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庄子》
故事两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秋水》 庄子,名 ,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 “ ”,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 ” 。 ?周哲学家老庄老庄哲学 庄子思想?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 ”“ ”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 ”的,是物我两忘的。
代表作
名篇有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庄子》《逍遥游》《齐物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于:在是:这安:怎么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惠施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固:本来循:从…说起本:最初的话题 之:它,指代鱼之乐全:肯定安:哪儿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围绕什么辩论?惠子凭什么肯定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2、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才占据了上峰呢?
3、庄子最终击败了惠子靠的是什么?
4、假如你是庄子,你如何取胜? 用逻辑推理
5、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你觉得这么说有没有道理?
6、比较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7、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
合作探究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围绕什么辩论?惠子凭什么肯定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庄子知不知鱼乐
其实这场千古之辩就是可知与不可知的辩论
惠子说: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
你也不是鱼,所以我肯定你当然不知道鱼。
他根据逻辑推理来得出的。 倘若环境条件有利于惠子学说生长的话,中国科学无需通过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即可发展。
—— 李约瑟 (英国)(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因为惠子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 2、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而这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4、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 庄子很聪明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
关键是 “安”字。
3、庄子最终击败了惠子靠的是什么?
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
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境由心生。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这和庄子超然的思想境界有关。因为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粪土,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所以他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本来就是快乐的,所以他觉得鱼也很快乐。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庄子觉得天地与我同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
因为庄子心境旷达,崇尚自然的,本来就是快乐的,所以他觉得鱼也很快乐。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庄子觉得我的心灵和自然相通。
天地与我同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5、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一个歌咏自然的人,用自己的心感悟自然,看见了一支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 ——宗白华 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也。
——清 宣颖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李清照 《怨王孙》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 《贺新郎》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惠子:
醉心功名
见利忘义
薄情寡义
庄子:
淡泊名利
清高自守
机敏幽默鲜明对比庄子:智辩,重欣赏,对外界认识
带有欣赏的态度。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有一
种寻根究底的态度,重知识
的探讨。
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惠子相梁》:
1、情节出人意料、2 、人物形象鲜明、
3、比喻巧妙贴切、4、 描摹生动传神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敏捷的思路和睿智的谈锋,
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以怡情益智的享受。
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故事一?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jī)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的妻子死后,惠子去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责备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她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仙逝,,你不哭也罢,还鼓盆而歌,简直是太过分了!” 庄子说:“不对哩。她刚去世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的生命本就起于无形;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译文: 故事二?庄周梦蝶
?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①适志②与!不知周也。俄然觉③ ,则蘧蘧④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⑤矣。此之谓物化⑥ 。”
注释
①喻:通“愉”,愉快。 ②适志:合乎自己的意愿。 ③觉(jué):醒来。 ④蘧(qú):蘧,原意为惊喜的样子,此处为惊愕的样子。 ⑤分:区分、区别。 ⑥物化:事物自身的变化。此处意思为,外部事物都会与自身交合的,即,万事万物最后都是要合而为一的。 译文: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
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做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 本文是一篇寓言,请同学们用这样一个开头写一句话或一段话揭示本文的寓意。千年后的春天,
我又立在濠水的边上,
追寻你的目光。
你的一句“知之濠上”,
轻叩我心房,
我听到了 你在对我说:
例:事物的本身是捉摸不透的,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心来看待事物呢?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非梧桐不止 ( )
②非练实不食( )
③非醴泉不饮( )
④固不知子矣( )
⑤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⑥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⑦请循其本( )
⑧或谓惠子曰( )
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⑩欲代子相( )栖息竹实,竹子所结的子甘泉,甜美的泉水本来怎么国都遵循,沿袭
有人用做宰相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②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③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有人告诉惠施说: “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④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⑤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⑥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⑦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白鲦(tiáo)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据粗略统计有220多个)。下列寓言和成语都出自《庄子》: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东施效颦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呆若木鸡 无用之用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涸辙之鲋 邯郸学步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成者英雄败者贼知识扩展运斤成风 痀偻承蜩 庖丁解牛 大而無当
中规中矩 大相径庭 朝生暮死 椿萱并茂
沉魚落雁 秋毫之末 栩栩如生 目无全牛
如土委地 迎刃而解 游刃有余 得心应手
踌躇滿志 不翼而飞 支离破碎 真知灼见
探囊取物 舐痔舔痈 屠龙之技 强聒不舍
吐故纳新 鼓盆而歌 昭然若揭 似是而非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失之交臂 捉襟见肘
学富五车 栉风沐雨 相濡以沫……
再见感谢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