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4吸收作用和蒸腾作用(答案+ 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4吸收作用和蒸腾作用(答案+ 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2 12:5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专题4吸收作用和蒸腾作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树木移栽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与其作用不相符的是( )
A.根部带土坨——保护幼根 B.盖遮阳网——降低蒸腾作用
C.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剪去部分枝叶——保护植物的茎
2.有位科学家给一株黑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让黑麦的根能充分地生长。到它长出麦穗的时候,统计出这株黑麦的根系有l 400万条根组成,全长600千米,也就是从北京到锦州的距离,这些根共有l50亿条根毛,根毛全长10000千米,也就是从北京到巴黎的距离。那你知道根的什么部位长得最快
A.根冠 B.生长点 C.伸长区 D.成熟区
3.用①蒸馏水,②稻田中的浑水分别培养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幼苗的长势情况是( )
A.①②中的幼苗一样高 B.①中幼苗长得高,②中长得矮
C.①和②中的幼苗都枯萎死亡 D.②中幼苗长得高,①中长得矮
4.黑龙江省某农场2021年种植大豆一万多公顷,采取飞机航化作业叶面施肥措施(如图),促进植物早熟,提高了产量,使农场职工的收益增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对大豆植株多施氮肥
B.所施的肥料都是有机物
C.叶面施肥只能促进叶片生长
D.肥料可以通过叶面被吸收
5.把发芽的豌豆种子装入某容器里,其里面增加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氧气和二氧化碳
6.赣州经开区国家安全主题公园移栽了一批树木,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的目的是(  )
A.降低蒸腾作用 B.提高光合作用
C.抑制呼吸作用 D.促进吸收作用
7.无机盐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其中,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
A.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含铁、氮、磷的无机盐
C.含氮、磷、硼的无机盐 D.含铁、氮、硼的无机盐
8.下列选项中,属于气孔功能的描述的是
A.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B.水分进入叶片的门户
C.有机物进出的门户
D.无机盐进出的门户
9.下列图示实验装置与其实验目的不一致的是( )
A.验证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热量
B.验证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C.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D.探究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10.2017年6月26日,天津工业大学研支团组织学生走进贵州省石阡市第一小学农业科普植物园进行了参观学习和亲身体验,了解无土栽培技术知识,感受现代化农业的魅力。无土栽培的优点有( )
①使植物摆脱了对土壤的依赖
②能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正常需要
③减少自然灾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④能种植出优质、无污染的蔬菜和花卉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1.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可一棵高大的乔木,根吸收的水分却能够到达树顶的每一片叶子。这个促使植物体内水分从低处往高处“流”的动力是(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12.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生长需要的最多的三种无机盐(  )
A.氮 B.磷 C.钾 D.铁
13.植物吸收水分生物实验告诉我们:“当液泡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已知土壤溶液浓度为15%,若根毛细胞能够从中吸收水分,则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可能为( )
A.5% B.10% C.14% D.20%
14.移栽树木时要尽量剪掉叶片,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呼吸作用 B.减少光合作用 C.可以促进根毛的生长 D.减弱蒸腾作用
15.垦利县植物园内今年迎来了两株大银杏树。在移植运输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银杏树的大部分枝叶,根部保留大土坨,栽种后还要挂瓶输液,这些做法的目的是
①阻止呼吸作用
②阻止光合作用
③降低蒸腾作用
④减少对根毛的损害
⑤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⑥阻止新陈代谢
A.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二、综合题
16.如图为植物蒸腾作用的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壤中的水分能够通过[ ]__________的吸收作用进入植物体内,再通过根、茎、叶中的[ ]_________输送到叶肉细胞。
(2)在植物的[ ]________内,水分可以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但绝大部分的水分都以________的形式通过叶的[ ]________散发到大气中。
(3)从植物生理的角度分析,“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是由于植物的__________可以降低周围环境空气的________,提高空气的__________。
(4)在夏季移栽植物时,为保证移栽的成活率,从蒸腾作用角度考虑,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仔细观察下列根尖结构中的几种细胞的结构特点,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分别表示根尖哪一部分的细胞,B位于 ;C位于 。
(2)具有保护功能的细胞是图 。
(3)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是图 。
(4)图B所示细胞的形态结构是与其 的功能相适应的。
18.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树叶,这是为什么?
19.为帮助果农提高葡萄的产量,技术人员对葡萄种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图一中A、B、C分别表示葡萄叶片进行的三项生理过程,图二表示夏季晴天某葡萄大棚24小时内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变化情况(密闭状态测定)。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过程A进行的场所是葡萄叶肉细胞中的 ,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是 。
(2)选取葡萄植株的部分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套住,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透明塑料袋内壁有小水珠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叶进行了图一中的 (填字母);葡萄叶片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积累最快的是图二曲线上的 点(填字母)
(3)图二中bd段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填“小于”、“大于”、“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吸收二氧化碳。24小时内(一天),有机物在 点(填字母)积累最多。
(4)当大棚内温度降低时,图二中的a点会向 移动。
20.图是某种树叶的外形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① ,② 。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箭头②所指的物质是 。
(4)物质①、②进出叶片的通道是 ,物质③的运输通道是 ,物质④的运输通道是 。
(5)以上三种生理活动,植物在白天进行的有 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移栽植物时要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移栽以后要遮阴等,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详解】A.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A正确。
B.用遮阳网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B正确。
C.打针输液是为了补充水和无机盐,C正确。
D.由分析可知,移栽植物时要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D错误。
故选D。
2.C
【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其中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是根生长最快的部分。
【详解】1、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 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3、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4、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根冠和成熟区的细胞基本上已经不分裂了,而分生区的细胞主要负的是分裂,只会使细胞的数目增加,并不会使细胞体积增大,伸长区的细胞长长,让根部变大!可见根之所以能不断生长是由于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根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故选C。
点评:注意结合根尖的结构图及细胞特点分析根尖各部分的特点。
3.D
【分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作用。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钾肥则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
【详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在:①蒸馏水、②稻田中的浑水中,①蒸馏水没有无机盐,因此幼苗生长不良长得最矮;②稻田中的浑水含有的无机盐最多,因此幼苗长得最高。可见,②中幼苗最高,①中的最矮,AB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D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有:氮、磷、钾。叶片施肥之后,叶片可通过气孔将肥料吸收,运输到其他部位,从而把肥料吸收、转化。
【详解】A.大豆植株有根瘤菌,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豆科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豆科植物利用,因此,对大豆植株不需要多施氮肥,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肥料主要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B不符合题意。
C.叶片表皮有气孔,叶片施肥可通过气孔将肥料吸收,运输到其他部位,C不符合题意。
D.叶片施肥之后,肥料会被吸入叶肉细胞中,从而被吸收、转化,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发芽的豌豆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容器里面会增加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6.A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详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7.A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不同植物对无机盐的需求不同,同一植物不同时期对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植物需求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详解】由分析可知,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开花,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故选A。
8.A
【详解】试题分析: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也经过气孔,因此气孔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考点:气孔的功能结构。
9.C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详解】A.甲和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种子是否煮熟,结果甲种子萌发,温度升高,而乙种子煮熟,温度没有变化,所以本实验验证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热量,故A正确。
B.叶片没有遮盖的部分滴加碘液变成蓝色,因为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叶片遮光部分滴加碘液不变蓝色,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能够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故B正确。
C.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氧气具有助燃的作用,所以本实验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故C错误。
D.有叶片的植物塑料壁上有水珠,这是植物的蒸腾作用释放出来的,而缺少叶片的植物在塑料壁上没有水珠,因此实验的变量叶片,所以探究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10.D
【分析】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详解】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即用营养液来培育植物。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产量高、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优点。而减少病虫害不属于无土栽培优点,故选项D正确。
【点睛】理解无土栽培的原理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1.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据此答题。
【详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故选B。
【点睛】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12.D
【分析】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详解】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D符合题意。
【点睛】关键是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无机盐,了解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13.D
【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详解】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已知土壤溶液浓度为15%,若根毛细胞能够从中吸收水分,则细胞液的浓度一定大于15%,则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可能为20%。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
14.D
【分析】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详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较弱,而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常常去掉一部分枝叶,D符合题意。
故选D。
15.A
【分析】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
【详解】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 在移植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古银杏树的大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根尖上有大量的根毛,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所以根部保留大土坨,减少对根毛的损害;栽种后挂瓶输液是补充水和无机盐。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16.(1)5根毛;4导管;
(2)2叶肉细胞;水蒸气;3气孔;
(3)蒸腾作用;温度;湿度;
(4)去掉植物的部分枝叶或在阴雨天、傍晚移栽。
【详解】试题分析:(1)吸收水分的主要是根尖成熟区的根毛,运输水分是靠根茎叶中的导管。
(2)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少部分由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而利用,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参与了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受保卫细胞控制。
(3)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还降低了植物体周围环境的温度。
(4)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阴天或傍晚光照不强,不利于气孔的开启,影响水蒸气的外出,降低了蒸腾作用,使植物不会因大量失水而出现萎蔫现象,提高了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17. 成熟区 伸长区 A D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根冠细胞,B是成熟区细胞,C是伸长区细胞,D是分生区细胞。所以B位于成熟区,C位于伸长区。
(2)A是根冠细胞,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A根冠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3)D是分生区细胞,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D分生区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4)B是成熟区细胞,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所以图B成熟区细胞的形态结构是与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相适应。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根尖的结构功能和各部分的细胞特点。
18.降低植物蒸腾作用
【详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较弱,而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降低蒸腾作用,常常去掉一部分枝叶。
19.(1)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2) B d
(3) 大于 g
(4)下
【分析】图一可知,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呼吸作用。
【详解】(1)呼吸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照。因此,图一中过程A进行的场所是葡萄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是
(2)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可见,透明塑料袋内壁有小水珠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叶进行了图一中的B蒸腾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结合分析可知,葡萄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快的点是二氧化碳吸收量最大的d点。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图二中bd段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吸收二氧化碳。24小时内(一天),有机物在g点积累最多,因为葡萄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再次相等的g点。
(4)当大棚内温度降低时,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下降,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因此图二中的a点会向下移动。
20. 二氧化碳 氧气 有机物 水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气孔 筛管 导管 三种
【详解】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其中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的,水是由植物的根自下而上吸收来的,它合成的有机物由筛管自上向下运送。因此表示进入的①应是二氧化碳,表示放出的②是氧气,表示向下的③是有机物,表示向上的④是水。
(2)呼吸作用的公式如图: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可见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因此表示进入的①应是氧气,表示放出的②是二氧化碳。
(3)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是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故②表示水蒸气。
(4)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物质①、②进出叶片的通道是气孔;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有机物质。所以物质③的运输通道是筛管,物质④的运输通道是导管。
(5)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都可以在白天进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