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曲五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5.诗词曲五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06 11:1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8张PPT。诗词曲五首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字数(五言和七言)、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主要流派: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浪漫诗派、现实诗派。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辛弃疾、柳永(婉约派)、李清照。(词牌名又称曲调名)
元曲“俗谣俚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背景: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以诗作答指白居易,字乐天。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 ?? ?? ?? ?? ?? ?? ?? ???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反而增长、振作枯朽的树被抛弃的人怀念老朋友答谢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我处在巴山楚水荒凉边远的地方,二十三年一直被朝廷抛弃不用。1、首联交代了什么?
2、“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作者被贬久远,表达了长期被贬的愤慨之情。贬地之荒避,贬时之漫长。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颔联用了 、 两个典故。“闻笛赋”“烂柯人”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引用典故,表达对亲旧凋零的伤痛、
人事全非的怅惘。“闻笛赋”的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烂柯人”的典故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回到家乡,人事全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这句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以“沉舟”“病树”自喻。
说明社会总是向前发展,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荒凉的地方,度过了漫长的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的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歌,暂且举杯,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意 小结:作者借由这首诗抒发了不能任由自己任意放纵,一味地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与友人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感慨很深,但读起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而相反是振奋。《赤壁》杜牧赤壁:
山名。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这里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一首咏史诗。——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
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
所咏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诗人
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杜牧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销:销蚀。
将:拿起。
前朝:三国时期。铜雀:铜雀台,曹操暮年享乐之地。
春深:春色浓,这里指美女成群。
二乔:三国时东吴美女,大乔乃孙策妻,小乔乃周瑜之妻。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大乔小乔两位夫人恐怕都会被锁进铜雀台里。一支断戟沉落在江底,久远岁月也未能将它消蚀, 把它磨洗一番,认出是三国时代的兵器。 假如东风不曾给予周瑜援助, [理解] 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周瑜曹操铜雀台二乔二乔阅读理解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折戟沉沙铁未销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助东
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
相反的结果。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3.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
内在联系?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4、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 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虽没错,但诗味没有了。作者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议论感慨。 咏叹兴感之由; 借物中心 借史事以吐其怀才不遇之感的意思。 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出于侥幸”,但诗人咏史,只是借题发挥,并非写历史鉴定。而杜牧这样写,显然有借史事以吐其怀才不遇之感的意思。 小结:本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感情诗人由折戟引起的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诗人以大小乔的命运来反映战争成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过零丁洋——文天祥 作者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二十岁考取了进士第一,头名状元。官做到右丞相兼枢密使。 1278年被俘,后来被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在监狱里被关押了三年。元军屡次劝他投降,都被他坚决拒绝,表现了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关于作者文天祥纪念錧文天祥纪念像 关于背景
?
这首诗是作者在第二年正月经过零丁洋时写的,里面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当时元军的都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过零丁洋》这首诗作为回答。
《过零丁洋》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爱国主义激情,通过自述国破家亡的境遇,抒发了他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这首诗意境雄浑,气势豪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疏通诗意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疏通诗意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21岁读经书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颈联两人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
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甘愿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思想感情:本诗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过零丁洋》
1、能概括诗人被俘前经历的句子是 。
2、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 。
3、表现诗人崇高民族气节精神的句子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课外补充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
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类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明.于谦<<石灰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乌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明月几时有水 调 歌 头苏 轼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
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 在中秋月圆之夜,客居他乡, 思念弟弟,举杯畅饮,写下了这篇文章。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写 作 背 景  他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这首词是他在黄州任期中写的。这时他的弟弟苏辙在济南任职,兄弟二人已七年没见,中秋对月,难免有伤感的情绪。但他毕竟有着旷达的胸襟,在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中达到了自我解脱。
解题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
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诵读诗词的要求1、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脑中浮现。
2、要有节奏,韵脚读出延长音。
3、有感情。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到天亮苏轼的弟弟
苏辙的字 作者此时在密州任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年没有见面。中秋对月,怎能不思绪万千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 清影,何似在人间。端起酒杯什么年月,什么日子。暗含多好的日子之意。经受不住月光下作者起舞的清朗身影哪里比的上 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多好的日子啊。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 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在舞动,此情此景,什么地方能比得上人世间呢?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雕花的窗户不能入睡在只是希望 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那没有睡意的人。月亮啊,你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又亮又圆呢!人世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样的事从古以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的。只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得平安长久,那么虽然相隔千里,也都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了。水 调 歌 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
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水 调 歌 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宫里的嫦娥,这里只明月想象 明月 宫阙琼楼玉宇归纳小结上阙:望月(写景)
下阙:怀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主题:表现了词人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小序中秋 大醉 怀子由(情景、缘由)生上天之奇想感人间之离合感伤乐观思念亲人怀才不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 情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景 2、词中哪些地方用了联想和想象?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
虚景:
联想:
想象: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宫阙 琼楼玉宇明月宫阙琼楼玉宇明月(月圆)团圆(人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感情?
感情变化:
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
—回到现实、自叹自慰
—积极心态、发出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写了作者只希望他和弟弟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美好的月光(翻译),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情) 赏析旷达对亲人的思念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胸襟之情。和练习
1、“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秋明月,思念亲人之时,人们不禁吟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潼关怀古背景:
这首曲是作者在就任陕西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华  山黄 河     【作者小传】张养浩 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写作背景元代散曲家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曲牌名题目《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tóng)关路。望西都,意踌躇(chóu chú)。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què)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曲意]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内有华山,外有黄河,潼关地势坚固。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唉!一朝建立,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第一层: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第三层:总写作者的感慨。“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从视觉、听觉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这是国家由盛而衰的写照。4、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一个朝代兴起,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代朝代灭亡,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百姓。思想感情:峰峦如聚波 涛 如 怒山河表里潼关路①突出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
②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山写动了,本来无情的水写得心潮翻滚。
③曲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聚”“怒”两字透露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铺垫下文。字词赏析望西都,
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写了一朝兴起,老百姓受苦,一朝衰亡,老百姓仍受苦(翻译),表现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批判(感情)赏析方法:这句诗用了__________的写法(如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细节描写、虚实结合、丰富想像、富含哲理等),写了________(内容:翻译句子),表达了______(感情、哲理或其它)。 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文章主旨 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本诗写了作者 _____________
,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潼关的所见所感诗人对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潼关怀古》本曲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治者的批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小结考题练习 1、2010年中山市期末考: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铜雀春深锁二乔山河破碎风飘絮考题练习 2、2009年中山市期末考: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病树前头万木春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3、2010年浙江台州中考:古诗词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沉舟侧畔千帆过4、2010年浙江绍兴中考:古诗名句填空。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出现了暂时的困难,但我们相信“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困难总会过去的,前途必定是光明的。(请用刘禹锡的诗句作答)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5、2008年河北省中考:用课文原句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 6、2005年江苏南京中考:用课文原句填空。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千里共婵娟 7、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考默写题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湖南岳阳)
(2)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3年河南)留取丹心照汗青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8、2010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__________。(2分)
(2)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3)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白居易 / / 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9、2008年湖南常德市中考试题
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积累: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