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爬山虎的脚
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爬山虎”是一种攀援在墙壁上的
供观赏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常春藤。
爬山虎生性随和,占地少、生长快,
绿化覆盖面积大。一根茎粗2厘米的
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绿化覆盖面、
居然可达30~50平方米。
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 代表作还有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虎(hǔ) 均(jūn) 匀(yún)
茎(jīnɡ) 柄(bǐnɡ) 蛟(jiāo)
占(zhàn) 铺(pū) 叠(dié)
触(chù) 痕(hén) 逐(zhú)
拼音:jīng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根茎、茎干、茎杆
造句:有些植物的根茎是可以吃的。
学习生字
茎
拼音:jīng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根茎、茎干、茎杆
造句:有些植物的根茎是可以吃的。
学习生字
茎
学习生字
柄
拼音:bǐng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权柄、把柄、授人以柄
造句:不要让别人握住你的把柄。
拼音:wěi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枯萎、萎靡、萎靡不振
造句:昙花开花后三个小时就枯萎了。
学习生字
萎
课文讲解
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你读出了什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分布广泛。
位置:操场上;我家
分布:满是;也有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刚长出:嫩红
长大后:嫩绿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这段话描写的是爬山虎长大的叶子,讲了三个方面:(1)颜色,“绿得那么新鲜”。“新鲜”,一是颜色醒目;二是生长旺盛,呈现生机,因此看起来“非常舒服”,这是颜色美。(2)排列,叶尖朝下,“一顺儿”指方向一致,铺得均匀。这是静态美。(3)动态。“一阵风”吹过,“漾起波纹”,是说一墙的叶子犹如绿色的水面,风儿吹过,便泛起层层涟漪。这是动态美。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īng)上。茎上长叶柄(bǐng)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我也是生活的细心人
没触墙
触着墙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读读,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蛟
龙
的
爪
子
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使句子生动形象。
比喻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哪句话用词准确,
并讲出理由。
1.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爬山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最后一段主要讲什么?
爬山虎的脚要是 没触着墙,不几天就 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 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爬山虎脚的变化
爬山虎的脚要是
没触着墙,不几天就
萎了,后来连痕迹也
没有了。触着墙的,
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
成灰色。
课文结构
爬山虎的脚
位置 颜色 样子
墙上 嫩红 嫩绿 朝下 均匀 不留一点空隙
茎上 如新叶 细丝 像触角
脚 爬 触、变成、巴住、拉、贴(牢固)
叶
选一种植物,观察一段时间,记录它的变化,并写下来。
课后作业
拓展延伸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徐凝《春雨》
感谢各位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