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章末巩固复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章末巩固复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2 06:2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三单元【天气和气候】章末巩固复习
一、选择题
张教授计划12月5日前往某城市讲学。临行前,他查阅了该城市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下表为该城市12月5-8日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预报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12月5日 12月6日 12月7日 12月8日
天气预报 9~12℃ 9~13℃ 8~11℃ 8~11℃
空气质量指数 100 161 167 158
注:判断一个城市空气质量好坏根据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0~50为优;51~100为良好;101~150为轻度污染;151~200为中度污染。1.根据天气状况,前往该城市讲学的张教授应穿( )
A.T恤衫 B.凉鞋 C.短衬衣 D.毛衣
2.空气质量最差的一天是( )
A.12月5日 B.12月6日 C.12月7日 D.12月8日
3.为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张教授建议( )
A.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B.城郊新增垃圾焚烧厂
C.鼓励农民燃烧秸秆 D.化工企业向市区迁移
读“东西半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非洲地跨南北半球 ②纬度最高的大洲是欧洲 ③面积最大的大洲是非洲
④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 ⑤南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5.对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西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D.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6.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判断下列语句,描述天气的是( )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④昆明四季如春
⑤明天大风降温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下表为某地一周中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天气状况和空气质量。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天气状况 -3~4℃ -1~9℃ -4~7℃ -3~9℃ -2~7℃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7.该五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一天是(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四 D.星期五
8.据上表,以下天气播报正确的是( )
A.星期一小雪转大雪 B.星期二多云转晴
C.星期三晴转多云 D.星期五有冰雹
读吉林市2021年6月27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9.此日,吉林市最高气温出现在( )
A.午后两点左右 B.正午前后 C.日出前后 D.日落前后
10.此日,吉林市气温日较差约为( )
A.2℃ B.6℃ C.10℃ D.14℃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储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读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地区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
A.1月 B.7月 C.10月 D.12月
12.当该地水量盈余率大于1时,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洪涝灾害 B.干旱灾害 C.降温霜冻 D.森林火灾
13.若该水库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则该水库的水量盈余率会发生的变化为( )
A.冬季水量盈余率不变 B.夏季水量盈余率升高
C.盈余率变化趋于平稳 D.冬、夏季盈余率持平
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干极”,气候极其干燥,经常连续几年不降水。读世界南半球降水量分布及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与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特点一致的是( )
A. B.
C. D.
15.下列有关南半球降水量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东岸降水多 B.南回归线附近西岸多于东岸
C.纬度越高降水越多 D.南极地区降水多于其他地区
16.这里连续几年不降水是指降水的( )
A.季节变化 B.年际变化 C.月变化 D.日变化
《中国诗词大会》引发收视热潮,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落花时”。诗中描述的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1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的角度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春风”——夏季风②“春风”——冬季风
③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④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冬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世界各地冷热、干湿不同,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特征。结合世界局部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气候类型相同的两地是( )
A.甲、乙两地 B.乙、丙两地 C.丙、丁两地 D.甲、丁两地
20.图中乙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分布规律是( )
A.回归线附近大陆的西部和内部 B.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C.北极圈附近大陆的东部和北部 D.地势高峻的高原和高山区
21.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气候条件优越。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与西安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解答题
22.小张一家准备国庆假期去南湖公园游玩,他提前查阅了这几天的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报。读“10月1日-4日当地天气表”(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日期 气温/℃ 天气 风力风向
10月1日 17-29 多云转晴 东风1级
10月2日 20-27 多云 东北风2级
10月3日 16-26 雾转小雨 西北风3级
10月4日 13-17 小雨 西南风4级
(1)10月2日的最低气温为 ,该日风力较 (填“大”或“小”)。
(2)下列能够正确反映10月3日这天的天气符号是( )(填字母)
A. B. C. D.
(3)最终小张一家决定10月1日去公园游玩。这是因为当天的最高气温为 ,气温相对较适宜,外出 (填“需要”或“不需要”)准备雨具。
(4)10月4日这一天出门,小张应该穿 (填“羽绒服”、“短袖”或“卫衣”)。
23.(主题探究)
探究主题:气候变暖的影响及缓解措施
探究背景:2022年11月6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在埃及开幕,会议为应对紧急气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等不可避免的紧急情况展开讨论。某中学以“气候变暖的影响及缓解措施”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学习过程。
探究一人类活动与气候之间的联系
下图为1980—2019年中国沿海地区海平面变化。

(1)中国沿海地区的海平面变化总体呈 (上升/下降)趋势。
(2)(思维导图)请你把下列数字符号填入知识框架中。
①极地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②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③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人类活动 A 全球气候变暖 C
B 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
探究二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如太平洋岛国斐济的不少村庄被淹没,根据斐济政府的数据,预计有600多个社区可能被迫搬迁,包括42个村庄受到严重威胁。
(3)(影响开放)结合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分析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探究三气候变化的缓解措施
(4)(措施开放)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我国将在2030年前和2060年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请你为我国顺利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献计献策。(列举2条)
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D 6.C 7.A 8.C 9.A 10.D
11.C 12.A 13.B 14.C 15.A 16.B 17.A 18.C 19.C 20.A 21.D
22.(1) 20℃ 小
(2)C
(3) 29℃ 不需要
(4)卫衣
23.(1)上升
(2) ② ③ ①
(3)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多,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淹没,影响沿海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
(4)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节约能源,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