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2 15:1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和重要意象;读题读诗,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品析艺术手法、把握诗歌主旨。
3.了解古诗,热爱古诗, 提升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李白(701—762)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走近诗人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背景链接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
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即贬官。
(尊右卑左)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星河耿耿,银汉迢迢。从远古奔来的中华文明的长河,千回百转,千淘万漉,使一颗明珠浮出了水面,它的异彩流光,穿过时空,照亮了中国文学长廊,它就是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近千年、并让世界为之回首的唐宋文学。徜徉在这座文学珍宝馆,我们目不暇接,我们留连忘返。在这里,我们与中国文学史上的众多名流巨匠擦肩而过:今天迎面走来的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笑傲红尘的李白。
文学常识
古体诗 近体诗
形成年代 唐代之前 唐代
格律要求 较少限制 限制严格
形式分类 古诗,古风 律诗,绝句
举例 登幽州台歌 送杜少府(律);闻王昌龄(绝)
星河耿耿,银汉迢迢。从远古奔来的中华文明的长河,千回百转,千淘万漉,使一颗明珠浮出了水面,它的异彩流光,穿过时空,照亮了中国文学长廊,它就是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近千年、并让世界为之回首的唐宋文学。徜徉在这座文学珍宝馆,我们目不暇接,我们留连忘返。在这里,我们与中国文学史上的众多名流巨匠擦肩而过:今天迎面走来的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笑傲红尘的李白。
文学常识
古体诗和近体诗
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 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绝句:诗歌四句一首,用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短小精粹。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本首诗是七言绝句。
文体知识
诵诗文 划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柳絮
即布谷鸟,
又称杜鹃。
其鸣若曰
“不如归去”
指王昌龄
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
【诗意】杨花都凋谢了,只有杜鹃在声声哀啼。
我得知你被贬到龙标,将要跋涉五溪。
理解诗意
内容理解
降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布谷鸟,又称杜鹃
柳絮已落尽,杜鹃鸟声声哀啼。
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一路要经过五溪。
柳絮
内容理解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思寄托给天上明月,
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解读诗歌
1.首句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借“杨花”与“子规”两种意象点明时令是暮春,烘托了凄凉悲惋的氛围,“杨花”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而子规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对它们的描写给全诗奠定了伤感的感情基调。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
解读诗歌
2.请从修辞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做简要赏析。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和同情。
结构梳理
杨花:漂泊无定
子规:暗含悲痛
写景
抒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同情关切
感情真挚
愁心托明月——牵挂思念
叙事
左迁——贬谪之远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的描写,情景交融,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
课堂小结
诗歌主旨
把握主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诗人先选取了 作为意象,渲染出 的氛围,后直叙其事,将“ ”寄与明月,借月抒怀,表达了对友人的 。
杨花、子规
凄凉悲伤
愁心
关切与同情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此诗前两句先写景后叙事,选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啼叫悲凄的杜鹃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哀伤悲凉的氛围,隐含着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悲伤。后两句转而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遥远和艰难,暗含着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深切挂念之情。
2.想象新奇,飘逸豪放。
后两句抒情,想象奇特。人隔两地,难以相伴,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明月当作使者,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想象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
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