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化学反应速率 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化学反应速率 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2 14:4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化学反应速率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在N2+3H2 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在此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s),则此段时间是(  )
A.1 s B.2 s C.44 s D.1.33 s
2.下列措施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A.炉膛内用煤粉代替煤块
B.食物冷藏在冰箱
C.工业合成氨时,及时将氨气液化分离
D.在铁制品表面喷涂油漆
3.为探究酸性条件下KI溶液被空气氧化的快慢(已知反应4I-+O2+4H+=2I2+2H2O),设计下列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选项 实验Ⅰ 实验Ⅱ
温度 试剂加入顺序 温度 试剂加入顺序
A 20℃ 淀粉、稀硫酸、KI 20℃ 淀粉、KI、稀硫酸
B 25℃ KI、稀硫酸、淀粉 35℃ 稀硫酸、KI、淀粉
C 30℃ 淀粉、KI、稀硫酸 35℃ 淀粉、KI、稀硫酸
D 35℃ KI、淀粉、稀硫酸 30℃ KI、淀粉、稀硫酸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已知工业合成氨的正反应方向放热,所以升温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B.实验室用H2O2分解制备O2,加入MnO2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C.2SO2+O2 2SO3反应中,SO2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
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CO2,相同质量的粉末状碳酸钙比块状反应要快
5.我国推行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方案,明确指出应当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氯气与冷烧碱溶液反应可制得“84”消毒液,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高锰酸钾固体
B.乙中可采用热水浴,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C.在甲、乙之间加入饱和食盐水洗气,可提高NaOH利用率
D.在乙之后再连接NaOH溶液吸气,更加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6.反应,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B.
C. D.
7.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X(g)+Y(g) Z(g)+W(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恒温,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几率减小
B.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在容器中加入氩气,反应速率不变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B.加入催化剂,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C.人们把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活化分子,把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叫活化能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9.已知:NO2(g)+CO(g) NO(g)+CO2(g)△H。一定温度下, 1 mol NO2(g)与1 molCO(g)完全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34kJ mol-1
B.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为368kJ mol-1
C.加入高效催化剂,E1、E2均减小
D.其他条不变,缩小容器体积,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10.把0.6 mol X气体和0.6 mol Y气体混合于2L的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 nI(g)+2W(g),5 min 末生成0.2 mol W,若测得以I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为(  )
A.4 B.3 C.2 D.1
11.氨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若在时,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和,测得氨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内
B.d点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温、加压
C.时,平衡时容器压强是反应前的倍
D.正反应的速率:
12.设反应:2NO2(g) N2O4(g) (△H <0)的正、逆反应速率分别为v1和v2,则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v1增大, v2减小 B.v1减小,v2增大
C.v1和v2均增大 D.v1和v2减小
13.已知 的速率方程 [ 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该反应可认为经过以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 快速平衡
第二步: 快速平衡
第三步: 慢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步反应和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较高
B. 、 分别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相同
C.该总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第三步反应
D.压缩容器体积,会使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14.在某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g)和1 mol Y(g)发生反应:2X(g)+Y(g) 3Z(g),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M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C.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W大 D.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相同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可逆反应A(g) B(g)+C(g),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增大
C.对达到平衡的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若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16.汽车尾气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研究其无害化处理具有现实意义。已知:2NO(g)+2CO(g) 2CO2(g)+N2(g) H<0,下列措施能提高该反应速率和NO转化率的是(  )
A.改用高效催化剂 B.缩小容器的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NO的浓度
二、综合题
17.
(1)Ⅰ.下列各项分别与哪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同浓度不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块和镁块,产生气泡有快有慢:   。
(2)MnO2加入双氧水中放出气泡更快:   。
(3)Ⅱ.在一定温度下,4 L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气体M、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比较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大小v正   v逆。(填“>”“=”或“<”)
(4)若t2=2 min,计算反应开始至t2时刻用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5)t3时刻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反应物的转化率为   。
(6)如果升高温度,则v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铝系金属复合材料能有效还原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污染。铝粉表面复合金属的组分和含量,会影响硝酸盐的去除效果。
(1)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使用纯铝粉和Cu负载量为3%、4%、5%的Al/Cu二元金属复合材料对硝酸盐的去除效果如图所示。
①由如图可知用Al/Cu二元金属复合材料去除水体中硝酸盐效果明显优于铝粉,可能原因是   。
②实验发现Al/Cu二元金属复合材料中Cu负载量过高也不利于硝酸盐的去除,可能原因是   。
(2)在Al/Cu二元金属复合材料基础上引入Pd形成三元金属复合材料,其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机理如图所示。
①使用Al/Cu二元金属复合材料,可将水体中硝酸盐转化为铵盐,该转化的机理可描述为: H+吸附在Cu表面并得电子生成强还原性的吸附氢H(ads),   , NH3与H+结合为进入溶液。
②引入Pd的Al/Cu/Pd三元金属复合材料,硝酸盐转化为N2选择性明显提高,可能原因是   
③其他条件相同时,Al/Cu/Pd 三元金属复合材料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效果与溶液pH关系如图所示。水体pH在4至6范围内,随pH增大硝酸盐去除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水体pH在8.5至10范围内,随pH增大硝酸盐去除率升高的可能原因是   。
19.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合理开发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是未来内燃机的首选环保型液体燃料。2.0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9.43kJ的热量,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由于C3H8(g)=C3H6(g)+H2(g) ΔH=+bkJ·mol-1(b>0)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
(3)关于用水制取二次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错误的是(________)
A.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次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催化剂,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4)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A、2H2(g)+O2(g)=2H2O(l) △H=-571.6kJ·mol-1
B、C3H8(g)+5O2(g)=3CO2(g)+4H2O(l) △H=-2220kJ·mol-1
其中,能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其燃烧热△H=   。
20.可逆反应:aA(g)+ bB(g) cC(g)+ dD(g);根据图回答:
(1)压强p1比P2
   (填大或小);
(2)(a+b)比(c +d)   (填大或小);
(3)温度t1℃比t2℃   (填高或低);
(4)正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1.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g)+nY(g) pZ(g)+qQ(g),式中m、n、p、q为化学计量数。在0~3 min内,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已知2 min内v(Q)=0.075 mol·L-1·min-1,v(Z)∶v(Y)=1∶2。
(1)试确定:起始时n(Y)=   ,n(Q)=   。
(2)方程式中m=   ,n=   ,p=   ,q=   。
(3)用Z表示2 min内的反应速率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1,则H2的浓度变化了0.9mol·L-1,此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1·s-1,则t=0.9 mol·L-1÷0.45 mol·L-1·s-1=2s。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反应速率的定义进行计算时间即可。
2.【答案】C
【解析】【解答】A.用煤粉代替煤块,反应物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A与反应速率有关;
B.冰箱中温度较低,食物放在冰箱中,可减小食物腐败的速率,B与反应速率有关;
C.工业合成氨时,及时将氨气液化分离,是降低生成物浓度,使平衡正向进行,提高氨产率,与速率无关,C符合题意;
D.在钢铁表面喷涂油漆可减小钢铁的腐蚀速率,有利于金属制品使用寿命的延长,D与反应速率有关;
故答案为:C。
【分析】A.反应速率随反应物的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B.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C.降低生成物浓度,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速率无关。
D.喷涂油漆,能减小钢铁的腐蚀速率
3.【答案】B
【解析】【解答】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稀硫酸和碘化钾的加入顺序不同,探究的是溶液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温度不同,试剂的加入顺序也不同,即有两个变量,所以实验设计不可行,B符合题意;
C、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只有温度不同,试剂的加入顺序相同,因此实验设计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
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只有温度不同,试剂的加入顺序相同,因此实验设计是正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探究KI溶液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反应的快慢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形成对照)进行探究归纳:探究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试剂的添加顺序相同;探究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实验温度相同;
4.【答案】A
【解析】【解答】A. 正反应方向 放热,升温反应速率无论正逆都会增大,只是放热方向增加的更少而已,故错误;
B. MnO2 作催化剂,可以加快 H2O2分解,故正确 ;
C. 2SO2+O2 2SO3 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 SO2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故正确 ;
D. 相同质量的粉末状碳酸钙比块状接触面积大,所以反应要快 ,故正确 。
故答案为:A。
【分析】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无论正逆都会增大,反之降温无论正逆,反应速率都会减小;
B. MnO2 作催化剂,可以加快 H2O2分解;
C.可逆反应反应物转化率能达到100%;
D.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5.【答案】B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常温下反应可以制取氯气,装置没有加热,所以甲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高锰酸钾固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氯气与冷烧碱溶液反应可制得“84”消毒液,所以乙中不可采用热水浴,会有其他反应发生会生成杂质氯酸钠,故B符合题意;
C.在甲、乙之间加入饱和食盐水洗气,可以除去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可提高NaOH利用率,故C不符合题意;
D.氯气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到大气中,所以在乙之后再连接NaOH溶液吸气,更加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甲中是制取氯气的装置,乙是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取消毒液的反应,甲中反应是常温,而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也是常温反应,乙中的反应是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温度过高会产生杂质,制取氯气时可能会带出氯化氢气体,应该将氯化氢气体进行除杂,利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多于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6.【答案】B
【解析】【解答】A.v(P)=0.15mol·L-1·min-1,A不符合题意;
B.=,B符合题意;
C.=,C不符合题意;
D.=,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速率与计量系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7.【答案】D
【解析】【解答】A.恒温,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加,A不符合题意;
B.W为固体,加入少量W,反应速率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不符合题意;
D.在容器中加入氩气,参加反应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压缩体积可以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B.固体质量的改变,不改变反应速率;
C.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D.恒压条件下,加入反应无关的气体,不改变反应速率。
8.【答案】D
【解析】【解答】A.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 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更多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 人们把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活化分子,把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叫活化能,故C不符合题意;
D.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浓硫酸稀释时放热,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B.加入催化剂,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
9.【答案】D
【解析】【解答】A.△H=生成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368kJ mol-1-(-134kJ mol-1)=-234kJ mol-1,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为368kJ mol-1,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入高效催化剂,能同时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即E1、E2均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重点:1、△H=生成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
2、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加催化剂和升温,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
10.【答案】D
【解析】【解答】v(I)=0.01 mol·L-1·min-1,Δt=5 min,V=2L。则n(I)=0.01 mol·L-1·min-1×2L×5 min=0.1 mol,n(W)=0.2 mol,故n(I)∶n(W)=n∶2,n=1。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速率公式计算用W表示的反应速率,结合v(W)与v(I)的比值确定n的值。
11.【答案】C
【解析】【解答】A.如图所知,10min时氨的转换率为0.45。
V(NH3)===0.09mol/L·min
V(NO)= V(NH3)=0.09mol/L·min,A不符合题意;
B.d点后氨的转换率下降,如果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正向移动,氨转化率升高;如果升高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氨转化率降低,B不符合题意;
C.如图所知,平衡时α(NH3)=60%,转化的NH3的物质的量为4mol×0.6=2.4mol。
列三段式:
  4NH3(g) + 5O2(g) 4NO(g) + 6H2O(g)
始 4mol   5mol   0   0
变 2.4mol   3mol   2.4mol   3.6mol
平 1.6mol   2mol   2.4mol   3.6mo
T、V不变时,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C符合题意;
D.a、b、c三点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d点改变的反应条可能是加压、升温或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上述措施可使正反应速率增大。V(e)>V(a)>V(b)>V(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氨的反应速率,再根据速率比等于方程式系数比,便可知NO在0~10分钟内的反应速率。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果温度降低,反应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目增大的反应,如果压强升高,平衡向气体分子数目减少的方向移动,平衡逆向移动。
C.列三段式,根据变化量之比等于方程式系数比进行计算。
D.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随之降低。
12.【答案】C
【解析】【解答】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即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 符合题意。
【分析】此题考查速率的影响因素,根据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活化分子数增多,故速率增大,适用所有反应,所以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13.【答案】C
【解析】【解答】A.第一步反应和第二步反应反应速率较大,则反应的活化能越小,故A不符合题意;
B.速率方程 ,可知若c(CO)、c((Cl2)分别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第三步反应较慢,则总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第三步反应,故C符合题意;
D.压缩容器体积,增大气体的压强,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但不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有效碰撞理论,反应速率快,说明活化能小;
B.根据速率 方程 可以判断;
C.第三步反应较慢,所以总反应速率取决于第三步反应;
D.压缩容器体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14.【答案】B
【解析】【解答】A、Q点时,X的体积分数最小,则Y的转化率最大,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H< 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选项B符合题意;
C、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所以W点Y的正反应速率小于M点Y的正反应速率,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所以W点Y的正反应速率小于M点Y的正反应速率,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图中数据判断Q点前是为达到平衡状态前的平衡建立过程,Q点后是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
15.【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故A正确;
B.可逆反应A(g) B(g)+C(g),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正确;
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故C错误;
D.化学反应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物质的性质,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化学反应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物质的性质,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可增大反应速率,反之降低反应速率.
16.【答案】B
【解析】【解答】A. 改用高效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故A不选;
B. 缩小容器的体积,浓度增大,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即正向移动,能提高该反应速率和NO转化率,故B选;
C.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故C不选;
D. 增加NO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但NO转化率降低,故D不选;
故答案为:B。
【分析】A.催化剂不能改变转化率;
B.缩小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该反应正向移动;
C.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
D.增加NO的浓度会使NO转化率下降。
17.【答案】(1)反应物本身性质
(2)催化剂
(3)>
(4)0.25 mol·L-1·min-1
(5)75%
(6)增大
【解析】【解答】I.(1) 镁比锌活泼,应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决定;
(2) MnO2作催化剂,加速H2O2的分解;
II.(3)t2时刻没有达到化学平衡,此时反应物还在不断减小生成物还在不断增加,即v正v逆;
(4)根据反应速率的表达式:v(M)= ;
(5)反应物是N,转化率为;
(6)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判断影响速率快慢
(2)催化剂影响速率
(3)根据数据未达到平衡
(4)根据数据计算出速率
(5)根据数据即可计算
(6)温度升高,速率增大
18.【答案】(1)Cu能催化铝粉去除硝酸盐的反应(或形成Al-Cu原电池,增大铝粉去除硝酸盐的反应速率);因为过多的Cu原子覆盖于二元金属表面,减少了表面Al原子数,从而减少Al 与水体中硝酸盐的接触机会,使硝酸盐去除效果减弱
(2)吸附氢H(ads)与同样吸附于Cu表面的(ads)反应生成(ads),(ads) 脱离Cu表面被释放到溶液中,溶液中(ads)转移并吸附在Al表面被还原为NH3 (ads);由图可知Cu表面吸附的H(ads)不能将(ads)转化为N2,而Pd表面吸附的H (ads)可实现上述转化。Cu表面生成的(ads) 可转移并吸附在Pd表面,被Pd表面的H(ads)进一步还原为N2;pH在4~6范围内,随pH增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催化剂表面产生的H (ads)减少,使硝酸盐去除率降低;pH在8.5~10范围内,随着pH增大,氢氧根浓度增大,促进铝表面氧化铝的溶解,同时铝与OH-反应产生的氢原子能还原硝酸根,使硝酸盐的去除率升高
【解析】【解答】(1)①根据图中曲线可知,用Al/Cu二元金属复合材料去除水体中硝酸盐效果明显优于铝粉,可能的原因是:Cu能催化铝粉去除硝酸盐的反应(或形成Al-Cu原电池,增大铝粉去除硝酸盐的反应速率);
②因为过多的Cu原子覆盖于二元金属表面,减少了表面Al原子数,从而减少Al 与水体中硝酸盐的接触机会,使硝酸盐去除效果减弱,故Al/Cu二元金属复合材料中Cu负载量过高也不利于硝酸盐的去除;
(2)①H+吸附在Cu表面并得电子生成强还原性的吸附氢H(ads),吸附氢H(ads)与同样吸附于Cu表面的(ads)反应生成(ads),(ads) 脱离Cu表面被释放到溶液中,溶液中(ads)转移并吸附在Al表面被还原为NH3 (ads),NH3与H+结合为进入溶液,故使用Al/Cu二元金属复合材料,可将水体中硝酸盐转化为铵盐;
②由图可知Cu表面吸附的H(ads)不能将(ads)转化为N2,而Pd表面吸附的H (ads)可实现上述转化。Cu表面生成的(ads) 可转移并吸附在Pd表面,被Pd表面的H(ads)进一步还原为N2,故引入Pd的Al/Cu/Pd三元金属复合材料,硝酸盐转化为N2选择性明显提高;
③pH在4~6范围内,随pH增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催化剂表面产生的H (ads)减少,使硝酸盐去除率降低;pH在8.5~10范围内,随着pH增大,氢氧根浓度增大,促进铝表面氧化铝的溶解,同时铝与OH-反应产生的氢原子能还原硝酸根,使硝酸盐的去除率升高。
【分析】(1)①根据图中曲线,考虑催化和构成原电池;
②依据接触面积对速率的影响;
(2)①依据题目图像分析;
②依据吸附的材料不同,产物不同;
③依据除水体中硝酸盐的效果与溶液pH关系图分析 。
19.【答案】(1)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6.89kJ·mol-1
(2)小于;吸收
(3)A;C
(4)B;-2220kJ·mol-1
【解析】【解答】(1)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依据2.0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9.43kJ的热量,则1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59.43kJ×23=1366.89kJ,故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6.89kJ·mol-1;(2)由于C3H8(g)=C3H6(g)+H2(g)反应的ΔH >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故答案为:小于;吸收;(3)氧气是助燃的,且水不分解也就是物质不变化,物质不变化也就不会产生新物质,不会产生新物质就不会产生氢气,故A项错误;水分解是吸热反应,故C项错误;综上,本题选AC;(4)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放出的热量,据题给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B能表示C3H8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3H8的燃烧热△H=-2220kJ·mol-1;
【分析】(1)热化学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反应是吸热的,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是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
(3)A.水在不分解的情况是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
C.水的分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4)燃烧热是指物质与氧气进行完全燃烧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它一般用单位物质的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计量。
20.【答案】(1)小
(2)小
(3)高
(4)吸热
【解析】【解答】(1)根据“先拐先平,温高压大”, 压强 P1比P2小;
(2)由P2到P1,压强减小,A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则(a +b)比(c +d)小;
(3)根据“先拐先平,温高压大”,温度t1℃比t2℃高;
(4)从t1到t2,温度降低,A的百分含量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分析】(1)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
(2)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
(4)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含量降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21.【答案】(1)2.3 mol;3 mol
(2)1;4;2;3
(3)0.05 mol·L-1·min-1
【解析】【解答】2min钟内v(Q)=0.075 mol·L-1·min-1,则△n(Q)=0.075mol·L-1·min-1×2min×2L=0.3mol,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min内X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X)=0.8mol-0.7mol=0.1mol,Z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Z)=1mol-0.8mol=0.2mol,根据反应速率v(Z)∶v(Y)=1∶2可知,Y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n(Y)=2△n(Z)=0.4mol,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变化与其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m:n:p:q=0.1mol:0.4mol:0.2mol:0.3mol=1:4:2:3,所以m=1、n=4、p=2、q=3,反应方程式是:X(g)+4Y(g) 2Z(g)+3Q(g)。
(1)2min内生成0.1molX,根据X(g)+4Y(g) 2Z(g)+3Q(g)可知,2min内生成Y的物质的量是0.4mol,则起始时Y的物质的量为:2.7mol-0.4mol=2.3mol;Q在2min内减少了△n(Q)=0.075mol·L-1·min-1×2min×2L=0.3mol,所以Q的起始物质的量是2.7mol+0.3mol=3mol,
故答案是2.3 mol;3 mol。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m=1、n=4、p=2、q=3,
故答案是:1;4;2;3。
(3)2min内消耗的Z的物质的量是n(Z)=1mol-0.8mol=0.2mol,则用Z表示2min内的反应速率是:v(Z)= =0.05mol·L-1·min-1,
故答案是:0.05mol·L-1·min-1。
【分析】根据2min末产物Q的反应速率计算Q的变化量,结合表中数据进行计算相关物理量,再由Z、Y的反应速率之比计算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据此解答问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