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
一、单选题
1.2023年3月27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中毒者应立即移至通风处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C.高楼火灾时,人应乘电梯逃生 D.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2.大米是中国人主食之一,其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淀粉,淀粉属于( )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3.“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奶制品能为人体提供钙元素 B.青少年需要摄取比成年人更多的蛋白质
C.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D.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有利于健康
4.以下是某中学食堂某次的菜谱:红烧大肉排150g,肉末蒸蛋120g,蒜泥白菜150g,海带蛋花汤100g,蒸山芋50g,杂粮米饭150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杂粮米饭主要补给的营养物质是糖类 B.维生素可从此菜谱中获得
C.适量的食用白菜可以预防贫血 D.此菜谱中营养搭配比较合理
5.小胖特别喜欢吃肉,奶奶为他准备了丰富的午餐:大米饭、牛肉、鱼。妈妈着急了,端来一盘蔬菜沙拉。请问,蔬菜沙拉可以补充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油脂 D.糖类
6.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醋酸属于酸 B.纯碱属于碱
C.食盐属于盐 D.酒精属于有机物
7.下列食品可作为人体获取维生素主要来源的是
A.乌米饭 B.水蜜桃 C.酱排骨 D.马蹄酥
8.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
A.氢 B.氧 C.钙 D.碳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化钾溶液变蓝色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氯化钡、硫酸、氯化铁,氢氧化钾能在溶液中共存
D.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都会增加
10.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结构形似奥运五环,宽度只有1.2nm,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五环标——奥林匹克烯(C19H1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C19H1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个数比是19:12
C.该物质由31个原子构成 D.燃烧可能会生成一氧化碳
11.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
A.铁 B.钙 C.碘 D.锌
12.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
②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③人体所需维生素都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④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 60%~70%来自糖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人体缺乏某种元素会影响身体健康。缺乏铁元素可能引起的疾病是
A.贫血 B.龋齿 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
二、填空题
14.“疫情”防控阶段,学校每天在教室和走廊中喷洒75%的医用酒精(化学式C2H5OH)进行消毒,酒精属于 (填写“无机物”或“有机物”),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时,要远离明火,这是因为酒精具有 的化学性质。
15.营养与健康。
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的西瓜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下表列出的是每100g某品种西瓜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营养成分 水分[来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X 钙、磷、铁、锌
质量 92.5g 0.7g 0.2g 6.1g 6.8mg 17.1mg
(1)表中“X”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中的 。
(2)上表中的“钙、磷、铁、锌”是指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人体中缺 可引发贫血。
16.如图所示是某品牌袋装鲜牛奶的标签说明。
配料:纯鲜牛奶 保质期:45天 净含量:() 产品类型:全脂灭菌纯牛奶 营养成分:(每) 脂肪 非脂乳固体 蛋白质 钙
(1)该袋装鲜牛奶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牛奶含有的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氮元素,其中氮元素属于人体必需元素中的 (填“微量元素”或“常量元素”)。
(3)由牛奶中的脂肪可以获取化学式为的化合物,则在该化合物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4)该牛奶中钙元素的质量至少为 g(精确到)。
(5)多少克二氧化碳与的中含碳相等?(写出计算过程)。
17.用化学用语来表示:
(1)氩气 。
(2)m个铁离子 。
(3)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
(4)标出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18.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钙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 和发育不良。
三、科学探究题
19.“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物及食品安全产生兴趣。结合当地居民食性特点,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之旅。
任务一:认识食物与人体的关系
(1)食物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素维持着人体的生命和健康。如维生素能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坏血病是缺乏 引起的。
(2)食用小麦面粉做成的食物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 。
任务二:了解当地粮食播种技术
【调查了解】当地农民种植玉米,且长势良好。早春播种时采用地膜覆盖。
【信息检索】
a.能发芽的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b.在早春干旱季节,覆盖塑料地膜有助种子发芽。
【信息分析】
(3)塑料地膜属于 材料。
(4)覆盖塑料地膜有助种子发芽的原因是 。
任务三:探究种植“海水稻”的土壤环境
【信息检索】
a.海水稻是适于生长在盐碱地的水稻。
b.盐碱地土壤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
【进行实验】
(5)取少量盐碱地土壤与蒸馏水按的质量比充分混合,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探究盐碱地土壤中含有的阴离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上层清液于一支试管中, 向其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 化学方程式: 土壤中有
步骤二:向步骤一实验后的试管中滴加 硝酸银溶液 现象: 土壤中有
【实验反思】
(6)有同学认为步骤一的设计需要改进,其改进方法是 。
任务四:调查食品安全
在超市买食品时养成翻过来看“背面”的习惯。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
(7)大米、花生和面粉等在温度为,相对湿度超过80%时,容易发生变,滋生含有黄曲毒素的黄曲霉菌,黄曲霉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我们在保存或食用食品时应注意 。(写出一点)
20.装品牌苏打饼干的配料和营养成分如下表,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配料 营养成分(每100g)
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洋葱粉、食用盐、碳酸钙、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香葱、酵母、麦精、食用香精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钠 钙 2017千焦 8.5g 21.0g 63.5g 500毫克 280毫克
说明饼干制作的烘焙过程中,配料中的碳酸氢钠的全部受热分解转化为碳酸钠,而碳酸钠不分解。
Ⅰ.定性判断饼干中有关成分的确认。
取一小包饼干。研碎后放入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得到待检液。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淀粉的检验 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碘 水,观察到溶液 饼干中含有淀粉
②碳酸盐的检验 另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饼干中含有 (填离子符号)
【交流讨论】
(1)饼干中的 元素可减少人体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的发生,有利于人体健康。
(2)饼干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深入探究】如何进一步确认饼干中含有两种碳酸盐?
将剩余待检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固体2至3次;将 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反应的现象,则证明讲干中既有碳酸钙,又有碳酸钠。
Ⅱ.定量检测:饼干中碳酸钠质量的测定。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取一小包饼干研碎后放入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
③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后倒入容器A,按图示装入其他药品(试剂X用于吸收挥发出来的HCl,它不与CO2反应);
④打开止水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止水夹;
⑤用电子天平称量干燥管工的质量,记录数据m1;
⑥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滴加;
⑦ ;
⑧重复步骤⑤,记录数据m2。
【交流讨论】步骤③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的原因是 。
【数据处理】m2—m1=0.088g,则这包饼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g。
21.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不同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同学运用学到的实验方法测定橙汁、果味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目的》测定不同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原理》
(1)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能与碘水反应,使碘水褪色;
(2)淀粉遇到碘水变 色。
《实验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
步骤1:在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3.0 mL的下列物质:①蒸馏水,②标准维生素C溶液,
③橙汁,④果味饮料。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步骤2:用4支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①~④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色,并记录滴数。
《实验记录》
测定物质 ① ② ③ ④
滴入碘水的数量(滴) 1 8 15 5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明测定的两种饮料中, 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
(2)有的同学认为测定物质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多余的,你认为呢 请说明理由: ;
(3)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 (填序号)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A.每次实验所用饮料的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试物质的体积不同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的胶头滴管滴加碘水
《回顾与反思》实验中所用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一氧化碳中毒后,应立即移至通风处,大量呼吸新鲜空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B、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可能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进入之前应先进行灯火实验,该选项说法正确;
C、高楼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该选项说法错误;
D、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A
【详解】淀粉是多糖,属于糖类。
故选A。
3.D
【详解】A、奶制品富含钙元素,能为人体提供钙元素,不符合题意;
B、青少年属于发育期,是人体生长的关键期,所需的营养物质比成年人更多,需要摄取更多的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C、蔬菜水果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D、甲醛具有毒性,对人体有害,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不利于身体健康,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A、杂粮米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所以杂粮米饭主要补给的营养物质是糖类,故A说法正确;
B、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菜谱中含有白菜,富含维生素,所以维生素可从菜谱中蔬菜获得,故B说法正确;
C、缺铁易引起贫血,所以适量食用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贫血,铁元素的食物来源有:肝脏、瘦肉、蛋、鱼、豆类等,故C说法错误;
D、菜谱中营养搭配比较合理,营养全面,富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油脂、水和无机盐,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5.B
【详解】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蔬菜沙拉可以补充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选B。
6.B
【详解】A、醋酸是由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选项分类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分类错误;
C、食盐是氯化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选项分类正确;
D、酒精是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分类正确。
故选:B。
7.B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乌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选项A错误。
B、水蜜桃中富含维生素,选项B正确。
C、酱排骨中富含蛋白质,选项C错误。
D、马蹄酥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选项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选B。
9.B
【详解】A、淀粉遇碘变蓝色,遇碘化钾不变色,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氯化钡与硫酸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氯化铁与氢氧化钾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钾,硫酸和氢氧化钾也能反应生成水,都不能大量共存,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分别减少、增加,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C
【详解】A、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奥林匹克烯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个数比是19:12,故B正确;
C、一个C19H12分子由31个原子构成,不能说C19H12由31个原子构成,故C错误;
D、含碳的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CO,故D正确。
故选:C。
11.A
【详解】人体必须的元素中,缺铁容易引起贫血,缺少钙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缺少碘元素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缺少锌元素会发育迟缓,食欲不振;故答案选择A。
12.D
【详解】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故正确;
②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微量元素摄入过量也不利人体健康,所以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要合理摄入,故不正确;
③人体所需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故不正确;
④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 60%~70%来自糖类,故正确。
故选D。
13.A
【详解】A、缺乏铁元素可能引起的疾病是贫血,符合题意;
B、缺少氟元素会引起龋齿,不符合题意;
C、缺少钙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不符合题意;
D、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有机物 12:3:8 易燃
【详解】乙醇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1 6×1)=12:3:8 ;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时,要远离明火,这是因为酒精具有易燃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有机物;12:3:8 ;易燃。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化学式的书写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物质类别;根据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根据酒精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15. 维生素 元素 铁
【详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分,所以X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中的维生素;(2)由所学知识可知,上表中的“钙、磷、铁、锌”是指元素,人体中缺铁可引发贫血。
16.(1)混合物
(2)常量元素
(3)6:1:4
(4)0.21
(5)35.2g二氧化碳与 17.6g 的 C4H8O2 中含碳相等。
【详解】(1)该袋装鲜牛奶含有水和蛋白质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牛奶含有的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氮元素,其中氮元素属于人体必需元素中的常量元素,故填:常量元素。
(3)由牛奶中的脂肪可以获取化学式为C4H8O2的化合物,则在该化合物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故填:6:1:4。
(4)由图可知,200g该牛奶中钙元素的质量至少为,故填:0.21。
(5)见答案。
17.(1)Ar
(2)mFe3+
(3)CH4
(4)
【详解】(1)氩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氩气:Ar;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注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不写,离子符号前面的计量数表示离子的个数,m个铁离子:mFe3+;
(3)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除外,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化学式:CH4;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注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氯化铵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标出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18. 金属 40.08 佝偻病
【详解】①钙字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②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图示可知则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③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故答案为佝偻病。
19.(1)维生素C
(2)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和维持恒定体温
(3)合成/有机合成
(4)提高地表温度/防止水分蒸发
(5) 产生白色沉淀
(6)将氯化钙溶液改为硝酸钙溶液
(7)将食品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详解】(1)维生素能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
(2)食用小麦面粉做成的食物富含糖类,糖类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和维持恒定体温。
(3)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地膜属于合成材料。
(4)种子发芽需要温度、空气,水分等,覆盖塑料地膜有助种子发芽的原因是提高地表温度或防止水分蒸发。
(5)步骤一:取少量上层清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实验结论土壤中有碳酸根,碳酸根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步骤二:向步骤一实验后的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实验结论:土壤中有氯离子,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氯化银是白色沉淀,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6)有同学认为步骤一的设计需要改进,其改进方法是将氯化钙溶液改为硝酸钙溶液,因为步骤一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含有氯离子,会干扰步骤二土壤中氯离子的检验。
(7)保存或食用食品时应注意将食品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食品霉变。
20. 呈蓝色 CO32- 钙 洗涤液和残留固体分别 打开止水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止水夹 确保样品的碳酸钠不损失,全部参与反应 0.212
【分析】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Ⅰ淀粉遇变碘蓝色,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淀粉的检验 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碘 水,观察到溶液呈蓝色 饼干中含有淀粉
②碳酸盐的检验 另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饼干中含有
[交流讨论]
(1)缺钙会患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故饼干中的钙元素可减少人体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的发生,有利于人体健康。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深入探究]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将剩余待检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固体2至3次;将洗涤液和残留固体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反应的现象,则饼干中既有碳酸钙,又有碳酸钠。
[实验装置]
⑦打开止水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止水夹。
[交流讨论]步骤③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的原因是确保样品的碳酸钠不损失,全部参与反应。
[数据处理]m2—m1=0.088g,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088g
设这包饼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故这包饼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0.212g。
21. 蓝 橙汁(或③) 不是多余的,因为测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确定维生素C含量的标准,以便估算出饮料中维生素C的浓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BD 验证维生素C是否与碘水完全反应
【分析】通过对比实验来探究饮料中维生素C的多少,利用碘水能够和维生素C反应,当维生素C被碘水全部消耗时,若再滴加碘水,碘水就可使里面的淀粉变蓝,从而测定饮料中维C的多少,加入的碘水越多,维C的量就越多;由于是对比实验,作为参照物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必不可少的,做对比实验时一定注意控制好变量,如果应该控制的不变的量不一样时,就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详解】《实验原理》(2)、由于淀粉遇到碘会变蓝,故答案为:蓝;
《实验记录》(1)、由于标准维生素C溶液的颜色刚好变色需要滴加碘水8滴,而③中饮料需要15滴,④中饮料需要5滴,说明③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故答案为:③(或者橙汁);
《实验记录》(2)、由于是对比实验,一定要有实际的参照物,再就是一定要控制好变量,故答案为:不是多余的,因为测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确定维生素C含量的标准,以便估算出饮料中维生素C的浓度;
《实验记录》(3)、如果每次实验量取的被测试物质的体积不同,就会导致其中的维生素C含量不一样了,而这个量是应该控制相同的;那么这样就会影响测定结果了.如果没有用同一规格的胶头滴管滴加碘水,就会导致滴加的一滴碘水的量就不一样了,这样即使滴数相同,滴加的碘水也不同,所以也会影响测定结果.而溶液本身的颜色和试管的大小不同与盛有3.01mL物质是无关紧要的.故答案为:B D;
《回顾与反思》、当碘水消耗掉维C时,若再增加碘水时,碘水就会和淀粉反应使淀粉变蓝,故答案为:验证维生素C是否与碘水完全反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