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教学设计 (表格式)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教学设计 (表格式)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12 16:0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附件2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
基本信息
姓名 联系电话
学段 高中 展示单元 第一单元 《运动的描述》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 《运动的描述》整体教学设计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及下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从运动学的角度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进行描述。对于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人们通常从直接观察入手。在确定的时刻或时间内明确做机械运动的物体的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而要想准确地描述这些物理量,就必须先从学习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等内容开始。本章学习的内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物理量,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打基础,同时本章学习的内容也是在为以后物理的学习奠定基础。
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 《1.1 质点》 是机械运动的铺垫,它明确描述的对象是什么(质点),用什么样的工具来描述(参考系); 《1.2 时间 位移》从位置变化的角度认识新的物理量——位移,这就包括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位置的变化,某时刻位置变化和某段时间位移的变化情况;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和数学知识产生联系,认识变化率的概念,从位移变化率的认识速度,加深对矢量的理解,以及如何测定速度; 《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从速度变化率的角度认识加速度,包括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进一步理解矢量。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第1节质点 参考系1课时第2节时间 位移2课时第3节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 速度2课时第 4 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2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章 第四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1.教学内容分析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学习高中物理的基础。在这一章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定律,这些概念和定律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物体做平动时,各点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参考系的定义;观察物体的位置及其随时间变化时用来作参考的其他物体。这些知识点是学习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基础,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
2.学情分析 这一章是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一章的内容,再说是比较简单的内容,但是学生刚来学校,对各个科目都有兴趣。我今天上课的班级是一个普通班,学生的水平是中等的,但是大部分学生会理解讲课的内容,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目标确定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4.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2、弄清加速度与速度、速度改变量之间的区别,理解加速度是如何描述速度矢量改变快慢的。 【教学难点】 1加速度概念的理解,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利用v-t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计算屏幕上的各个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发现:那个物体的速度均是增大的,但它们速度增加得快慢不同。 那么,如何比较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 从而引入加速度。 老师引导新课过程中举例子说我国的发展进行爱国教育。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屏幕上的内容,并进行计算,判断那个物体的速度变化快。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可以知道,我国各个行业上的成就。
设计意图(老师一边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一边给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学生在下面计算各个物体的速度变化,并观看我国各个行业取得的成就。 用这种方式可以达到两个目的,第一可以进行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第二可以给学生进行一个爱国主义教育。
环节二:
教师活动 一、加速度 老师提问: 速度的变化量指的是什么? (速度由经一段时间后变为,那的差值即速度的变化量。用表示。) 提问: 越大,表示的变化量越大,即速度改变的越快,对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要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必须找到统一的标准。也就是要找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改变量。 1. 国产赛车领克03与国产歼10型战斗机谁的速度变化快? 讨论判断方法? 你找到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的方法了吗? 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用a表示。 2.定义式:a=(v-v0)/t 或 a=△v/△t 3.单位:国际单位: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4.物理意义: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二.加速度的方向 老师提问: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与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同吗 ①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变化vt-v0或△v的方向相同。 ②在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始终在一条直线上。 若规定v0为正方向,若物体加速运动,vt-v0为正,a为正,a与v0方向相同。 若物体减速运动vt-v0为负,a为负,a 与v0方向相反。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现在讨论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如图,汽车原来的速度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为了在图中表示加速度,我们以原来的速度的箭头为起点,以后来的速度的箭头为终点,做一个新的箭头,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于加速度的a=,所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课堂练习二 1.我国世界杯的很多项目中取得了世界冠军,我国羽毛球运动员林丹是其中之一。在一次世界杯比赛中马来西亚运动员李宗伟打的一羽毛球以70m/s的速度水平向东飞来,林丹把它以86m/s的速度反向打出,已知打球时间为0.2s,求在这段时间内羽毛球的加速度是(  )
A 、780m/s2,向西 B、780m/s2,向北
C、80m/s2,向南 D、80m/s2,向南北 2.速度为20米每秒的我国名牌汽车红旗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4秒内停止运动,求汽车的加速度? 三、从 v-t图象看加速度 通过速度-时间图象不但能够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还能知道物体的加速度。 请学生阅读课本P30-31的内容。 图中E、F两点分别表示物体在时刻的速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小三角形的水平的直角边代表时间间隔。竖直角边表示速度的变化量,所以,从曲线的倾斜程度就可以判断加速度的大小,比值就是加速度的数值。 例.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 t图像. (1)质点在图中各段中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2)在0~4 s内、4~8 s内、 8~10 s内、10~12 s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学生活动 学生在下面互相讨论并回答问题,要回答的题目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学生在下面进行计算,并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可以用速度的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学生讨论,并回答:不一定. 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与速度v的方向相同; 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与速度v的方向相反. 学生在下面做题,并回答 学生在下面做题,并回答
设计意图
……
6.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四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一、加速度 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用a表示。 2.定义式:a=(v-v0)/t 或 a=△v/△t 3.单位:国际单位: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4.物理意义: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二.加速度的方向 课堂练习二 题1 、题2 三、从 v-t图象看加速度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教材第31页) 图1.4-6中的三条直线a、b、c描述了A、B、C三个物体的运动。先初步判断一下哪个物体的加速度最大,再根据数据计算它们的加速度,并说明加速度的方向。
8.特色资源分析、技术手段运用说明本节课是上一节课:物体位置变化的描述——速度的后续,加速度。这两节课的内容是运动有关系,所以举例子的时候可以利用飞机,汽车,轮船,运动员等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9.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授课过程的前后感觉如下: 1. 上课前考虑了很多怎么讲这个内容,讲课过程中怎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问题; 2. 上课过程中一边注意突破重难点,一边注意爱国主义教育; 3. 上完课以后的感觉到,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也举个例子效果更好。
10.学习评价设计 上完课后测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大部分学生理解了课程,也会做题了,基本上所有学生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基本上达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