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含解析) 能力提升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3.1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含解析) 能力提升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2 16:5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能力提升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一、单选题
1.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极易溶于水,也极易溶于水
B.为分子晶体,也为分子晶体
C.是非极性分子,也是非极性分子
D.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分子的空间结构也为直线形
2.有关晶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镍原子的配位数为12
B.在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
C.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之比为
D.由E原子和F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或
3.以下晶体中,通过极性共价键形成共价晶体的是
A.金刚石晶体 B.氯化钠晶体 C.二氧化硅晶体 D.干冰晶体
4.下列物质具有自范性、各向异性的是
A.钢化玻璃 B.塑料 C.水晶 D.陶瓷
5.科学研究表明,物质含有许多种聚集状态,下列关于物质聚集状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A.等离子体的外观为气态
B.液晶和液态是物质的两种聚集状态
C.等离子体的基本构成粒子只有阴、阳离子
D.离子液体是熔点不高的仅由离子组成的液体物质
6.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 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玻璃态水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
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熔融态物质凝固、气态物质凝华都可能得到晶体
B.等离子体是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粒子组成的整体上呈电中性的气态物质
C.超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再通过化学键形成的物质
D.要确定某一固体是否是晶体可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测定
8.从晶体与非晶体的角度分析,普通玻璃和水晶的根本区别是( )
A.外形不一样
B.普通玻璃的基本构成粒子无序排列,水晶的基本构成粒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C.水晶有固定的熔点,普通玻璃无固定的熔点
D.水晶可用于能量转换,普通玻璃不能用于能量转换
9.周期表中ⅦA族中氯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盐酸工业用途广泛,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以传统海水制盐工业为基础可制取镁、钾、溴及其他化工产品。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过量二氧化碳有晶体析出。三氯化铁可用作净水剂,其溶液可用作印刷电路板的蚀刻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的夹角与中的夹角都为120°
B.、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C.基态溴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D.ⅦA族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不同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在受热熔化过程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
B.原子晶体的原子间只存在共价键,而分子晶体内只存在范德华力
C.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D.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共价键,金属元素的原子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离子键
11.下列关于晶体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晶体具有物理性质各向同性的特点
B.形成晶体的形态与结晶过程的速率无关
C.用射线衍射实验可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D.晶体表现自范性的过程是自发过程,不需要外界条件
12.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粉末状的固体肯定不是晶体
B.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平行六面体
C.破损的晶体能够在固态时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
D.测定某一固体是否是晶体可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测定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C.干冰与气体互为同素异形体
D.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呈有规则的重复排列
14.几种常见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aCl晶胞 CO2晶胞 金刚石晶胞 Cu晶胞
A.NaCl晶体中Na+的配位数为6,干冰中CO2分子的配位数为12
B.干冰晶胞中CO2分子之间作用力与金刚石晶胞中碳原子间作用力不同
C.若金刚石的晶胞边长为acm,其中两个最近的碳原子之间的距离为cm
D.Cu的晶胞参数为acm,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Cu晶胞的密度为g·cm-3
15.分析化学中常用X射线研究晶体结构。有一种蓝色晶体[可表示为:MxFey(CN)z]研究表明它的结构特性是Fe2+和Fe3+分别占据立方体的顶点,自身互不相邻,而CN-位于立方体的棱上,其晶体中的阴离子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晶体属于共价晶体
B.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M呈+2价
C.M的离子位于上述晶胞面心,呈+1价
D.该晶体化学式为MFe2(CN)6
16.短周期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R原子的核外3个能级中所含电子数相等,X原子为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金属原子,W元素和Z元素同主族,且Z元素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Z>W>X
B.W的简单氢化物熔沸点比Z的简单氢化物熔沸点低
C.Y与W形成的化合物YW2的熔点高、硬度大
D.Y、R、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Z>R>Y
17.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酸性:CF3COOH>CCl3COOH 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
B 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大 O3是极性分子,O2是非极性分子
C 水晶在不同方向上导热性不同 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 水的沸点比乙醇的沸点高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A.A B.B C.C D.D
18.我国科研团队将Li+掺杂到结构单元中,得到一种高性能的p型太阳能电池材料。掺杂后的晶胞属于立方晶系,边长为a nm,其结构如图所示。已知位于A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原子与Li间的距离是
B.Li的坐标参数为(1,1,0.5)
C.晶体中每个O原子周围都有3个等距且最近的Ni原子
D.晶胞中Mg原子与Ni原子数之比为1∶2
19.属立方晶体,晶胞边长为,晶胞截面图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该晶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A.每个晶胞中含有的数目为4
B.与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有8个
C.该晶胞中两个距离最近的和的核间距的计算表达式为
D.晶体的密度为
20.在催化作用下与空气中的在接触室中发生可逆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下列关于常压下催化氧化生成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为的晶胞
B.接触室中使用过量空气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C.有和通过接触室,放出热量
D.使用作催化剂同时降低了正、逆反应的活化能
21.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可能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A.MgCl2熔点较高,BeC12熔点也较高
B.HCl标准状况下为气态,HF标准状况下也为气态
C.CH4中氢元素显+1价,SiH4中氢元素也显+1价
D.从、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PH、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2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由原子M、N构成的晶体的晶胞,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M2N7
B.图乙表示CsCl晶体的晶胞,Cs+的配位数为6
C.图丙可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D.图丁表示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
23.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
B.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
C.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数目比为1:2
D.由E原子和F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或FE
2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水合铜离子的模型如图甲,水合铜离子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配位键
B.晶体的晶胞如图乙,与距离最近的组成正四面体
C.二氧化硅晶体如图丙,每个硅原子拥有四个键
D.丁为K的某种氧化物晶胞,其中黑球为,由图可知该晶体化学式为
25.己知Mg、Al、O三种元素组成尖晶石型晶体结构,其晶胞由4个A型小晶格和4个B型小晶格构成,其中和都在小晶格内部,部分在小晶格内部,部分在小晶格顶点(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晶体为离子晶体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C.晶胞中,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数为4
D.两个之间最近的距离是
二、填空题
26.
(1)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下列物质属于离子晶体 ,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①铁 ②干冰 ③金刚石 ④铜 ⑤水晶 ⑥氯化钠 ⑦碘 ⑧氢氧化钠
27.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
物质 Na2O NaCl AlF3 AlCl3 BCl3 Al2O3 CO2 SiO2
熔点/℃ 920 801 1 291 190 -107 2 073 -57 1 723
(1)请指出各物质的晶体类型
物质 Na2O NaCl AlF3 AlCl3 BCl3 Al2O3 CO2 SiO2
晶体类型
(2)AlF3和AlCl3熔点相差很大的原因是 。
(3)指出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的作用力:干冰晶体升华 ;SiO2晶体熔化 ;Na2O溶于水 ;CO2受热分解 。
28.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第一种金属,含铜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一种含有Fe、Cu、S三种元素的矿物的晶胞(如图所示),属于四方晶系(晶胞底面为正方形),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若晶胞的底面边长为a nm,晶体的密度为p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胞的高为 nm。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极易溶于水,而微溶于水,A错误;
B.为分子晶体,为共价晶体,B错误;
C.、均为直线形分子结构对称,是非极性分子,也是非极性分子,C正确;
D.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半开书页型的,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A.Ni的晶胞属于面心立方堆积,Ni原子的配位数为,故A正确;
B.根据均摊原则,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Ca2+数为,故B正确;
C.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都和4个碳原子形成4个碳碳键,每个碳碳键被2个碳原子共用,所以每个碳原子平均连有4×=2个碳碳键,因此碳原子与碳碳键的个数之比为1:2,故C正确;
D.团簇分子中每一个原子都归该分子所有,由图可知一个团簇分子中含有4个E和4个F,所以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4F4或F4E4,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3.C
【详解】A.金刚石晶体为碳单质,存在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
B.氯化钠晶体为离子晶体,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B错误;
C.二氧化硅晶体为共价晶体,含硅氧极性共价键,C正确;
D.干冰晶体为分子晶体,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晶体具有自范性和各向异性,钢化玻璃、塑料、陶瓷均不属于晶体,水晶属于晶体,故选:C。
5.C
【详解】A.等离子体是由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粒子(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整体上呈电中性的气态物质,故A正确,
B.液晶是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的物质状态,所以液晶和液态是不同的聚集状态,故B正确;
C.等离子体由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的微粒构成,故C错误;
D.离子液体是一种只由离子组成的液体,其熔点较低,以液态稳定存在,故D正确;
答案选C。
6.C
【详解】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故玻璃态水不是晶体,不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因密度与普通水相同,故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时体积不变。答案选C。
7.C
【详解】A.得到晶体一般有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故A正确;
B.等离子体是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粒子组成的整体上呈电中性的气态物质,故B正确;
C.超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体系,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而形成的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实体,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故C错误;
D.构成晶体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晶体的这一结构特征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反映出来,要确定某一固体是否是晶体可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测定,故D正确;
故选C。
8.B
【详解】从晶体与非晶体的角度分析,普通玻璃和水晶的根本区别是:普通玻璃的基本构成粒子无序排列,水晶的基本构成粒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所以普通玻璃不是晶体。答案选B。
9.B
【详解】A.H2O中氧原子有2对孤对电子,孤对电子对与H-O单键斥力大于H-O单键与H-O键的斥力,故H-O-H夹角小于120°,H-O-H键角为104.5°,COCl2中C=O双键和C-Cl单键斥力大于C-Cl单键和C-Cl单键的斥力,故COCl2中的Cl-C-Cl夹角小于120°,A错误;
B.CCl4、SiF4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B正确;
C.基态溴原子(35Br)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5,C错误;
D.ⅦA族元素单质都是分子构成,为分子晶体,类型相同,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分子晶体熔化时一般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而不影响化学键,如碘单质熔化,A错误;
B.原子晶体的原子间只存在共价键,分子晶体内可能存在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如水、氨气等, B错误;
C.构成晶体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晶体的这一结构特征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反映出来,因此,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C正确;
D.铵盐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氯化铝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共价化合物, 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A.由于晶体内部质点排列的有序性,所以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A错误;
B.晶体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形成条件,如温度、结晶速率等,故B错误;
C.X射线衍射实验能够测出物质的内部结构,根据微粒是否有规则的排列可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故C正确;
D.晶体的自范性指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所谓自发过程,即自动发生的过程,不过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A.不能通过颗粒大小判断是不是晶体,粉末状的物质也可以是晶体,如碳酸氢钠粉末,是粉末状,是晶体,A错误;
B.晶胞是从晶体的点阵中取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通常是最小的平行六面体),B错误;
C.破损的晶体在溶液中可以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破损的晶体不能够在固态时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C错误;
D.X射线衍射仪可以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测定某一固体是否是晶体可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测定,D正确;
故答案为:D。
13.C
【详解】A.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A正确;
B.CH3-CH2-NO2和H2N-CH2-COOH分子式相同都是C2H5NO2,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
C.干冰与气体属于同一种物质,C错误;
D.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呈有规则的重复排列,D正确;
答案选C。
14.C
【详解】A.NaCl晶体中Na+的配位数为6,干冰中CO2分子的配位数,A正确;
B.干冰晶胞中CO2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金刚石晶胞中碳原子间的静电作用为共价键,其作用力不同,B正确;
C.若金刚石的晶胞边长为acm,其中两个最近的碳原子之间的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长度的,即acm,C错误;
D.Cu晶胞中含有Cu原子个数为:,晶胞参数为acm,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Cu晶胞的密度为g·cm-3,D正确;
故选C。
15.D
【详解】A、该结构中存在阴、阳离子,所以不是共价晶体,而是离子晶体,A错误;
B、Fe2+、Fe3+ 分别占据立方体的顶点,则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的个数是4×=,而CN一位于立方体的棱上,则CN-的个数是12×=3,所以M、Fe、CN-的个数比是x:2:6,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x+(+2) +(+3)+6×(-1),所以x=+1,该晶体的化学式是MFe2(CN)6,则M离子为+1价,B错误;
C、因为该晶胞中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的个数是4×=,相当于2个晶胞拥有1个M+;如果M的离子位于上述晶胞面心,则该离子个数为6×=3,C错误;
D、由B分析可知,该晶体化学式为MFe2(CN)6,D正确;
故选D。
16.B
【分析】基态R原子的核外3个能级中所含电子数相等,其电子偏排布式为:1s22s22p2,R是C元素;X原子为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金属原子,X为Mg元素;W元素和Z元素同主族,且Z元素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设W的核电荷数为x,Z的核电荷数为x+8,x+8=2x,解得x=8,则W为O元素,Z为S元素;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Y为Si元素,以此解答。
【详解】A. 氧离子和镁离子都有2个电子层且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硫离子有3个电子层,所以S2->O2->Mg2+,简单离子半径:Z>W>X,故A正确;
B. W的简单氢化物为H2O,Z的简单氢化物为H2S,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水的熔沸点高于硫化氢的熔沸点,故B错误;
C. Y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SiO2是共价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故C正确;
D. Y、R、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H2SiO3、H2CO3、H2SO4,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2SO4 >H2CO3 >H2SiO3,故D正确;
故选B。
17.D
【详解】A.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CF3COOH中羧基中O-H键极性大于CCl3COOH中羧基中O-H键极性,导致CF3COOH中羧基中O-H键更易电离,酸性更强,故A正确;
B.O3中心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有一对孤电子对,分子呈V型,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而O2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同原理,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大,故B正确;
C.晶体中各方向粒子有规则排布,但不等同,导致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所以水晶在不同方向上导热性不同,故C正确;
D.水和乙醇分子间均存在氢键,水的沸点高于乙醇是因为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于乙醇,故D错误;
故选:D。
18.A
【详解】A.位于A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0,1,1),则Li+的坐标参数为(1,0.5,0.5),A点的原子与Li间的距离L=,A正确;
B.根据Li+与A点的相对位置,结合A点坐标,可知Li+的坐标参数为(1,0.5,0.5),B错误;
C.在晶体中每个O原子周围都有6个等距且最近的Ni原子,C错误;
D.1个晶胞中含有Mg原子数目是2×+1×=1.125,含有的Ni原子数为:7×+3×=2.375,所以晶胞中Mg原子与Ni原子数之比为1.125∶2.375<1∶2,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9.B
【分析】根据图示,延y轴叠加后构成立方晶胞,S2-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Li+位于晶胞体内,利用均摊法计算,一个晶胞内含有S2-个数,Li+的个数为8,以此分析;
【详解】A.据分析,每个晶胞中含有的S2-数目为4,A正确;
B.据分析,Li+位于立方晶胞体对角线四分之一处,与其最近且等距离的S2-位于对应近距离顶点及该顶点所在三个面的面心,有4个,B错误;
C.据分析,该晶胞中两个距离最近的Li+和S2-的核间距恰好为该立方晶胞体对角线的四分之一,该晶胞边长为dpm,则计算表达式为,C正确;
D.据分析,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S2-和8个Li+,晶胞边长为d×10-10cm,Li2S晶体的密度为,D正确;
故选B。
20.D
【详解】A.该晶胞中V原子个数是,氧原子个数是,不能表示的晶胞,A错误;
B.接触室中使用过量空气的目的是增大氧气的浓度,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错误;
C.由于是可逆反应,因此有和通过接触室,放出的热量小于,C错误;
D.使用作催化剂同时降低了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D正确;
答案选D。
21.D
【详解】A.MgCl2是离子晶体,离子之间以强烈的离子键结合,所以离子晶体的沸点较高;BeCl2分子晶体,分子之间以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故分子晶体的沸点较低,A错误;
B.HCl标准状况下为气态,而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通常以聚合分子(HF)n存在,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态,B错误;
C.由于C与H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C,所以CH4中氢元素显+1价,Si与H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H,所以SiH4中氢元素显-1价,Si显+4价,C错误;
D.中的中心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4+=4,无孤对电子,所以为正四面体结构;中的中心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4+=4,无孤对电子,所以为正四面体结构;PH中的中心P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4+=4,无孤对电子,所以PH为正四面体结构;中的中心P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4+=4,无孤对电子,所以为正四面体结构,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22.D
【详解】A.图甲表示由原子M、N构成的晶体的晶胞,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4,N原子的个数为,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MN,A项错误;
B.图乙表示CsCl晶体的晶胞,与Cs+等距离且最近的Cl-有,则Cs+的配位数为8,B项错误;
C.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而图丙代表热反应,故图丙不能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C项错误;
D.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因此改变反应物浓度平衡常数不变,D项正确;
答案选D。
23.D
【详解】A.在晶体中,以顶点的为例,距最近的是位于面心处,总共有6个,这6个形成正八面体结构,故A正确;
B.在晶体中,位于晶胞顶点和面心,晶胞中所含的数目为,即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故B正确;
C.金刚石晶胞中,每个C原子形成4个C—C键,每个C—C键为2个C原子共用,晶体中C原子数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故C正确;
D.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含有4个E和4个F原子,则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或,故D错误;
故选D。
24.C
【详解】A.根据结构模型,所展示的水合铜离子为四配位,中心Cu2+与配体H2O之间存在配位键,H2O分子内部O与H之间为极性共价键,选项A正确;
B.CaF2晶胞中,Ca2+为A1堆积,F-做四面体填隙,所以距离F最近的Ca2+组成正四面体,选项B正确;
C.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Si原子连接4个O原子,每个Si原子能形成4个Si-O键,且两个Si共用,则每个硅原子拥有2个键,选项C不正确;
D.丁为K的某种氧化物晶胞,其中黑球为,根据均摊法,晶胞含有8+6=4个,12+1=4个,故该晶体化学式为,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25.B
【详解】A.该晶体由镁离子、铝离子与氧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晶体,故A正确;
B.由晶胞结构可知,1个A晶格中有4个镁离子在顶点,1个在体心,1个A中的镁离子个数为:,1个B晶格中有4个镁离子在顶点,1个B中的镁离子个数为:,则该晶胞中镁离子个数为:;1个A晶格和1个B晶格中均含有4个氧离子,则氧离子个数为4×8=32个,每个B晶格中含有4个铝离子,铝离子个数为:4×4=16,该物质的化学式为,故B错误;
C.由A晶格结构可知每个与4个氧离子紧相邻,故C正确
D.两个之间最近的距离是A晶格结构中体心与顶点的距离,A晶格的边长为,体对角线为,两个之间最近的距离是该体对角线的一半,即,故D正确;
故选B。
26.(1)
(2) ⑥⑧ ②⑦ ③⑤ ①④
【详解】(1)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23-12=11,是钠元素,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2)①铁、 ④铜 均 属于金属,属于金属晶体;②干冰、 ⑦碘均 是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③金刚石是由碳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原子晶体;⑤水晶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有硅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成的原子晶体;⑥氯化钠、⑧氢氧化钠都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成的离子晶体;综上所述属于离子晶体⑥⑧;属于分子晶体的是②⑦;原子晶体③⑤;金属晶体①④。
27.(1) 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共价晶体
(2)AlF3是离子晶体,AlCl3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以离子键结合,作用力大,熔点较高,分子晶体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熔点较低
(3) 分子间作用力 共价键 离子键 共价键
【解析】(1)
一般熔沸点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般为离子化合物,Na2O、NaCl、AlF3、Al2O3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AlCl3、BCl3、CO2属于共价化合物,熔沸点较低属于分子晶体;SiO2是立体网状结构的共价化合物,熔沸点高,属于共价晶体;
(2)
AlF3和AlCl3熔点相差很大是因为AlF3是离子晶体,AlCl3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以离子键结合,作用力大,熔点较高,分子晶体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熔点较低;
(3)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要克服范德华力,即分子间作用力;SiO2是立体网状结构的共价化合物,熔沸点高,属于共价晶体,熔化时要断开共价键;Na2O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要断开离子键;CO2受热分解要断开共价键;
28. FeCuS2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在一个晶胞中含有的Fe原子数目为:8×+4×+1=4;含有的Cy原子数目为:4×+6×=4,含有的S原子数目是8个,n(Fe):n(Cu):n(S)=1:1:2,所以该物质化学式为FeCuS2;假设晶胞高度为c pm,该晶胞密度,所以晶胞的高度c=nm