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博雅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茂名市博雅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2 19:22:43

文档简介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7.在上海玫其附近)松江、太仓一带,手工纺织业素称发达,但随落上海的开埠,外国棉纱棉
布的源源输入,这里的手工纺织业受到沉熏的打士。“上海的开埠”始于〔)
初二历史试卷
A.巾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一邝,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的签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C.中目码关条》的签订
D,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签订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8.了解历处人物,一定要探究祁关内容的真尖性、可靠性。下列人物对应项对其贡献的概括有
待考证的是〔》
1.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期间组建的北洋队全军覆投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成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作战争
2.某同学搜集到了图片《轮船招商同》、影像《甲午风云》、史学论苦《戊戊思潮纵横论》和绘
画载八国联犁在大沽口登陆》。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曾国藩
B陈独秀
C康有为
D孙中山
A.洋务派的自强与求富
B。日本对屮国蓆意侵略
A.兴办小祥务,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年
C,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D.民族他机与救亡图存
B,把“启藏之水”(指民主与科学)洒向“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3.有学若认为,1840牛之后,此学输入中国,对中同的影响比较慢,对士大夫的影响长时间
〔:,希望在中国完成从君主刺到共和制的转变,掀起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只停留在表面,·儿其是和口本相对比。下面能体现这一观点的足()
D,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剂,伙民主主义哦了正统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节命D.新文化运列
9.借助时间轴来岿纳史实、梳线素是学习历史的有教方法。`下图时间轴可用于研究(
4,晚清时期,习武之风极一时之盛,许多农民、城镇贫民、工商业者、小商小贩等皆有参与习
1年10明1阳明旧
2年月1
月引2E
月1旧
武,并加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这种现象反映了()
武昌起欧革命手玖克再京种赋许中华民时大总绣直统蒂逊位,清稠纯树辣名中年国时许法子在鹿京肺
A,民族危机逐渐缓和
B,时局影响社会风气
A.中华民国的创建为程
B.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C,清朝统治秩序费
D,新式学堂得到发展
C.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D,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5.根据嘉定县祁关记载,鸦片战争前工口之家“口织匹,麻钱百文”片战争后“洋布盛
10.1900年一名英军上校在口记中记载:“他竹在用练.上所缺少的东西,却由他门的勇猛来补足
行,土布片贱,计其所赢,仅得往H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了。他在优势的敌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勇牧,不断地使我们相信,中国人并不像我们迄今为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止相信的那样,他们很少怯情,更多的却是爱国心和信念。”该日记描述的是()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普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罕洋枪队激战
6.912年中华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主要是因为它()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A.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时代
B.推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11.下图为《1842一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该图所示现象()
心,賞告了漫长封建制度的彻底终结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初一毁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1贝,共8页
初二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共5张PPT)
期中测试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B A A A C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A C B C D A B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B D D C C B B C
31.(1)大事及其重要影响: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的签订,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任选一个回答,满分4分)
(2)口号:“自强”、“求富”(一点1分,满分2分);
原因: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一点2分,满分4分)
(3)管带:邓世昌(2分) 原因: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或:中国的封建制度落后)(2分)
32.
(1)特点:以西方科学技术、法律制度以及历史文化为主;课程比较丰富;注重实用性。(2分)
时代需求:学习西方,变法图强。(3分)
(2)变化:不再认为中国是天下之中。(2分)
说明:中国和日本、運罗、波斯诸国一样是亚细亚洲的一部分。(3分)
(3)传播了西方学说;有利于救亡图存;有利于民众思想的启蒙;有利于民众了解世界。(答出两点即可,4分)
33.
(1)发动者:孙中山;(2分) 反对:袁世凯。(2分)
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武昌起义
观点三: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始终坚持探索救国之路。
论述: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以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开始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20世纪初,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力图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在1911年武昌起义中,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结论:面对强敌,中国人始终不屈不挠,坚持探索救国。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这种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