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上的中外大国关系
(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中日关系、中俄关系、中欧关系)
◆热点切入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2015年9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将讨论加强合作,应对全球安全挑战等问题。
◆目标导航
①了解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史实。②分析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
③理解中美关系对国际局势产生的重要影响。
◆考情分析
试卷·题号 考点
2014年山东文综·T23 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外交战略
2014年福建文综·T17 中美关系正常化
2013年江苏单科·T11 中美关系正常化
2013年广东文综·T17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外交战略
2013年安徽文综·T18 中美关系正常化
2012年天津文综·T15 台湾问题
2011年福建文综·T23 意识的对立
2010年福建文综·T18 外交原则
2008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T17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收回治外法权
近几年来,中美关系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着重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外交战略、台湾问题、意识形态对立等考点,以选择题为主。在复习备考中,应关注中美之间的分歧与合作,以及与国际关系相互影响方面的知识点。
◆知识链接
一、中国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时间阶段 中美关系特点 主干知识要点 方法指导
1840年——1899年 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等,以攫取侵华特权 从世界史的角度了解美国侵华的阶段特征
1899年——1937年 ①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时,美国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忙于美西战争而错失时机。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这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②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③一战后,加紧与日本争夺中国。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①分析一战前后美国国际地位变化及其对华政策的演变②把握一战后美日在争夺中国问题上既矛盾冲突又相互妥协的两面性,从而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1937年——1945年 ①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盟的成员。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1943年,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1945年,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美国还在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加速了中国抗战的胜利②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美英签订协议,宣布美英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 从世界史的角度分析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1945年——1949年 ①二战结束后,美推行“扶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共”政策,帮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还为国民党装备军队、训练军事人员、给予贷款和物资,支持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②1946年,美蒋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从中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 结合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理解美国的对华政策
二、中国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时间阶段 中美关系特点 主干知识要点 方法指导
1949年——1971年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②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③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中国援越抗美。这一时期,美国还利用台湾问题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从二战后美国全球霸权政策的角度正确认识美国的对华政策
1972年——1991年 ①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②1978年12月,《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发表③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1982年8月17日,中美签订《中美关于解决美对台军售问题的联合公报》(可称《八一七公报》)⑤中美建交以后,中美关系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美国在台湾问题、人权问题上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 ①从中国、美国的角度分析中美建交的原因②了解台湾问题是制约两国关系发展的焦点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 ①中美双方在朝核、中东问题、保护环境、反恐、经济合作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②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炸毁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③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④2005年4月,日美《安全保障协议》把台海局势列为军事合作的内容。 了解当今中美两国在全球格局中的斗争和合作的基本内容以及给全球带来的影响
【思维拓展】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史上中美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试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原因,对世界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3.“和而不同”是中美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你认为中美两国如何才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 (2014年山东文综·T23)2 ( http: / / www.21cnjy.com )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共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2. (2014年福建文综·T17)图8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3. (2013年江苏单科·T11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4.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I、 ( http: / / www.21cnjy.com )T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 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 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 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 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5. (2013年广东文综·T17)下示材料说明当时
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毛泽东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6. (2012年天津文综·T5)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②尼克松总统访华
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④邓小平访问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共产党之占领台湾, ( http: / / www.21cnjy.com )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 美国认识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撒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三 近年来中美关系大事摘录
2001年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0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2014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A ( http: / / www.21cnjy.com )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共识。
材料四: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美关系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主要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 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具有什么特点 (4分)
(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8分)
参考答案
思维拓展:
1.趋势:尾随英法侵华——独立侵华——中美结盟、合作抗日——扶蒋反共、独占中国
主要原因:①19世纪中后期,美国实力落后于英法。
②美国开展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逐步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③日本法西斯侵略扩张,损害了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
④二战后美国实力空前增强,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2.①阶段特征:70年代以前,敌视与对抗;70、80年代,走向正常化;90年代以来,合作与冲突交织。
②原因:中国方面——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美国方面——苏美争霸中处于劣势;70年代初经济 “滞胀”; 陷入侵越战争泥潭;遏制中国的政策失败。
③影响: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①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基础)。
②承认和尊重差异,寻求和扩大共同点。
③积极推进中美伙伴合作关系。
④谨慎、妥善处理台湾问题。
⑤着眼大局,增进了解,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专题练习:A A D D B C
7.(1)特征:敌视与对抗。(2分)
原因: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分歧。(2分)
(2)变化: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2分)
依据: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诺减少和最终撤出美国在台湾的军事力量和设施。(2分)
主要原因:美国经济滞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4分)
(3)态势:合作与冲突交织。(2分)
特点: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2分)
(4)积极因素: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
②中美在国际上的广泛合作,如:反恐、禁毒、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
③中美经济、文化互补性强,经济联系密切。(4分)
不利因素:①中美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②美国的冷战思维,提出“中国威胁论”。
③台湾问题上的困扰。(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