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合作鉴赏,品析艺术手法,体味演说魅力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启思导入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
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
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
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
马恩二人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亲密的战友。
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整个文明世界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真挚的朋友。
文体知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
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情况。
述其哀—悼念:
主体
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赞其功—评价:
结尾
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劝慰逝者亲属,对在场的人们提出希望与号召。
颂其德—悼念:
1
2
3
请自由朗读课文,按照“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三部分来划分结构。
整体感知
一、述其哀(1) 交代伟人的逝世,表达悲痛之情。
二、赞其功(2-7) 评说马克思在理论和实践的伟大
贡献,表达了敬仰心情。
三、颂其德(8-9) 颂扬马克思品质的崇高—敌人的
忌恨、人民的爱戴,表达怀念之情。
新知讲解
任务一: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筛选关键信息。
画出每个自然段能够点明该段中心的语句。
提示:每段首或段尾概括性、总结性语句。
新知讲解
学生展示:
第一段:永远地睡着了。
第二段: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三段: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四段:剩余价值的发现。
第五段: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第六段: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第七段: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第八段:他可能有过很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新知讲解
任务二:研读要点
①根据第一段中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的交代,表达了恩格斯怎样的心情?
时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具体,重要
地点——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自责、遗憾
情景——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安详、敬仰;一直工作
逝世——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睡着了,永远睡着了——
讳饰手法:表达敬仰、哀痛之情!
新知讲解
第二段中两个“对于”是全文的总纲。
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从革命实践、革命理论两个方面评价。
两个“对于”分别照应 7、8段和3、4、5段。
②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评价马克思的贡献的?找到标志词语分析。
新知讲解
③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革命理论革命理论的贡献有哪些?
结合课文总结性、概括性语句,筛选出相关信息,
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
新知讲解
马克思
巨
大
贡
献
理
论
①发现了人类历
史的发展规律
②发现了现代资
本主义生产方
式及运动规律
③领域多,发现
独到,不浅尝
辄止
实
践
①两个“参加”(总)
②宣传(编报著书)
③组织(创立工人协会)
科
学
家
革命家
综合评价:巨大损失,不可估量的损失!
新知讲解
明确:第6段承上启下。
④6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新知讲解
第8段首句“正因为这样”的“这样”紧承第7段列举的马克思所参加的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第8段内容又是在叙述这些活动对马克思的影响,因此第8段应与第7段结合在一起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
⑤第8段首句“正因为这样”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原文:
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使用了对比手法。有许多敌人和无一个私敌形成鲜明对比。私敌是以“我”为中心的。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没有私敌,说明没有私念。体现出马克思的大公无私。
第8段歌颂了伟人的哪些品格?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呢?找出感受最深的一处,和大家交流。
分析:
讨论:“将永垂不朽”中的“将”字,有何深意?
当时,共产主义运动刚刚兴起,还只是星星之火。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马克思主义必将广为传播,共产主义运动必将风起云涌。将,是一种预见,更是一种必胜的信念,也是恩格斯和广大革命战友共勉的誓言!
今天,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崇高的信仰。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就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8段,大家思考这段歌颂了马克思什么样的品格。
无畏 无私
明主旨,感悟“德”
1.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1)表现了马克思对政敌的极大蔑视和无畏精神
2)表现敌人的攻击十分无力,体现马克思思想境界的崇高。
明主旨,感悟“德”
2.在这篇悼词的结尾,恩格斯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恩格斯为什么在“永垂不朽”前加了一个“将”字呢?
明主旨,感悟“德”
当时的社会对马克思的理论还没有认可,共产主义运动刚刚兴起,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马克思主义必将广为传播,共产主义运动必将风起云涌。“将”,是一种预见,更是一种必胜的信念,是恩格斯和广大革命战友共勉的誓言!
课堂总结
恩格思最后庄严宣告“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将永垂不朽”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应全文,总结全文,是由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体现了作者的心声,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
本文为悼词,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激励人鼓舞人。这完全得益于恩格斯语言艺术的高超精当,准确而又富于感情。
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写作文: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写作文: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