故答案为:D
【点睛】做这道题时,关键是找清单位“1”,确定为除法应用题,最后不要忘记加上原来降价的m。
5.A
【分析】将全书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周比第二周多看的页数÷第一周和第二周对应分率或百分率的差=全书总页数,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105÷(-25%)
=105÷(-)
=105÷
=105×12
=1260(页)
这本书共有1260页。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部分数量÷对应分率或百分率=整体数量。
6. 44.4%
【分析】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分数改写百分数通常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
【详解】由分析可得:60%改写成分数是;改写成百分数是44.4%。
【点睛】本题考查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掌握方法,正确转化即可。
7.20;32;4;80
【分析】根据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把0.8化为分数形式,即0.8=;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4∶5,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4就是4∶5=16∶20;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8就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4÷5;把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再加上百分号即可化为百分数,即0.8=80%。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16∶20==4÷5=80%=0.8
【点睛】本题考查比、分数、小数、除法和百分数的互化,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10
【分析】根据总人数×达标率=达标人数,用500×98%,求出达标同学人数,再用总人数-达标同学人数,即可求出不达标的同学。
【详解】500-500×98%
=500-490
=10(人)
500位同学进行达标检测,达标人数占98%,不达标的同学有10人。
【点睛】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 60 40
【分析】已知梨的筐数和桔子的筐数的比是5∶3,可以把梨的筐数看作5份,桔子的筐数看作3份;
求桔子占梨的百分之几,用桔子的份数除以梨的份数即可;
求桔子比梨少百分之几,先用减法求出少的份数,再除以梨的份数即可。
【详解】3÷5×100%
=0.6×100%
=60%
(5-3)÷5×100%
=2÷5×100%
=0.4×100%
=40%
桔子占梨的60%,桔子比梨少40%。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以及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先把比看作份数,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用两数的差值除以另一个数。
10.75
【分析】由题意可知,小明第二天看了15页,这时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即这时已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则15占总页数的(-20%),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
【详解】15÷(-20%)
=15÷
=15×5
=75(页)
则这本故事书一共75页。
【点睛】本题考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11.√
【分析】百分数的读法:先读百分之,然后读百分号前面的数;据此判断。
【详解】35%读作百分之三十五。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百分数的读法是解题的关键。
12.√
【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用1-即可求出第一根剩下的长度;把第二根的长度看作单位“1”,已知第二根截去全长的25%,则剩下的占全长的(1-25%),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1-25%)即可求出第二根剩下的长度;最后比较两根剩下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1-=(米)
1×(1-25%)
=1×75%
=0.75(米)
米=0.75米
两根都是1米长的钢管,第一根截去米,第二根截去全长的25%。则两根钢管剩下的部分一定一样长。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分数代表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
13.×
【分析】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法:一个数(单位“1”的量)×百分率=部分量。据此先用100×35%求出小明第一天看的页数;再用第一天看的页数+1求出第二天应从第几页看起。
【详解】100×35%+1
=35+1
=36(页)
所以第二天应从第36页看起。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确定单位“1”的量是解决分数问题的关键。单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单位“1”未知,用除法解答。
14.5.05;720;30;8;0.7;
52;;13;89;
【详解】略
15.(1)17.1;(2)0.6;(3)500
【分析】(1)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b-c进行简算;
(2)先把化成0.6,64%化成0.64,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a×c+b×c=(a+b)×c进行简算;
(3)先把160分解成8×20,然后根据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详解】(1)23.56-(3.56+2.9)
=23.56-3.56-2.9
=20-2.9
=17.1
(2)0.6×0.36+×64%
=0.6×0.36+0.6×0.64
=0.6×(0.36+0.64)
=0.6×1
=0.6
(3)1.25×2.5×160
=1.25×2.5×(8×20)
=(1.25×8)×(2.5×20)
=10×50
=500
16.20%
【分析】先依据原来需要的钱数=实际用去钱数+节省钱数,求出原来需要的钱数,再用节省钱数除以原来需要的钱数即可解答。
【详解】300÷(1200+300)×100%
=300÷1500×100%
=0.2×100%
=20%
答:节省了20%。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依据等量关系式原来需要的钱数=实际用去钱数+节省钱数,求出原来需要的钱数。
17.图见详解;200元
【分析】把毛衣原价看作单位“1”,根据“售价120元,比原价便宜40%”,可知现价120元对应的分率是(1-40%),设原价是x元,则(1-40%)x=120,解方程即可得解。
【详解】作图如下:

解:原价是x元,则:
(1-40%)x=120
60%x=120
60%x÷0.6=120÷0.6
x=200
答:原价200元。
【点睛】此题考查百分数的实际应用,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现价120元对应的分率。
18.四年级45本;五年级75本
【分析】把购买的图书总本数看作单位“1”,其中的40%分给六年级,则剩下的图书占总本数的(1-40%),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剩下的图书,也就是四、五年级分得图书的本数。
又已知剩下的图书按照3∶5分给四年级和五年级,可以把四年级分得的图书看作3份,五年级分得的图书看作5份,一共是(3+5)份;
用四、五年级分得图书的本数除以(3+5)份,即可求出一份数,再用一份数分别乘四、五年级的份数,即可求出四、五年级分得图书的本数。
【详解】四、五年级共有:
200×(1-40%)
=200×0.6
=120(本)
一份数:
120÷(3+5)
=120÷8
=15(本)
四年级:15×3=45(本)
五年级:15×5=75(本)
答:四年级分得45本,五年级分得75本。
【点睛】本题考查百分数、比的应用,先找出单位“1”,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剩下的图书本数,再把比看作份数,求出一份数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