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电解池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2↑能进行,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四个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A. B.
C. D.
2.下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D.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4.锂常用来制造高能量电池。已知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则冶炼金属锂应采用的方法()
A.热还原法 B.热分解法
C.电解法 D.铝热法
5.用铂电极电解2mol/L的 溶液,当 浓度变为1mol/L时停止通电,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恢复成原来浓度的是( )
A. B.CuO C. D.无水
6.用电化学方法可以去除循环冷却水(含有、、、苯酚等)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经处理过的冷却水还能减少结垢,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为电源的正极
B.钛基电极上的反应为H2O+e =H++ OH
C.碳钢电极底部有Mg(OH)2、CaCO3生成
D.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CO2,需要消耗0.5mol OH
7.一种冶炼铜的方法是在常温、常压下用溶剂溶浸矿石,浸出液经过萃取使铜和其他杂质金属分离,然后用电积法将溶液中的铜提取出来。铜电积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极应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B.铅合金板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C.电积过程中,溶液的 不变
D.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减小
8.硼酸(H3BO3)为一元弱酸,已知H3BO3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OH-=B(OH)4-,H3BO3可以通过电解的方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C.当电路中通过3mol电子时,可得到1molH3BO3
D.B(OH)4-穿过阴膜进入产品室,Na+穿过阳膜进入阴极室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得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下列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天然气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水通电分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显红色,说明石蕊试液能使酸变红
D.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木炭,得知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10.元素钒在溶液中有多种存在形式,比如:V2+ (紫色)、V3+ (绿色)、VO3+ (蓝色)、 (黄色)等。钒液可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充电时,左槽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黄色,溶液中c(H+ )=1.0 mol·L-1,阴离子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极为电池的正极
B.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VO2++H2O-e-= +2H+
C.放电过程中,右槽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绿色
D.放电时,电子由C2极流出经交换膜流向C1极
11.如图为电解装置示意图。下列电解目的不能实现的是( )
选项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解目的
A a.碳棒,b.碳棒 饱和食盐水 制取Cl2、NaOH和H2
B a.铜,b.铁 CuSO4溶液 铁上镀铜
C a.粗铜,b.精铜 CuSO4溶液 电解精炼铜
D a.铁,b.碳棒 Na2SO4稀溶液 制取少量O2和H2
注:表中的粗铜含有锌、铁、镍、金、铂等杂质。
A.A B.B C.C D.D
12.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的是( )
A.Na B.Cu C.Fe D.Ag
13.下图所示是铅蓄电池充、放电时的工作示意图,电解质是H2SO4溶液。已知放电时电池反应为Pb+PbO2+4H++2 =2PbSO4+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K与N相接时,能量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K与N相接时,H+向Pb电极区迁移
C.K与M相接时,所用电源的a极为正极
D.K与M相接时,阳极附近的pH逐渐减小
14.用阴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 的浓度制备纳米 ,反应为 ,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时 通过交换膜向 极移动
B.阳极反应式:
C.阴极 放电,有 生成
D. 电极和 电极上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5.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铅笔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铅笔端附近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红字是H+放电,c(OH-)增大造成
16.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电镀铜,a极为纯铜,b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为原电池,总反应是:Fe+2Fe3+=3Fe2+
C.图③所示柱状图,纵坐标表示第二周期元素最高正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
D.图④所示曲线,表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二、综合题
17.Ⅰ.如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2)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5.4g,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下),此时丙池中析出1.6g某金属,则丙池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 (填序号)
A.MgSO4溶液 B.CuSO4溶液 C.NaCl溶液 D.AgNO3溶液
Ⅱ.NO2 可通过点解制备绿色硝化试剂N2O5。下图是其原理示意图。
阳极区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是 。
18.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为 ,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乙池是 转化为 的装置.
(3)一段时间,当丙池中产生112m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均匀搅拌丙池,所得溶液在25℃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已知:NaCl溶液足量,电解后溶液体积为500mL).
(4)若要使丙池恢复电解前的状态,应向丙池中通入 (写化学式).
19.如图是一个乙醇燃料电池工作时的示意图,乙池中的两个电极一个是石墨电极,一个是铁电极,工作时M、N两个电极的质量都不减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名称是 ,
加入乙醇的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在此过程中,乙池中某一电极析出金属银4.32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氧气为 mL(标准状况下).
(3)若在常温常压下,1g C2H5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29.71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0.CO2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对实现“碳中和”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一种富集烟气中CO2的方法示意图如图:
写出“解吸”过程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
(2)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化为CH3OH,体系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i.CO2(g)+3H2(g)CH3OH(g)+H2O(g) △H=-49kJ mol-1
ii.CO2(g)+H2(g)CO(g)+H2O(g) △H=+41kJ mol-1
CO和H2也能生成CH3OH,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在催化剂作用下,将1mol CO2、3molH2投入反应器,反应温度对CO2平衡转化率X(CO2)、CH3OH选择性Y(CH3OH)的影响如图。
已知:Y(CH3OH)=×100%
①X(CO2)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Y(CH3OH)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②在240℃达到平衡时,体系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kJ(除了反应i和ii,不考虑其他反应)。
(4)利用金属催化剂,在水性电解质中进行电解,将CO2和CH3OH都转化为HCOOH,其装置如图所示。a为电源 (填“正极””或“负极”);阳极的电极反应 。
21.如图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
2CH3OH+3O2+4KOH=2K2CO3+6H2O
(1)请回答图中甲、乙两池的名称.甲电池是 装置,乙池是 装置.
(2)请回答下列电极的名称:通入CH3OH的电极名称是 ,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 .
(3)写出电极反应式: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A(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4)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 mL(标准状况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由2HCl+2Ag=2AgCl+H2↑可知该反应不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只能设计成电解池;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2e-= H2↑,银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发生氧化反应,银作阳极,电极反应为:Ag-e-= Ag+,所以银作阳极,盐酸作电解质溶液,形成电解池;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本题是需要根据总反应判断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再根据得失电子判断电极;判断时①电极:阴极是与电源负极相连,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是与电源正极相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②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惰性电极)。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①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以前的金属(含银)作电极时,由于金属本身可以参与阳极反应,称为金属电极或活性电极(如Zn、Fe、Cu、Ag等);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以后的金属或非金属作电极时,称为惰性电极,主要有铂(Pt)、石墨等;②电解时,在外电路中有电子通过,而在溶液中是靠离子移动导电,即电子不通过电解质溶液。
2.【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电流方向可知a为正极,b为负极,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电流方向可知a为正极,b为负极,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电流方向可知a为正极,b为负极,c为阳极,d为阴极,电解过程中,d电极铜离子得到电子变为铜单质,质量增加,故C符合题意;
D、电解过程中,c极氯离子失去电子变为氯气,因此浓度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电流方向判断电极类型及有关电极反应。
3.【答案】C
【解析】【解答】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电解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不符合题意;
C.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符合题意;
D.物质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主要是热能,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变化是吸热的,有的变化则是放热反应。
4.【答案】C
【解析】【解答】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说明Li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镁的冶炼需要电解法,则冶炼金属锂应采用的方法是电解法。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解法是利用直流电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原理是电流通过物质而引起化学变化,该化学变化是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氧化或还原)的过程。电解时,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为电解槽,电解过程是在电解池中进行的。
5.【答案】B
【解析】【解答】电解过程中由于硫酸铜过量,故电极总反应为 ↑,电解时脱离体系的是 和 ,故应加入 使溶液恢复为原来浓度。
故答案为:B。
【分析】 用铂电极电解硫酸铜的反应为,从溶液中析出的物质是氧气和铜,相当于析出CuO,所以向溶液中加入CuO即可。
6.【答案】C
【解析】【解答】A. 碳电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为电解池的阴极,b为电源的负极,故A不符合题意;
B. 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钛基电极上的反应为,故B不符合题意;
C. 碳电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2H2O+2e-=2OH-+H2↑,HCO+OH-=H2O+CO,碳钢电极底部有、生成,故C符合题意;
D. 钛基电极上的反应为,HCO+H+=H2O+CO2 ↑,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需要消耗0.1mol,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解池的题目要注意几个问题:
1、连接外接电源正极的为阳极,若阳极为活性电极则阳极失去电子,若阳极为惰性电极,则溶液中的阴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连接外接电源负极的为阴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2、溶液中的离子放电顺序:
阳离子:Ag+ > Hg2+ > Fe3+ > Cu2+ > H+(酸) > Pb2+ > Sn2+ > Fe2+ >Zn2+ > H+(水);
阴离子:S2– >I-> Br- > Cl- > OH-> (NO3-、SO42– 等)含氧酸根 > F-;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原子守恒以及溶液形成判断,酸性条件不出现氢氧根,碱性条件下不出现氢离子。
7.【答案】C
【解析】【解答】A.铜电积的过程中, 在铜板上放电生成 并附着,该电极为阴极,因此N极应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A项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铅合金板上生成 ,电极反应式为 ,B项不符合题意;
C.电积的过程消耗 ,溶液中 减小,C项符合题意;
D.电解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中 增大, 减小,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解池中Cu板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铝合金板为阳极,电极反应为。
8.【答案】C
【解析】【解答】A.a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故A不符合题意;
B.阳极上水失电子生成O2和H+,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故B不符合题意;
C.阳极室中氢离子通入阳膜进入产品室,理论上每生成1molH3BO3,需要1mol H+,1mol B(OH)4-,故需要转移1mol电子,故C符合题意;
D.电解时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H2和OH-,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原料室中的钠离子通过阳膜进入阴极室,原料室中的B(OH)4-通过阴膜进入产品室,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电解池电极与电源电极的关系进行判断;
B.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放电的是水;
C.根据需要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判断电子转移物质的量;
D.根据电荷守恒判断离子的运动方向。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说明天然气是一种可燃性物质,而氧气是一种助燃剂,故A错误;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含氢气和氧气,故B错误;
C、石蕊试液是一种指示剂,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故C错误;
D、木炭均由吸附功能,是因为其具有疏松多空的结构,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氧气是一种助燃剂;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石蕊试液是一种指示剂;
D、木炭均由吸附功能.
10.【答案】D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充电时,左槽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黄色,即由VO2+ (蓝色)生成 (黄色),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即为电解池的阳极,所以a为电源的正极,A不符合题意;
B.阳极电极反应式为VO2++ H2O-e-= +2H+ ,B不符合题意;
C.放电过程中,右槽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由V2+生成V3+,即右槽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绿色,C不符合题意;
D.放电时,C2极为负极,是电子流出的一极,但是电子不经过电解质溶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题目充电时,左槽变色情况,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此为阳极连接正极;
B.阳极是左槽,根据电极离子放电情况,失电子,且符合电荷守恒;
C.右槽放电时负极,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由紫变绿色;
D.放电时,电子由负极流出,但不经过电解质。
11.【答案】D
【解析】【解答】A.以碳棒为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氯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氯气,氢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和NaOH,故A可以实现;
B.铁上镀铜时,Fe为镀件,Cu为镀层金属,镀件作阴极被保护,则阳极为铜,阴极为铁,故B可以实现;
C.电解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铜盐,故C可以实现;
D.若活泼金属铁作阳极,则铁失电子生成Fe2+,无法得到氧气,故D不能实现;
故答案为:D。
【分析】该装置为电解池,且a端接电源正极,为电解池的阳极,b为阴极。
12.【答案】A
【解析】【解答】A.Na的性质很活泼,用电解其氯化物的方法冶炼,故A符合题意;
B.Cu用热还原法冶炼,故B不符合题意;
C.Fe用热还原法冶炼,故C不符合题意;
D.Ag用热分解法冶炼,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Al2O3)制得;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冶炼不活泼的金属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
13.【答案】D
【解析】【解答】A.K与N相接时是原电池,Pb做负极,PbO2做正极,能量变化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
B.K与N相接时是原电池,Pb做负极,PbO2做正极,氢离子移向正极,故B不符合题意;
C.K与M连接时,装置是电解池,电解池中的Pb为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故C不符合题意;
D.K与M连接时,装置是电解池,阳极是PbO2,电解方程式为PbSO4+2H2O-2e-=PbO2+SO42-+4H+,阳极附近的pH逐渐减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K与N相接时,为原电池反应,放电时,铅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Pb-
2e-+SO42-=PbSO4,二氧化铅得电子作正极,电极反应式PbO2+SO42+2e++4H+=PbSO4+2H2O,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K与M连接时,为电解池装置,电解池中的Pb为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阳极是PbO2,结合电极方程式解答该题。
14.【答案】B
【解析】【解答】A. 极与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 极为阳极, 极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 极为阴极。电解时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则 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 极移动,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选项B符合题意;
C. 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阴极有 生成,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根据电极反应式和阴、阳极得失电子守恒可知, 极生成的 和 极生成的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重点1、阴离子朝阳极移动
2、阴阳极得失电子守恒
15.【答案】D
【解析】【解答】A.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说明铅笔芯做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或2H2O+2e-═H2↑+2OH-,发生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在该电解池中,铅笔芯做阴极,铂片做阳极,故B不符合题意;
C.铅笔芯做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或2H2O+2e-═H2↑+2OH-,有氢气产生,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说明铅笔芯做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或2H2O+2e-═H2↑+2OH-,阴极附近水电离的H+放电,促进水的电离,c(OH-)增大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知电解饱和食盐水,用铅笔写字,出现红色,说明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说明在铅笔这一端使氢离子放电,做的阴极,故a是负极,氢离子放电,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极做正极,铂片做阳极,氯离子放电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氯气
16.【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电流的方向可知a为电解池的阳极,则用来电镀铜时,a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A不符合题意;
B.Fe比Cu活泼,Fe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的总反应为:Fe+2Fe3+=3Fe2+ , B不符合题意;
C.第二周期元素中O最高价为+2价,F无正价,C符合题意;
D.根据图象可知,反应物能量比生成物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电流的方向判断电源的正负极,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
B.铁比铜活泼,Fe为原电池的负极;
C.O、F元素无正价;
D.反应物能量比生成物高,反应放热。
17.【答案】(1)CH3OH-6e-+8OH-=CO32-+6H2O
(2)4AgNO3+2H2O 4Ag+O2↑+4HNO3;0.28;B;N2O4-2e-+2HNO3=2N2O5+2H+
【解析】【解答】Ⅰ.(1)燃料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属于原电池,燃料电池中,投放燃料的电极是负极,投放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向负极移动。该燃料电池中,甲醇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
(2)乙池是电解AgNO3溶液,电解方程式为4AgNO3+2H2O 4Ag+O2↑+4HNO3;当乙池中B(Ag)极质量增加5.4 g,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0.05 mol,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0.0125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125 mol×22.4 L/mol=0.28 L。此时丙池中某电极析出1.6 g某金属,设该金属为+2价金属,则M=1.6 g÷(0.5 mol/2)=64 g/mol,则该金属为Cu,如果是+1价,则相对原子质量=1.6÷0.05=32答案选B。
Ⅱ.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NO2在阳极失去电子结合硝酸根转化为N2O5,电极反应式为N2O4-2e-+2NO3-=2N2O5。
【分析】Ⅰ.(1)根据燃料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书写电极方程式;
(2)根据电解硝酸银溶液的规律进行分析即可;
Ⅱ.根据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进行书写电极方程式.
18.【答案】(1)CH4+10OH﹣﹣8e﹣ CO3 2﹣+7H2O
(2)电能;化学能
(3)0.01mol/L
(4)HCl
【解析】【解答】解:(1.)甲是原电池,通入甲烷的电极是负极,负极上甲烷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 CO3 2﹣+7H2O,故答案为:CH4+10OH﹣﹣8e﹣ CO3 2﹣+7H2O;
(2.)乙池是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电能;化学能;
(3.)丙池是电解池,C电极生成氯气、D电极生成氢气,且生成氯气和氢气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生成氯气物质的量= =0.0025mol,根据氯气和NaOH关系式得n(NaOH)=2n(Cl2)=2×0.0025mol=0.005mol,则电解后c(NaOH)═ =0.01mol/L,故答案为:0.01mol/L;
(4.)阳极上生成氯气、阴极上生成氢气,相当于析出氯化氢,根据析出什么加入什么原则知,通入HCl气体能使溶液恢复原状,故答案为:HCl.
【分析】(1)甲是原电池,通入甲烷的电极是负极,负极上甲烷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2)乙池是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丙池是电解池,C电极生成氯气、D电极生成氢气,且生成氯气和氢气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氯气和NaOH的关系式计算n(NaOH),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计算氢氧化钠浓度;(4)根据析出什么加入什么原则加入物质使溶液恢复原状.
19.【答案】(1)铁;阴极;C2H5OH﹣12e﹣+16OH﹣=2CO32﹣+11H2O
(2)224
(3)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7kJ/mol
【解析】【解答】解:(1)碱性乙醇燃料电池中通入乙醇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上乙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2H5OH﹣12e﹣+16OH﹣=2CO32﹣+11H2O,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乙池为电解池,乙池中的两个电极一个是石墨电极,一个是铁电极,工作时M、N两个电极的质量都不减少,N连接原电池的正极,应为电解池的阳极,则应为石墨材料,N为阳极,电极反应式是4OH﹣﹣4e﹣=O2↑+2H2O,M为阴极,电极材料是Fe,
故答案为:铁;阴极;C2H5OH﹣12e﹣+16OH﹣=2CO32﹣+11H2O;(2)n(Ag)= =0.04mol,根据Ag++e﹣=Ag可知转移电子为0.04mol,甲池中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反应式为2O2+8H++8e﹣=4H2O,则消耗n(O2)= ×0.04mol=0.01mol,V(O2)=0.01mol×22.4L/mol=0.224L=224mL,
故答案为:224;(3)常温常压下,1g C2H5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29.71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7kJ/mol.
故答案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7kJ/mol.
【分析】(1)碱性乙醇燃料电池中通入乙醇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乙池为电解池,乙池中的两个电极一个是石墨电极,一个是铁电极,工作时M、N两个电极的质量都不减少,N连接原电池的正极,应为电解池的阳极,则应为石墨材料,M为电解池的阴极,为铁电极,据此解答即可;(2)结合电子的转移的物质的量的判断进行计算;(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书写.
20.【答案】(1)2KHCO3K2CO3+CO2↑+H2O
(2)CO (g)+2H2(g)CH3OH(g) △H=-90kJ mol-1
(3)反应i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Y(CH3OH)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反应ii 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温度对反应ii的影响大于反应i,所以X(CO2)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吸收;3.45
(4)负极;CH3OH-4e-+H2O=HCOOH+4H+
【解析】【解答】(1)根据图示,“解吸”过程碳酸氢钾分解为碳酸钾、二氧化碳、水,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为2KHCO3K2CO3+CO2↑+H2O;
(2)i. CO2(g)+3H2(g)CH3OH(g)+H2O(g) △H=-49kJ mol-1
ii .CO2(g)+H2(g)CO(g)+H2O(g) △H=+41kJ mol-1
根据盖斯定律i- ii得热化学方程式CO (g)+2H2(g)CH3OH(g) △H=-49kJ mol-1-41kJ mol-1=-90kJ mol-1。
(3)反应i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Y(CH3OH)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反应ii 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温度对反应ii的影响大于反应i,所以X(CO2)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
②在240℃达到平衡时,CO2平衡转化率为15%,CH3OH选择性为20%,所以参与反应i的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15%×20%=0.03mol,参与反应ii 的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15%-0.03=0.12mol;反应i放出的热量是49kJ mol-1×0.03mol=1.47 kJ,反应ii吸收的热量是41kJ mol-1×0.12mol=4.92 kJ,所以体系吸收的热量为3.45kJ。
(4)根据图示,CO2→HCOOH发生还原反应,所以a为电源负极;阳极CH3OH失电子生成HCOOH,阳极电极反应为CH3OH-4e-+H2O=HCOOH+4H+。
【分析】(1)“解吸”过程碳酸氢钾分解为碳酸钾、二氧化碳、水。
(2)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分析,注意△H中别漏写正负号。
(3)①升高温度,利于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分析。
②在240℃达到平衡时,根据CO2平衡转化率和CH3OH选择性可算出反应i和反应ii 中消耗的n(CO2),据此分析。
(4)该装置为电解池,根据CO2→HCOOH,碳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左边电极为阴极,则a为负极,据此分析。
21.【答案】(1)原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电解池(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2)负极;阳极
(3)O2+2H2O+4e﹣=4OH﹣;4Ag++4e﹣=4Ag
(4)4AgNO3+2H2O 4Ag+O2↑+4HNO3
(5)280
【解析】【解答】解:(1)根据反应方程式知,甲装置是一个燃料电池,所以甲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是原电池;乙有外加电源,所以是电解池.
故答案为:原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电解池(电能转变为化学能)(2)根据2CH3OH+3O2+4KOH=2K2CO3+6H2O知,CH3OH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该电极是负极,O2 发生还原反应,所以该电极是正极;石墨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所以石墨电极是阳极.
故答案为:负极;阳极 (3)根据2CH3OH+3O2+4KOH=2K2CO3+6H2O知,CH3OH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该电极是负极,O2 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该电极是正极;石墨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所以石墨电极是阳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铁电极是阴极,该电极上银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O2+2H2O+4e﹣=4OH﹣4Ag++4e﹣=4Ag (4)乙池中离子放电顺序为:阳离子 Ag+>H+,阴离子OH﹣>NO3 ﹣,
故答案为:4AgNO3+2H2O 4Ag+O2↑+4HNO3(5)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氧气与银的关系式为:
O2﹣﹣﹣﹣﹣﹣﹣﹣4Ag
22.4L (4×108 )g
280mL 5.40g
故答案为 280
【分析】(1)根据方程式及燃料电池的特点判断甲装置;根据甲装置判断乙装置;(2)根据反应方程式得失电子判断电极名称;根据外加电源名称确定乙装置石墨电极名称;(3)先判断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名称,再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式;(4)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写出相应的电解反应方程式;(5)先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找出银与氧气的关系式,然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