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2 11:23:43

文档简介

2022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
化学
2023.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S32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是嫡增的反应
B.一定温度下,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而CuS不溶,说明此温度下CuS的溶解度比
ZnS的小
C.在CH,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COOH可使c(Na)=c(CH,COO)
D.NaCl溶液和CH,COONH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值偏小
B.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单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自然垂直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标准液体积偏小
3.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0,(g)+0,(g)一一N,0,(g)+0,(g),反应在恒
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0
2N0,g+0,g
N,0,g+0,
风过
时阿
时而
0~35内,反应速率为:
t,时仅加入催化剂,平
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t(N0)=0,2mol·L·S
衡正向移动
x可能为c(0,)
化学试题第1页(共10页)
4.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是
A.用pH试纸分别测定等浓度亚硫酸溶液和次氯酸溶液的pH
B.同温下,等浓度的亚硫酸氢钠和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溶液的碱性强
C,用亚硫酸溶液和次氯酸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次氯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D,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5.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1、C10(x=1,2,3,4)的能
100
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0
C(+5,63

B(+1,60)
A.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0.
3Cl0(aq)=Cl0(aq)+2Cl(aq)△H=-117kJ·mol

20
0
A(-1,0)
B.结合质子能力最强的微粒是D
-1
+1
+3+5+7
氨元素的化合价
C.B→A+C反应的活化能60kJ·mol
D.A、B、C、D中C最稳定
6.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0(g)+H,0(g)一一C02(g)+H(g)△H<0。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
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Ⅱ、Ⅲ,在I中充入1molC0和1molH,0,在Ⅱ
中充入1molC0,和1molH,在Ⅲ中充入2molC0和2molH,0,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
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I、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I中C0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C.容器I、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D.容器I中C0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0,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
7.常温下,将pH=2的两种酸溶液HA、HB和pH=12的MOH溶液H
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变化与溶液体积的关系
12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MOH
A.HA的酸性强于HB,且HA是强酸
B.若b+c=14,则M0H是弱碱
C.若c=9,则稀释后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MOH>HA>HB
D.若c>9,稀释前MOH和HA混合,溶液显碱性
1000
8.化学链燃烧(CLC)是利用载氧体将空气中的氧传输至燃料的新技术,与传统燃烧方式相比,
避免了空气和燃料的直接接触,有利于高效捕集C02。基于CuO/Cu0载氧体的甲烷化学
链燃烧技术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D等
TT,、0
:
1
〔dn,
戟氧休1
抗矣装生
-CH
兰气反底州
燃剂应器
.1nf0:.0
技名休川

H
化学试题第2页(共10页)2022 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
化学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A 6.B 7. C 8. A 9. D 10.C
11.CD 12.BC 13.C 14.B 15.BC
16.(12分) (1) C6H12O6(s)+6O2(g)=6CO2(g)+6H2O(l) -180akJ/mol (2分)
(2)①16.72(T1-T0) (2分) ②e(1分)
(3) 或 (2分)
(4)① 抑制 Fe3+水解(1分) ② 粉与 溶液混合,在反应 A进行的同时,
可能存在 粉和酸的反应。(2分)
③将一定量的 粉加入一定浓度的 溶液中反应,测量反应热,计算得到反
应 的焓变 ;根据(3)中实验计算得到反应
的焓变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得到反应 的
焓变为 (2分)
17.(12分) (1)① (E1-E2+E3-E4) kJ mol-1(2分)
② ad(2分)
(2)①a(1分) 生成甲醇的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x(CH3OH)增大(2分)
②不相同(1分)
③33.3%(2分) 5×105Pa,210℃(1分) 9×105Pa,250℃(1分)
18.(14分)(1)升高温度、将矿物粉碎或焙烧时将矿物与空气逆流等合理即可(2分)
(2)不能(1分)“中和”步骤目的是将 Si转化为 H2SiO3沉淀除去的同时将铁、铝转化
为 Fe(OH)3、AlOH)3沉淀,过滤后酸化调 pH≤2.4,将 转化为 ,如果两步合并,
将无法除去 Fe、Al杂质。(2分) 4.5~9.3(1分)
(3)① 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锥形瓶内壁(1分) ②H2SO4(1分) 抑制
第 1 页 共 2 页
Cr2O 转化为 CrO42-,且与 Cr2O72-不反应(1分)
(4)① (2分) K1= K2=
K1 K2= =9.9×10-9 当 pH=8.8时 c(H+)=10-8.8 此时
lg =3.8 =103.8 c(HCrO4-)=9.9×10-4mol/L(2分)
②增大(1分)
19.(12分) (1) 2H2S(g)+O2(g)=S2(g)+2H2O(g) H=-314 (2分)
(2)副产物氢气可作燃料(1分) 耗能高(1分)
(3)d;(2分)
(4)CO2-3 + H2S= HS- + HCO-3 (2分)
(5)c(Zn2+)≥2.0×10-4mol/L;(2分) 2.0×1012(2分)
20.(10 -分) (1)过氧化氢溶液中存在 H2O2 HO2 +H+,pH<11时,随着 pH的增大,c(OH-)
增大,电离平衡正向移动,HO -2 浓度增大,漂白效果越好;pH>11时,过氧化氢分解
速率过快,使得参与漂白的 c(HO -2 )下降,漂白性降低(2分)
(2)催化剂(1分) 0.009mol L-1min-1(1分)
(3)①溶液分层,下层溶液呈紫色(1分) ②I2浓度降低,导致分解速率降低(1分)
③ 试管 B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没有明显减小(1分)
(4)微波水热法(1分) Co2+(2分)
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