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二第6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填在选择题答题区域相应的题号内.
一、选择题:
1、已知,,,则( )
A.三点共线 B.三点共线
C.三点共线 D.三点共线
2、已知向量,,若与共线,则的值为( )
A. B. C. D.
3、在等腰梯形中,,分别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则等于( )
A. B. C. D.
4、如图,在△ABC中,=,P是BN上的一点,若=m+,则实数m的值为( )
A. B. C.1 D.3
5、设向量、满足,且,若为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并满足,则( )
A.1 B.0.5 C.0.25 D.0.1
6、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故宫宫殿房檐设计恰好使北房在冬至前后阳光满屋,夏至前后屋檐遮阴.已知北京地区夏至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冬至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图1是顶部近似为正四棱锥、底部近似为正四棱柱的宫殿,图2是其示意图,则其出檐的长度(单位:米)约为( )
A.3 B.4 C. D.
7、为测量河对岸的直塔AB的高度,选取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C,D,测得的大小为60°,点C,D的距离为200m,在点C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45°,在点D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则直塔AB的高为( )
A.100m B. C. D.200m
8、已知,,且 的夹角为,如果,那么的值为(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把正确选项填在选择题答题区域相应的题号内.
9、已知两点,与平行,且方向相反的向量可能是( )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若且,则
B.设是非零向量,若,则
C.若且,则
D.设是非零向量,若,则存在实数,使得
11、如图,△ABC的三个内角A,B,C对应的三条边长分别是a,b,c,∠ABC为钝角,BD⊥BA,cos 2∠ABC=-,c=2,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sin A= B.BD=2
C.5=3 D.△CBD的面积为
12、在△ABC中,角A,,所对的边分别为,,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则△ABC为等腰三角形
B.若,则△ABC为等腰三角形
C.若,则△ABC为等腰三角形
D.若,则△ABC为等腰三角形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在△中,,,,为边上的高,为上靠近点的三等分点,且,其中,,则 ,
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4,CD=5,cos∠ABC=,cos∠BCD=,则AD= .
15、已知向量,向量满足,且,则与夹角为 .
16、在菱形ABCD中,,已知点M在线段EF上,且,则___,若点N为线段BD上一个动点,则的最小值为__ 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4分,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
(1)求满足的实数,;
(2)若,求实数的值.
18、已知,.
(1)确定实数的值,使与垂直;
(2)求与同向的单位向量
19、如图,已知扇形的圆心角∠AOB=,半径为4,若点C是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
(1)若弦BC=4(-1),求的长;
(2)求四边形OACB面积的最大值.
20、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
(1)求证:;
(2)若,点D为边AB上的一点,CD平分,,求边长.
21、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1)求角;
(2)从三个条件:①;②;③的面积为中任选一个作为已知条件,求周长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D 3、 B 4、 B 5、C 6、 C 7、A 8、 A
二、多项选择题:
9、 AD 10、 AC 11、AC 12、 AC
三、填空题:
13、
14、
15、
16、 7 -
四、解答题:
17、(1)因为,,,且
,,,,.
,解得,.
(2),,,.
,,,.
,解得.
18、(1)由与垂直,则
所以
由,,所以
所以
(2),所以
所以与同向的单位向量为
19、(1)在△OBC中,BC=4(-1), OB=OC=4,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cos∠BOC==,
所以∠BOC=,于是的长为×4=.
(2)设∠AOC=θ,θ∈,则∠BOC=-θ,
S四边形OACB=S△AOC+S△BOC=×4×4sin θ+×4×4·sin
=24sin θ+8cos θ=16sin.
由于θ∈,所以θ+∈,
当θ=时,四边形OACB的面积取得最大值16.
20、(1)因为,由正弦定理可得:,
由二倍角公式可得:,
所以,
则有,
展开整理可得:,
又,∴,
∴,∴或,
又,∴,,∴
(2)∵,∴,,
∴.又,所以.
∴,
∴,∴,∴,
∴.
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也即
∴,∴.
21、(1)因为,
所以,得,
所以,因为,所以.
(2)分三种情况求解:
选择①,因为,由正弦定理得,
即的周长
,
因为,所以,
即周长的取值范围是.选择②,因为,
由正弦定理得,
即的周长
,
因为,所以,所以,
即周长的取值范围是.选择③.
因为,得,
由余弦定理得,
即的周长,
因为,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即周长的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