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调研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东城区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调研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2 08:5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城区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调研
化学
本试卷共100,调研时长8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CO B.HClO C.NaOH D.Cu
2.M与N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P,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M)、v(N)、v(P)表示。已知v(M)、v(N)、v(P)之间有以下关系:2v(M)=3v(N)、v(N)=v(P),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2M+3N=P B.2M+3N=3P
C.3M+2N=2P D.3M+2N=P
3.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羟基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
B.56g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C.2L0.1mol/L的AlCl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0.2NA
D.1molN2与5molH2充分反应可生成NH3数目为2NA
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K+、、F-
B.无色透明溶液中:Cu2+、Al3+、、
C.能使品红褪色的溶液中:、Mg2+、I-、Ca2+
D.与A1反应能生成氢气的溶液中:、Fe2+、、
5.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Cl2:2NaCl2Na+Cl2↑
B.向CuCl2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产生黑色沉淀:Cu2++S2-=CuS↓
C.用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ag)+CaSO4(s)CaCO3(S)+(aq)
D.0.1mol/L氨水溶液pH约为11:NH3·H2O+OH-
6.下列事实不能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的是
A.打开可乐有气泡产生
B.加热可以增强Na2CO3溶液清洗油污的效果
C.不能混合使用草木灰(主要含K2CO3)与铵态氮肥
D.采取较高的温度进行工业合成氨生产(N2+3H2一=2NH3 △H<0).
7.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如下表所示。
T/℃ 0 10 20 |25 40 50 90 100
Kw/10-l4 0.1 0.3 0.7 1.0 2.9 5.3 37.1 54.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 B.25℃,纯水中c(H+)=c(OH-)=10-7mol/L
C.90℃,0.1mol/LNaCl溶液中pH<7,呈中性 D.pH=5的稀盐酸溶液中c(OH-)一定为10-9mol/L
8.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NaX和NaY盐溶液的pH分别为9和1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NaX溶液中:c(Na+)>c(X-) B.电离常数:Ka(HX)>Ka(HY)
C.X-结合H+的能力大于Y结合H的能力 D.HX与NaY能发生反应:HX+Y=HY+X
9.已知反应:①CH4(g)+2F2(g)=CH2F2(g)+2HF(g) △H1<0
②CH4(g)+4F2(g)=CF4(g)+4HF(g) △H2
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H C-F H-F F-F
键能/(kJ/mol) a b c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H1=2(b-a+c-d)kJ/mol
C.△H2=△H1
D.CH2F2(g)+2F2(g)=CF4(g)+2HF(g) △H=△H2-△H1
10.在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充入CO和NO发生如下反应:2CO(g)+2NO(g)2CO2(g)+N2(g)
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探究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实验测得c(CO)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已知:ⅰ.起始投料比n(CO):n(NO)均为2:3
ⅱ.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物质具有的总面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Ⅱ反应温度相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
B.Ⅱ中NO的平衡转化率为75%
C.在Ⅲ的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2.5
D.0~t1min,Ⅲ中平均反应速率v(CO)=mol/(L·min)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
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破损后的镀锌铁板比镀锡铁板更耐腐蚀
D.用牺牲阳极保护法保护钢铁,被保护的钢铁作原电池的负极
12.模拟铁制品镀铜的装置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为铁制品 B.可用CuSO4溶液作电镀液
C.b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电镀过程中,溶液中Cu2+浓度不断减小
13.快速充放电铝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其充电速度更快,寿命更长。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Al-3e-+7=4
B.电池放电时,有机阳离子EMI+向石墨电极移动
C.电池充电时,石墨电极表面发生反应:4+3e-=Al+7
D.电池充电时,Al电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
14.兴趣小组为探究FeCl3在溶液中显黄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操作 试剂a 试剂b 现象
① 0.2mol/LFeCl3 蒸馏水 溶液为黄色
② 0.2mol/LFeCl3 2mol/L盐酸 溶液为浅黄色
③ 0.2mol/LFe(NO3)3 蒸馏水 溶液为浅黄色
④ 0.2mol/LFe(NO3)3 2mol/L硝酸 溶液接近无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中的溶液颜色比①中的浅,主要是因为Fe3+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
B.由③④可知,Fe(NO3)3溶液显浅黄色与Fe3+水解有关.
C.由以上实验可推知,FeCl3溶液显黄色与Fe2+水解、Cl-存在均有关
D.由以上实验可推知,导致②③溶液均为浅黄色的原因相同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10分)二甲醚(CH3OC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CO和H2制得,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O(g)+4H2(g)CH3OCH3(g)+H2O(g) △H=-206.0kJ/mol
工业中采用“一步法”,通过复合催化剂使下列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反应同时进行:
ⅰ甲醇合成反应:
ⅱ甲醇脱水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H=-24.0kJ/mol
(1)起始时向容器中投入2molCO和4molH2,测得某时刻上述总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51.5kJ,此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2)请补全甲醇合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甲醇脱水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在某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H3OH(g),测得某时刻各组分浓度如下表所示。此时反应_________(填“已达到”或“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 0.02 0.4 0.4
(4)生产二甲醚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副反应,与甲醇脱水反应形成竞争:
CH3OH(g)+H2O(g)CO2(g)+3H2(g) △H=+48.8 kJ/mol
将反应物混合气按进料比n(CO):n(H2)=1:2通入反应装置,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测得二甲醚的选择性分别如下左图、右图所示。
资料:二甲醚的选择性是指转化为二甲醚的CO在全部CO反应物中所占的比例。
①图1中,温度一定,压强增大,二甲醚选择性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图2中,温度高于265°C后,二甲醚选择性降低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16.(15分)研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有重要的意义。
(1)常温下,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10mL0.1mol/L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a点溶液的pH_________1(填“>”、“<"或“=”,下同)。
②b点溶液中,c(Na+)_________c(CH3COO-)。
③c点溶液中,c(Na+)_______[c(CH3COO-)+c(CH3COOH)]。
④比较a、c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______c。
(2)已知:25℃时CH3COOH、H2CO3和HClO的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75×10-5 Ka1=4.5×10-7 Ka2=4.7×10-11 4.0×10-8
①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_________。
②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关系为:pH(NaClO)_________ pH(CH3COONa)(填“>”、“<"或“=”)。
③25℃时,若初始时醋酸中CH3CO0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c(H+)=_____mol/L.(已知:=4.2)
④下列化学反应能发生的是_______。
A.HClO+CH3COONa=CH3COOH+NaClO
B.CH3COOH+Na2CO3=NaHCO3+CH3COONa
C.CO2+H2O+2NaClO=Na2CO3+2HClO
17.(11分)通过化学的方法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CO2减排途径。
Ⅰ.利用CO2制备CO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g)+H2(g)CO(g)+H2O(g)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2)下列事实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体系内n(CO):n(H2O)=1:1
B.体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体系内各物质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体系内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Ⅱ.利用CO2制备甲醇(CH3OH)
一定条件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和H2。涉及反应如下:
主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H=-90.4kJ/mo1
副反应:CO2(g)+H2(g)CO(g)+H2O(g) △H=+40.5kJ/mo1
已知:CH3OH产率=
(3)一段时间后,测得体系中n(CO2):n(CH3OH):n(CO)=a:b:c。
CH3OH产率=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4)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的CO2转化率和CH3OH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CO2转化率升高,的值下降。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5)探究温度和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
不同压强下,平衡时CO2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①压强p1_____(填“大于“或“小于”)p2。
②图2中温度高于T1时,两条曲线重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下列条件中,CH3OH平衡产率最大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220℃ 5MPa B.220℃ 1MPa C.300℃ 1MPa.
18.(10分)降低能耗是氯碱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我国利用氯碱厂生产的H2作燃料,将氢燃料电站应用于氯碱工业,其示意图如下。
①a极为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乙装置中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甲装置可以实现化学能向电能转化
B.甲装置中Na+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向a极移动
C.乙装置中c极一侧流出的是淡盐水
④结合化学用语解释d极区产生NaOH的原因:______________。
⑤实际生产中,阳离子交换膜的损伤会造成OH-迁移至阳极区,从而在电解池阳极能检测到O2,产生O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下列生产措施有利于提高Cl2产量、降低阳极O2含量的是_________。
A.定期检查并更换阳离子交换膜
B.向阳极区加入适量盐酸
C.使用Cl-浓度高的精制饱和食盐水为原料
(2)降低氯碱:工业能耗的另一种技术是“氧阴极技术”。通过向阴极区通入O2,避免水电离的H+直接得电子生成H2,降低了电解电压,电耗明显减少。“氧阴极技术”的阴极反应为_________。
19.(12分)(一)某小组同学用下列试剂研究将AgCl转化为AgI。
(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
(1)实验操作(试剂:0.1mol/LNaCl溶液,0.1mol/LAgNO3溶液,0.1mol/LKI溶液)
向盛有2mL0.1mol/LNaCl溶液的试管中_______(将操作补充完整)。
(2)实验现象
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__现象可证明AgCl转化为AgI。
(3)实验分析及讨论
①该沉淀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定性分析。结合图示或文字说明该转化与AgCl和AgI的沉淀溶解平衡均有关:_________。
③定量分析。由上述沉淀转化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可推导:
K==____________(列式即可,不必计算结果)。
④同学们结合③中的分析方法,认为教材中的表述:“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可进一步表述为__________。
(二)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实现AgNO3溶液和KI溶液间的反应(a、b均为石墨)。
(4)当K闭合后,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b极附近溶液变蓝。
①b极发生的是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5)事实证明:AgNO3溶液与KI的溶液混合只能得到AgI沉淀,对比(4)中反应,从反应原理的角度解释产生该事实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东城区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调研
化学
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42分)
1-5:BCBAA6-10:DDCDB11-14DBCD
非选择(共58分)
15.(10分)(1)25%(2分)
(2)2CO(g)+4H2(g)2CH3OH(g)△H=-182.0kJ/mol(2分)
(或CO(g)+2H2(g)CH3OH(g)△H=-91.0kJ/mol)
(3)已达到(2分)
(4)①增大压强,副反应CH3OH(g)+H2O(g)CO2(g)+3H2(g)逆向移动,被抑制(2分);
主反应中2CH3OH(g)CH3OCH3(g)+H2O(g)不受压强影响(省略主反应不受压强影响,不扣分)
②主反应中2CH3OH(g)CH3OCH3(g)+H2O(g)正向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移,二甲醚选择性降低(1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副反应CH3OH(g)+H2O(g)CO2(g)+3H2(g)正向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移,副产物增加,二甲醚选择性降低。(1分)
16.(15分)
(1)①>(2分);②=(2分);③=(2分);④<(2分)
(2)①(2分没有中间1分的赋分点);
②>(1分);③4.2×10-4(2分);④B(2分)
17.(11分)
(1)(1分)
(2)CD(2分,漏选,少选1分,多选不得分)
(3)(2分)
(4)温度升高,主反应和副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副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于主反应(2分,温度升高,速率均增大1分,温度升高对副反应和主反应速率影响程度不同1分)
(5)①>(1分)
②当温度高于T1时,体系主要发生副反应,由于其反应前后气体分子化学计量数之和相同,因此压强对其平衡时CO2转化率没有影响(2分,没有1分的采分点)
③A(1分)
18.(10分)
(1)①负(1分)
②2NaCl+2H2O2NaOH+H2↑+Cl2↑(2分)
③AC(2分)
④d极发生反应:2H2O+2e-=H2↑+2OH-生成OH-,且Na从阳极区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d极区,生成NaOH(2分)
⑤4OH--4e-=O2↑+2H2O(1分);ABC(1分)
(2)O2+4e-+2H2O=4OH-(1分)
19.(12分)
(1)滴加2滴0.1mol/LAgNO3溶液,充分振荡后,再向其中加入4滴0.1mol/LKI溶液(不要求写准确用量,只要能表示出相对用量即可)(2分)
(2)沉淀的颜色由白色变为黄色(1分)
(3)①AgCl+I-AgI+Cl-(2分)
②AgCl(s)Ag+(aq)+Cl-(aq)
Ag+(aq)+I-(aq)AgI(s)
(或当向AgCl沉淀中滴加KI溶液时,溶液中Ag+与I-的离子积Q(AgI)>Ksp(AgI),因此,Ag+与I-结合生成AgI沉淀,导致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2分)
③(或者)(1分)
④对于组成形式相同的沉淀,Ksp小的沉淀转化为Ks。p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1分)
(4)①氧化(1分)
②Ag++e-=Ag(1分)
(5)Ag+与I-之间发生沉淀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或限度大(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