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1生物与环境(答案 +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1生物与环境(答案 +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2 12:5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专题1生物与环境
一、单选题
1.“科大讯飞”是中国最有名的智能科技公司之一,致力于研究智能软硬件,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例如,新冠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利用智能机器人送餐等。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是否耗能 B.能否运动 C.能否说话 D.能否生殖
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诗词描写了鸟儿受到惊吓而飞起,说明生物能够(  )
A.进行生长和繁殖 B.发生遗传和变异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排出体内的废物
3.植被丰富的山坡不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对刺激能作出反应 D.生物能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
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恐龙化石 C.珊瑚虫 D.蝴蝶标本
5.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里,生命现象错综复杂。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铁树开花 B.冰雪消融 C.孔雀开屏 D.母鸡下蛋
6.5月的爱莲湖公园,蜂飞蝶舞、水草摇曳,美人蕉、三角梅、石榴花、睡莲等众多鲜花都已盛开,湖中生活着许多的浮游生物,及水草、芦苇、鲢鱼、白米虾、河蟹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爱莲湖公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体现了(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个体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7.“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她研制成功的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体现了(  )
A.生物的直接使用价值 B.生物的间接使用价值
C.生物的潜在使用价值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8.“花红柳绿,鸟鸣猿啼”,生物界如此多姿多彩的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入侵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9.美国政府引种我国的野生大豆,以改良美国的大豆品种,这是利用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因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10.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下列能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有(  )
①水 ②空气 ③温度 ④阳光 ⑤土壤湿度 ⑥其他鼠妇 ⑦食虫鸟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1.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前者( )
A.以高大的植物为主 B.土地肥沃
C.不施化肥、农药 D.植物分层分布
12.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它们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北极熊的体色和其生活环境相似 D.蚯蚓体表的黏液有助于其呼吸
1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B.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达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
C.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水陆环境
14.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上,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15.图为某同学绘制的赤道、温带、北极等不同地区的狐狸外耳长短比较图(顺序打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形态与环境相适应的角度推断,北极狐最可能是②
B.狐发达的门齿适于撕裂食物,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
C.狐等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D.不同地区狐狸形态的不同是长期适应当地环境定向变异的结果
二、综合题
16.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请分析以下实例回答问题:
(1)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2)蜜蜂采食花蜜——生物的生活需要 。
(3)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生物能 。
(4)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能不断长大——生物能 。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生物能 。
(6)猫生猫、鼠生鼠,但是它们亲代与子代之间有不同的特征——生物具有 的特性。
17.“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词中蕴藏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 。
(2)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长出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能够 。
(3)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 现象;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别,并不是完全相同,这属于 现象。
18.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这是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唐代著名诗句,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 .
(2)“红杏出墙”一方面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
(3)红杏伸出墙外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4)能够出墙的红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一棵小树,再长成大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 特征.
(5)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杏树属于 .(选填“生物”或“非生物”).
20.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既能 环境,也能 环境.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能否生殖是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故选D。
2.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据此解答。
【详解】“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意思是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说明生物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C。
【点睛】解类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A
【分析】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详解】植物的根能够固定土壤,落叶可以涵养水分,也就是植物的存在能改善周围的环境,这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故选A。
4.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机器人、恐龙化石、蝴蝶标本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珊瑚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C正确。
【点睛】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要熟练掌握。
5.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铁树开花,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冰雪消融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B符合题意。
C.孔雀开屏,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母鸡下蛋,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题干中的爱莲湖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7.A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如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
(2)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潜在价值: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详解】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一事实表明生物多样性的药用价值,即具有直接价值。
故选A。
【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生物的多样性的价值。
8.C
【详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可见花红柳绿,鸟鸣猿啼,生物世界如此多姿多彩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9.D
【详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大豆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大豆和美国栽培大豆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如美国政府引种我国的野生大豆,以改良美国的大豆品种,这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表明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10.D
【分析】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是非生物因素:①水、②空气、③温度、④阳光、⑤土壤湿度;生物因素:⑥其他鼠妇、⑦食虫鸟等。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因素的内涵。
11.D
【分析】生态系统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特点。
【详解】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群体有分层结构,且以多年生的木本植物为主,而农田生态系统,一是农作物一般无分层结构(少数有分层结构如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二是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期是一年(半年或更短),其幼苗期的光能利用率特低,故森林生态系统的光能利用率远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
故选D。
12.B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A.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减少水分的散失,是仙人掌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A不符合题意。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蚂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
C.北极熊的体色和其生活环境相似,是北极熊对环境的一种适应,C不符合题意。
D.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体表的黏液有助于其呼吸,是蚯蚓对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影响环境。
13.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圈的含义,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含义、范围方面来切入。
【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
14.B
【分析】生物能影响环境,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
【详解】生物能影响环境,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夏天大雨过后,土壤中缺少氧气。蚯蚓常爬出地面,是为了呼吸,体现了非生物因素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环境影响生物。
15.A
【分析】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自然界中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多种能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生物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繁衍。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淘汰了,这就是适应的普遍性。但是,每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都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对生物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这就是适应的相对性。
【详解】A.北极狐活动于整个北极范围,因此具有适应生存环境的特征:②耳圆,尾毛蓬松,尖端白色。冬季全身体毛为白色,仅鼻尖为黑色;夏季体毛为灰黑色,腹面颜色较浅。具有很密的绒毛和较少的针毛,可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足底毛特别厚等,正确。
B.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犬齿锋利,适于撕裂食物之用,多见于食肉动物,草食动物有,但少;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作用,狐是肉食动物,犬齿锋利,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错误。
C.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共同进化,捕食者的存在能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错误。
D.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但变异是不定向的,错误。
故选A。
16.(1)细胞
(2)营养
(3)进行呼吸
(4)生长和繁殖
(5)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遗传和变异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1)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的生长需要营养,比如蜜蜂采食花蜜、猎豹捕食羚羊、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3)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
(4)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长是指生物体由小长大,繁殖是指产生新个体,如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能不断长大。
(5)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如猫生猫、鼠生鼠,但是它们亲代与子代之间有不同的特征。
17.(1)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2)生长和繁殖
(3) 遗传 变异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对的特性。
【小题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说明杏树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小题2】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长出新杏树,说明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现象。
【小题3】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即具有相同的性状,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即性状的差异。因此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遗传现象;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别,并不是完全相同,这属于变异现象。
18.:鲤鱼卵的孵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孵化率低,幼鱼的成活率也低,因此,鲤鱼必须多产卵,才能保证其种类的延续;而鸟卵的孵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孵化率高,并能育雏,后代容易成活,所以不需要产很多的卵。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详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鲤鱼生活在水中,是体外受精,受水流等因素的影响,受精成功率不高;鲤鱼的卵自然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容易被其它动物或鱼类吃掉,或被水冲走,卵的孵化受环境影响较大,孵化率低,幼鱼的成活率也低,所以必须多产卵。鸟卵较大,储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亲鸟孵卵等,因此鸟卵的孵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孵化率高,并且鸟能育雏,后代容易成活,所以不必产很多卵。这些都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9.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营养 繁殖 生长 生物
【详解】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红杏伸出墙外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红杏出墙”一方面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红杏可开花结果,说明生物能繁殖。
(3)红杏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红杏可以由小长大,说明生物能够生长。
(5)红杏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20. 适应 影响
【分析】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
【详解】在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如生长在水中的睡莲,其根和茎的内部都有发达并相同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应使大气中的氧气的含量提高,其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的湿度;细菌等微生物及时的分解枯枝落叶和动植物的尸体,维持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因此,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利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点进行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