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含解析)单元检测题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含解析)单元检测题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2 16:5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20题)
1.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
B.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碳酸钡不能作“钡餐”而硫酸钡则能
D.用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2.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只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8mol B.0.6mol C.0.4mol D.0.2mol
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进行的推理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推理
A 在KI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再滴加溶液 滴加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深蓝色 的氧化性比强
B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然后滴入KSCN溶液 滴入KSCN后溶液变为红色 原溶液已被空气中氧化变质
C 将通入到酸性溶液中 溶液红色褪去 具有漂白性
D 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溶液 溶液先变浅红色,滴加后变为深红色 实验所用的已全部变质
A.A B.B C.C D.D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可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B.可用作葡萄酒中的食品添加剂
C.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可提高环境消杀作用
D.维生素C与含补血剂配合服用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
5.如图为中学化学教材上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了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各组中能形成这样的喷泉但液体不能充满烧瓶的是
A.和氢氧化钠溶液 B.相同条件下体积比的的混合气体和
C.和 D.和饱和氯化钠溶液
6.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uO→Cu B.Fe2+→Fe3+ C.H2O2→O2 D.→Cr3+
7.用酸性溶液处理硫化亚铜()和硫化亚铁()的混合物时,发生的反应有:
反应Ⅰ:(未配平)
反应Ⅱ:(未配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每生成1mol S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
B.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反应Ⅱ中生成的可用检验其存在
D.若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8.化学与科技、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H小于7的雨水被称为酸雨
B.明矾溶于水可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常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C.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治SO2污染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9.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单质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建造高楼所用的水泥属于硅酸盐材料
D.扬声器上使用的压电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10.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SO2表现还原性
B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C 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放出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D 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A.A B.B C.C D.D
11.部分含N物质及含S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试管内壁附着的b′可用二硫化碳洗涤
B.c′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只变红不褪色
C.用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的a溶液和浓的e′溶液,将两支玻璃棒靠近时有白烟产生
D.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的e或e′溶液
12.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反应结果并不改变的是
A.Na和O2 B.Cu和硝酸 C.Cu和硫酸 D.Al和NaOH
13.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是当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战。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能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低碳生活倡导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4.将3. 84 g铜粉与一定质量浓硝酸反应,当铜完全作用时,溶液中的NO3-减少0.1mol,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A.0.1 mol B.0.11 mol C.0.16 mol D.0.22 mol
15.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和ClO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为0.3mol
B.时刻,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09mol
C.ClO的生成可能是因温度升高引起的
D.依据图象,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6.在一定条件下,PbO2和CrCl3反应,产物是和Pb2+,则与0.3molPbO2反应需0.5mol/L的CrCl3溶液体积为
A.400mL B.300mL C.200mL D.100mL
17.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 B.、、
C.、、 D.、、Fe
18.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气体 a b c
A 浓硝酸 铜片 NaOH溶液
B 稀硫酸 石灰石 饱和溶液
C 浓硫酸 亚硫酸钠 浓硫酸
D 浓氨水 碱石灰 浓硫酸
A.A B.B C.C D.D
19.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含硫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Z都可以被W的浓溶液氧化
B.Z具有漂白性,所以可以使溴水褪色
C.Y在参加反应时,既可以被氧化,也可以被还原
D.W的浓溶液使胆矾变白,说明W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
20.某同学设计的用来验证SO2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分析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若c棉球蓝色褪去,则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B.若b棉球褪色,则说明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C.若a棉球褪色,则说明SO2具有较强氧化性
D.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烧碱溶液吸收尾气
二、非选择题(共5题)
21.Ⅰ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用次氯酸钠氧化氯化铁溶液,离子方程式如下(未配平)
_______
(1)完成上述离子方程式并进行配平 ;
(2)反应中是 (填“还原产物”或“氧化产物”)。
Ⅱ.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
(3)用双线桥表示以上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 ;
(4)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
22.将浓H2SO4表现的性质填入括号内。
A.酸性 B.强氧化性 C.脱水性 D.吸水性
(1)用磷矿粉[主要成分Ca3(PO4)2]和硫酸反应制磷酸 。
(2)热的浓硫酸与铜片反应 。
(3)浓H2SO4不能干燥NH3、H2S、HI等气体 。
(4)浓H2SO4能吸收H2或SO2气体中的水分 。
(5)浓硫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
23.已知工业盐中含有NaNO2,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致死量为0.3~0.5 g。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离子方程式已配平):2+xI-+yH+2NO↑+I2+z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x= ,y= ,z= ,氧化剂是 。
(2)某工厂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但加入下列物质中的某一种就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污染的N2,该物质是 。
A.NaCl B.KMnO4 C.浓硫酸 D.NH4Cl
(3) 饮用水中的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 碱性条件下还生成Na[Al(OH)4],为了降低饮用水中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还原为N2,请配平化学方程式: Al+ NaNO3+ NaOH + N2↑+ H2O,若反应过程中转移0.5 mol电子,则生成标准状况下的N2体积为 。
24.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
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
②A和I相遇产生白色烟雾;
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
⑤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
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
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
⑧将B和H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②中烟雾的化学式是 ;
(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C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是 ;
(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H的化学式是 。
25.有1L的无色溶液可能含有阳离子是K+、Cu2+、Ca2+,含有的阴离子可能Cl﹣、CO32-、SO42- 现做以下实验:
①取50ml的溶液在大烧杯中加入中,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干燥,烘干后得4.30g固体
②将所得白色固体配成悬浊液后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将剩余固体过滤干燥后称量得到2.33g
③取少量①实验后上层清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含有 ,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请设计方案证明: 。
(2)写出一定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 , 。
(3)若经证明没有Cl﹣则该溶液中的K+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参考答案:
1.B
A. 电池中含酸、碱、重金属元素等,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A正确;
B.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不正确;
C. 碳酸钡能溶于“胃酸”,生成的钡离子是重金属离子能使人中毒,故不能作“钡餐”,而硫酸钡不溶于水不溶于酸不易被X射线穿过、故能作钡餐,C正确;
D. 用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将FeS转化为更难溶的金属硫化物,例如除去铜离子的反应方程式为: ,D正确;
答案选B。
2.D
铜和硝酸反应铜还原硝酸生成氮氧化合物,在NaOH溶液中氮氧化合物又转化成NaNO3和NaNO2,则铜将失去的电子给了硝酸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了NaNO2,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得到2n(Cu)=2n(NaNO2),所以n(NaNO2)=n(Cu)=0.8mol,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n(NaNO2)+n(NaNO3)=0.5L×2mol/L=1mol,所以n(NaNO3)=1mol-0.8mol=0.2mol;
答案选D。
3.A
A.溶液由无色变深蓝色,说明铁离子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碘单质为氧化产物,则的氧化性比强,故A正确;
B.氯水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故不能说明溶液已被空气中氧化变质,故B错误;
C.溶液红色褪去,是二氧化硫和强氧化剂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C错误;
D.溶液先变浅红色,滴加后变为深红色,说明加入过氧化氢后部分亚铁离子又被氧化为铁离子,故不能说明实验所用的已全部变质,故D错误;
故选A。
4.C
A.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常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故A正确;
B.具有较强还原性,可用作葡萄酒中作抗氧化剂,故B正确;
C.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降低可消杀作用,故C错误;
D.维生素C具有强的还原性,能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C。
5.C
A.SO2与NaOH反应生成硫酸钠,能形成喷泉且液体充满烧瓶,A错误;
B.相同条件下体积比4∶1的NO2、O2混合气体和H2O反应生成HNO3能形成喷泉且液体充满烧瓶,B错误;
C.NO2和H2O反应生成HNO3和NO,能形成喷泉,因为NO不与水反应所以烧瓶中有NO,液体不能充满烧瓶,C正确;
D.Cl2不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不能形成喷泉,D错误;
故答案选C。
6.B
A.CuO→Cu,铜元素化合价由+2降低到0,即需要加入还原剂,A错误;
B.Fe2+→Fe3+,铁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到+3价,即需要加入氧化剂,B正确;
C.H2O2→O2,虽氧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到0,但过氧化氢可以自身分解生成氧气,C错误;
D.→Cr3+,铬元素化合价由+6降低到+3,即需要加入还原剂,D错误;
故选B。
7.C
A.中Mn为+7价,中Cu和S分别为+1、-2价,中Fe和S分别为+2、-1价。反应Ⅰ中每生成1mol ,参加反应的为1mol,化合价共升高,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A正确;
B.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类似于),B正确;
C.是用来检验的,C错误;
D.若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的物质的量相同,1mol得到5mol电子,化合价共升高,应氧化0.5mol,化合价共升高,应氧化mol ,则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正确;
故选C。
8.C
A. pH小于5.6的雨水被称为酸雨,故A错误;
B. 明矾常用于饮用水的净化,不能消毒,故B错误;
C. 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的排放,故C正确;
D. PM2.5的直径大于胶体的直径,不属于胶体,故D错误;
答案选C。
9.C
A.晶体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制造芯片,二氧化硅不具有此性质,A错误;
B.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B错误;
C.硅酸盐材料包括玻璃、陶瓷、水泥等,故水泥属于硅酸盐材料,C正确;
D.高科技产业中的压电陶瓷及生物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误;
故选C。
10.D
A.SO2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SO2表现还原性,故A正确;
B.浓HNO3在光照条件分解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溶解在溶液中使溶液变黄,故B正确;
C.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为氨气,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故C正确;
D.铝片放入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故D错误;
故选D。
11.C
根据含“含N物质及含S物质价-类二维图”,a是NH3、a′是H2S; b′是S单质;c是NO、c′是SO2;d是NO2;e是HNO3;d′是H2SO3、e′是H2SO4。
A.S易溶于CS2,试管内壁附着的S可用二硫化碳洗涤,故A正确;
B.SO2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只变红不褪色,故B正确;
C.硫酸不挥发,用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的浓氨水和浓硫酸,将两支玻璃棒靠近时没有白烟产生,故C错误;
D.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的硝酸或浓硫酸,故D正确;
选C。
12.D
试题分析:A.钠和氧气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A项错误;B.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2和水,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B项错误;C.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SO2和水,铜和稀硫酸在任何条件下均不反应,C项错误;D.Al和NaOH溶液反应,无论反应物用量还是温度变化,都只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常见的与量(温度)有关的化学反应。
13.D
A.氢能燃烧只生成水,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A正确;
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B正确;
C.低碳生活倡导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正确;
D.人类利用的能源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例如风能等,D错误;
故选D。
14.D
方法①:Cu完全反应,与硝酸反应的HNO3分为2部分,一部分体现酸性,生成Cu(NO3)2,仍然在溶液中,另一部分体现出氧化性,生成NO2或者NO2和NO的混合气体;根据N守恒,体现出酸性的n(HNO3)=2n(Cu)= ,体现出氧化性的n(HNO3)等于溶液中减少的硝酸,为0.1mol,则总物质的量为0.12mol+0.1mol=0.22mol;
方法②:假设xmol的Cu与浓硝酸作用,ymol的Cu与稀硝酸作用,则
x+y=0.06,, 解得x=0.045,y=0.015,则消耗的酸的物质的量为4×0.045+×0.015=0.22;
故答案选D。
15.B
由图象可以看出,起初反应时生成ClO-,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开始生成;在反应结束后,n(ClO-):n()=2:1。
A.依据得失电子守恒,n(Cl-)= n(ClO-)+5 n()=0.06mol+0.03mol×5=0.21mol,依据电荷守恒,n(K+)= n(Cl-)+n(ClO-)+n()=0.3mol,所以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是0.3 mol,A正确;
B.反应生成n(KClO)=0.06mol,n(KClO3)=0.03mol,故转移电子为0.06mol×1+0.03mol×5=0.21mol,B错误;
C.由题意知,反应过程放热,所以的生成是由氯气与碱反应放热引起的,C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得出n(Cl-): n(ClO-): n()=7:2:1,所以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10OH-+5Cl2=2ClO-++7Cl-+5H2O,D正确;
故选B。
16.A
PbO2生成Pb2+化合价降低了2价,CrCl3生成化合价升高了3价,故PbO2和CrCl3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0.3molPbO2反应需0.2mol的CrCl3,体积为=0.4L=400mL。
故选A。
17.A
元素处于高价态具有氧化性,处于低价态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此解析。
A.在最高正价,只有氧化性,在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正确;
B.在最低价,只有还原性,B错误;
C.在最高价,只有氧化性,C错误;
D.中硫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错误;
故选A。
18.C
A.二氧化氮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净化二氧化氮,故A错误;
B.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性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不能制取二氧化碳,故B错误。
C.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利用浓硫酸干燥,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故C正确;
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氨气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净化,故D错误;
故选C。
19.C
由图可知,X是H2S、Y是S单质、Z是SO2、W是H2SO4。
A.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二氧化硫不可能与硫酸反应,选项A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反应使溶液褪色,反应中二氧化硫表现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选项B错误;
C.硫单质中S为0价,介于中间价态,在参加反应时,既可以被氧化,也可以被还原,选项C正确;
D.浓硫酸使胆矾变白时,浓硫酸表现吸水性,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0.C
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碘单质、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碘酸,由此分析解答。
A.碘与SO2和水反应生成氢碘酸和硫酸,碘单质反应完全c棉球蓝色褪去,验证SO2的还原性,故A正确;
B.b棉球褪色,SO2与碱液反应,碱性减弱,溶液褪色,验证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B正确;
C.a棉球中品红褪色,验证SO2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
D.SO2具有强的还原性,能够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硫酸,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可以被碱液吸收,故D正确;
故选C。
21.(1)2323
(2)氧化产物
(3)
(4)氮,硫
(1)Fe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为+6,Cl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2323;
(2)Fe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是氧化产物
(3)KNO3中N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0、S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2,C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4,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为;
(4)KNO3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的元素是氮元素、硫元素。
22.(1)A
(2)AB
(3)AB
(4)D
(5)AC
(1)用磷矿粉[主要成分Ca3(PO4)2]和硫酸反应制磷酸,属于强酸制弱酸,体现了浓H2SO4的酸性,故选A;
(2)热的浓硫酸与铜片反应生成硫酸铜变现为酸性,生成二氧化硫,体现了浓H2SO4的酸性和强氧化性,故选AB;
(3)浓H2SO4与NH3反应生成硫酸铵,体现了浓H2SO4的酸性,浓H2SO4与H2S反应生成S,与HI反应生成I2,都体现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故选AB;
(4)浓H2SO4能吸收水分,干燥气体,体现了浓H2SO4的吸水性,故选D;
(5)浓硫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体现了浓H2SO4的酸性;之后试纸变黑,是浓H2SO4将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去,剩余碳元素,体现了浓H2SO4的脱水性,故选AC。
23. 2 4 2 D 10 6 4 10 3 2 1.12 L
(1)由I原子守恒可知x=2,由电荷守恒可计算y=4,由H原子守恒可知z=2,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NO2-为氧化剂,故答案为2;4;2;NO2-;
(2)因NaNO2转化为不引起污染的N2的过程中N的化合价降低,另一物质化合价必升高,选项中只有NH4Cl中N的化合价可以升高,NaCl不与NaNO2反应,故答案为D;
(3)由信息可知,生成氮气,碱性条件下还生成Na[Al(OH)4],A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为10Al+6NaNO3+4NaOH+18H2O=10Na[Al(OH)4]+3N2↑中,该反应转移30e-,则过程中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标况下的N2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
24. HCl NH4Cl Cu+Cl2CuCl2 2Mg+CO22MgO+C NO O2 2H2S+3O22H2O+2SO2 CH4
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为酸性气体,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为碱性气体,I为NH3,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不表现酸碱性;
②A和I相遇产生白烟,为NH3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故A为HCl;
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为Cl2和SO2;
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故B为Cl2,E为SO2;
⑤Mg条能在F中剧烈燃烧,有黑色和白色两种产物,则F为CO2;
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为NO和O2;
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由于E为SO2,故D为O2,G为H2S,则C为NO;
⑧B为Cl2,和H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HCl),故H为CH4。
(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是HCl,②中生成的白烟是氯化铵,由铵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化学式为NH4Cl,故答案为HCl;NH4Cl;
(2)④中发生的反应是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u+Cl2CuCl2,故答案为Cu+Cl2CuCl2;
(3)⑤中发生的反应是Mg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反应方程式为:2Mg+CO22MgO+C,故答案为2Mg+CO22MgO+C;
(4)由上述分子可知,C的化学式是NO,D的化学式是O2,故答案为NO;O2;
(5)⑦中发生的反应是硫化氢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故答案为2H2S+3O22SO2+2H2O;
(6)由上述分析可知,H的化学式是CH4,故答案为CH4。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机物推断,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二氧化碳的判断,要注意Mg可以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燃烧。需要说明的是,本题中H也可以是乙烷等气态烷烃。
25. Cu2+ Ca2+ K+、CO32-、SO42- Cl﹣ 取一定量的原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使CO32-、SO42-完全沉淀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有Cl﹣:若无白色沉淀则无 CO32- + Ba2+ 〓 BaCO3 ↓ SO42- + Ba2+ 〓 BaSO4 ↓ BaCO3 + 2 H+ 〓 Ba2+ + CO2↑+ H2O 0.8 mol/L
溶液无色,一定不存在铜离子;①取50ml的溶液在大烧杯中加入中,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干燥,烘干后得4.30g固体,说明碳酸根和硫酸根至少含有一种;②将所得白色固体配成悬浊液后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将剩余固体过滤干燥后称量得到2.33g,说明白色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则一定存在碳酸根和硫酸根,因此一定不存在钙离子,根据溶液显电中性可知一定存在钾离子;③取少量①实验后上层清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是氯化银,但引入了氯化钡,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含有Cu2+、 Ca2+,一定含有K+、CO32-、SO42-,可能含有氯离子,证明含有氯离子的实验方案是:取一定量的原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使CO32-、SO42-完全沉淀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有Cl﹣,若无白色沉淀则无。(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定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Ba2+=BaCO3↓、SO42-+Ba2+=BaSO4↓、BaCO3 +2H+=Ba2++CO2↑+H2O。(3)硫酸钡的物质的量是2.33g/233g/mol=0.01mol,碳酸钡质量=4.30g-2.33g=1.97g,物质的量是0.01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若经证明没有Cl﹣则该溶液中的K+的物质的量是0.004mol,浓度是0.04mol÷0.05L=0.8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