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2细胞与生物体(答案 +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2细胞与生物体(答案 +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2 12:5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专题2细胞与生物体
一、单选题
1.某校生物实验室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若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哪组镜头(  )
A.④和⑥ B.③和⑤ C.②和③ D.①和④
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制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下面是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同学视野中出现的情况是由盖盖玻片时操作过快造成的
B.同学视野中出现的情况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
C.丙同学视野中出现的情况是由于装片上出现小块污渍
D.丁同学视野中出现的情况需要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3.水绵、葫芦藓、贯众、桃、鲫鱼、家兔等生物的共同特点是(  )
A.具有相同的结构层次
B.细胞结构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它们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是细胞
4.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甘薯中可食用的部分主要由机械组织构成
B.龙眼肉以营养组织为主
C.“藕断丝连”的“丝”属于输导组织
D.苹果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5.下列各图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操作步骤,你认为正确的排序是(  )
A.④②①③⑥⑤ B.②④①③⑤⑥ C.④②①③⑤⑥ D.④②③①⑤⑥
6.下列有关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表达正确的是
A.组织 → 细胞 → 器官 → 植物体 B.细胞 → 组织 → 器官 → 植物体
C.细胞 → 器官 → 组织 → 植物体 D.器官 → 组织 → 细胞 → 植物体
7.如图,人体的结构层次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来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⑤ B.①→⑤→③→④→②
C.⑤→①→④→③→② D.①→⑤→④→③→②
8.有人将100个蝾螈细胞用细丝绑扎成相同大小的有细胞核和无细胞核两部分,通过观察,他发现无核部分不论存活时间还是数量都大大少于有核部分。对此结果的最适分析是(  )
A.细胞需要完整的结构 B.细胞膜起到控制作用
C.细胞质起到控制作用 D.细胞核起到控制作用
9.校园里的植物郁郁葱葱,试想这些植物从根部吸收水分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的(  )
A. B. C. D.
10.如图是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结构[1]具有运动作用( )
A.表膜 B.纤毛 C.口沟 D.胞肛
11.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其直接原因是( )
A.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B.细胞壁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C.细胞核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D.细胞壁和细胞膜共同作用的结果
12.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鲜葡萄中的黄酮类物质,能“清洗”血液,防止胆固醇的形成。美味可口的葡萄果肉属于(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输导组织 D.机械组织
13.肌肉细胞和叶肉细胞中,分别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线粒体 叶绿体 B.线粒体 线粒体
C.线粒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 D.叶绿体 叶绿体
14.下图表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该实验说明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线粒体
15.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的一次分裂过程,下列对该分裂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bacd C.cadb D.cdab
二、综合题
16.如图甲表示动物、植物的结构层次,其中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字母代表各自不同的结构层次;乙表示动物、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或器官,请分析回答:
(1)1的生理过程中, 经过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因此使新细胞和亲代细胞保持一致。
(2)图乙中的b与甲图中的[ ] 层次相对应,图乙中的d与甲图中的[ ] 层次相对应。
(3)图乙中的a称为 ,它是由甲图中的[ ]生理过程形成的。
(4)构成图乙c的主要组织是 。
(5)与动物的结构层次相比,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 。
17.人类对细胞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心血。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图是关于“细胞”的概念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 。
(2)请填写横线上表示的内容:② ,③ 。
(3)从结构来看,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① 、叶绿体等结构。细胞分裂过程中, 的变化最为明显。
(4)“藕断丝连”的“丝”是植物体的 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⑤ 。
(5)细胞的生活是物质、④ 和信息变化的统一;从结构层次上来看,植物体没有⑥ 。
18.如图是制作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两个实验。在步骤①中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不需要进行的步骤是 (填标号)。
(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看到的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把装片往 移动;如果镜头组合为目镜5×、物镜10×,那么看到的物像被放大了 倍。
19.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如图所示为人体细胞形成某些结构层次的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过程表示细胞的 过程,在该过程中,细胞核内的 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2)动物细胞在A过程中不同于植物细胞的显著特点是 .
(3)B表示细胞 的过程,经过该过程后,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把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叫 .
(4)人体胃的结构层次是 ;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
(5)现在的人们“谈癌色变”,癌细胞的突出特点是 .
20.图表示显微镜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可以用于调节光线的组合是【 】 【 】 。
(2)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英文字母“d”,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3)若结构①上标有“5×”,结构③上标有“15×”,则使用①③组合观察物体时的放大倍数是 。
(4)在操作显微镜时,我们遵循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则,当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看 ,当镜筒上升时,眼睛应该看 。如果物像不够清晰,一般应调节【 】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放大倍数计算,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详解】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所以图中的③④⑥是目镜,①②⑤是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是镜头①和④,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相关知识,视野中装片移动的方法: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相当于将物体水平旋转180°后的图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可以理解为:若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物像位于哪一方,玻片标本就移向哪一方。
【详解】A.甲同学视野中出现了气泡,是由于盖盖玻片时过快造成的,A正确。
B.乙同学视野不清晰,出现的情况需要调整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B正确。
C.丙同学视野一片漆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光不正确,另一种是物镜镜头没有正对通光孔,若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即可;若是对光不正确,主要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有时还需要更换低倍物镜,C错误。
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丁同学视野中出现的情况需要装片向右下方移动,D正确。
故选C。
3.C
【解析】(1)动植物的结构层次
(2)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3)水绵、葫芦藓、贯众、桃为植物,鲫鱼、家兔为动物。
【详解】A.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比植物多了系统,A错误。
B.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B错误。
C.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水绵、葫芦藓、贯众、桃、鲫鱼、家兔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C正确。
故选C。
【点睛】解题在于掌握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4.A
【分析】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详解】A.甘薯的可食用部分是块茎,主要由营养组织构成,A错误。
B.龙眼肉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以营养组织为主,B正确。
C.“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C正确。
D.苹果外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D正确。
故选A。
5.C
【详解】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④滴一滴清水、②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小块薄膜、①展平、③盖盖玻片、⑤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⑥用吸水纸吸,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因此正确的排序是:④②①③⑤⑥。
6.B
【详解】绿色开花植物从受精卵开始,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7.A
【分析】动物体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再由器官组成系统,然后由系统构成动物体和人体。
【详解】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宏观到微观依次是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分析题中图形可知:①是上皮组织、②是人体、③是系统、④是胃属于器官、⑤是肌细胞;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为②→③→④→①→⑤。
故选A。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的结构层次。
8.D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变量是否具有细胞核。
【详解】细胞中的能量变化非常复杂,需要统一的指挥和控制。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生命大厦的蓝图。所以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通过实验可知,有细胞核的部分存活数量大大多于无细胞核的,所以可以得出细胞核对其生命活动起到控制作用,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A
【分析】题目考查植物组织的形态和功能,据此答题。
【详解】A.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即植物从根部吸收水分后,是输导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A正确。
B.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B错误。
C.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C错误。
D.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 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D错误。
故选A。
【点睛】掌握植物组织的形态和功能是解题关键。
10.B
【分析】草履虫是细胞,由这一个胞就能够完成各生命活动。其构和能如下图:
图中:1是纤毛,2是口沟,3是食物泡,4是胞肛,5是收集管,6、7是细胞核,8是表膜。
【详解】依分析可知,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1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里旋转前进。
故选:B。
【点睛】掌握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是关键。
11.A
【分析】细胞膜起保护并且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的作用。
【详解】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是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有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细胞膜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既使细胞维持稳定代谢的胞内环境,又能调节和选择物质进出细胞。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壁位于细胞的外层,在细胞膜的外面,植物、真菌、藻类和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细胞壁本身结构疏松,外界可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中。所以,调节和选择物质进出的是细胞膜,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12.B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
【详解】营养组织大多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因此美味可口的葡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
故选B。
13.C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
【详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绿色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不同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线粒体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因此,叶肉细胞属于植物细胞,细胞内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肌肉细胞是动物细胞,细胞内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难度小。解答关键是记住和理解动植物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4.C
【分析】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复制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中,使新产生的细胞与原细胞含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不含细胞核的细胞质不能正常进行细胞的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含有细胞核的部分能正常进行细胞的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这说明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是细胞核。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5.B
【分析】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详解】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细胞膜在中央的部分从四周逐渐的向内凹陷,细胞质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新细胞细。故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为bacd,B符合题意。
故选B。
16.(1)染色体
(2) C组织 F器官
(3)组织##上皮组织  2
(4)神经组织
(5)E系统
【分析】1.分析题图:甲中C和B都是组织,D和F都是器官,E是系统。图乙a是上皮组织,b是输导组织,c是器官,d是器官。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化就是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过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组织)的过程;
3.动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植株的结构层次没有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
1的生理过程表示细胞分裂,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内的该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
(2)
把每一群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不同的组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图乙中b导管属于输导组织与图甲中的C组织层次相对应;d花属于器官,与图甲中的F器官层次相对应。
(3)
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种细胞群叫做组织。图甲中的2代表的生理过程是细胞分化,此过程的结构是形成组织;图乙中a上皮组织和b输导组织都属于组织这个结构层次。
(4)
c是脑,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如脊髓等。
(5)
动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和动物相比,植株的结构层次没有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7.(1) 清水 生理盐水
(2) 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
(3) 细胞壁 染色体/细胞核
(4) 输导 器官
(5) 能量 系统
【分析】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细胞的大小和形态,与其所处的环境和功能有着很大的关系。细胞的结构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个部分,图中①是细胞壁、②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③是细胞核、④是能量、⑤是器官、⑥是系统。
【详解】(1)植物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和水的浓度一致,而动物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和浓度为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所以在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滴加的液体分别为清水和生理盐水,这样细胞不至于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2)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在信号传导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功能是控制细胞遗传、维持细胞代谢活动。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结构,可以控制细胞的遗传,同时也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也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除此之外,细胞核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维持细胞的代谢以及分化活动,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动物细胞缺少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4)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藕断丝连”中的丝就是输导组织。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是细胞。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
(5)因为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细胞中的能量变化非常复杂,需要统一的指挥和控制。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生命大厦的蓝图。所以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⑤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⑤器官→⑥系统→动物体。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不同之处是: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18.(1) 生理盐水 清水
(2)③
(3) 左上方 50
【分析】(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 滴(清水)、撕 、展 、盖、 染 、吸。图中①是滴生理盐水或清水,②是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③是撕取洋葱表皮,④是染色和吸。
(2)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象可移动到视野中央。
(1)
步骤①是滴生理盐水或清水,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生理盐水和清水。因为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用清水的话会因为渗透作用,细胞吸水涨破,故需滴加与人体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而洋葱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涨破,故可以用清水。
(2)
③是撕取洋葱表皮,“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不需要进行的步骤是③。
(3)
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要把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该把装片往左上方移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如果镜头组合为目镜5×、物镜10×,那么看到的物像被放大了50倍。
19. 分裂 染色体 动物细胞不形成细胞壁 分化 组织 器官 系统 不断分裂而不分化
【详解】试题分析:图中,A表示细胞分裂,B表示细胞分化。
(1)图中A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图中A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在该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2)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在细胞分裂后期形成新的细胞壁,因此动物细胞在A过程中不同于植物细胞的显著特点是动物细胞不形成细胞壁;
(3)图中B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B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经过该过程后,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把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
(4)胃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构成的,因此人体胃的结构层次是器官;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人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因此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
(5)现在的人们“谈癌色变”,癌细胞的突出特点是不断分裂而不分化。
点睛: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20. ⑤遮光器 ⑥反光镜 p 75倍 物镜 目镜 ⑧细准焦螺旋
【分析】观图可知: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载物台、⑤遮光器、⑥反光镜、⑦粗准焦螺旋、⑧细准焦螺旋、⑨压片夹,解答即可。
【详解】(1)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因此,图中可以用于调节光线的组合是⑤遮光器和⑥反光镜。
(2)显微镜里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英文字母“d”,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p”。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若结构①上标有“5×”,结构③上标有“15×”,则使用①③组合观察物体时的放大倍数是5×15=75(倍)。
(4)在操作显微镜时,我们遵循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则,当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从侧面看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和损伤物镜本身,当镜筒上升时,眼睛应该看目镜。如果物像不够清晰,一般应调节⑧细准焦螺旋。
【点睛】掌握显微镜都是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